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十二章:政书之祖,史书之源

作者:少年买桂花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老王别在那BB了,耽误我等儒家弟子学习。”


    “我们是来听伏老生讲学的,不是来看你的。”


    “快把镜头看向伏生。”


    王扬墨的自我感慨,引来粉丝们的不满。


    尚书记载上古之事!


    这对了解游戏里的炎黄史,至关重要。


    不多时,NPC伏生讲学结束,学宫人去楼空。


    王扬墨等人都有些傻眼,刚刚伏生讲得牧誓,似乎是周武王伐纣的内容,他们听得云里雾里,不解其意。


    “老王你就瞎搞节奏吧,这回好了,伏生讲学都结束了。”


    粉丝们在公屏抱怨。


    但很快,游戏来了提示。


    仔细一看,竟是一张人物卡。


    内画有伏生跪坐于案几执笔一图。


    【伏生】


    【典籍记载着炎黄血脉的故里,忘不掉,抹不去】


    【是否查看履历CG】


    还有意外之喜。


    “看不看。”王扬墨询问直播间众人。


    “看!”


    一片附和声。


    【请充值2元解锁】


    “我淦!”


    王扬墨懵了,两元解锁是什么鬼,难道隐藏剧情都这样


    两块钱不多,问题在于这只是一个CG,万一这大汉帝国遍地CG呢,估摸着玩家得去卖腰子了。


    犹豫片刻,他略有不舍终是开通CG。


    随即一副竹简展开,出现有关伏生的画面。


    ....


    【伏生曾为秦博士,秦皇政焚书坑儒,天下书籍大多被毁,只余国藏尚书一部,家藏一部】


    【项羽入咸阳,又起大火,国藏书化为灰烬,尚书中仅存家中一部】


    画面转变。


    那是咸阳城的大火染红天际,一辆载满竹简的马车,及壮年时的伏生全家向东往齐地。


    中途这一家人遭遇兵匪,伏生之子为护书,以命相搏,死于乱兵。


    那一年又天降大雪,无数灾民要烧伏生的书简,伏生之妻誓死力拒,哭嚎向民众,也是不久,伏生之妻躺在他怀中病亡。


    “说来不是我舍命护书,是我全家舍命护书!”


    “因我颠沛流离二十载,书简多已朽毁,如今篇目仅存二十八篇,我一生护书,不曾想却因我残缺大半。”


    一幅幅画面出现。


    伏生壮年时的遭遇,及苍老声音传至众人脑海。


    王扬墨和粉丝们恍惚间,CG里出现年迈的伏生,他拄着老拐,步步前行:


    “尚书记载着上古时期的炎黄一族,我岂能不舍命护书!”


    “我一生读书,传书,而今将书还于天下,书有了你们的传承,我放心了。”


    苍老的声音像是说给玩家们听。


    伏生回首,那一眼噙满泪水像是注视到玩家,饱含欣慰与释怀。


    直播间里的粉丝们无不为之共鸣。


    王扬墨也在为伏生那传神的一眼,陷入动容。


    足足过了许久,才逐渐缓过神,想起伏生和楚汉传奇对上号,也算一个小小的惊喜。


    对项羽入咸阳他非常熟悉,那场大火就是楚阵营玩家干的。


    所以伏生对炎黄历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是没有他,炎黄一脉的上古历史极有可能就此断掉传承!


    王扬墨和粉丝们,普遍在回忆着伏生的事迹。


    为了一车书简,妻儿相继惨死,真的值吗?


    “儒家子弟为后人传承,不惜舍命,我真是爱死儒家了。”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这也就是游戏,现实不会有人这么傻。”


    “就是,游戏制作人做历史,一点都不考虑逻辑,书再重要,也没生命重要。”


    “叫伏老先生一点都不为过。”


    “莫非只有我觉得合理吗,别用咱们的眼光看炎黄历史,别看炎黄历史是游戏,但是有一种无法言明的魅力。”


    “楼上说的对,认为不合理的人,那是因为他们达不到伏生的境界。”


    “典籍记载炎黄一脉的故里,这就相当于民族最后的文化传承在手上,你敢丢吗,你敢扔吗!”


    “.....”


    直播间里的粉丝们对伏生的看法各不相同。


    小部份粉丝认为伏生舍命保书的精神值得传颂,但现实不应该存在这种人。


    更多的粉丝结合游戏制作人勾勒出的炎黄历史,觉得伏生的事迹很合理。


    那是一种为了血脉传承,可以漠视自身生死的精神。


    “都别吵了,伏老先生舍命护书就是为了传承,既然传到咱们手上就不该质疑。”


    王扬墨动容舍命护书的事迹,及时制止公屏上的争吵。


    而且,心底敬仰伏生,对神秘的儒家有了些许好感。


    他再回首,却发现老人已不再是伏生,化作一卷绵延不绝的竹简出现在人物栏当中。


    【已获得尚书】


    【是否点击查看】


    “兄弟们,只有看了尚书,才算是一名真正的儒家子弟。”


    “让咱们看看里面的内容。”


    王扬墨对粉丝们说了一句。


    不做任何犹豫,点击查看。


    【请充值2元解锁尚书全篇,内含解释】


    6!


    游戏制作人果然没有一个好东西,就会一门心思的想着怎么掏空你的钱包。


    就像现在,明明获得了尚书,想看还特么要再花一分钱!


    “这也就是尚书记载的东西吸引我,要是获得其他书籍,我老王充一分钱就是狗!”


    王扬墨咬牙购买。


    【你已经解锁尚书】


    【尚书:政书之祖,史书之源,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十六个大字,道尽内容。


    【虞篇】【夏篇】【商篇】【周篇】


    “这不比那个老梁造反有意思。”


    王扬墨点击尧典。


    【尧帝为黄帝五世孙,令羲氏与和氏,遵循天数推算日月星辰运行规律,制出历法.....拟出二十八星宿,一年为三百六十六天,确定春夏秋冬四季来成岁】


    【禹帝为黄帝五世孙,(不同分支)与炎帝十四世孙-伯夷共治大水.....】


    王扬墨带着一众粉丝找到[大汉帝国]的正确玩法,研究起尚书。


    “兄弟们,找到源头了!”


    王扬墨拍着大腿,兴奋嚎叫。


    一直以来,他们就对炎黄一族非常陌生,找不到半点关联,如今从上尚书的文字信息中,找到炎黄一族的源头。


    炎黄一族,为炎帝、黄帝之后!


    这个信息抛出去,绝对属于炸裂内容,王扬墨觉得能轻松吊打老梁造反那件事!


    “尚书当真是一部宝典!”


    众人继续看下去,越看越心惊。


    尧帝和禹帝是部落时期古人推选出的首领,能通过肉眼研究出一年为三百六十天,确定四季?


    部落时期的没有太空飞船,是怎么研究星辰的,靠左脚踩右脚?


    王扬墨神色夸张,眉飞色舞。


    “哦~我懂了,炎黄史的古人应该属于神话时代,两眼能比天文望远镜!”


    “还有大禹治水...靠双脚走出九州!”


    总感觉内容太过玄幻了,令人叹为观止。


    不过,这也让王扬墨和众多粉丝认识到一件事,炎黄一族的先驱有大智慧,大毅力,大勇敢!


    上行下效,先人奠定规范,留有传承,再看那伏老先生舍命护书的事迹,似乎也能理解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