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65章 沟通·才是·好办法

作者:翻书的熊猫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虽然陆渊是少将,军衔比他这个特战队长高了好几级,


    但两人私下相处,早就习惯了这种没大没小的、近似于损友的对话模式。


    主要是……跟这家伙讲道理,十次有九次会被他那清奇的脑回路带偏。


    “好了,别贫了。”


    陆渊的语气严肃起来,


    “我要开始‘修理’了。你注意警戒,特别是那两个女人,她们的精神能力很诡异,我们这套兵甲目前的精神防护模块……嗯,还没开发……”


    “收到!”


    边彤立刻进入战斗状态,传感器全开,警惕地扫视着后方那几个远远观望的身影。


    随即他又忍不住问了一句:“头儿……你真能修这玩意儿?”


    “我?当然不行。”陆渊回答得干脆利落。


    “那你怎么修?!”边彤感觉自己又要被搞懵了。


    陆渊的头盔面罩上,闪过一丝幽蓝色的数据流光。


    “呵呵……”他发出一阵低沉的、只有边彤能听到的笑声。


    “我修不了,不代表……【洛书】修不了啊。”


    “【洛书】?!这里哪来的网络?!”边彤大惊。


    这北极冰盖


    陆渊的笑声更明显了:


    “谁说需要网络了?”


    “你忘了?我们是怎么找到这里的?”


    “沃尔顿集团的卫星……早在被erva‘接管’的时候,就已经被我悄悄种下了后门。”


    “只要他们还在使用那些卫星进行内部通讯或者定位……”


    “……【洛书】就能如同幽灵般,随时随地,降临在他们网络的任何一个角落。”


    阿努比斯协会以为自己与世隔绝?


    在【洛书】面前,只要存在数据交互的地方,就没有真正的“隔绝”!


    很快,陆渊已经站在如同宇宙奇迹般的阿努比斯之门前,


    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杂念。


    “【洛书】,启动近距离深度扫描与分析程序。目标:阿努比斯之门。”


    思维指令通过神经连接瞬间下达。


    嗡——


    兵甲头盔的面罩上,淡蓝色的数据流如同瀑布般倾泻而下!


    【洛书天眼】的传感器阵列功率全开,


    各种波段的探测光束无声地扫过巨大的门框和门中央那片死寂的漆黑。


    第一步,自然是进行符号与纹路解析。


    高分辨率图像被捕捉、放大、比对。


    门框上那些看似古埃及象形文字的符号,


    在【洛书】的数据库中快速检索。


    “匹配度分析:与已知古埃及圣书体、僧侣体、世俗体文字相似度低于15%。”


    “结构分析:部分符号呈现出高度规则的几何特征,疑似包含数学或逻辑信息,但编码方式未知。”


    “能量流分析:符号凹槽内检测到微弱的、周期性的能量波动残留,频率无法归类于已知电磁波谱。”


    “结论:疑似一种失落的、或非人类文明的表意符号系统,结合了象形、表意和……某种能量回路标记的功能。现有数据库无法破译。”


    “靠,搞了半天,连字都认不全。”


    陆渊心里吐槽。这玩意儿比甲骨文还难懂!


    那就进行第二步,物质构成采样与分析。


    陆渊伸出覆盖着殖装金属手套的手,小心翼翼地触摸上冰冷的黑色门框。


    触感……极其诡异!


    不是金属的冰冷坚硬,也不是岩石的粗糙厚重。


    更像是在触摸一块……温度极低、密度极大、却又带着某种奇异“弹性”的未知物质。殖装手套上传感器反馈回来的数据流瞬间变得混乱不堪!


    “警告:接触点原子结构异常!无法进行标准光谱分析!”


    “警告:接触点质量密度远超已知任何稳定元素!疑似存在简并态物质或未知粒子!”


    “警告:接触点空间曲率异常!局部引力场读数超出理论阈值!”


    “材质比对:与已知地球及地外(陨石、探测器样本)物质数据库匹配度为……0.00%!”


    “结论:构成‘门’的物质,非地球自然形成,非已知人类科技造物。判定为……来源不明的外星造物,或……更高维度构造体在三维空间的投影。”


    “好家伙!外星人实锤了?还是异次元产物?”


    陆渊感觉自己的脑袋更疼了。


    这下别说电焊了,就算把歼星舰开过来,估计也轰不动这玩意儿吧?


    算了,第三步,综合分析与修复方案推演。


    【洛书】庞大的运算核心开始整合所有扫描数据,


    结合之前关于“透视原理失效”的现象,


    以及薇薇姐妹那种诡异的“精神能力”,


    试图构建一个能够解释这一切的理论模型,并推导出可能的“修复”方案。


    各种前沿物理理论、甚至被主流科学界视为“伪科学”的猜想,


    都在【洛书】的数据库中被调取、分析、验证……


    “模型推演一:负质量流体场。可能性:37.8%。修复方案:需要精确控制反引力子和简并态夸克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过程,重新稳定表面零曲率超平面……所需技术等级:超越当前人类科技至少5个量级。修复难度:极高。”


    “模型推演二:高维空间折叠投影。可能性:42.1%。修复方案:需要理解并操控至少十一维度的卡拉比-丘流形,调整其在三维空间的展开切面参数,重新校准异次元弦膜的振动模式……所需技术等级:涉及弦理论和理论的实际应用,接近神级文明。修复难度:极其高。”


    “模型推演三:量子态同步场。可能性:19.5%。修复方案:需要掌握逆转量子退相干的技术,通过持续注入特定频率的能量,维持整个‘门’结构的宏观量子相干性,使其在所有可能的‘状态’(包括完好状态)中重新叠加……所需技术等级:涉及量子引力理论和宇宙本源法则。修复难度:无法估量。”


    “模型推演四:结合‘精神能力’与‘意识维度’假说……”


    当【洛书】开始分析薇薇姐妹那种不科学的“精神能力”时,


    一个更加离谱、却又似乎隐隐契合所有线索的推论,开始在数据流中浮现:


    “假设:‘精神’或‘意识’,本质是高维空间某种能量场(例如弦膜)振动在低维时空(例如三维大脑神经元网络)的映射投影。”


    “推论:‘阿努比斯之门’本身,可能就是一个巨大的‘意识交互界面’或‘高维意识载体’。其‘损坏’,表现为弦膜振动频率失调,无法与低维意识产生有效共振。”


    “‘修复’方案:并非物理层面的焊接或替换零件,而是需要通过……意识层面的‘共鸣’,找到‘门’正确的振动频率,并对其进行‘校准’。”


    “而双胞胎‘精神控制’能力的本质:


    干扰:通过自身意识扰动“门”(或同源)的局部弦膜褶皱,在目标的低维大脑投影中制造“神经电噪音”(类似高维弹琴,三维头痛)。


    控制:将自身意识的弦膜振动模式,“复制”或“覆盖”到目标的弦膜上,利用高维时空的因果优先性,让目标产生“我是自愿的”错觉。


    “门后的‘精神空间’:可能就是卡拉比-丘空间的局部展开,允许意识在额外的维度(如情感、记忆、可能性维度)自由活动,从而实现读心、构建幻境等超能力。”


    “最终结论:要修复‘阿努比斯之门’,最有可能的方式,不是靠扳手和电焊,而是……沟通!”


    “分析完毕,请和‘阿努比斯之门’进行沟通。”


    “……靠‘沟通’?!跟这扇门……聊天?!”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