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九百九十九章 天凉好个冬

作者:慎思量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又冷了!


    一场大雪过后,正式宣告1984年即将挥手作别。


    “大娘,你带着秋秋、振海、萌萌,还有振田在后面挤挤!”


    已经进了腊月,刚放寒假,李天明就被李学军的夺命连环CALL给催到了海城。


    孩子们都放假了,还在城里窝着干啥?


    楼房住着再方便,也比不上老家的大院子舒坦。


    不光李学军和严巧珍着急,几个侄子侄女更急,小家伙们早就盼着放假,跟着爷爷奶奶回老家了。


    特别是振海,还没等放假呢,一天能问上七八遍。


    “哥,又给你添麻烦了!”


    天满忙着往后备箱里塞行李,一脸不好意思地说道。


    “屁话!啥叫麻烦,这是我大伯大娘,轮得着你说这个!”


    李天明抱着个泡菜坛子,不知道往哪搁!


    “大娘,家里啥都有,这个……”


    “给我!”


    严巧珍一把抢了过去,抱在怀里。


    “这是我跟楼上黄姐学的,四川的做法,到家让你尝尝,保准你舌头都能吞下去!”


    夸张,太夸张了!


    严巧珍要带,那就带着呗!


    行李都放好了,几个小的也都挤上了车。


    “天满,腊月二十九,带着天和他们几个都来,今年咱们一大家子一起过年!”


    小五和小蓉前些天也都回村了。


    等腊月二十九那天,天亮和江新宇也会回村祭祖。


    今年除了在保密单位工作的天敬,还有在国外的天新,一大家子人终于能凑齐了。


    “放心吧,那天准到!”


    天满也非常期待,好像自从爷爷奶奶过世以后,他们就再也没回李家台子过春节了。


    “哥,路上慢点儿开!”


    “知道了!”


    李天明答应一声,上车启动。


    车缓缓地驶离,很快就出了小区。


    路上的积雪在市委大力动员之下,已经被清扫一空,可出了市区,路就不好走了。


    李天明也只能放慢了车速,避免打滑。


    “这边的事都安排妥当了?”


    李天明前天就到海城了,之所以今天才出发,是被海尔厂的事给绊住了脚。


    11月份的广交会上,海尔电冰箱再次大出风头,拿下了好几笔大订单。


    本来这是好事,可偏偏有人给李天明找不痛快。


    之前选的那几个配件供应单位,也不知道是商量好了,还是咋的,突然要提价,想要打海尔厂一个措手不及。


    不提价,对方就拒绝供应配件,没有配件,海尔厂就不能按时交付。


    一旦影响了出口创汇,到时候,李天明肯定要被问责。


    李天明第一时间就找到了田新建,他是海尔厂的党委书记,由他出面和配件供应单位协调正合适。


    可田新建却在这时候撂了挑子,说什么,海尔厂的经营权和决策权都在李天明的手上,对外的工作,应该由李天明出面。


    这让李天明都不禁怀疑,这次的事,是田新建,或者魏红星一手策划的。


    但仔细想想又不太可能,配件一旦提价,受损失的是海尔厂,而海尔厂还有将近一半的股份是国有,并且每年都是海城的纳税大户。


    魏红星不至于这么短视,在这件事上卡脖子。


    田新建不肯出面,这也难不倒李天明。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个道理,他上辈子很早就懂了。


    当初在选择配件供应单位的时候,李天明让郑毅考察了很多个工厂,这些断供了,很快就有新的供应单位能顶上。


    如今大家的日子都不算好过,以前是计划经济,产能低下,生产出来的东西不愁卖。


    现如今是市场经济,这些年各地都在忙着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工业,机械加工领域的产能明显过剩。


    海尔厂抛出去的订单,有的是工厂抢着要。


    眼看海尔厂不肯就范,还断了自家的生计,原先那些供应单位哪里还坐得住,纷纷跑来海城,堵着门求放过。


    天满按照李天明的吩咐,将这些人全都晾了起来,直到李天明到海城。


    这两天,李天明一直忙着和这些供应单位的代表扯皮,一通霹雳手段砸下来,全都老实了。


    事实也证明,这一次的背后并没有魏红星的手笔。


    “都处理好了,您放心!”


