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六十二章 这人脑子有坑

作者:慎思量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叔,让您跟着拖拉机进城,委屈您了。”


    马上就十二月了,很快就要到一年当中最冷的时候。


    “我……还……行!”


    李学国被冻得浑身直打哆嗦,说着又把棉袄给裹紧了些。


    还没到下雪的时候,可西北风像小刀子一样,刮得人透心凉。


    镇上就一辆吉普车,还被开走了,等公交车又来不及,只能搭李天明的拖拉机了。


    他今天去市委,领导要找他谈话,上位县革委主任,基本上是板上钉钉了。


    本来上面还要在争上一番,谁知道白江涛来了一手自爆。


    万亩大梯田!


    没有三十年的老脑血栓,绝对想出来这么绝的招儿。


    白江涛还在他的计划中,详细的阐述了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县里几条河的河床,用于汛期分流的排水渠,就连用来灌溉的垄沟都被他给算进去了。


    要是让他折腾成了,永河县又得来上三年困难时期。


    上次是天灾加人祸,这一次……


    人祸,纯的。


    白江涛的方案递上去,恰好被王作先看到,然后就拿到市革委的组织会议上讨论。


    其实也不能叫讨论,应该叫批判。


    “叔,你说那个姓白的是咋想出来的?”


    李学国想到那个万亩大梯田的计划,也忍不住笑。


    “你问我?我问谁去?”


    “要我说,这人脑子绝对有坑!”


    李天明现在无比庆幸,推李学国上位。


    否则的话,整个永河县的老百姓可就惨了。


    统统要为白江涛的无知买单。


    上辈子,白江涛顺利接任县革委主任,然后不顾其他革委成员的反对,强行推进万亩大梯田计划。


    结果就是,当年包括李家台子在内,好几个村子在汛期被淹,粮食产量下降到前年的三分之一。


    靠着国家的救济粮,熬了三年才缓过劲儿。


    白江涛呢?


    仅仅是调任,没有承担任何责任。


    这一世没有白江涛这个混蛋领导,永河县的老百姓也不用再跟着倒霉了。


    “叔,您这回高升应该是稳了吧?”


    领导找他谈话,虽然不能说板上钉钉,也是八九不离十了。


    “还不是多亏了你。”


    李天明帮着刷了那么多的政绩,最重要的是……


    那几句话!


    直接让他走进了上层的视线。


    “天明,那几句话,你知不知道份量有多重?”


    李天明自然是知道的,这个时代经常有人因为几句漂亮话飞黄腾达。


    比如……


    算了,不比如了。


    那几句话如果由李天明说出来,分分钟会进入高层的视野,只要他再表现得稍微积极一点儿,用不了两年就能身居高位。


    然后……


    等到时代洪流过去,他会被当做幸进的小人,横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更何况,李天明本就不想做官。


    与其让他再出一次风头,倒不如让李学国捡个便宜。


    “叔,咱俩谁说的……那还不都一样嘛!”


    “怎么讲?”


    “您上去了,对我有好处,我……未必上得去。”


    李学国闻言笑了。


    实话,大实话。


    不过……


    “天明,我要是做了这个县革委主任,也是永河县42万老百姓的主任,不是你一个人的。”


    这是提前打预防针呢。


    李天明本就没指望李学国上位以后,能给他行方便。


    “您放心,原则以内的,我找您办,原则之外的,我要是和您张口,您就把我轰出去。”


    只要李学国别因为避嫌,故意设置障碍就好。


    至于别的……


    李天明是真没想过。


    “这话可是你说的。”


    “不光是我,学庆叔那里您也只管放心,不会给您找麻烦。”


    听李天明这么说,李学国反倒是不好意思了。


    他能上去,多亏了李天明帮忙,可现在还没坐上去呢。


    就先防备着李天明了。


    车进入海城市,李天明先去了市委大院,把李学国放下之后,才转道去了钢铁厂。


    “等你半天了,怎么才到啊?”


    “去了趟市委大院!”


    孙立闻言,面色一怔。


    “你别吓着我!”


