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78章 朝堂咆哮!

作者:双雨乖乖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从暗客指挥使口中得到这样的真实消息的时候无异于巴掌狠狠地落在姜经涯的脸上。


    不止他这样认为,齐国乃至天下人都认为他姜经涯是一代明君。


    然而此刻暗客指挥使送过来的情报却毫无遮掩的撕破了这层遮羞布。


    小小的密室内突然压抑的可怕,只能听到姜经涯气愤的喘息声。


    “陛下,这里是有关于那些死去的县令所作所为。”


    暗客指挥使把搜集到的情报整理成一本厚厚的册子送到了姜经涯的面前。


    此前虽然暗客没有得到这些消息亦或者是因为某种原因隐瞒没有上报。


    但如今在那些神秘人搅得满城风雨之后这些事情已经是人尽皆知了。


    这个时候暗客再收集起来自然也就简单多了。


    他不断翻看着,身体渐渐气得发抖!


    其中有欺压百姓的,勾结奸商的,巧取豪夺的,巧立名目的,肆意压榨的……


    姜经涯能够想到的所有罪行这里边基本上都能够找到。


    这简直已经到了为非作歹的极致!


    那些通过某种不知名手段登上县令之位的人所做的事情恶劣到了极点。


    要知道这其中很多事情都是姜经涯深恶痛绝的。


    在他登上齐国大位之后很是注意自己的言行得失避免给敌人留下构陷的机会。


    然而在他自己谨言慎行小心得失的时候这些个县令却在不断的为虎作伥。


    这样的事情怎能让人不愤怒?


    “这些家伙当真是死得其所!”


    姜经涯愤怒的将有关于这些人的书卷丢在了地上,随即像是想到了什么似的突然对暗客指挥使发问。


    “这件事情还有谁知道?”


    这些县令做了什么不知道,但是在这个时候姜经涯最关心的事情却是顾及自己的脸面。


    若是这些东西只有少数人知道那么只需要安上一个可有可无的罪名换掉即可。


    “禀告陛下,这些事情在齐国南方各地已经闹得满城风雨了!”


    暗客指挥使战战兢兢的回答,他自然知道姜经涯最担心的事情是什么。


    听到这个答案之后姜经涯的心彻底死了,此事之后他的盛名将不复存在。


    后世子孙眼中,天下百姓眼中他也必将沦为一个昏庸无能之君。


    一想到此处他差点儿两眼一黑晕了过去。


    想他兢兢业业数十载想要博得一个明君的称号,然而在此刻却一切都毁了。


    于是乎他带着无边的愤怒召开了这场朝会。


    重新将目光转回这场朝会之上!


    然而在自己追问的时候寇淮安和姜思元这个两个始作俑者却妄想以这样的方式逃脱诘难。


    若非顾及脸面姜经涯这个时候真的想要把两人大卸八块!


    可惜他不能!


    “既然那些人都是与你太子有牵扯,而他们犯下的种种罪行你却一无所知?”


    “难道你以为满朝文武都是傻子不成!!”


    姜经涯在朝堂之上对着姜思元疯狂咆哮,如此激烈的反应让姜思元愣在了原地。


    寇淮安心中默默一叹!


    他知道此刻的姜经涯掌握的情况或许比他们想象的更多。


    若非如此的话在满朝文武求情的情况下姜经涯怎么着也要卖他一个面子将这件事暂且压下。


    如此雷霆怒火已经证明姜经涯知道了这件事与他们密切相关!


    “御史大人,且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说一遍吧。”


    姜经涯心中隐隐作痛,寄予厚望倾力培养的太子背后却是如此模样。


    这让他寒心不已!


    平常时候遇到了让他烦恼问题的时候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寇淮安这个能够让他感受到稳定的齐国柱石。


    然而在这个时候显然不能。


    姜思元与寇淮安的关系他自然也是知道的。


    当朝第一重臣同样也是那太子党的一员,甚至还是其中的掌舵之人。


    若是姜思元苦心经营出来的太子党作风端正有治国之风的话他也不会如此动怒。


    怀就坏在这太子党的几乎所有人都达到了十恶不赦的地步。


    这是一种姜经涯无法理解的糜烂!


