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28章 刘俭的见识

作者:么么愚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当远行的车队彻底消失在视线尽头,化作天边一个模糊的黑点时,小满终于从萧晏温暖而坚实的怀抱中轻轻挣脱下来。


    他也没说什么,只是用饱含热泪的眼睛仰头看着萧晏。


    萧晏蹲身,替他拉平衣裳的褶皱,又拍了拍他肩膀,声音低沉而温和,“回去吧。”


    他要看着小满先离开。


    他不能让小满孤零零地目送他们。


    即使这场离别,在最多一两个月后就会终结。


    他也不能忍受那一刻的心疼重演。


    小满用力点头,抱紧了他的剑,走出去两步,忍不住回头,望向那个依旧站在原地的、如山一般的身影。


    他抿了抿唇,又走了两步,再次强忍住回头的冲动,最终像是下了某种决心,抱着剑,迈开腿,快步跑了起来,小小的身影很快消失在街巷拐角。


    直到再也看不见那抹小小的身影,萧晏才缓缓起身,翻身上马,策马扬鞭,朝着车队消失的方向疾驰而去,马蹄踏起一路烟尘。


    旷野。


    风声呼啸,卷起干燥的尘土。


    三丫与刘俭并辔而行,马蹄踏在坚实的土地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骑得久了,两人将马拴在一棵虬劲的老树下稍作歇息。


    三丫活动着手腕,看着身边沉默的刘俭,忍不住问道:“你怎么还不走?”


    “我母后说了,要让我带着张鹤遥回去。”


    刘俭想,如果张鹤遥一直不回京,那该有多好。


    但是那是不可能的。


    张鹤遥装腔作势而已。


    不过拖着吧,拖几日算几日。


    三丫听见张鹤遥这个名字就烦。


    “姐姐,我回去之后,还能来看你吗?”刘俭紧张地问。


    “你来看我做什么?你是太子,那么多事情缠身,给你闲的啊!”


    就算他闲得慌,自己也很忙的。


    “姐姐这里就没什么难处了吗?”


    “难处?你说西北军?那难处可就多了。”


    仗是打赢了,可战争带来的创伤,需要漫长的时间和大量的资源去抚平。


    尤其是那些伤亡将士及其家属的抚恤问题,像一块巨石压在她心头。


    “你要是能帮忙,跟皇上提一提,给我们拨点银子,多多抚恤伤亡战士和家属。”


    因为她曾经是其中一员,虽然最后证明名不副实,但是个中艰难,三丫亲身经历,感触深刻。


    她现在,在做她爹做过的事情。


    三丫为自己骄傲的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了萧晏当年的不易。


    他和朝廷据理力争,甚至不得不低头疏通关节,总是用尽办法,才为跟着他的将士们,拿到了应有的抚恤金。


    如今朝廷虽认账,但国库空虚,只能打白条。


    白条不能当饭吃,多少失去顶梁柱的家庭,尤其是老人,在等待中熬不过寒冬。


    眼下,这巨大的资金缺口,正是三丫焦头烂额的根源。


    二丫的财力也早已见底,且对整个军队庞大的需求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


    最终,还得靠朝廷来解决。


    刘俭认真地道:“姐姐,你放心,这件事我回去之后,立刻跟我父皇说。”


    一定要尽快解决。


    “我知道皇上不容易,四处都是窟窿。但是再不容易,也比那些等着银子填肚子救命的百姓容易。”


    刘俭用力点头。


    姐姐说得都对。


    “你光找皇上,怕是用处也不大。张鹤遥不是挺厉害的吗?你和他一起回京,路上套套话,让他跟你一起想办法。”三丫给刘俭支招。


    “我有想法了。”


    “嗯?”三丫有些不相信,“你有什么办法?”


    “卖官。”


    三丫:“……真是个好主意啊。”


    这是嫌你爹屁股


    “只给虚名和官服,不给实权。”刘俭道,“我之前听二姐说,广州府那边,很多巨贾,对此趋之若鹜。”


    那为什么不成全他们?


    他们想要的就是虚名。


    他们愿意掏大把银子来换虚名,那何不成全他们?


    反正有人银子多得花不了,算是劫富济贫了。


    “但这只能解一时之急,”刘俭思路清晰,继续道,“长久之计,我想劝父皇再开海禁。从海贸利税中,专门划出两成,作为军费补贴,专款专用。有了这笔源源不断的活水,抚恤和军需才有长久保障。”


    三丫对他刮目相看,“果然是太子,你行啊!”


    想得这么全面。


    刘俭被她夸得飘飘然。


    不过他到底有分寸,没有继续再卖弄。


    其实,还有很多路子的。


    虽然要做的事情确实很多,但是刘俭从来不会为这些所扰。


    慢慢来便是。


    “我母后之所以想请张鹤遥继续为相,是想着推动改革。”


    刘俭告诉三丫,皇后有很多想法。


    除了推动女子入朝为官,鼓励女子走出家门,参与经济之外,还有很多其他想法要实施。


    比如重新丈量划分土地,让那些没有恒产的底层百姓有所依靠。


    比如限制豪绅扩张兼并,等等,不一而足。


    对于这些,刘俭也有自己的想法。


    “母后虽然确实是为江山社稷,但是终究她能见到想到的苦难都有限。”


    “那你打算怎么做?”


    三丫忽然发现,她好像从来没有看到刘俭认真的这一面。


    “我打算去体验一下。”刘俭道,“之前总是去你家,码头啊,漕运啊,这些事情我都略知一些。但天下之大,民生之多艰,我所知不过九牛一毛。”


    做了太子之后,其实想接触到一点人间真实,十分不容易。


    但是还是那句话,不能因为不容易,就不去做。


    “那你辛苦了。”


    “姐姐在西北守护疆土,如此努力,”刘俭看着她,笑容干净而明亮,“我总不能落后太多。”


    他绝口不再提二人之间的感情和未来。


    让姐姐自由去飞。


    他心中默念。


    若有一日,他也能挣脱这身份的枷锁,获得选择的自由,他定会循着她的方向,全力奔赴。


    纵使前路艰险,道阻且长,他始终坚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陆弃娘在回京的路上,见到了战争之后留下的满目疮痍,也感慨颇深。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这一路,虽然他们已经低调行事,但是沿途所到之处,地方官员基本上都会出面宴请。


    萧晏基本都推辞了,十分低调。


    等到了洛阳的时候,萧晏却接受了当地知府的邀请,准备带着一家前去赴宴。


    “这个怎么要去了?”陆弃娘一边找衣裳一边问。


    多年夫妻,她感受得到,萧晏情绪是高涨的。


    “我的恩师在洛阳。”萧晏道,“多年未见,如今他在洛阳知府家中当武师父。”


    原来,是卖恩师的面子。


    “那咱们是得去。”


    “尊师重道”这几个字,简直是刻在陆弃娘骨子里。


    “从前怎么也没听你提起过。”陆弃娘道,“早知道,咱们之前逢年过节,应该给师父送礼的。”


    一日为师,终身为师。


    “恩师的性情,和其他人,有点不一样。”萧晏欲言又止。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