    他知道,李天明去市委大院,想要见王作先的话,比他们厂革委的张主任都方便。


    “孙哥,剩下的鸡,牛广志他们什么时候拉走?”


    养殖场还剩下一万只鸡,除了留作种鸡的,剩下的再不拉走,除了浪费饲料,天一冷产蛋也少了,留着没啥用。


    “我帮你问问,应该就在这几天了。”


    “上次的事,怎么解决的?”


    “还能怎么解决,上供了1000只鸡,真特么黑。”


    李天明听了,也没搭话,涉及到上层领导,还是得谨慎些。


    鱼和野鸭子、老鳖分别称重。


    去财务室拿了钱。


    “孙哥,野鸭子和老鳖,这是最后一趟了。”


    孙立也知道,天一冷,这些东西要么不好抓,要么飞南方了。


    “行啊,不过鱼还是得接着送,年底厂里要发的福利,你得帮着凑齐了。”


    “没问题!”


    “怎么就剩你一个人了,天生呢?”


    “我让他做电风扇厂的厂长了。”


    嚯……


    “那小子都做厂长了,行,比我级别高。”


    “等下回,带我弟过来,等他多跑几趟,这差事就交给他了。”


    本来李天明早就打算带天亮过来了,可老郄那边的蔬菜大棚一直忙,天亮实在脱不开身。


    “行啊!放心吧,我肯定帮着照顾好了。”


    孙立说着,从门后搬来一个大纸箱子。


    “我大伯给你准备的。”


    李天明扒开一道缝,顿时眼前一亮。


    “哪来的?这东西在咱们这边可不多见。”


    箱子里装的都是水果,除了橘子和梨这两样冬天常见的,居然还有香蕉。


    “南方合作单位送的,东西不多,只能给你一盘。”


    一盘已经非常难得了,香蕉这种水果北方虽然不能说少见,但量肯定不大,关键是不容易储存运输。


    “替我谢谢孙叔!”


    “客气什么,又不是外人。”


    纸箱子装上车,李天明离开了钢铁厂,没急着去市委大院,而是去了正阳春,现在叫八一三食堂。


    也不知道人们是咋想的,正阳春三个字哪有犯忌讳的地方,八一三又是个什么鬼。


    店面挺大客人很少,李天明去窗口交钱领票。


    等了半个小时,拎了三个大食盒离开。


    现在国营饭店服务态度虽然不咋样,但份量绝对实惠。


    一只鸭子从肉到骨头,保证一点儿不差,都给端上来。


    不像后来的聚某德,鸭子烤熟了,还能自行减肥。


    李天明买了五只,可现在这天气,等到家早就凉了,上锅再一蒸,烤鸭变炖鸭。


    可答应了小五的,当大哥的不能说话不算数。


    接着又去了市委大院,李天明也没进去,在门口等了一会儿,李学国便出来了。


    “你这买的什么啊?”


    李学国看上去心情颇好,应该是任命快下来了。


    “烤鸭,有您一只,这个可不算贿赂领导干部啊!”


    李学国笑了:“党的干部还禁不住你一只鸭子的考验?”


    “得嘞,这就好,我还真怕您不敢收呢!”


    这会儿已经中午了,俩人顾不上吃饭,抓紧往回赶。


    李学国调任之前,长甸河大桥必须完工。


    “叔,问您个事。”


    “说!”


    “白江涛……咋处理啊?”


    “调回市里图书馆做管理员。”


    呃……


    上面下手也是够狠的了。


    堂堂县革委副主任,前途无量,直接打发去图书馆。


    下回再去图书馆,要是遇上白江涛,估计都不能借给李天明了。


    “已经算好的了,就他那种糊涂蛋,要是把他放在重要位置上,还指不定惹出多大的祸。”


    这倒是真的。


    上辈子白江涛的万亩大梯田留下一个烂摊子,他倒是拍拍屁股走了,全县老百姓苦熬了三年。


    很多年过去,只要是姓白的,在永河县都不受待见。


    「今天第三更,有点儿晚了,大家见谅,今天冇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