    “禀告陛下,此次虽有诸多县令死于不明不白之中,然而诸位不知道的却是那死去的众多县令是一个怎样的人。”


    在姜经涯点名御史大夫出面之后那花白胡子的老头也颤颤巍巍的站了出来。


    他那浑浊的眼睛中不断在闪烁这莫名的光芒,谁都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那些县令身为父母官应该思考的乃是镇守齐国基业,为百姓谋得福祉,体恤百姓生活。”


    “相信这也是齐国大多数官员的准则,然而在那死去的众多县令之中却是截然不同。”


    “一个个身为齐国各地的父母官却是一头披着羊皮的狼,其残忍嗜杀骇人听闻。”


    “安宁县县令……”


    “顷澈县县令……”


    那花白头发的御史大夫毫不避讳的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将那些死去县令曾经犯下的罪一五一十的讲述了出来。


    原本还有些不以为然的满朝文武在听完御史大夫的描述之后也是难以置信。


    “怎会有如此丧尽天良之人!”


    “令齐国蒙羞受辱!”


    “如此之人是怎么当上齐国县令的?”


    “这些人是罪有应得!”


    ……


    一个个愤慨的发言层出不穷的出现在朝堂之上,在得知了事情的原委之后再也没有一个人对那些县令的死亡感到惋惜了。


    反而是一个口诛笔伐指向了那些死去的县令!


    诚然,为官之人必定不可能真正做到明镜高悬一点儿错误都没有。


    毕竟身居高位之后面对的诱惑也会更加的数不胜数。


    然而他们无论在任何时候都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适度。


    你可以收受贿赂,但却不能造成恶劣的影响。


    可以帮助某人,但却不能因此带来麻烦。


    只有懂得这些道理才能让自己始终保持安全,然而那些御史大夫口中的县令却截然相反。


    那种种敛财手段简直无所不用其极,翘曲皓都,穷奢极欲到了无法无天的地步。


    如此所作所为都是他们这些在皓都的官员无法想象的。


    也正是因此才会激起他们如此的愤怒。


    朝中的官员自以为对自己的约束已经够低了,随时都在担心着暗客某一天会突然降临到自己的府邸之中。


    然而直到此刻他们才发现自己的那点儿所作所为对比天高皇帝远的县令们简直是不值一提。


    皓都的他们行事谨慎,就连吃一些珍馐之物也要注意落人口舌。


    然而那些远离皓都的县令小官却达到了他们无法想象的地步。


    正是因此他们这些人才会如此愤怒。


    高台之上的姜经涯同样也在敏锐的观察着朝中诸多官员的表现。


    他敏锐的发现愤愤不满的大都是那些武官阵营的,那些个壮硕野蛮汉子现在就差骂娘了。


    一个个脸红脖子粗的表达自己的愤怒。


    相反那些文官情绪就没有那么激动了,全都是纠结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的样子。


    甚至还会时不时的抬起头看看身边之人什么表现。


    姜经涯只是略一思索就明白了这些人为何会是如此表现。


    “孟侍郎,听闻你与那安宁县县令关系不错,那家伙每次到皓都述职的时候都会到你的府邸上拜访。”


    “不知道你有没有听闻呀?”


    姜经涯突然指着一名官员发问,那正局促不安的官员听到姜经涯啊点到他的名字之后立刻吓了一个哆嗦。


    “禀告陛下,那家伙的所作所为我一概不知,我是清白的!”


    “请陛下明查!”


    那孟侍郎当即扑通一声跪了下来,话语中带着哭腔。


    他确实与那安宁县县令认识,那安宁县县令每次到达皓都之后也必定会前往他的府上送上珍贵礼物。


    他每次也是笑纳!


    不仅如此,那些县令中的绝大部分他都是熟悉的,甚至其中好几个都是他暗箱操作送上县令之位的。


    其中落得的好处自然也是数不胜数。


    然而这一切最终的指使之人却是寇淮安,他乃是太子党中的一员,自然也要收到寇淮安的调遣了。


    毕竟他所坐的侍郎之后就是寇淮安扶上去的,面对寇淮安和姜思元的要求他根本无法拒绝。


    只能一次又一次利用自己的权力帮助寇淮安完成他的目的。


    其中一二过程他也有所了解。


    那些想要当上县令之人首先贿赂到寇淮安那里数之不尽的金银,然后寇淮安就会命令他为那些贿赂之人安排。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那些贿赂之人拜访 他的时候自然也要大大小小的意思一下了。


    他收了不知多少的金银财宝,然而对于那些官员的所作所为他却可以保证一概不知。


    直到刚刚御史大夫念出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东窗事发的时候他才感到了害怕。


    原来自己曾经安排的那些县令竟然一个个都是如此之人。


    “还有你们难道以为这些家伙的所作所为合情合理?”


