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99章 我请客,但是我没钱

作者:假装我是大神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俞通渊,回头你先带一批工匠回去,我会把后续行动计划写清楚,你带回去给瀛王看看。


    走的时候留几个认识路的,有经验的船长就行。”


    朱吾适准备先把自己的计划告诉朱棣,然后再去找商人实施计划。


    大概捋清了思路,饭也吃得差不多了。


    “俞通渊,你这段时间就在家好好休息吧,等你回去之前,工匠肯定给你准备好。”


    朱元璋说完,拍拍屁股就走下楼去了。


    然后径直就往外走。


    朱吾适一把薅住了他。


    “老朱,你还没给钱呢。”


    朱元璋理所当然地说道。


    “哎呀,贤弟,这都是咱自家的产业,给什么钱啊。”


    难怪朱元璋突然要请客吃饭了,原来这个老小子压根儿没打算付钱。


    “不行,必须给钱,哪有天天吃白食的。”


    朱元璋两手一摊。


    “咱没钱。”


    行啊,这是成了滚刀肉了。要钱没有,要命一条。


    “掌柜的,你记上,皇上吃饭没给钱。”


    记就记,无所谓。


    反正朱元璋出门就是没带钱。


    朱吾适也拿他没办法,这老小子,抠得很。


    “王爷,要不我付钱吧。”


    俞通渊想替朱元璋付钱,被朱吾适给阻止了。


    “说好了他请客的,哪能让你付钱啊。你快回家去吧,这都多久没回来了。”


    郑和跟着俞通渊一起走了。


    两人现在是干爹和干儿子的身份。


    俞通渊前半辈子都活在他爹和他大哥的阴影下,没想到临了了竟然有机会名垂青史了。


    原本他也是历史留名了,不过是沾他爹和大哥的光了。


    这次他可是顶着发现新大陆的名头呢。


    对标的可是哥伦布。牛逼着呢。


    俞通渊走后,朱元璋和朱吾适干脆去了老六那里。


    大明皇家科学研究院那一片如今已经成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了。


    各种新式武器装备,民计民生用品,全都在研发。


    那里的工匠自然也是最多的。


    不夸张的说,那边现在是工匠们的胜地。


    全大明的工匠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去那里上班。


    不仅工资待遇好,还能得到尊重。


    家里人也会得到妥善安置。


    要是有什么突出的贡献,获得个院士的职位,社会地位都提高了。


    老六看到朱元璋和朱吾适的时候,还是很惊讶的。


    这俩人平时可不经常来。


    “爹,叔父,你们怎么来了?”


    “来看看你,顺便有事儿跟你商量。”


    “那刚好,我也有事儿找你妹两位呢。”


    这波算是双向奔赴了。


    朱元璋也没客气,直接说明了来意。


    “你四哥在瀛洲那边,局面还不错,就是缺人手。你这边再给他凑些工匠过去。”


    闻言,老六面露难色。


    “爹啊,咋还要啊,上次不是就给了一批人嘛。那些人还没回来呢,又要啊。我这里也缺人手呢。”


    老六说的也是实话。


    大明百废待兴的,确实缺人。


    新人的培养又不是那么容易的。


    朱元璋和朱吾适也知道他的难处。


    “老六啊,大家都难,尽量克服一下吧。”


    除了克服,还能说啥呢。


    “那好吧。”


    老六勉为其难地答应了。


    “对了,记得找几个读书识字儿的,或者会教人的。


    总是从你这儿要人也不是个事儿,我准备让老四在瀛洲开办一所学校,自己培养人才。


    现在就是缺老师,所以你找一些比较会教的过去。”


    这就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大明以后只会越来越需要工匠,不可能每年都往瀛洲送人的。


    “我知道了,叔父。”


    老六每天都待在大明皇家科学研究院,这里的事儿他门清。


    谁有什么特长,他也是了如指掌。


    可以说,老六是最让朱吾适省心的了。


    “对了,老六你刚才说找我们,是有什么事儿吗?”


    提到这事儿,老六又恢复了笑容。


    “好事儿,大好事儿啊。我们做出火车了。这次保证不会再脱轨了。”


    之前老六和解缙父子一起研究蒸汽机车,研究是研究出来了,就是忘记搞刹车了。


    铁轨还弄成了一个圆圈。负责烧煤的还一个劲儿地往里加煤。


    最后成功脱轨,蒸汽机车也报废了。


    经过朱吾适的鼓励,他们没有气馁,再接再厉,继续完善自己的研究。终于是把蒸汽机车又能做出来了。


    “走,看看去。”


    朱吾适也挺好奇的,说实话,火车高铁他坐过,蒸汽机车还真是没坐过呢。


    据说现代华夏还有烧煤的火车呢,只不过他没坐过。


    兴奋的老六带着朱元璋和朱吾适超科学研究院后面走去。


    朱吾适看着老六的背影,满意地点点头。


    老六他越来越像一个科学家了。


    还是一个管理能力非常强的科学家了。


    像这种部门,最怕的就是外行领导内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啥都不懂,还瞎指挥,根本就不可能成功的。


    详情可以参考华夏男篮和华夏国足。一个比一个烂了。还是烂到看不到希望的那种。


    这就是外行领导内行的后果。


    也不是说内行领导内行就一定好。


    像老六这样既是内行,又有领导才能的人才显得更加的弥足珍贵。


    三人很快就来到了研究院后面的一大片空地上。


    刚进入院子,朱吾适就看到了,铺设在地上的一段铁轨。


    铁轨不长,也就几百米。


    “这个院子还是太小了,没办法铺设太长的铁轨。想要更全面的实验,就得铺设更长的铁轨。”


    这个问题朱吾适也看出来了。


    他当初成立大明皇家科学研究院的时候,压根儿没想过能做出蒸汽机车。


    幸亏他当时把研究院放在了郊区,有大片的空地,不然就这几百米的铁轨都没办法铺设。


    “要是蒸汽机车确定没什么太大的问题,回头直接在城外铺一条长点儿的铁路吧。优先往北吧。往南现在有水路,有水泥公路,北方也该发展了。”


    江南是粮仓,河南可也是粮食大省啊。


    就算是在现代,都还是农业大省,经济发展不太行。


    放在这么大片的农田不好好发展,那也太浪费了。


    所以朱吾适准备优先铺设往北的铁路。


    不仅仅是为了北方的农田,他还想发展一下北方。


    自从来到大明,他一直致力于南方的发展,没顾得上北方。


    贫富差距太大的话,也不是好事儿。


    喜欢我家床底通大明请大家收藏:()我家床底通大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