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晚月一家不知道老宅的打算,他们正在忙着处理邻里送来的春笋。
自从村长说了他们家愿意帮村民处理笋子,下午陆续有村民带着切好的笋让他们帮着处理。
大多数人都没空着手,带些柴啊,猪草什么的,也有几家只带了笋,让帮着处理的。
看到别人带着东西,没带的讪笑着说下次补上。
李有山也趁机跟他们说了收笋的标准。
要去掉外壳,保留里面嫩的部分,去河边洗干净,控过水后再送来。
因为早晨还要做绿豆粉的事,怕笋切不过来,李晚月让赵素英找了铁牛媳妇,双双娘帮着切笋。
只需要做一个时辰,每人给十文钱,两人一听非常开心,没想到她们在家还能挣到钱。
傍晚,李晚月单独做了道姜汁皮蛋,又熬了一锅皮蛋粥,虽然没放瘦肉,但味道也很好。
李大川尝了一块,一种奇特的味道在口腔漫开,口感弹牙爽口,忍不住道:“我还从来没吃过这样的鸭蛋,好吃。”
“没想到鸭蛋腌一下子能变成这样。”
李三栋问:“姐,你还去醉仙居吗?”
“去,但是得先制作一批再去,剩下的没多少了,咱们留着自己吃,吴掌柜他那人不错,等腌好后,再拿给他。
三栋,你明天再跟我去趟县城,再买点番芋,顺便买些绿豆。”
“行。”李三栋应下。
李晚月说完,转头看向李大川:“大哥,你明天帮忙去翻一下地呗,我买的种子已经出芽了,能种大概三分地左右,现在有钱了,我想着再买些种子,不知道掌柜能卖多少,先翻一亩地吧。”
“行,一亩地,一天就完事了。”
李晚月想着,明天先忙活红薯和土豆的事,再不种就过季节了。
翌日天不亮,就有人敲门来送笋了,李有山也准备好了铜板,打开门一看,是胡家大儿子和程家小儿子。
“叔,我们来送笋子。”
“行,进来吧,我给你们过称。”
李有山称了一下,胡家是八斤,程家是七斤。
他刚要把多余的给他们放回去,两人直摆手。
“叔,多的就当送你们的,哪还能拿回去啊。”
“是啊叔,本来就是山上摘的,您按五斤算就是。”
李有山笑着点头,本想多给他们几文,可是怕其他人听到,也故意多送一些,收太多他们又吃不完。
这样想着,他给了两人每人十个铜板。
两人摸着手里的铜钱,心里十分激动,没想到就摘几斤笋,加上清理也就用半个时辰,就挣了十文钱。
“谢谢叔。”两人笑着道谢后回家了。
路上遇到送笋的人,见到两人已经拿到钱了,脚步更快了,生怕晚了人家不收了。
前面的步骤有人做了,处理后面的就轻松多了,王桂香自己就能盯过来,李晚月不需要操心。
她依旧早起先锻炼半个时辰,再给孩子讲课。
吃过早饭,李晚月和李三栋去送货并去县城买土豆红薯。
李有山三父子就去了地里翻土。
孙秀芹和王桂香把鸡粪收拾出来,又把草木灰准备好。
到了县城,李晚月先是去了钱庄,把银票存了,另一锭金子兑换了三张十两的银票和十五两银子还有五吊钱,家里面总得备点零用钱。
出了钱庄,李晚月道:“三栋,咱去买头牛吧。”
“啥?买牛?姐,你认真的?”李三栋激动的话都说不利索了。
天知道他做梦都想买头牛。
“对呀,咱们现在有钱,买头牛,家里农忙时也能用的上。”
“那……用先跟爹商量一下吗?”
李晚月理解,这买牛就像全家买一辆车,是大事,但是她都跑到这了,县城里肯定比镇上的牛多,可供挑选的也多。
她摇了摇头:“直接买吧,给他们个惊喜,明儿个咱们就能用自家的牛来送货了,走。”
两人去了牲口交易市场,里面的味道差点没让李晚月yue了。
见有人来,市场的人纷纷走上前,推荐自家的驴,牛,骡子。
李晚月边看边小声问李三栋:“你知道牛的行情吗?”
李三栋自信的回:“知道啊,我做梦都想着家里能有头牛呢,咱村里村长家买的牛是十一两银子,福爷爷家的牛是十二两,他们两家的牛现在都快老了。”
李晚月点了点头。
李三栋来回看着,随后停在一头黄牛面前。
那牛毛色顺滑有光泽,眼睛有神,他又左右来回看,一会儿看脖子,一会儿看牛腹,最后问商贩:“这头牛多少钱?”
“小伙子好眼光,这牛马上五岁了,身强力壮,你看这毛色,如果你诚心要的话,给十四两银子吧。”
李三栋看向李晚月。
李晚月走过去看了看,摇头:“我还是看看别家的吧。”
“嗳,别走啊,这位姑娘,你刚才也看过了,对这牛是哪里不满意?”
李晚月笑了笑:“你这牛挺好的,没有问题,我还是去看看别家的牛吧。”
商贩一听赶忙拦着,他都三天没开张了,而且这两人也看了好几家了。
一般人想买东西都是挑毛病,这人反而说牛挺好,好怎么不买呀?
“姑娘,这样,你要是诚心想买,那就给十三两吧。”
李三栋一愣,这就砍下一两银子?
李晚月还是笑着摇头,作势要走。
商贩一咬牙:“十二两,这已经是很低了,要不是我这几天都没开张,也不能这个价卖。”
李晚月想着,前面问了几家都是十二三两,看来十二两是最低价了。
主要是这头牛比前面看的几家要好。
她点头:“行吧,看在你没开张的份上,那就这头了。”
商贩松了口气,他总算开张了,就是赚的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
他抬手指了指一旁的板车:“姑娘,咱这还有配套的板车,二两的,三两的,用的是一般的木头,那乌木的是五两,还有楠木的车厢,不怕风吹雨淋,要十两,您要哪种?”
李晚月看了看板车,一般木头的普通板车一两半,带车棚的二两,可拆卸,三两那个带车棚的车用料好一些,更耐用,车棚也比二两那个做工好,还带一块油布,把油布套上,就可以遮风挡雨,这个倒挺好的。
她抬手指了指那个三两的车:“这个挺好的,可惜买完牛,我手里就二两银子了,小哥能不能便宜点卖我?以后我身边有要买牛车的,我给他们推荐来你这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