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章僵尸血蛊

作者:闪耀荧虫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在特种兵高勇的全力协助下,他们于中缅边境苦苦探寻,四处问寻。终于,从一位老农的言谈间捕捉到了鬼村的一丝线索。


    四人不畏艰险,一路披荆斩棘,翻山越岭,在深山老林里艰难跋涉,只为寻觅那与世隔绝的鬼村,揭开汉朝血鬼族国神秘消失的千古谜团。


    然而,日落西山,他们历经重重艰难,却连半个古村落的影子都未见到,更遑论那神秘莫测的鬼村。特种兵高勇满心忧虑地说道:“陈教授、天文道长,我们会不会迷失了方向?”


    陈教授神色笃定:“老农所描述之路径,方向应当无误,按其所言,一日路程理应抵达,只是会不会……”


    灵婆婆心领神会,大胆推测:“老农口中的鬼村,历经数代,距今已有一百多年,或许早已人去屋空,被荒草树木掩埋,踪迹难觅。”


    陈教授心中一沉,暗忖灵婆婆之言不无道理。遥望那西沉的落日,山林间归巢鸟儿的啼鸣,不禁萌生退意,怅然道:“我们暂且回去吧,明日再作计较。”


    四人正欲转身,一阵山风呼啸而过,远处山边隐隐传来公鸡的打鸣声。陈教授顿时喜出望外:“公鸡报晓,必有人家!前去探个究竟!”


    暮色苍茫,陈教授四人循声觅得一个小村落。行至村头,一扇巨石大门映入眼帘,门上雕刻着骷髅人头,众人心中一喜,料想此处便是苦苦追寻的鬼村。正议论间,一位驼背老人笑容满面地从石门走出,拱手行礼:“清晨喜鹊鸣欢,今夜稀客远临。灵童未卜先知,老身久候多时。请随我来,迎宾堂再叙。”


    陈教授赶忙上前问候:“老大爷,这里可是鬼村?”


    驼背老人微微点头,浅笑作答:“正是。”


    陈教授四人随驼背老人踏入石门,穿过一座古老庙宇,匾额上书“神道庙”。庙前灯火辉煌,摆满贡祭品,香烟袅袅升腾。村民们身着麻服,头戴孝巾,跪守在几十口棺材旁,焚烧纸钱,低声啜泣。四周众多村民忙碌穿梭,似在筹备某种仪式,一片熙熙攘攘。


    灵婆婆开启阴眼,只见这里的村民个个骨瘦如柴,面容憔悴,印堂暗沉,双目深陷,气色惨白,魂魄游离体外,竟是中蛊毒将死之兆,与南京第一人民医院那患奇瘤的小女孩如出一辙。


    鬼村之人正深陷蛊毒肆虐的苦痛,亲人接连逝去,仿若一场无法逃脱的灭顶之灾。


    陈教授以其敏锐的考古目光察觉,鬼村的房屋与这座古庙皆由青砖古瓦构筑而成,乃是汉朝遗物。门匾上的一朵莲花标识,竟与鹿皮“古月残记”中所绘的莲花标志毫无二致,心中暗喜,终又觅得一丝关联线索。


    在驼背老人引领下,众人来到迎宾堂,村民们热情相待,奉上清茶。随后摆上数桌佳肴,为陈教授他们接风洗尘,尽显地主之谊。


    陈教授见古庙处村民忙碌,遂向驼背老人问道:“老大爷,古庙这般热闹,贵村究竟发生何事?”


    老人面露难色,叹道:“我鬼村族人近日怪病突发,已逝去数十人,今夜将举行天葬仪式。”


    灵婆婆闻听“天葬仪式”,心想超度亡魂恰是自己的拿手好戏,不禁得意道:“老大爷,老身略通此道,可助天葬亡魂超度。”驼背老人闻言大喜,起身致谢。


    用餐之时,众人尚未饱腹,一村民忽大汗淋漓,面色如墨,头顶竟凭空生出一个血色斑斓的肿瘤,光芒闪烁,形状怪异,足有拳头大小。他猛然起身,厉声惨叫三声,旋即七窍流血,倒地毙命。


    天文道长与灵婆婆见状,深知此乃蛊虫发作之象,绝非驼背老人所言的怪病。


    餐桌上的村民们惊恐万状,纷纷向驼背老人呼喊:“族长,七公,怪病又现!”


