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九百四十二章 站住,站住喽!

作者:慎思量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因为这事生气,你都犯不上!”


    在京城住了一宿,转天又给小五补充了一车物资,至少够这丫头和她的小伙伴吃上十天半个月的,李天明这才返回海城。


    第一站就去了自行车厂,海尔厂那边用不着他关注,分房的标准,那边早就公布了,这次分房只考虑家不在海城的,其他工人要等第二批。


    当然肯定也有人对此不满意,可天满说得明白,谁要是闹,直接取消第二批的分房资格。


    工人们这下全都消停了,虽然第一批挨不上,可毕竟还有第二批,后续还有第三批,总能轮的上自己。


    而孙立总想着要照顾所有群体,尽可能做到公平。


    “这世上就没有绝对公平的事,就连以前吃大锅饭都一样,我跟你关系好,盛菜的时候就多给你两块肉。”


    孙立叹了口气:“我现在算是明白了,只要涉及到利益,人立刻就能变得你都不认识了。”


    李天明递给孙立一支烟:“现在这样就挺好了,别不知足。”


    孙立接过烟点燃:“不光这个,还有麻烦事呢,接下来第二批咋办?”


    “还能咋办?捡着没人住的再划出来一片。”


    “剩下的……”


    孙立要说的是钢铁厂还住在这里的那几十户人家。


    “扔着呗,我是不着急,有人比我更急。”


    谁更着急?


    当然是市委那些领导。


    魏红星上任以后,定下未来五年的工作计划当中就有一条是关于旧城区改造的。


    海城市里绝大部分区域都是那种老旧的房,有些甚至还是前清时期建的,再加上这些年老百姓私搭乱盖,不但存在着安全隐患,更影响城市形象。


    李天明听说,前段时间有一个意大利来考察市场的外商,在去过老城区以后,指着那些民房,问随行的翻译。


    那里是不是贫民窟。


    工作人员当场都无言以对。


    可是,要对那些老城区进行改造,需要大量的资金,不单单是建设费用,还有安置费用。


    市财政显然是拿不出这么多钱的。


    于是,魏红星就把目光投向了那些大型企业。


    希望由这些企业出资,对一些特定区域进行改造。


    这里说的特定区域,就是职工宿舍。


    当年为了方便管理,市里一些无主的房屋都被划给了附近的工厂,作为职工宿舍使用。


    现在要改造,那些工厂自然也要出一份力。


    可问题是,谁家的钱不金贵,平白无故掏这么大一笔钱,谁能愿意。


    自行车厂愿意拿钱,市委领导自然是求之不得。


    如果后续的改建计划推进不下去,最着急的就是他们这些当领导的。


    “这个事,你不用急,咱们慢慢来,第一批入住的工人们,合同都签得咋样了?”


    李天明可不想留下一堆糊涂账,房子的所属权问题,不光要在官方层面上弄清楚,和工人之间更要达成明确的协议。


    这些房子是租,不是分。


    当然了,工人享有使用权,每个月只需要付很少的租金,也都是从工资里直接扣除。


    只要还在自行车厂工作,就能一直住下去,退休以后也能一直住到去世。


    如果以后有子女在厂里工作的,还能继续往下传。


    但房子的产权永远归厂里,这一点绝对不能含糊了。


    “差不多了,签协议的时候,也把情况都给讲明白了。”


    现在明白了,将来未必还明白。


    上一世,李天明在网上看到过太多公租房因为所属权,最后扯皮的破事。


    可现在也只能如此了。


    说完,孙立像是想起了什么,忙起身将电视机给打开了,调到了中央台。


    “差点儿忘了,今天有比赛呢,报纸上都预报了。”


    奥运会?


    84年洛杉矶这一届奥运会,李天明上一世只在手机上刷到过一些影像。


    重来一次,居然还有机会看到。


    这是……


    体操?


