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5章 天选npC,一生只为等一人

作者:金小鲤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三十五章 天选npC,一生只为等一人


    这一小段短视频结束后,各大王朝皆震惊了!


    大秦


    “好好……”始皇帝先是激动的拍案而起,欢喜这片土地上的华夏子民有骨气,有血性外,紧接着又皱起眉头来:“溥仪,那个什么清朝的皇帝?”


    “听起来好像天幕对他的评价并不怎么高啊!”


    看来是个没种的货色!


    李斯在一边看出了他的情绪转变,立马明白了他这是嫌弃了那个后世的清朝皇帝,立马上前一步道:“陛下不用为这点小事气恼……”


    “历朝历代,皆不可事事皆顺心意,便是有上一两个败家之子,无能之辈,也不过只是些许瑕疵罢了……”


    “爱卿说的有理……”始皇帝听他这么一说,倒也不再纠结,比起那些无伤大雅的废柴,他更因这个民族的气节和血性感到自豪和开心……


    汉,隋,唐,宋等朝代亦是与他有着相同的看法……


    当然,被提及大明和大清两朝此时却有着不同的景象。


    “什么情况,大明到底遇到了什么事,为什么会亡国了,朕的儿孙,怎么会落得自缢殉国的结局……”老朱看着天幕上,崇祯自缢的场景,只觉得此刻一股热血直冲脑门,一时间竟有些头晕目眩,险些栽倒在地上。


    好在此时家宴,朱标朱樉哥俩坐的离得不远,一左一右双双抢上前,将他搀扶住,这才免得洪武大帝当着儿孙的面出丑……


    而清朝,努尔哈赤带着他的众儿子也在观看天幕,看见后世那个名叫溥仪的末代皇帝的所作所为时,四大贝勒皆是哈哈大笑起来,直言这个皇帝是个没种的废物。


    而皇太极却是个心细的,他从为数不多关于溥仪的画面里看到了一帧,有着和他们金人一样留着金钱鼠尾须发型的朝臣,心中不禁咯噔一下……


    “难道这废物是我爱新觉罗的子孙?”


    天幕并没有因为他们的困惑给出解释和答案,而是继续播放下一个视频。


    “那些一生只为等一人的天选npC……”


    画面再次一转,一个满面褶子的老者站在一个年轻人面前,而他们身后则是一条湍急的河流……


    “一个普通人,对于历史的进程推动到底会有多大?”


    “曾经的大渡河口,一个名叫宋大顺的十八岁少年,站在山头,亲眼目睹了清兵围堵石达开之战。”


    “眼看着石达开的军队战败后,他便一直在思考,如果日后再有同样一支队伍,遇到了同样的情况,该如何应对,才可绝处逢生呢?”


    “对于当时的他而言,其实这本该是个没有任何意义的问题,可也不知道为什么,即便时光流转,宋大顺的见识和学问不断提升,但这个问题从未被他遗忘和放弃寻找破局之法……”


    “也就是这份坚持,让他终于找到了一线生机!可他并没有告诉任何人,而是将其藏在心底……”


    “直到1935年,九十岁即将结束人生旅程的宋大顺,又一支队伍,在相同的位置遇到了相同的困境……”


    “年迈的宋大顺来到队伍里,一位姓毛的指挥官接见了他。”


    “他用颤抖的手指着大渡河,颤声说出了他想了一辈子的答案……”


    “急行军,去泸定……”


    “在那一刻,他终于明白了,自己为何会用一生来执着于这个十死无生的答案……”


    “在这样的乱世,活到了九十高寿,因为他生来就是为了把这个唯一正确的答案告诉天命之人啊!”


    各大位面


    “还有这种事?”汉高祖刘邦瞪大眼睛,一脸震惊,他先是诧异于一个人居然能活到九十多岁,后又感慨,此人执着一生,终于等来了可托付之人,也算是得偿所愿了!


    天幕


    “祥庆二年三月,宋元两军在崖山海面进行决战,宋军败北,十万军民不愿投降,纷纷投海殉国,一时间海面浮尸无数……”


    “其中一名士兵侥幸未死,得以上岸活命,在遭遇了一些匪夷所思的经历后,他回到了故乡维扬……”


    “安定下来后,娶亲成了家,并生下两个女儿……”


    “次女长大后,嫁给了同乡一个农民朱五四,为其生儿育女。”


    “元末年间,在民族和阶级的双重压迫下,百姓生活困苦。”


    “元至正四年,淮北旱灾疾疫接连发生,朱五四夫妇及其一些儿女,接连饿死……”


    “只留下四子朱重八……”


    “也就是后来高举日月重开大宋天的大明洪武大帝朱元璋……”


    大宋


    “我的天……”赵匡胤看着天幕上的那一幕,惊的张大嘴巴,好半天都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我大宋的子民……殉国了……”他的眼眶里渐渐有了泪花,刚刚如果没看错的话,那个跟着宋朝将领一起跃入海里的,穿着龙袍的皇帝,分明还只是个孩子啊!


    “清朝末年,太平军打败南方满旗军,为保江山,清政府不得不允许湘军成立……”


    “此时,一个洪武朝武德将军毛太华十九代世孙则在此时加入了湘军。


    毛顺生,一个欠了一屁股债,穷苦潦倒的湘地普通男子。在参军的这段时间里,挣取军饷,还清欠债,且攒下一笔积蓄。”


    “后来他用积蓄买了土地,盖了房屋,娶了文天祥的第二十二代世孙女,一个叫文七妹的女子为妻,并生下了一个小名三伢子的儿子……”


    “此时的毛家颇有产业,足以让他们的儿子,即便生于乡村,也有机会读书识字。”


    “在儿子长大后,他和妻子也极其支持儿子离开家乡去往城市,接受更先进思想和教育……”


    “而他们的儿子也并未辜负父母的期望,利用自己的见识和智慧,通过探索和实践,成功挽救了绝境里的华夏,带领这个伟大的民族重新崛起,不再受世界列强歧视和欺辱……”


    大明


    “毛太华,此人是谁?”虽然不清楚后世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但刚一听到拯救了华夏这一段,朱元璋立马站起身来。


    “禀上位……”傅友德站了出来,一脸不可置信的看着天幕,然后用颤抖的嗓音回道:“此人……此人是北胜州的一个汉人百夫长……”


    (此处,在时间上有极大出入,但小说属于二次创作,所以请大家装作没有看见即可)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