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36章 皇帝出难题,许毅献良计

作者:一只小猫吖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div class="tt-title">第236章 皇帝出难题,许毅献良计


    许毅的态度倒是让皇帝多了几分兴致。


    原本想着随便一见,瞧瞧堂弟说的人。


    果然不同啊。


    皇帝微微眯起眼睛,身子往龙椅上靠了靠,脸上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开口问道:“许毅,朕听闻你在民间经商颇有心得。


    那朕问你,若有一年大旱,农田颗粒无收,百姓食不果腹,此时若要开展商贸,以解民生之困,你当如何作为?


    且这大旱之年,物价飞涨,稍有不慎,便会引发民怨,你又如何平衡物价,保障商贸平稳?”


    这问题一出,朝堂上一片寂静,众人都屏气敛息,目光齐刷刷地落在许毅身上,心中暗自揣测,这问题如此刁钻,看这年轻人如何应对。


    皇帝发问,必有缘由。


    答得好可能没褒奖,若是答得不如意,让帝王皱一丝眉。


    那不出天黑便有人打着为帝王分忧的旗号光临许毅店铺。


    购买?


    强盗!


    何人分得清。


    可若是龙颜大悦,日后除了少数不长眼的人,谁都给几分薄面。


    许毅听闻,在心中暗道了一声果然。


    胡庆之不愧在皇帝身边安然待了那么多年,对皇帝的心思了如指掌。


    昨日首要便是让他牢记这内容,有备无患。


    他装作略作片刻,上前一步朗声道:“陛下,大旱之年,粮食短缺乃是重中之重。草民以为,可先由官府出面,开仓放粮,以解百姓燃眉之急。


    同时,组织百姓挖掘井水、修缮水利,寻找新的水源,灌溉尚可挽救的农田,争取补种一些耐旱作物。”


    “至于商贸方面,鼓励商人从外地运粮至灾区。


    为吸引商人,可给予一定期限内的税收减免政策,降低他们的运营成本。


    在物价管控上,设立物价监察官,密切关注市场动态。


    对于哄抬物价的不法商人,严惩不贷,以儆效尤。


    但也不能一味打压物价,需根据运输成本、粮食稀缺程度等因素,制定一个合理的价格区间,既保障商人有利可图,愿意持续运粮,又确保百姓能够承受。”


    他说得有理有据,而不是假大空的泛泛之谈。


    这让其他官员看他时多了几分神采。


    可以啊,这小子。


    乡下的小子有这见地,还真是块经商的好料子。


    王瑞更是笑得合不拢嘴,不愧是我干兄弟。


    他笑得不值钱,完全忘了他是钦差,而许毅现在只是个刚有功名的有经商天赋且未来不可限量的百姓。


    皇帝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却又紧接着抛出第二个致命问题:


    “若有奸商勾结官府,私吞赈灾物资,导致物资无法顺利发放到百姓手中,且暗中操控市场,让粮价居高不下,百姓敢怒不敢言,你又有何良策整治这乱象,恢复商贸秩序?”


    许毅心头一凛,这问题直指官场黑暗面,回答稍有不慎,便可能得罪一众官员。


    但,老师提醒了。


    皇帝,最厌恶和稀泥的,同时,恨极了官场勾结,残害百姓的奸商。


    显然,皇帝也知道,水至清则无鱼,只能当心中的美好王朝的幻想。


    许毅跪下,义正言辞地说道:“陛下,此等奸商与贪官相互勾结,实乃国之蛀虫、民之公敌。


    首先,应成立专门的调查小组,由陛下亲自选派信得过、刚正不阿的官员负责,彻查赈灾物资的流向,一旦发现贪污腐败行为,不论涉及何人,一律严惩,绝不姑息。”


    “同时,广开言路,鼓励百姓举报。


    设立举报箱,对于提供确凿线索的百姓给予重赏,让百姓参与到监督中来。在恢复商贸秩序上,除了打击奸商,还需引入竞争机制。


    邀请其他地区有实力、有信誉的商人进入灾区,参与粮食等物资的供应,打破奸商的市场垄断,通过市场竞争,促使物价回落至合理水平。


    如此,方能整治乱象,还百姓一个公平有序的商贸环境。”


