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八十五章 稀罕物

作者:慎思量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如果是别的事,庄志涛的反应或许还没有这么快,但要说整人,李天明都得管他叫一声师傅。


    明摆着的,李天明的目标就是谢春芝家的房子。


    阴人者,人恒阴之。


    谢春芝惦记上了孙长宁的房子,想尽办法要把人给挤兑走。


    既然如此,那就不好意思了。


    可问题是,就算庄志涛能通过在厂里的关系,将谢春芝家的房子给收回来,也没法再分给孙长宁啊!


    现在厂里住房紧缺,每空出一套房,就会有一帮人盯着。


    当初职工宿舍刚建好,一共160套房子,可申请住房的就有三四百人。


    为了抢名额,工人们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吵的、闹的、哭的,还有威胁要上吊的。


    厂里有个女工,更是直接把孩子扔到了庄家,逼得庄胜利没办法了,只能给对方硬挤出来了一套房子。


    厂革委主任尚且如此,主管分房的房管科更是被工人给逼得连家都回不了,科长老邵下了班,宁可在单位办公室打地铺,都不敢进家门。


    即便最后分配完了,可还是经常有工人反反复复地闹腾。


    “妹夫,张家的房子,我倒是能给收回来,可就是……”


    庄志涛说着,看向了孙长宁。


    现在住的这两间房,都是厂里破例分给孙长宁的,还是以照顾人才的名义,再加上他是外地的,否则,刚进场的小年轻,分房哪能轮得上他。


    要是再给孙长宁一套,没分到房的工人还不得闹翻天啊!


    因为庄薇薇母女的破事,庄胜利已经饱受非议了,要不是上面有人保,这会儿怕是早就被内部审查了。


    再因为房子的事……


    “房子收归厂里,我们付租金。”


    这种事只要说得过去,别挑明了,不被人抓住把柄就行。


    160套房子当真全都分出去了?


    厂领导手里肯定还有,只不过这种事大家心照不宣罢了。


    庄志涛琢磨了一下,这样倒是可以操作。


    “行,这事交给我,到时候我结婚,记得来喝喜酒。”


    说完,庄志涛欢天喜地地走了。


    “哥,这事……能行吗?”


    孙长宁来棉纺厂也有段时间了,听到的最多的新闻就是关于房子的。


    他要是当真把整个院子都给占了,没分到房子的工友肯定会有意见。


    “就这么两间房,将来结了婚,大莲有了孩子,我三婶儿来伺候月子,住哪?”


    孙长宁老家太远,小两口结了婚,根本帮不上忙,还不全都要靠大莲娘家出力。


    “哥!你……你说啥呢!”


    大莲臊得满脸通红,转身回了屋。


    孙长宁也不好意思了,可眼底明显满是期待。


    谁不盼着老婆孩子热炕头。


    “这事你们不用管了,等消息就行!”


    把事情交给庄志涛,应该问题不大。


    李天明又待了一会儿,便叫上天亮走了。


    趁着现在雪正小,得抓紧时间赶回去。


    在行政办公楼找到了杨建军。


    “天明,我怎么听说,你和人打起来了。”


    李天明简单把事情说了一遍。


    “杨哥,你说有这么欺负人的吗?今天正好让我给赶上了,之前我妹子妹夫还指不定被欺负成什么样呢。”


    呃……


    你小子这话是故意给我听呢!


    李莲是通过他进的厂,按说看在李天明的面子上,应该多加照顾才对,可现如今却在他的眼皮底下被欺负了。


    “天明,这……确实是我疏忽了。”


    “杨哥,我可没有埋怨您的意思。”


    不埋怨,你说得那么详细。


    “不管咋说,咱妹子受委屈了,我这当哥的总得表示表示,李莲来厂里也一年多了,各方面的表现我也听工友们说起过,这样吧,我让他们车间主任打个报告,等过完年,提前给她转正。”


    虽说现在工人进厂都要先干三年学徒工,但凡事都有例外,表现突出的,主管领导推荐,提前转正也不是啥大事。


    李莲现在拿的是二级学徒工的工资,转正之后能直接调整到36块,加上奖金,还有平时的顶班费,一个月少说也能拿到四五十块。


    “杨哥,那就……不跟您客气了。”


    杨建明摆了摆手:“你要是真客气,那可就见外了。”


    说完,又从抽屉里拿出了一个信封,里面装着的是这次的鱼钱,信封上还压着一张票。


    李天明见了也没在意,票据对他来说也没啥用处,家里什么都不缺。


    可等李天明看清了票上写的内容后……


    “电视机!”


