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15章 嘚的一声

作者:千里言羊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这本画册中的资料还是很详实的,从中可以看出这个公司的后世前身都不平凡的。


    这个公司的董事长,也就是乔峰一开始是做药的。


    古兰想,不会是个药贩子子吧。


    如此说来,这乔峰与那个卖给自己康复平神药膏的刁玉生,几年前还是一家呢。


    一个药贩子,现在做这个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相结合的营生,能行么?


    古兰看了乔峰的出身,不免给这个齐融打上了个问号。


    又一想,英雄不问出处么,


    自古英雄出寒门,从来纨绔少伟男。


    怎么能因为出身卑微,就把人看低了呢。


    且看看他如何做的,出水再看两腿泥吧。


    原来乔峰做药赚了钱后,还是先建了制药厂的。


    那也是一个股份有限公司,而且在业内声誉不错,算是后起之秀的。


    这就算是一个实业家了,非药贩子可比了。


    在开办制药公司完成了华丽转身之后,乔峰又顺势而为,巧妙地进入了房地产业。


    说是巧妙地进入,是因为他在房地产界,是卖房的,而不是建房的。


    他是选择房地产业遇到瓶颈,房子好建不好卖,产能过剩的时机进入的。


    用他的话说,就是哪一个好的行业里边也有坏的资产,哪一个坏的行业里边也有好的资源。


    这就有点辩证唯物主义了,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古兰喜欢。


    他就是瞄着房地产业不景气的大环境中,那个最薄弱、也是最赚钱的环节去的。


    他就在全国那些地产大亨中的资源中挑选,那些在烂污中不被人注意的暗投明珠。


    然后呢,他就向那些在资金链上苦苦挣扎的地产大鳄抛出橄榄枝。以少量的资金做启动,用最优惠的价格去盘下那貌似僵尸、但一激就活的楼盘。


    然后,再以售楼的所得,去分期支付买楼的钱。


    这样他就可以,以三分之一的现金,盘下百分之百的资产。


    而且这三分之一的现金,一开始也只是一个合同上的承诺。


    说白了还是用地产商的楼盘,来为地产商解困,和为自己赚钱。


    那么一个轮还下来,乔峰从中会赚取百分之五六十的利润。


    这些是古兰从画册中的经营策略中,自己琢磨出来的。


    说到家还是个空手套白狼的套路。


    关键是那些狼还让他套的其乐融融。


    古兰琢磨,这其中的原因也显而易见。


    一是乔峰盘下来的这点楼盘,在这些地产大亨眼里都是小钱。


    二是这些地产大鳄,有病乱投医,到急了的时候,是啥药也敢吞的。


    三是乔峰独具慧眼,又很讲信用。


    他盘下来的楼盘,都卖的很好。


    他对他们的承诺又都能兑现。


    于是乔峰在地产界异军突起,蜚声内外。


    竟成为老娘也喜,舅舅更爱的风云人物,获得好评如潮,荣誉无数。


    说他有五大贡献:


    为政府分忧、为银行解套、为企业解困、为百姓解难、为员工谋幸福。


    这就是一个商界奇才了。乔峰的独具慧眼,其实在于他的用人之道。


    他有一个高薪雇用的专家团队,哪一个拿出来都是在业内风头正劲、名声最响、政商两界如雷贯耳的人物。


    所以,他能得政策之先、得幕后之秘、得人气之助。


    把一个半死不活,暮气沉沉的生意做的风生水起。


    不过,做楼盘生意,再空手套白狼,那个套子也是很耗钱的。


    于是,乔峰又从内部搞来地产金融的许可证。


    摇身一变,地产商成为金融家,得以向社会融资。


    而且他还给它冠以:紧跟国家政策脚步,紧紧依靠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坚定不移走股份合作、集体所有、共同·富裕的道路的名堂。


    而所谓的双碳交易则是他紧跟国家政策脚步的,又一个战略空间。


    真是不简单。


    古兰越看越觉得,真是不简单。


    齐副总回来了,和阿娟打了声招呼,问古兰看的怎么样。


    古兰就把她刚才的这些心得和他交流了一下。


    齐副总很惊讶,说‘真是不会看的看热闹,会看的看门道’。


    大姐这一看就把我们公司的精髓一览无余了呀。


    一边大加赞赏,一边要和上边汇报,聘请大姐做个营销顾问什么的。


    大家就呵呵一笑。


    齐副总这个办公室又是敞开办公的,人进人出的不断溜。


    又进来一个看似退休金不菲的老中年人,齐副总就问他收到利息了么。


    那老中年人眉飞色舞,绘声绘色的说:“收到了,嘚的一声一万八。”


    “嘚的一声一万八,不多不少正好,银行利息的三倍呢。”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