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 章 戚雄风的野心
作者:
贴心送葬本书字数:
K更新时间:
寒风凛冽,呼啸而过,让原本以运河闻名遐迩的大康泉州,更添了几分寒冷之意。运河之上,冰层凝结,冰冷刺骨的寒气扑面而来,但就在如此恶劣的天气之下,距离泉州城十里之外,竟有一支庞大的军队正在急速行军!乌泱泱的大军宛如蝗虫过境,绵延不绝,一眼望不到尽头。“武”字龙旗迎风招展,发出清脆的哗哗声。这些还不算什么,最为特殊的,是军队前方!在那里,一群身着简陋棉衣、手无寸铁的百姓排成一排排,眼神空洞,仿若行尸走肉般麻木地迈着步子。在他们身后,手持刀枪的士兵虎视眈眈,不断用手中刀剑威胁着这群无辜的百姓。“啪~”“磨蹭什么呢?都给老子加快速度!”“啪啪~”“天黑前要是赶不到瑞王大营,老子剥了你们的皮!”“啪啪啪~”“……”士兵们的斥骂声、催促声此起彼伏,与抽在百姓身上的鞭子声交织在一起,响彻云霄,不绝于耳!此等行为,简直是丧心病狂,毫无人性可言!可是面对鞭子加身的百姓,也只能颤抖着身子,不断张嘴抽着凉气,完全不敢有丝毫的反抗之意。因为他们心里很清楚,如果前往瑞王大营,或许还有一线生机可言,毕竟不是第一次了。但若是胆敢反抗,绝对会落得一个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凄惨下场。先前有着血淋淋的教训,历历在目,无人能忘,也无人敢忘!他们只能默默顶着刺骨寒风,竭尽全力加快自己脚下的步伐!而在大军中央,位于龙撵一旁、纵马而行的国丈戚雄风,其眼眸底部不时闪烁着难以察觉的冷芒,双眼死死盯着眼前发生的一幕。偶尔间,也会利用眼角余光,匆匆扫视一眼端坐在龙辇内部的那位阴鸷少年。心中暗自冷笑道:“禽兽行径,还妄想统御四海?呵呵!”“待成功拿下瑞王之日,便是你的死期来临之时!哼~”以百姓为盾,是武渊想出来的主意,戚雄风明面上是严词反对过的。不过反对无效!对此,他并不在意。反正武渊行事越是离经叛道,于他而言,就越是好事一桩。要知这天下武氏坐得,陆氏亦坐得,没理由他戚家坐不得呀?戚雄风是一个极具野心之人,并随着时间推移,他的野心也在不断地膨胀扩大。况且如今万事具备,只需拿下武安,借着这股东风,即可出手将武渊毙于刀下!到了那时,为民除暴,即可名利双收!登基为帝,也就顺理成章咯~想到这儿,戚雄风的嘴角不禁微微上扬了些许。显然,自认一切都在自己掌控之中的戚雄风,此时此刻的心情是格外愉悦的。然而他倒是愉悦了,负责护卫武渊安危,并亲驾龙辇的郑浊郑公公,此时内心却是充满了无尽的悲凉!遥想当初背着陆家少泽入宫,遥想日日夜夜伴在先皇身旁的时光,活的虽然平淡了些,但他却十分怀念。真的非常怀念!可孽缘难灭,造化弄人,自己竟鬼使神差的答应了喜婆请求,做出了背叛先皇的大逆不道之事?以至于现如今,效命于武渊这个视人命为草芥的畜生麾下,成了他手下的走狗!这一刻,郑浊后悔了。然,悔之晚矣。。郑浊如是,其他将领面对以百姓开路的残忍行为,心中也是各有想法。只有端坐在龙辇内的武渊,望着一遍遍抽打在百姓身上的鞭影,嘴角挂着满足而又疯狂的笑意!他,在欣赏!正在这时,队伍前方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响。眨眼之间,就有几名纵马疾驰而来的斥候身影,进入了大家的视线。待到近前,斥候迅速翻身下马,纳头便拜,“报~”“启禀陛下,瑞王叛军已经出营,目前距离我军已不足十里。”“不足十里?甚好!”武渊眼神阴森地拍了拍龙辇栏杆,低声喃喃自语。随后便大手一挥,朗声喝道:“传朕御令,大军止步,流民向前驱赶百米!”“诺。”“陛下有令,大军原地待命,将流民向前驱赶百米~”郑公公闻声,赶忙扯着他那公鸭嗓子大喊道。即便他心有不愿,但事到如今,已然没有回头路可走了啊!!“陛下有令,大军原地待命,将流民向前驱赶百米。”“陛下有令,大军原地待命,将流民向前驱赶百米。”“……”随着传令兵一声声令下,五十万大军瞬间整齐划一的止步不前。唯有那数万可怜的百姓,在士兵们的推搡下继续艰难地向前挪动了一百米!寒冷的北风吹拂着每个人的面庞,百姓只能不停地哈着气来为自己取暖。那些身强力壮的青壮年,面对如此恶劣的天气,还能勉强支撑一会儿。但是那些身体虚弱的老人和妇孺,却已是被冻得浑身瑟瑟发抖。他们本来都是泉州的普通百姓,没想到在武渊的口中,竟然直接变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民?着实可悲!但人生就是如此,生而为人,并非每个人都拥有人性。只是如果身为帝王丧失人性的话,那么这将成为天下百姓的悲哀!!……时间就在武渊大军的严阵以待中,悄然流逝。半个时辰后。阵阵如雷般的马蹄声自远处传来,伴随着冰冷地面的震动,天际线瞬间被黑压压的大军所淹没!瑞王的大旗,也随即映入眼帘。咚咚咚~战鼓声响起,武渊起身踏出龙辇,扶着郑公公肩膀,眺望远方。随着瑞王大军越来越近,当为首那两尊身影落入视线,本就神情阴冷的武渊,身上顿时涌起一股冰冷的杀意,咬牙切齿道:“望海关总兵——杨帆!太子少师——方为民!”对于这两人,武渊可谓是恨之入骨,恨不得食其肉,饮其血!方为民选择效忠于二弟,他虽然感到气愤,但也不会太过于愤怒。人各有志嘛。再说区区一介宗师高手,也翻不起什么大浪。真正让他痛恨至极的,是杨帆这个人!人家其余边关守将皆按兵不动,唯有这货,也不知他是哪根筋搭错了,居然选择效忠了二弟?玛德!若不是他,二弟如何能凑得六十万大军?自己又何需如今这般,做起事来畏首畏尾?如果没有他,自己早特娘的大军压境,将武安擒回京都问斩了!“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