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二十七章 终了

作者:恐龙包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登基大典定于年二十三,这日是牛郎织女星除七夕外,一年中最相近的时刻,正因如此,帝后大婚定于同一日。


    从辰时起,谢宁莞便被宫婢唤起准备梳妆。


    与嫁入王府不同,帝后大婚需得祭拜先祖,接受朝臣群拜,再在金銮殿设宴,与皇亲国戚一道欢庆。


    这一桩桩繁琐之事,少不得要从白昼忙到黑夜。


    本该欢喜的一日,谢宁莞却因昨儿未曾歇息好,眼冒金星。她的头昏沉沉的,怎也提不起精神来。


    帝后大婚前按照老祖宗的规矩,新婚二人不得见面,更遑论同衾共枕。但谢琰不管那些许多,任凭素云嬷嬷如何阻拦,半夜还是摸进了华安殿。


    可殿内空无一人,床榻有重重纱帘遮蔽起,依稀能瞧见谢宁莞的娇躯,小小一道身影侧躺于床榻中,安静地像个瓷娃娃。


    谢琰心疼她明日还要折腾到深夜,遂平了与她一同就寝的心思。


    在他走后,谢宁莞的身子忽地抖动几下,纤细的素手拂开纱帘,披上狐裘走出了殿外。


    寝殿外寂静一片,夜色醉人,洒下的月光像蒙了一层纱,隐隐绰绰,让人瞧得不真。


    方才她做了一个梦,真实得叫她心惊,摩挲着那截断簪,她感觉心跳快得异常。


    静坐了片刻,她仍是不放心,遂唤出黑枫,“黑枫,你去西疆一趟,看看靖瑄过得可还安好。”


    话音落下,树影晃动了几下,随后又陷入了寂静。


    与此同时,本应远在西疆的赵靖瑄却向着皇城的方向快马加鞭。


    哒哒的马蹄声扰得树丛里的鸟儿振翅高飞,月影下,一人一马在宫道上狂奔。


    赵靖瑄找西疆寻得了一块守身石,据说只要将其放在棺内,能抱逝者的肉身完好无瑕,保存至百年亦不成问题,直至守身石气味挥散,才会失去功效。


    故而,他加快了回程的节奏,亦提前了许下的承诺。


    赶至皇陵,天边泛起了白肚,瞧着应是过了下朝的时辰。


    皇陵外有重兵把守,他不管叫人发现,遂从一处极密闭的洞穴钻入。


    摸黑走了许久,一炷香后,他才终于寻到存放谢宁莞尸身的墓穴。


    他走到棺木前,不带半分犹豫揭开了棺盖,里头的尸身并未受损,许是冬日的缘故,从华安殿挪至此处,也未见有腐烂的迹象。


    凝望着那张朝思暮想的容颜,他取出守身石放于尸身身侧,指尖不经意间触碰到她的脸颊,冷如冰爽,毫无一丝温度。


    思念的闸门一旦开启便再难关上,他的指尖化作羽毛,轻轻游曳在她裸露的肌肤上,从眉眼到鼻尖,再顺着脸颊下滑,停在紧阖的两片唇瓣上。


    他脱下黑色的裘衣,露出火红的婚服,头靠在棺木旁,紧靠着棺木而坐,低声问道:“阿莞,今日你可会欢喜。”


    “你见我现身那处,许是会愣住吧。而后跑到我身前,朝我举起小拳头砸在我身上。一边打骂,一边落泪,开口第一句定是问我为何要来,为何来这般早,为何不听你的话?”


    “可我等得已足够久,好似过去了一辈子。”


    “看在我孤苦伶仃度世了百余天的份上,就原谅我,可好?”


