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六百四十章 面子值几个钱?

作者:慎思量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老马,你这嘴怎么就这么欠呢!”


    得知马援朝在电冰箱厂,当着所有工人的面许了愿,卢源简直无语至极。


    人家刚报了个价,他和李天明商量着先抻上几天,结果马援朝嘴快,直接给秃噜出去了。


    这下怎么办?


    当然,买是一定要买,可就是价格……


    马援朝一脸尴尬:“老卢,你是没在现场,今天要不是天明,非得出大事不可。”


    “这么严重?”


    卢源面带疑惑。


    “你以为呢,好几百工人围着电冰箱厂的行政楼要说法,要是不想办法将工人的情绪安抚下来,我……”


    现在想想,马援朝还觉得后怕,关键是工人们喊的口号,那简直就是把他放在火上烤。


    卢源闻言看向了李天明,既然已经到这个份上了,接下来要考虑的就是怎么促成这笔交易了。


    1200万美金!


    “太贵了!”


    就算按李天明之前说的以物易物,那也要七万台电风扇,或者是两万六千台电饭煲。


    先不说能不能拿得出来,这么大的量,万一影响出口创汇怎么办?


    “天明,你……有没有什么好主意?”


    和外国人打交道,整个海城再没有谁比李天明更擅长。


    “卢局,这事是不是应该先和杜主任打个招呼啊?”


    “领导只要结果,不问过程!”


    “那要是……”


    见李天明欲言又止的,卢源急道:“有话就说,都什么时候了,还磨磨唧唧的。”


    “您别着急啊,卢局,海立格今天提的条件,您都听明白了吗?”


    卢源闻言顿时皱起了眉。


    “你是说……”


    见两人说话只说半句,马援朝急了。


    “你们两个这是打什么哑迷呢,难道对方还有附加条件?”


    马援朝只知道对方报了个1200万美元的价格,并不清楚其他的。


    “咱们委托的中间人说,对方提出以后咱们的产品,要贴他们的品牌标签,还要注明了,采用的是他们的技术。”


    “什么?”


    马援朝听了,眉头皱得比卢源更深。


    “要是这样的话,咱们岂不是成他们的代工厂了。”


    甭管当初电冰箱厂是什么背景,可成立的初衷都是要打造海城的本土品牌。


    要是挂德国人的商标,这到底算是国产,还是进口。


    关键是……


    此前没有过先例啊!


    “也没您想的那么严重!”


    马援朝刚要说话,卢源一把按住了他的手。


    “天明,你觉得这事……可行!”


    “无非就是面子问题,咱们现在最要紧的是拿到德国人的技术。”


    正说着,房门被推开,卢源的媳妇儿端着一大盆清汤面走了进来。


    “别光顾着谈工作,老马,天明,吃点儿东西垫垫肚子,再接着聊。”


    卢源的媳妇儿是市中心医院行政处的领导,上次李天明的姥姥来海城看病,就是她给安排的专家会诊。


    “嫂子,给您添麻烦了。”


    李天明连忙起身。


    “嗐,这有什么麻烦的,就是家里没什么东西了,凑合一顿,下次赶着饭点儿过来,让你尝尝嫂子的手艺。”


    清汤面里卧了好几个鸡蛋,就着小咸菜和豆腐乳,整整一大盆,没一会儿就让李天明和马援朝给消灭了。


    点上一支烟,话题又回到了和利勃海尔的合作上。


    “天明,咱们的产品挂着德国人的牌子,这可不光是面子的问题。”


    马援朝显然还是不能接受。


    “马局,我明白您的意思,可眼下最要紧的还是人家的设备和技术。”


    “可是……德国人提这个要求的目的是什么?”


    国内现在很少有人能理解品牌的意义。


    “他们是在为真正自己的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打前站呢。”


    马援朝和卢源闻言对视了一眼。


    “天明,你的意思是说,未来国家会逐渐放开对国外商品的进口管制?”