    这可是稀罕物啊!


    且不说价格的问题,单单如今的产能,一般老百姓想买都买不到。


    “今年厂里一共就分到了两张票,这张归你了。”


    这么大方!


    李天明还真有点儿不好意思了。


    别说现在了,就算是80年代,票证时代的尾巴,一张电视机票也十分珍贵。


    “杨哥,您这……太客气了。”


    嘴上这么说,但手上的动作可一点儿都不慢,一把将信封连带那张票都给划拉到手里。


    杨建军本来还想再客气一下,结果李天明愣是没给他机会。


    “真要是想谢我,明年你们村养殖场的鸡,想着给我留点儿。”


    今年养殖场的生猪、活鸡上个月就被市里的几家单位给抢光了。


    等杨建军想起来找到李天明的时候,就剩下些留着做种的了。


    那200头生猪,还是他提前打了招呼,李天明特意给留的。


    “没问题,明年说什么也给您留1000只。”


    看看时间还早,李天明想着把电视机给买了。


    从棉纺厂出来,兄弟两个直奔海城最大的百货商店,这里也是唯一一家有电视机的地方。


    把车停在路边,这会儿已经是下午了,由于不是休息日,商店里的人不是很多。


    李天明找到上次来的时候,卖电风扇的柜台,一眼就瞧见售货员身后的货架上摆放着一台电视机。


    柜台上还立着一块牌子。


    “今日电视机还剩1台!”


    “哥,还有一个。”


    天亮兴奋地说道。


    他没看过电视,可也听人说过,这玩意儿就和电影一样,在家里也能看。


    “同志,我要一台电视机。”


    售货员像是刚从坟地里爬出来似的,无精打采地翻了翻眼皮。


    “票!”


    这态度要是放在以后,就等着被投诉丢工作吧。


    可放在当下属于常态,能搭理就不错了。


    李天明赶紧从贴身的口袋里拿出了那张票。


    “就剩下一台12寸的了,650!”


    真特么贵啊!


    李天明赶紧把卖鱼的钱拿了出来,数出650块钱,恭恭敬敬地递过去。


    想看看质量?


    你咋那么大的脸呢!


    人家能买给他就不错了。


    两个售货员拿货、装箱,另一个售货员负责开票。


    钱货两讫,趁早滚蛋,别耽误人家卖单儿!


    可是等到出来的时候,兄弟两个傻眼了。


    刚才雪还很小,才这么一会儿的工夫,大雪片子又开始往下狠咂。


    “哥,咋办啊?”


    这种天气往回赶,拖拉机一旦误在半路,哥俩非得冻死不可。


    “去大伯家!”


    李天明也不敢冒险,还是去李学军家住一晚稳妥些。


    兄弟两个费了半晌力气,好不容易把拖拉机打着。


    顶着大雪一路到了钢铁厂的职工小区。


    “天明,天亮,你们……快进来。”


    严巧珍下班刚到家,正忙活着做饭呢,听到敲门声还以为是孩子放学回来了。


    “这个鬼天气,你们咋还来海城?”


    将两兄弟迎进来,李学军也从屋里出来了。


    “又来城里送鱼,你们可真是……赚钱不要命了。”


    李天明哆哆嗦嗦的,直接把手按在炉子的烟囱上,好半晌才张开嘴。


    “出来的时候,也没这么大的雪啊,今年这天儿邪了。”


    “这是啥?”


    严巧珍注意到天亮抱进来的那个大纸盒子。


    “电视机,去棉纺厂送鱼,人家给了张票。”


    甭管是在乡下,还是在城里,电视机都是个稀罕物。


    正说着,门又被推开了。


    “哥,天亮,你们咋来了?”


    「今天第三更,我现在知道为什么有的小说会在里面附图了,各种证据,就是为了堵杠精的嘴,可惜我不会!咋整?只能求一下票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