    话毕,他从袖中掏出一颗黑色的药丸,仰头便吞下。


    终了之时,他瞧见了谢宁莞身穿红火的婚服,举着喜扇,朝他含羞带笑地走近。


    谢宁莞由素云嬷嬷搀扶走向谢琰时,心口有一瞬像是被针扎了一下,不轻不重,但让她心神凝滞了片刻。


    只是这微小的异样很快便叫欢庆的氛围驱散,她的指尖被谢琰捏住,他带着她接受群臣朝拜。


    一声声“陛下万岁万万岁,娘娘千岁千千岁”响彻六宫。


    俯视着乌泱泱站满一片的朝臣,谢宁莞享受到了与当皇帝一般无二的殊荣。


    侧眸凝着谢琰温柔的眼眸,刚毅的面容此刻满脸红光,眼里流露的爱意像是掺了蜜一般。


    她想,靖瑄的顾虑完全是杞人忧天,谢琰是断不会成为弃她于不顾的薄情寡义之君。


    在他深邃的目光注视下,谢宁莞也露出了最灿烂的笑靥。


    待到礼成,她被送入承乾宫的正殿,独自坐于床榻上,等候谢琰推门而入。


    喜红的被褥,堆满红枣桂圆花生的床榻,一桩桩都像极了她重活于苏慕婉身体里,初次现身于燕王府的那一夜。


    如今,她不再慌乱,心里除了紧张更多的是欢喜。


    一切都变得顺理成章,谢琰推门而入,与她共饮合卺酒,素云嬷嬷念着早生贵子,白头偕老的吉祥话。


    而后,换了一身衣裳,她与谢琰一同入席,接受皇亲国戚的祝福与参拜。


    宴席直至戌时才散,谢宁莞被繁重的礼节压制了一整日,回到华安殿后方能松懈下来。


    她习惯了住在华安殿,便也懒得再搬去承乾宫,谢琰是个事事以她为重的主,便也跟着住进了华安殿。


    华安殿的红烛燃了一夜,殿内翻云覆雨的动静让素云嬷嬷听得合不拢嘴。


    匆匆赶回来的黑枫本想进去禀告要紧的事,却被素云嬷嬷拦在了门外,等到将近日上三竿,他才得以见到谢宁莞。


    帝后大婚过后该是要去向长辈请安,可放眼整个皇室,除了大长公主外,再无人能担得起喝帝后的喜茶。


    得知黑枫在外候了几个时辰,谢宁莞抽出一刻钟的空宣黑枫入内。


    不想黑枫刚禀报完赵靖瑄不在西疆,李广平便带来了一则噩耗。


    “娘娘,今晨上香的守卫在永泰长公主的陵墓里发现了世子。”觑了眼上首的谢宁莞后,李广平在黑枫冰冷的视线下一口气说道:“世子叫人发现时,已然断气。”


    她最担忧的事还是发生了,到头来,她还是失去了赵靖瑄。


    她的福气才刚刚来临,可是她想与之分享的人都离她而去了。


    谢琰知晓后,第一时间赶来安抚她的情绪。


    “莞莞并非是一个人,莞莞还有为夫,为夫许诺,一生一世一双人,这一诺言,无论哪一世,为夫都会守之。”


    而后的日子里,谢宁莞渐渐淡忘了赵靖瑄,谢珩,容欢等人,也忘记了自己是谢宁莞,以苏慕婉自居。


    大辽在谢琰的打理下,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国力一跃成为三国之首,周边的小国更是纷纷俯首称臣。


    时隔多年,谢宁莞年过五旬时,着其嫡公主陪她出宫,去到京郊一处陵墓前,上了一柱香,亲自斟了一两杯铁观音洒于墓碑前,呢喃道:“靖瑄,阿莞从前并不爱喝茶,只是因着你茶艺了得,才慢慢爱上了铁观音。”


    嫡公主问,“母后,这是何人的陵墓,为何在如此偏僻之处。”


    谢宁莞取出拿了一路的断簪,和嫡公主手上的金乌箭,放于墓前,“此处葬的是永泰长公主与其驸马。他们喜静,便将陵墓迁至此处。”


    此后,谢宁莞再也不曾来过,此处也成了一座无名墓。


    十年过去,谢琰病逝,嫡长子顺理成章继位,一年后,谢宁莞忧思过度死于华安殿,新帝遵循帝后的意愿,将二人同葬一穴。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