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42章 种姓制度

作者:晨拾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嬴政微微颔首,心中的疑虑渐渐消散。他微微叹了口气,缓缓说道。


    “罢了,既然你们都如此认为,朕便暂且观察一番。”


    “虽然我大秦还没有这所谓的道教,但也不可不防,从光幕来看,这宗教之事,关乎民心向背,若是处置不当,便如蚁穴溃堤,后患无穷。”


    刚说完,就听光幕继续播放道。


    【那么接下来,我们来说印度教】


    【印度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现存宗教之一,主要流行于印度、尼泊尔、孟加拉国和部分东南亚国家,全球信徒约12亿。】


    【和佛教一样,印度教也是起源于古印度,并且二者在哲学、文化和社会层面有深刻的联系,只是现如今,佛教在印度的信徒不到1%,大部分印度人信奉的是印度教。】


    “既然是跟佛教同根同源,想必这印度教也是个引人向善的宗教吧。”


    大唐,李世民寻摸道。


    “若是如此,那个玄奘又会不会把这印度教带回来?”


    其实当年玄奘并非是李世民指派去取经的,因为当时唐朝立国不久(李世民刚登基2年),西域局势不稳,朝廷是禁止百姓私自出境。


    玄奘曾上书请求西行求法,但未获批准。


    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当时读书识字的人不多,唐代识字率不足5%,精通梵汉双语者更少。


    而玄奘13岁出家,20岁受具足戒时已"名振京师"。


    而且当时这些和尚里面不乏有精通其他专业,比如冶金建筑之类的人才,所以像玄奘这都等高僧,朝廷肯定不会随意放其出境。


    但玄奘拧啊!


    在西行前,他已经已研习6年《摄大乘论》,并且发现其中34处重大歧义,而且当时汉地佛经多由西域语言转译,错误百出,各宗派对"佛性"等核心概念争论不休,并且玄奘发现《瑜伽师地论》的汉译本与梵本差异巨大。


    基于这些原因,才让玄奘打定主意决心西行。


    不过他第一次申请后,很快被驳回。


    知道明面上自己是出不去了,于是玄奘就开始想办法,很快,第二年,长安遭到雪灾霜冻,随即而来的便是饥荒,朝廷也不得已,便让百姓们自谋出路,于是玄奘也就混入灾民的队伍里,就离开了长安。


    在此之后,玄奘在凉州被通缉,靠当地佛教徒协助才得以继续西行。


    而且玄奘西行这一路也确实是多灾多难,命途多舛。


    先是穿越莫贺延碛沙漠时,五天四夜滴水未进。


    然后在高昌国被国王麹文泰强留,以绝食抗争。


    在翻越海拔7000米的冰达坂时,冻死随行三分之二人员。


    甚至在恒河遭遇盗匪,几乎被献祭女神。


    而在那烂陀求学时,为研习《瑜伽师地论》,每日睡眠不足3小时,导致视力永久损伤。


    并且在曲女城论战,与3000名婆罗门学者辩论18日,因压力过大呕血。


    重重磨难加身,玄奘法师能活着把佛经带回来。


    只能是说命大。


    ......


    与此同时,光幕继续道。


    【虽然印度教拥有拥趸众多,但在世人眼中,它却是一个奇葩的宗教。】


    【究其原因就是印度教独有的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


    李世民微微皱眉,手指轻敲着龙椅喃喃道。


    “莫不是某些姓氏尊贵?某些姓氏低贱?”


    李世民指尖叩击龙椅的节奏渐缓,鎏金螭纹在烛火下泛着冷光。


    “应该是如此。”


    魏征道:“陛下,我华夏自古便有八大姓氏,昔年《帝王世纪》载‘神农氏姜姓,黄帝有熊氏姬姓’,此等贵胄确承天运。”


    “而姜、姒、嬴、妘、妫、姚、姞这些姓氏后人也常自称"炎黄贵胄"。”


    魏征话音未落,李世民忽而嗤笑一声。


    “贵胄?”


    他目光扫过阶下出身弘农杨氏的侍中,又落在清河房氏的房玄龄身上。


    “朕记得姜太公封齐,子孙却亡于田氏;嬴氏坐拥天下,不过二世而斩。”


    “若按这‘承天运’的理儿,朕这陇西李氏,原是凉武昭王之后,可武昭王的天下,又姓过几朝?”


    “而且要这么说的话,我大唐也有。”


    他喉间溢出一声轻笑,目光扫过阶下群臣。


    房玄龄出身清河房氏,魏征祖籍巨鹿魏氏,皆是名门旁支,此刻却屏息垂首,似窥破了帝王心思。


    众人忽觉后颈发凉,握笏的掌心渗出薄汗


    李世民这分明在暗指 “五姓七望”,那些自恃 “帝王苗裔” 的山东士族,总爱拿姓氏压人,却忘了李唐江山是姓什么。


    “当然了。”


    李世民摇了摇头。


    “真要说哪个姓氏尊贵,除了李姓,又舍我其谁呢?”


    ......


    【种姓制度最初可能源于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后,为了区分征服者与被征服者而形成的社会等级划分。雅利安人将自己视为高等种族,而将当地的原住民视为低等种族。】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等级划分逐渐固定下来,并在宗教、法律和社会习俗的支持下不断强化和细化,形成了一套复杂的种姓制度体系。】


    【在古代印度的《梨俱吠陀》等经典中,就有关于种姓制度的记载和规定,使其具有了宗教和文化的合法性。】


    【种姓制度分为四等】


    【一:婆罗门:是种姓制度中的最高等级,主要是祭司和贵族阶层。他们掌握着宗教祭祀和文化教育的权力,被认为是人与神之间的中介,享有极高的社会地位和特权。】


    【二:刹帝利:是军事和政治贵族,负责统治和保卫国家。他们拥有土地和财富,掌握着政治和军事权力,是国家的统治者和管理者。】


    【三:吠舍:属于普通雅利安人,主要从事商业、农业和手工业等职业。他们是社会的生产者,需要向国家缴纳赋税,虽然没有政治权力,但在经济上有一定的地位。】


    【四:首陀罗:是被征服的土着居民,主要从事低贱的职业,如仆人、工匠、农民等。他们没有任何政治权利,社会地位低下,是种姓制度中的最低等级。】


    ......


    喜欢开局仙剑,古人傻眼了请大家收藏:()开局仙剑,古人傻眼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