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要的是那个鲜活、灵动、可以在舞台上发光的姜听澜,他要她永远闪闪发光!
关于要不要生一个班的孩子,最终以姜听澜腰酸腿软被迫在家休养一天告终。
自此之后,她吓得再也没敢在陆知衍面前提过半个生字,生怕这头饿狼又趁机收拾自己。
姜听澜回了文工团又生龙活虎了,最近天气逐渐热了起来,中午人就容易没劲儿。
午休的时候,大家也不学习新动作了,聚在一起闲聊,不知道怎么又说到了生孩子。
文工团有个同志请假了她大姐最近也生孩子了,难产差点没保住性命,原本是生过两个,也没在意,结果第三个难产了,幸亏送到医院及时。
黄彦华感叹了一句:“咱们女人啊,真是辛苦,生孩子带孩子,一辈子操不完的心,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儿多母苦啊。”
她这话匣子一打开,好些当母亲的都开始附和带孩子不易。
姜听澜坐在一旁安静地听着,心里却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敲了一下。
儿多母苦这四个字敲着姜听澜的心脏,忽然明白陆知衍为什么不想生孩子了,他是舍不得她辛苦?
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夹杂着丝丝甜意,瞬间从心底涌起,迅速蔓延到四肢百骸。
那感觉比吃了蜜糖还要甜,让她整个人都变得轻飘飘的,嘴角也不自觉地微微上扬,弯起一个幸福的弧度。
因为知道了丈夫那份深藏不露的体贴和爱意,姜听澜一整个下午心情都特别好,连排练时舞步都轻快了不少,下班回家的时候,她脚步轻快,甚至还忍不住哼起了小曲儿。
刚走进家属院,就看到隔壁的吴嫂子行色匆匆地从外面回来,脸上还带着几分伤感。
“吴嫂子,你这是去哪儿了?”姜听澜停下脚步,好奇地问道。
吴嫂子叹了口气,抹了抹眼角:“老刘家和老王家今天都走了,转业回地方了,我去送送。”
姜听澜心里一动:“最近走的人挺多啊?”
“可不是嘛!”吴嫂子感慨道,“年年都这样,好多人都要转业或者退役了,很快又要来新人了,后勤的战士这不是最近都在咱们家属院里忙吗?修修补补的就是给新来的家属做准备呢。哎好些人都在这儿待了十几年了,左邻右舍处得跟亲人似的,这一走,心里都怪不是滋味的。”
姜听澜点点头,心里也有些感慨。
晚上陆知衍回来,姜听澜也忍不住和丈夫说了家属院走了好多家属的事情,她来了一年还是第一次见着这么多邻居离开。
“今天吴嫂子去送人了,说是家属院好多人的丈夫都转业了。”她顿了顿才问,“李国柱呢?他最近有什么动静吗?”
自从赵嫂子跟自己提了醒之后,姜听澜还挺防着这个人的。
还好他自己家那破事让他最近都自顾不暇,不过这么多人退役转业,没听到他,姜听澜还有点不放心。
提到李国柱,陆知衍正在解纽扣的手指微微一顿,随即摇了摇头,语气带着几分无奈:“他估计也快了。”
姜听澜追问:“那之前他匿名举报别人的那事儿呢?就这么算了吗?”一想到这事儿,她心里还是有些愤愤不平,毕竟公婆下放不也是被人暗算吗?
混乱时期真是给了不少小人可乘之机。
陆知衍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安抚道:“那件事过去有些时候了,匿名信的笔迹鉴定也无法完全确定是他,没有确凿的证据,部队处理起来也有难度。”
“那就这样便宜他了?”姜听澜有些不甘心,“这种小人,要是转业回地方,还当个一官半职的,那不是害人吗?”
陆知衍看着她气鼓鼓的小脸,眼中露出一丝安抚的笑意,他凑近了些,压低声音道:“放心吧,澜澜,这事儿老首长心里有数着呢。”
他解释道:“老首长最是眼里揉不得沙子,尤其厌恶这种背后搞小动作,心术不正的人,明面上或许因为证据不足不好处理,但在转业安置的时候,首长的意见和批复,到了地方上,可是直接关系到他未来的工作安排和升迁的。”
陆知衍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而且,我听说组织上安排李国柱转业去的地方,正好是赵玉兰她大哥所在的那个军分区,你说这是巧合吗?”
姜听澜眼睛一亮,瞬间明白了其中的关窍,赵玉兰的大哥在部队官职不低,对妹妹的事情也一直耿耿于怀,但凡赵嫂子说过什么,李国柱到了他的地盘上,日子能好过才怪了!这安排,不能不说妙啊!
虽然不是直接的惩罚,但这种方式,足以让李国柱未来的路走得异常艰难。想到这里,姜听澜心里的那股郁气才算是顺畅了不少。
“那就好。”她点点头,哼了一声,“这种人,就不能让他一帆风顺。”
陆知衍看着她那副解气的小模样,忍不住笑了,伸手揉了揉她的脑袋:“嗯,放心,这种心思不正的人,路走不长的。”他顿了顿又温柔地补充道,“别为这些不相干的人生气了不值得。”
姜听澜摇摇头:“才不是,我是想到了爸妈,受了这样的冤枉就只能默默受了。”
说起父母的事情陆知衍眉毛一拧,“嗯,爸妈的事情你也放心吧,这事儿我会关注着的。”现在外面形势逐渐明朗,他也已经托北城的战友在调查了,只要查到人,他一定不会放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