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一次的升职,却伴随着一个选择。
驻地老军长亲自找他谈话,摆在他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是继续留在边疆,凭借他目前的资历和功绩,可以破格提拔,军衔和职务都能上一个大台阶,可能在意想不到的年纪,就能做到老军长现在的位置。
二是按照他之前,在他父亲尚未完全平反前,提交过的申请,调回北城,回到父母身边。
但这样一来,他的职位和军衔可能就没想象的那么好,甚至相当于原地踏步。
留在西北,意味着更广阔的仕途,回到北城则意味着家庭的团聚和对父母的照顾。
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老军长把决定权交给了他自己。
晚上夫妻俩躺在床上,陆知衍把心里的纠结和盘托出:“老首长的意思是,如果留在西北,我这次至少能升一级,但如果回北城可能就只能平调,甚至暂时没有合适的实职安排,只能先占个级别。”
“澜澜,你觉得我回北城好还是留在这边?”
“你自己怎么想呢?”姜听澜安静地听着,又问了一遍丈夫的想法。
说起来陆知衍肯定是愿意回北城,因为总政文工团已经给媳妇儿抛橄榄枝了,他觉得澜澜的本事是可以站上更大的舞台的。
“回北城。”
“那咱们就回北城。”
陆知衍忽然倾身抱住自己媳妇儿:“澜澜,你给我点时间,我回了北城会更努力的。”
姜听澜没明白他是什么意思,才要问就听男人继续道:“我回去努力点升职,总之会让你和孩子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在这边条件虽然艰苦,可津贴都挺高的,回了北城,津贴可能就维持现在。
现在高考都恢复,相信经济发展也会越来越迅速,他想未来能买到的东西会多很多,他不想妻子为了节约日子过得不顺畅。
在他的心里一直奉行着,别人有的他媳妇儿要有,别人没有的媳妇儿还要有。
姜听澜没想到陆知衍一直纠结的竟然是挣多少的问题,当下觉得有些好笑,难怪别人都说爱媳妇儿的人容易发达。
这能不发达吗?脑子里啥也不想,就想着怎么努力升职,挣更多的钱。
脑子里杂念少了,都用来干正事了,自然好运就光临了啊。
“我相信你!”姜听澜拍拍丈夫的肩膀,其实按照陆知衍这个年纪到现在的职位已经非常厉害了,而且书里还有一次他升职的关键点。
当然她最在意的还是前不久他说当年举报公婆的人已经有点眉目了,苦于他现在远在边疆,很多事情都不方便,回去之后干啥都便利多了。
当然还有一个最关键的,她从枕头下摸出一封信,在陆知衍跟前晃了晃:“当当当,你看这是什么!”
陆知衍疑惑地接过信,借着床头灯的光芒,看清了信封上寄件单位的名字,北城电影制片厂!
他心头一跳,连忙拆开信封,抽出里面的信纸,原来是电影厂经过研究决定,希望能够将她作为重点培养对象,调入电影厂工作!
“所以你别担心,以后就算你津贴不高,家里还有我呢!”
“这是真的?”陆知衍的声音都有些发颤,拿着信纸的手微微抖动,他反复看了几遍,确认自己没有看错。
“当然是真的!”姜听澜眉眼弯弯,语气里充满了自信和对未来的憧憬,“前几天收到的,一直没告诉你,就是想等你的事情定了再说,电影厂那边说,手续什么的他们会负责协调,只要我愿意过去就行。”
电影厂这个舞台自然比文工团还大,陆知衍真心替媳妇儿高兴的同时又更加肯定:“澜澜,挣钱的事情你就不用担心,你只管在你喜欢的舞台上发光,我会努力的。”这样她才会心无旁骛的演出更多更好的角色。
艺术是纯粹的,若是她心中想着要挣钱养家,可能就不那么纯粹了。
“哎呀,我们一起努力嘛。”姜听澜摸摸陆知衍的脑袋:“我也舍不得你那么累的。”
她很会哄人,恰好陆知衍又吃这一套,一句娇滴滴的舍不得他太累,直接给陆知衍哄的嘴角都压不住了。
恨不得把全世界最好的都捧到她跟前,宠着她,纵着她,让她一辈子都无忧无虑,只管自己开心快乐,永远保有天真单纯的心,就算七老八十的依旧喜欢抱着自己撒娇。
这大概就是他这辈子最大的成就。
姜听澜属实没想到自己一句话丈夫可以发散这么多,她就单纯喜欢撒娇而已。
而且男人也喜欢听好听话嘛,说两句好听的干活都有劲儿,她自然也就爱说了。
夫妻俩要回北城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家属院,安安和宁宁忙着跟院子里还有育红班的小伙伴告别,每天都要收到好多小伙伴送的东西。
他们离开这天,家属院和驻地还有文工团的同事,有她教过的孩子,甚至还有许多平日里都没见过的普通战士来送他们。
车子停下,人们纷纷围了上来。
“陆团长,姜同志,一路顺风!”
“听澜妹子,到了北城给我们来信啊!”
“姜老师,我们会永远记得你的!”
……
真挚的话语,让离别愁绪更深。
姜听澜从车窗探出头,憋着眼泪,用力地挥着手,直到那些身影渐渐变成模糊的小点。
她回过头,望向远处连绵起伏的雪山,皑皑白雪覆盖的山峦,始终沉默地矗立在那里,一如那些默默坚守在边疆的战士们,用青春和热血,守护着这片广袤的土地和家国的安宁。
这里曾是她人生的一个驿站,两三年的时间,让她也深爱这片土地。
而她的脚步还不会停歇,因为北城才是她们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