    姜经涯并没有执着于刚刚那名侍郎,反而是把更多的目光放到了台下其余没有开口的文官身上。


    那侍郎只不过是一个引子,最重要的事情还是针对太子党的处理。


    听到姜经涯没有打算放过他们之后那些文官集团在看了一眼寇淮安的脸色之后最终也只能颤颤悠悠的开口反对。


    “罪该万死!”


    “罪不容诛!”


    ……


    三三两两的怒骂声从文官集团中传出,但相比武将阵营那边的群情激奋文官这边就显得声势大有不如了。


    文官众臣虽然迫于姜经涯的威压不得不开口,但同时又担心在被寇淮安记在心里所以只能如此表现。


    “他们虽然已经被某些不知名之人袭杀,但是他们犯下的罪过却是难以磨灭。”


    “百姓已经对我齐国产生了怀疑,因此我们必须要拿出一个合理的交代才能平息民愤。”


    “姜思元,那些人乃是仗着你的名声犯下的种种罪过。”


    “因此你必须要有所交代,给诸郡百姓一个说法!”


    犹豫再三之后姜经涯还是没有当着满朝文武点出姜思元才是这件事情罪魁祸首的事实。


    终究他还是要脸面的!


    至于寇淮安他虽然心中失望无比但却更不能责怪了。


    默默叹息一声是无奈的声音。


    姜经涯如此高高拿起最终却轻轻放下的决定顿时让姜思元愣住了。


    他还以为这次自己要惹上大麻烦了,然而姜经涯却给了他一个机会。


    心中顿时大喜就要开口及时做出保证!


    然而这个时候却有人突然站了出来。


    “陛下,老朽以为对太子殿下如此处置未免太过轻了一些,不符合我大齐律法!”


    开口之人竟然是那御史大夫,在场的所有人都愣住了。


    没有一个人会想到在这样的情况下御史大夫会突然站出来死命得罪姜思元和寇淮安。


    甚至于这句话还有些拂了姜经涯的脸面,毕竟姜经涯已经打算把这件事情放过去了御史大夫却突然站了出来表示反对。


    这可实在不符合御史大夫的作风,毕竟他可是一个满朝公认的清廉忠臣。


    御史大夫虽然能力有限,但忠心和刚正不阿的作风却是不容置疑的。


    另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太子姜思元本应该是归属宗人府管辖的,这个时候御史大夫跳出来以大齐律法说事着实有些奇怪。


    然而在场的聪明人很快就反应过来了!


    泥人尚有三分火性!


    二皇子和御史大夫的关系也是人尽皆知的,虽然御史大夫站队没有寇淮安那么明目张胆,但心中势必还是支持二皇子的。


    此前二皇子姜思文被人设计脸面大失从此闭门不出这件事整个皓都的人也都知晓。


    很显然,这个时候御史大夫站出来就是要为那二皇子报仇。


    朝堂众官瞬间露出了看戏的表情。


    “禀告陛下,微臣同样以为如此轻拿轻放有些不妥!”


    “太子殿下虽贵为太子,但是那些作恶之县令却尽皆与太子有密切关联。”


    “纵然太子不知却也犯了御下不严之罪!”


    “那些县令所作出的丧尽天良之事微臣以为还是要有人承担罪责的。”


    “那些死去之人显然不能作为最终的替罪羊!”


    “微臣以为李大人所言有理!”


    “此事当有惩戒!”


    ……


    当那花白头发的御史大夫站出来之后好像吹响了某种信号一样在其身后的几个花白头发之人接二连三的站出来开始数落姜思元的罪行。


    有些言辞激烈甚至当场要姜经涯废掉姜思元这个太子的身份。


    这样的一幕震惊了在场的所有人!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