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7章 拉下去,打死算完

作者:工地搬砖捡瓶子的清茶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刘伯温这话,差点把老朱气得个一世佛现,二世佛出。


    你他妈这跟指着咱鼻子骂有啥区别?


    一些潜规则,你就非要拿到明面上来说,来落咱的面子?


    再大的事儿,不上称,它也就四两重。


    再小的事儿,上了称,千斤都打不住。


    朱元璋此时周身的怒火似乎都要凝成了实质,“刘伯温,你要造反吗?”


    究竟是你飘了,还是咱老朱提不动刀了?


    真当咱不敢杀人?


    “臣知罪,原来陛下听不得实话,那臣以后就不说实话了便是,每天欺上瞒下,到时候陛下别跟臣论什么欺君之罪就好。”


    刘伯温一句话怼的朱元璋要掐人中了。


    反了,真要反了啊!


    “来人!”朱元璋对外喊道。


    两个金瓜武士走了进来,“臣在,陛下有何吩咐。”


    “把刘基推出去,按大不敬论处,杖五十!”


    朱元璋已经动了杀意。


    刘伯温既然不再为自己所用,那就杀,杀刘伯温,也算断朱橚一臂。


    别说五十棍了,真要是打下来,要不了而是滚,刘伯温这老家伙就得一命呜呼了。


    而刘伯温听到这话,并没有求饶。


    且不说这朝堂上还不是朱元璋的一言堂,就凭自己是开国功臣!朱元璋只封了个伯就算了,如今还要当堂杖毙开国功臣。


    史书之上自己就是个忠臣,直接青史留名。


    自己这个残躯还能活几年?


    用这活不了几年的残躯换老朱一个史书之上千古骂名,有何不可?


    自己是和宋濂并称一代之宗的人,被朱元璋杖毙,老朱必遭天下学子口诛笔伐!


    自己可不是犯罪被杖毙的,自己只是说了几句实话,皇帝听不得实话才把自己杀了。


    不杀,自己活下来了。


    杀了,自己青史留名了。


    怎么算都不亏,而且如果自己一死,老朱遭到天下学子口诛笔伐,无异于是推动了朱橚夺嫡的速度。


    本来老朱不孝祖宗、宠妾灭妻、弑君篡权、过河拆桥已经令人不齿,李善长直接还来了个能臣弃野。


    若是再杖毙一代之宗,呵呵。


    就是不知道老朱这馋了水分的驱鞑复中之功,抵不抵得掉他在史书之上的万古骂名。


    “陛……”邓愈想站出来为刘伯温求情。


    朱元璋直接打断道,“求情者同罪。”


    刘伯温笑了笑,“卫国公,你的好意在下心领了,不必求情。”


    “拉出去。”朱元璋衣袖一挥,金瓜武士上前就要控制住刘伯温。


    刘伯温伸手阻止了金瓜武士的动作,看向了朱元璋,只是轻笑一声,便转身出去受刑。


    “龙袍加身坐朝堂,恩义如尘转眼忘,功满却遭刀下厄,帝王心冷血无光,哈哈哈哈。”


    刘伯温笑着走了出去,青史留名的机会来了。


    刘伯温临走前的这首诗,无异于是火上浇油,朱元璋气得牙痒痒,这个刘伯温,是在讽刺自己吗?


    “打死算完。”


    朱元璋冷声吐出这四个字。


    本来吧,五十大板,就看怎么打了,有人打一百大板也就看着血肉模糊,实则没有多大事儿,养养就好。


    也有些就打十板子,表面看起来没多大事儿,实则已经一命呜呼。


    如果朱元璋想留刘伯温一命,这五十大板不会要命,虽然朱元璋没打算留。


    但朱元璋一句打死算完,就等于是把这事儿拿到明面是来说了。


    “臣告退了,臣还在病假来着。”邓愈脑子一转,转身就要走。


    朱元璋轻哼一声,“怎么,卫国公又病了?怎么这么急着走?”


    “不走不行啊,刘大人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臣,说两句真话就要被杖毙,那我们这些手握兵权的武勋,怕是得满门抄斩,再不走,恐怕啊,这飞鸟尽、良弓藏,兔死狗烹之灾要不了多久就来了。”


    邓愈冷笑一声,把话说得比刘伯温还直。


    说完邓愈就走了,临走前还给了徐达一个眼神儿。


    邓愈相信朱元璋在明面上不敢动自己,否则必然引起军队哗变。


    皇帝只能调将军,而士兵是不听皇帝的,哪怕将军跟皇帝站一起,士兵也只听将军的。


    因为士兵不能确定那个人是不是皇帝,但士兵能确定这个人是自家将军。


    我就居功自傲了,咋滴吧!


    徐达明白了邓愈那一个眼神的意思,是让给刘伯温争取活路。


    徐达看向文官集团的某人,眼神示意他出面,李善长把政治资源给了徐达,徐达自然知道怎么运用。


    某淮西文臣马上站了出来,“陛下!诚意伯乃开国功臣,有功于社稷,陛下如此薄情,不怕功臣寒心吗?”


    还没从邓愈的话里回过神来的朱元璋听到这话,怒上心头,“有功于社稷就可以以下犯上了吗?”


    “陛下,诚意伯他有丹书铁券,总犯万死之罪,该死也免死!”


    这位臣子继续硬刚朱元璋。


    被杀也无所谓,得了个人情,还能留个忠名,家里人淮西会照顾好的。


    朱元璋当年开国敕封公侯,都给了丹书铁券。


    丹书铁券这四个一出,不少人的心思顿时活络了起来。


    丹书铁券这东西一出,恐怕刘伯温就能保下来,那这个忠臣的名声可就不好混了。


    不行,忠臣的名声不常有,这可是青史留名的机会!我得把握。


    江南集团某臣子站出来道,“陛下,诚意伯有丹书铁券,请陛下免其一死!”


    朱元璋冷哼一声,“丹书铁券免死罪,可不免打死!”


    “既如此,臣请陛下念在诚意伯的功劳上,免其一死,臣死谏!”


    说完,这个官员看向了一旁的盘龙柱,直接就冲了上去。


    保护开国功臣,这个忠名我说啥也得混上!


    一旁并没有人去拉这个大臣。


    因为这要是拉了,那可不是好事。


    你拉了他,就毁掉了他青史留名的机会,那就是仇人了。


    这时候都读书人,尤其是清流,把名声看得比什么都重,区区小命,算得了什么?


    “快拉住他!”朱标吓得一激灵,赶忙下令。


    岂料,那家伙冲得飞快,似乎生怕被拉住似的,当即一脑袋撞在了盘龙柱上。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