    李学军笑道:“我有啥不放心的!”


    坐在后排的严巧珍闻言笑道:“你还说呢,前些日子,听天满说了厂里的事,你大伯连着几天都睡不着,我当时就说,你肯定有办法,他操心也没用,又帮不上忙。”


    李天明也笑了,感觉很暖心。


    中午前,总算是到了村里。


    “这边准备啥时候放假?”


    李学军看着村口的那一大片工厂还在忙碌之中,随口问道。


    “腊月二十九,歇到正月初五开工!”


    “那片地,你又准备干啥?”


    村口西侧的工地已经停工了,前些日子刚把基础打好。


    “我计划着把空调的一部分配件放在咱家里做!”


    李学军听了,没再说什么。


    知道李天明能折腾,由着他去吧!


    车停在家门口,李学工两口子和李学农两口子都在一旁候着呢。


    “大哥,咋才到家啊!”


    李学工来了好一会儿了,冻得说话都不利索呢。


    “这么冷的天,你们来干啥,快进屋,快进屋!”


    李学军招呼着,他的那套院子,前些天就打扫干净了,连着生了几天的炉子,屋里的湿气也都祛除,走进去暖烘烘的。


    “还是家里好啊!”


    李学军此刻感觉自在多了,进城几十年了,可大城市的生活,他到现在依旧不喜欢,那么大点儿的房子,抽根烟都得敞着门通半晌风才能散尽。


    老家就不一样了,宽宅大院的,可着劲儿的折腾。


    挑帘进屋,先去看了父母的牌位。


    当年李天明的爷爷也留下了一张照片,只不过后来遗失,现如今也只剩下了两块牌位。


    在牌位前站了一会儿。


    爹,娘,儿子也老了,不知道啥时候就得去找你们了!


    “大哥,大嫂,快上炕歇会儿!”


    此刻,外面又开始飘雪花了,纷纷扬扬的,上午刚清理过的院子,很快就铺上了一层白。


    几个小的全都跑去隔壁李天明的院子找哥哥姐姐们玩去了。


    有振华带着,大人们根本不用操心。1


    石淑玲和方艳梅在堂屋忙活起来,严巧珍坐了一会儿也下炕跟着帮忙。


    “天满他们啥时候回来?天明说了,今天三十那天,咱们一大家子一起过年!”


    “腊月二十九!”


    李学军说着,心中也止不住的感慨。


    “孩子们都大了啊!一个个的全都有出息了!”


    李学工和李学农听着,也是不住地点头。


    孩子们有出息,让他们这做长辈的感到欣慰,更为重要的是,下一辈还是一如既往的团结。


    最大的功臣自然是李天明。


    没有他这个当大哥的,到了下一辈,人心怕是早就散了。


    聊了没一会,在家的天生、天洪、天喜、天青都带着老婆孩子过来了。


    人越多,屋里就越热闹。


    东屋摆好了一张大桌子,酒菜陆陆续续地端了上来。


    “大哥,入席吧,咱们爷几个今天好好喝几杯!”


    回到老家,李学军也是大为开怀,招呼着李天明等人。


    “都别愣着了,一起坐!”


    酒瓶子打开,酒香伴着菜香,外面天寒地冻,大雪纷飞,屋里则是温暖如春,喜气洋洋。


    “都把杯满上。”


    李学军端起酒杯,没等说话,心头突然一酸,今天这张桌子上……


    缺个人啊!1


    强压下心头的酸楚,这么高兴的日子,想那些做啥。


    “退休了,不是领导了,啥都不说,咱们……喝酒!”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