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六十三章 真正的玄月居士

作者:沐风吟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酒楼题诗,是云夏国的一项传统。


    文人墨客,常在酒酣耳热之际,挥毫泼墨,留下千古佳话。


    醉月楼中央的诗柱,便是这样一处圣地。


    夜色渐浓,醉月楼内灯火通明。


    觥筹交错间,酒香四溢,丝竹之声悠扬婉转。


    三楼雅座中,万河正与单玥低声交谈,目光不时瞥向楼下那道白衣身影。


    “这身白衣倒是衬他。”单玥端起茶盏,轻抿一口:“只是不知能否骗过范高远的眼睛。”


    万河摇头叹息:“事到临头,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楼下人声鼎沸,张万贯的声音穿透喧嚣传来:“诸位!今日有幸请到玄月居士为我醉月楼题序,还请诸位静候佳作!”


    此言一出,满座哗然。


    玄月居士这个名号,在金陵城可谓无人不知。


    那一手飞凤笔更是独步天下,连帝都的大家都要甘拜下风。


    “哼,玄月居士?”范高远冷笑一声,目光如刀般剜向那道白衣身影:“我倒要看看,是何方神圣敢冒充这个名号!”


    酒客中,韩望城与宋千峰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玩味。


    云师师倒是悠然自得,一手托腮,一手捏着糕点,眼中满是看热闹的兴致:“有意思,这醉月楼倒是会给自己找麻烦。”


    马远和苏谦早已知晓内情,此刻正饶有兴致地看着这一幕。


    苏谦忍不住开口:“师傅,这戏怕是要演砸了。真正的玄月居士又岂是能找来的?”


    刘易却不置可否,只是目光灼灼地盯着那道白衣身影:“既来之,则安之。”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之际,那白衣身影已然走到诗柱前。


    楚临深吸一口气,手中毛笔蘸墨,笔走龙蛇!


    “玉城故郡,云阳新府...”


    开篇四句,直指醉月楼所在。


    笔锋游走间,字字珠玑。


    周围的酒客不由自主地充当起传诗客,将每一句诗文传颂开来。


    “物华天宝,星辉撕裂荒野之境...”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传诗声此起彼伏,竟有些跟不上白衣人的笔锋。


    这等即兴挥毫的功力,令在座所有人叹为观止。


    “晚霞伴独鹤翱翔,水天交融,苍穹一片!”


    这一句惊艳至极的话语传开,满座皆惊。


    叫好声此起彼伏,就连一些老成持重的文人也忍不住击节赞叹。


    范高远的脸色越发难看,他死死盯着那道白衣身影,心中的怒火几乎要将理智焚烧殆尽。


    楚临却仿佛未觉,完全沉浸在创作中。


    笔下的滕王阁序与醉月楼浑然天成,字字珠玑,句句动人。


    “天高地迥,感悟宇宙无限广袤!”


    “兴尽悲来,洞悉世间兴衰规律。”


    “关山难越,谁为迷途者哀叹?”


    “萍水相逢,皆是异乡漂泊者!”


    文字由景入情,引得众人心神共鸣。不少酒客对酒当歌,热泪盈眶。


    就连一些见多识广的老文人,此刻也不禁为之动容。


    “老当益壮,宁折腰间意志?”


    “穷且益坚,不熄巅峰理想!”


    最后一笔落下,整个醉月楼瞬间沸腾。


    “玄月居士!”


    “玄月居士!”


    呼声震天,酒客们纷纷起身,向那道白衣身影行礼。


    就连一些原本抱着看热闹心态的文人,此刻也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是玄月居士的手笔。


    楚临凝视诗柱顶端的空白处,嘴角微扬。


    今日这序一出,醉月楼必将名扬四海。


    他飞身而起,凌空题下三个大字:


    醉月楼序!


    随后挥毫泼墨,三点墨迹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最终化作一个“夜”字。


    这便是玄月居士独有的飞凤笔!


    范高远面如死灰,踉跄后退几步。


    这竟然真的是玄月居士!


    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醉月楼竟然真的请来了玄月居士!


    三楼上,诸夫子等人目瞪口呆。


    万河喃喃自语:“我...我居然是玄月居士的朋友?”


    诸夫子更是激动得语无伦次:“为师的好徒儿啊!为师果然没看错人!”


    单玥则是暗自得意:“我可是他的长姐呢...”


    张万贯父子狂喜之余,突然醒悟过来。


    难怪小王爷总能求到玄月居士的诗作,原来小王爷本人就是玄月居士!


    苏谦和马远面面相觑,完全没想到事情会是这样的结局。


    倒是刘易一副了然于胸的模样,轻声道:“走吧,该看的都看到了。”


    这一夜,整个金陵城都沸腾了。


    醉月楼更是灯火通明,直到天明也未曾熄灭。


    而与之相对的盛世楼,却悄然摘下了招牌,换上了“吉房出租”的牌子。


    韩五等人站在街角,看着醉月楼的方向,满脸懊悔。


    他们知道,自己再也无法回到醉月楼了。


    一次不忠,终生不用,这便是张万贯的规矩。


    当诸夫子等人再寻楚临时,只见一顶轿子已在官道上渐行渐远。


    那是通往玉州的方向,通往司徽澜所在的玉州。


    夜色渐深,醉月楼的灯火依旧明亮。


    诗柱上的墨迹未干,那个“夜”字仿佛还在闪烁着微光。


    多少人驻足观看,却无人能解其中奥秘。


    这一夜过后,金陵城又多了一个传说。


    人们说,在某个月明之夜,总能看到一道白衣身影立于醉月楼的诗柱前,挥毫泼墨,留下动人诗篇。


    而那些诗作,无一不是绝世佳作。


    渐渐地,醉月楼成了文人墨客心中的圣地,那根诗柱更是被奉为金陵城的文化象征。


    时光流转,岁月更迭。


    醉月楼的故事在民间流传,渐渐成了一个美丽的传说。


    人们说,只要心怀文心,就能在那根诗柱上找到玄月居士的墨迹。


    而那个“夜”字,始终如初见时般清晰。


    飞凤笔的奥秘,也随着楚临的远去,成了永远的谜题。


    这便是醉月楼的传奇,这便是玄月居士的故事。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