    画面上,各国运动员已经入场,其中有一个熟悉的面孔,只是和李天明印象当中,明显年轻了很多。


    小伙子很帅,一身的腱子肉,只是在众多欧美选手当中并不太起眼。


    “你昨天和我说完,我特意找人打听了一下,这个叫李宁的,在国际上的名声都不小,前年体操世锦赛,一个人就拿了6块金牌,今天……说不定有戏。”


    既然要请体育运动员拍广告,做宣传,自然要选最优秀的运动员。


    李宁排在最后一个出场,李天明虽然不太懂,但看着前年外国运动员完成的都挺不错的,尤其是落地的时候,基本上都挺稳当。


    外行看不明白哪个动作难度高,还有完成度啥的。


    跳水就看水花大小,体操就看落地稳不稳。


    终于轮到李宁出场了,上场一举手,李天明就感觉稳了。


    啥叫大将之风。


    有句话是怎么说的开着?


    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


    和李宁相比,前面出场的那些外国运动员,都是土鸡瓦犬。


    上场后的第一个动作,小伙子蹦起来转的好像个风火轮一样。


    嘭!


    落地那叫一个稳。


    “好!”


    孙立看到这一幕,不禁大声叫好。


    或许平时对体育不咋感兴趣,但是奥运会这么大的盛会,谁不希望自家的运动员能表现得好。


    尤其是……


    刚刚上场的运动员里,还有一个小日本子。


    只要李宁能拿下奖牌,那个小鬼子就将被挤出前三名。


    我赢了,再顺便一脚把小鬼子踹下去,双喜临门。


    嘭!


    又是一个高难度动作,就连解说员都不禁发出了一声惊呼。


    “这个动作,李宁也是第一次在正式比赛当中完成,而且,完成度还这么高,堪称完美。”


    继续,继续!


    接下来的动作叫……


    托马斯全旋。


    嗖嗖嗖……


    做得又快又稳,解说员又是一通猛夸。


    “我觉得稳了!”


    孙立兴奋得直搓手。


    “孙哥,咱们要想请李宁来拍广告的话……联系谁啊?”


    “我打听过了,运动员的事全都归体育总局负责,具体到体操,有个体操管理中心,下面还有运动队,总之……挺麻烦的。”1


    听着都快迷糊了。


    很难想象,一名运动员头上,居然有这么多婆婆。


    “能找到熟人吗?”


    “我通过我的一个朋友,找到了体操管理中心的一个副主任,应该能促成这件事。”


    “其他人呢?尤其是……许海峰!”


    奥运第一金,同样是一大宣传卖点。


    “我再找找人,最好能直接找到体育总局的关系。”


    两人重新将注意力又放回到比赛场上。


    李宁即将完成最后一个动作。


    画面推了一个特写。


    李宁的表情,此刻也变得凝重。


    深吸了一口气,启动,助跑,翻……


    嘭!


    动作太快,都不知道在空中翻了多少圈儿,最后落地的时候,身体有些晃动。


    “站住,站住,站住喽!”


    李天明和孙立激动得大声吼着,从门口经过的人都被吓了一跳。


    两位领导在屋里干啥呢?


    晃了两下,李宁最终牢牢站定。


    “好,李宁最后就像一颗钉子一样,牢牢地钉在了地上。”


    解说员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了。


    “这是不是就算赢了?”


    “不一定!”


    孙立盯着电视屏幕,等着裁判员打分。


    李天明听得一愣,但随即便明白了是啥意思。


    打分的项目上,中国队一直很吃亏,那些裁判都不一样东方大国取得好成绩,同样的一个动作,哪怕中国运动员完成得更好,却也要被打低分,除非是……


    无懈可击!


    裁判就算是想挑毛病,都挑不出来的那种。


    10分!


    等待李宁的分数,时间明显要更久,但好在结果是好的。


    裁判纵然想挑刺,李宁却根本没给他们这个机会。


    “赢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