    卢源是商贸局的,自然要关心这个问题。


    现阶段虽然也有一部分国外的商品流入国内,但是对于进口的管制十分严格,而且,一般人在市场上几乎见不到。


    “这是必然的,改革开放,与国际接轨,咱们的商品出口,自然也要打开市场,让外国的商品走进来。”


    贸易都是有来有往,没有只卖不买的。


    否则巨大的贸易差,还有谁会来做买卖。


    “可是,这样一来……”


    卢源紧锁眉头,仿佛已经看到了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对本土产业造成的巨大冲击。


    “卢局,咱们躲不过去,也必须经受住这个考验。”


    固步自封只会让差距越来越大,想要追赶对方,首先要充分了解对手才行。


    卢源神情凝重的点了下头,他明白这是改革必须要经历的。


    在这个过程当中,本土企业肯定要面临着残酷的竞争,甚至会有被淘汰的风险。


    打铁还需自身硬,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本土企业需要依靠的不是地方保护,而是自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既然是这样,咱们的产品要是挂着他们的牌子,那不是帮着外国人做宣传嘛!”


    马援朝不是经贸系统的,自然不明白这里面的道道。


    “马局,要是没有这个前提条件,人家会答应和咱们合作吗?”


    1200万美元,对一个真正的大集团来说,根本算不上什么。


    利勃海尔看中的是中国市场。


    而且,对方答应出售设备,转让技术,不单单是为了提前打响利勃海尔在中国的名气,或许还计划着提前培养中国人的消费观念。


    总之,合作的前提就是马援朝方才说的那些附加条件。


    至于价格……


    “我觉得应该有的谈!”


    “这些洋人心眼子可真多。”


    马援朝发了句牢骚。


    “天明,你觉得多少钱能拿下?”


    “那就要看我们提出的条件,能不能让德国人心动了。”


    李天明说着,脑海里突然闪过了一对穿着泳裤的小男孩儿的形象。


    这个……


    应该能让德国人心动吧!


    “卢局,您明天联系一下上海的那位王局长,有事请他帮忙。”


    卢源不知道李天明又在打什么主意,可他既然这么说,想来应该是有主意了。


    当天晚上,李天明住在了招待所,转天一大早就到了商贸局。


    “天明,你有什么计划,总得让我先知道吧?”


    李天明琢磨了一晚上,这会儿已经把计划给捋顺了。


    “卢局,我是这么想的……”


    等把计划说完,卢源听得目瞪口呆。


    “你这……”


    用动画片来宣传。


    卢源看过方便面和电风扇的广告,可是用动画片来做宣传……


    还能这么玩?


    “卢局,德国人要的就是让他们的品牌,在中国打响知名度,咱们为了配合,专门制作一部动画片,这个诚意应该够了吧!”


    呵!


    卢源干笑了一声。


    “你还真有的说,那你让我联系王长江是为了……”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明白了!


    “海立格那边……”


    “通知他来海城。”


    这件事电话里很难说清楚,还是要当面聊更方便。


    而且,李天明也需要准备一下。


    “天明,你觉得……这套设备,还有技术,咱们多少钱能拿下?”


    李天明道:“这就要看德国人对咱们的市场有多大的信心,咱们的市场潜力越大,价钱就能越便宜。”


    既然已经摸清楚了对方的真实目的,接下来的就要看怎么运作了。


    卢源也跟着笑了:“你小子,算是捏住德国人的脉门了,好,王长江那边交给我,你也抓紧时间准备准备,海立格那边,确实要好好聊聊了。”


    海立格接到电话的时候,是凌晨三点。


    为了不错过来自中国的电话,他特意安排人24小时在公司值班。


    “去中国?”


    “是的,老板,您的中国朋友邀请您尽快前往中国面谈。”


    海立格揉了揉发涨的太阳穴。


    “好吧,我知道了,明天帮我订一张飞中国首都的机票。”


    他预感到关于这笔生意的谈判,一定不会轻松。


    尤其是即将要面对的李天明。


    要不要通知利勃海尔的人一起去呢?


    喜欢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请大家收藏:()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