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60章 新接力队蓄势待发

作者:小小霸天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在主力队伍中,第一棒由温永义担任。


    温永义身高170cm,今年22岁,他正当壮年,22岁是一个运动员的巅峰状态。


    目前个人百米pB10秒28。


    他属于肌肉爆发型选手!


    60米可以跑6秒61,当第一棒最合适。


    李枫还是按照之前在雅典奥运会的一样,跑最长的第二棒,为队伍争取最大优势。


    杨耀租还是第三棒,这一棒最考验弯道技术,非常的关键,他有实力也有经验,非常适合!


    胡开作为目前中国百米第二人,百米个人pB10秒10(非官方,青训杯跑出)


    最后全力冲刺跑最后一棒,正合适!


    他们这个组合,在亚运会上,李枫觉得应该是可以横扫。


    甚至明年要是没有其他运动员涌现出来,他们这支队伍也许就要征战奥运会了!


    在前段时间的训练测试中,他们轻松的就跑出了38秒68的成绩。


    虽然距离之前他们创造的亚洲记录38秒24还差很多。


    但这是因为训练不久的原因,而且训练测试跟比赛不一样。


    还有交接棒磨合度的问题。


    如果密合度高一点,肯定是可以做到比之前还厉害的。


    因为四人队伍里,李枫变强了,而胡开也比之前的第四棒沈云爆强。


    参与预赛的队伍是:


    温永义第一棒,苏炳天第二棒,杨耀租第三棒,张培蒙第四棒。


    他们这个组合成绩就差一些,但也能跑到39秒5这样。


    发挥稳定的情况下,进接力赛决赛肯定是没问题。


    也是磨练一下他们。


    说起这届亚运会,还是很经典的。


    在六年前,也就是2000年11月12日。


    卡塔尔多哈击败马来西亚吉隆坡、中国香港和印度新德里等城市赢得了第15届亚运会主办权。


    在首轮投票中,多哈以20票位居第一,但因得票未过半数需要进行二轮投票,吉隆坡13票、香港6票,新德里2票最先出局。


    第二轮中,印度的2票全部转向多哈,凭借着西亚兄弟的有力支持。


    多哈以22票、超过半数的绝对优势获胜,这也是继1974年德黑兰亚运会后,西亚城市第二次举办亚运会。


    最后第15届亚洲运动会定于2006年12月1日至15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进行。


    这也是阿拉伯国家第一次举办亚运会!


    多哈亚运会一度是号称有史以来规模最大、项目最多的一次亚运会。


    因为不同于奥运会缩减比赛项目,这届亚运会反而增加了项目。


    组委会设有39个大项和423个小项,共有45个国家和地区。


    约1.1万名运动员参加。


    亚运会圣火,也首次在阿拉伯大地点燃。


    “富得流油”的卡塔尔投入重金,力图打造“历史上最好的一届亚运会”。


    位于波斯湾的卡塔尔,截止2005年12月31日时,人口只有70多万!


    是最历史上小的亚运会承办国家。


    但是卡塔尔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石油储量居世界第13位,天然气储量居世界第三!


    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出口国。


    属于那种老天爷喂饭的国家,只需要出口这些资源,就已经赚的盆满钵满。


    这样一个“富得流油”的国家,在举办亚运会时得以展示他们非凡的经济实力。


    从2000年获得承办资格开始,卡塔尔政府和多哈亚组委多次公开表达“组织历史上最好的一届亚运会”的决心。


    在亚运会筹备阶段,多哈亚运会秘书长阿卜杜拉-高赫尼塔就曾介绍:


    “本届亚运会的预算高达28亿美元,卡塔尔政府会承担所有费用!”


    而与之相比四年前的韩国釜山亚运会仅花费了3亿美元左右。


    在场馆建设上,多哈亚运会共设有16个比赛区域和38个比赛场馆。


    其中,主场馆哈里发国际体育场一直是卡塔尔的国家体育场。


    为了此次亚运会,哈里发体育场进行了大规模扩建。


    规模翻倍的同时,观众席也从原来的20000个增加到50000个。


    由于需要招待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除了城市里的住宿外。


    多哈亚组委还特地租赁豪华游船供观众们居住,以缓解住宿紧张的问题。


    为了让赛事更加有条不紊地进行,多哈亚组委凝聚“国际力量”。


    不惜花费重金从英国、希腊、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邀请了一批经验丰富的体育管理专家参与组织工作。


    甚至在2006年3月15日至3月26日之间,来自多哈亚组委的管理与协调部门的11名人员前往了墨尔本。


    加入英联邦运动会的运作团队,共同开展了英联邦运动会的各项准备工作。


    这11名人员包括负责交通、人力资源、物流、健康与兴奋剂控制等方面工作的主要官员。


    此行是专门为第十五届多哈亚运会筹备工作提供宝贵经验。


    总之就是非常的重视,为了让赛事运行井然有序,体现出国际化高标准。


    多哈亚运会的火炬接力开始于2006年10月10日。


    历时55天,途经亚洲15个国家和地区,行程5万多公里,是史上规模最大的亚运会火炬传递。


    重金打造的亚运会,规模确实很大!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