    一个经商之人敢对国政侃侃而谈,已经让不少朝臣暗自点头,对他的应变能力和见识颇为认可。


    当然。


    也有一些官员眸中的欣赏转成幽暗。


    此等大言不惭的口出狂言,属实不知轻重。


    皇帝未语。


    朝堂上悄无声息。


    官员等着透过皇帝对许毅的处理,来看出帝王之心。


    若真听信了这小子的话,大殿里头不少人就该遭殃了。


    安静。


    依旧安静。


    很快,是手指敲击桌面的咚咚声。


    “咚咚 --”


    “咚咚 --”


    这声音直击灵魂,让大殿内的官员下意识地屏住呼吸。


    生怕出声被堂下不知所谓的小商人牵连。


    众人懂的很。


    皇帝的这个反应相当于宣判了许毅的死刑。


    完了。


    王瑞脸上的笑逐渐发苦,悄悄伸腿挪到最前排。


    为了给许毅使眼色,眼皮都抽筋了,等许毅看过来,迅速地给他做口型,“赔礼磕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认错认错。”


    等许毅点头,随后抬头时,他心里才松了一口气。


    许毅抬头:“陛下,我说得可对。”


    我去。


    王瑞猛地瞪眼,疯狂摆手,急忙甩衣裳跪下去,“... 陛...”


    “哈哈哈,甚好甚好。”


    就在王瑞膝盖碰地时,高堂上传来浑厚的笑声,让王瑞茫然地抬头。


    笑了?


    皇帝戏谑的眸光落在王瑞身上,“王爱卿,可是有要事禀报?”


    王瑞:“臣.. 额.. 臣.. 臣腿疼,站不住了。” 他这个理由蹩脚得让殿内哄堂大笑。


    镇国大将军萧战爽朗一笑,“你呀,是怕这位小哥被砍了吧,还怪有心的。”


    他瞧着许毅,点头夸赞,“小子,你这想法好,把那些忘本的畜生都掐死才好。”


    皇帝点头,问王大伴,“记下了?”


    “回陛下,都记下了。”


    话落时,堂下有一部分风评良好的官员,觉得脖颈冒起了凉风。


    皇帝颔首,从桌边拿出一张竹简展开,“科考平权,巾帼有为” 这篇策论出自你手?


    高堂上的声音幽幽,带着意味不明的情绪。


    许毅从不后悔所做之事。坦然对上皇帝的视线,“是,草民认为普天之下不论男女都是您的臣民,该一视同仁。”


    “嘶 --”


    此话一出,让心思各异的大殿众人纷纷倒吸了一口凉气。


    科举献策就算了,竟敢在公然在皇帝眼前承认。


    难不成是嫌弃命长了。


    就连身居高位常伴皇帝身前的胡太师都因为觐见被流放。


    这小子一个平头百姓岂不是太岁头上动土。


    皇帝凝视着许毅,眼中情绪翻涌,有惊讶,亦有探寻,朝堂之上刹那间落针可闻,紧张的气氛如一张无形大网,将众人紧紧笼罩。


    许久,皇帝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却透着不容置疑:“许毅,你可知,这科考之制传承多年,关乎国本,变革谈何容易?


    多少饱学之士,穷尽一生钻研旧制,你一个商贾出身,竟妄言平权,还涉及女子,当真不怕惹来杀身之祸?”


    许毅也怕,可想到妻子,想到老师口中无数被旧制埋没的人才,尤其是那些聪慧过人却因性别受限的女子,他挺直脊梁,毫无惧色地回应:


    “陛下,草民深知此举触动根基,可正因为科考关乎国本,才更需与时俱进。


    如今时代变迁,民间有才者众多,女子之中亦不乏贤能。


    若因旧规将他们拒之门外,实在可惜。国家要昌盛,需广纳天下英才,不论出身、性别,皆能为陛下所用,如此方能海晏河清,盛世长存。”


    海晏河清,盛世长存。


    这四个字好似让皇帝吞了一把蜜糖,眸光的凌厉柔了几分。


    八个字是每位皇帝的终极夙愿。


    谁不想千百年后让人歌颂自己的名讳。


    他昭武江山若是能如愿海晏河清,那是国之大幸,他之大幸。


    昭武帝突然觉得暗中开办小私塾是对的。


    有宫中小私塾的姑娘少年的对比,他愈发地明白胡庆之的良苦用心。


    对许毅的这一番话更是认同。


    可不是所有人都会揣测圣心的。


    喜欢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请大家收藏:()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