    族长七公强抑悲痛,指挥村民抬走死者,往神道庙而去。天文道长、灵婆婆、陈教授亦相随其后。


    族长身着一袭惨白孝服,仿若木雕泥塑般跪于古庙前台,双臂舒展,似欲拥抱苍穹,仰头悲号:“苍天啊!你睁眼瞧瞧!为何如此惩戒我鬼村族人?难道真乃那千年诅咒作祟?”


    鬼村近日仿若被死亡阴霾笼罩,人命接连消逝,村民们内心被恐惧、悲伤与绝望填满,恰似风雨中飘摇的孤舟。待见天文道长与灵婆婆踏入古庙,仿若于茫茫大海中捞得救命稻草,纷纷如潮水般涌至庙前台,跪地求救。


    天文道长与灵婆婆好言抚慰,然村民们未得救助之法,依旧长跪不起。


    此刻气氛凝重尴尬,陈教授无奈挺身而出,心情沉重地说道:“乡亲们,我们乃国家考古队。此次前来,肩负国家重大使命——探寻汉朝血鬼族国的历史遗迹,此亦乃我恩师毕生心愿。如今鬼村遭遇这般大难,我痛心疾首。我们虽非救世主,却定会竭尽所能助大家渡此难关。”


    灵婆婆向以热心慈悲闻名,闻陈教授这番深情言语,深以为然,眼中闪烁共鸣之光。她凝视着饱受蛊毒折磨的村民,见他们瘦骨嶙峋,眼窝深陷,面色如残冬枯叶,毫无生机,形同行尸走肉,心中酸楚,如遭刀割,五味杂陈。


    一股热血在她胸中翻涌,她按捺不住激动之情,声音虽因激动而微颤,却坚定有力:“各位乡亲,我灵婆婆虽医术不精,能耐有限,但请相信,我定当倾尽所有,想尽一切办法助大家度过此劫!只要我们众志成城,定无克服不了的艰难险阻!”


    天文道长本欲协助陈教授寻得血鬼族国遗迹,完成国家使命后便归隐山林,安享晚年,不欲卷入他事,以免误了正事。然鬼村此难当前,陈教授与花婆婆皆已表态,自己身怀异能却袖手旁观,实在于心难安。于是,他稳步走向古庙前,胸有成竹地宣称:“乡亲们,都起来!我有法子了。”


    村民们一听天文道长有计可施,立刻纷纷起身,交头接耳,暗自祈祷。


    族长拨开人群,疾步上前,焦急问道:“道长大师,鬼村遭此厄难,可有解救之策?”


    天文道长自青袋中取出医院那位奶奶的虎皮家谱,递与族长:“您仔细瞧瞧,可识此物?”


    族长见虎皮家谱,大为惊诧,此物似曾相识之感油然而生,然自己却未见过,遂若有所思地问道:“道长大师,此从何来?会不会是我族人遗失之物?”


    此时天文道长陷入沉思,闭目不语,愈发引得村民猜疑,更添几分神秘色彩。


    一光头村民提议:“族长,去唤小月灵童来看看吧!或许……”


    小月灵童乃鬼村族中奇人,聪慧绝伦,记忆力超凡。出生次日便能言语,两岁可背古诗作画,三岁便能破译古老生僻独体怪字,天赋异禀,堪称灵童;且能以眉头红心感应,搭建三界沟通桥梁,畅行无阻。


    天文道长闭目不语自有缘由,他深知虎皮之上记载着破解鬼村百姓蛊虫的解救之法,然无人能破译,无从下手施救。


    小月灵童在村民催促下,来到神通庙前台。天文道长睁眼一瞧,只见一位身姿纤柔、面容妩媚的妙龄少女,约摸十七八岁模样,满脸稚气未脱,双眉之间一颗红痣,双眸灵动有神,恰似狐仙转世,心中暗自惊叹,“灵童”之名果不虚传。


    族长见小月灵童前来,手持虎皮家谱迎上前去:“小月,你来看看,这张虎皮你可曾见过?其中所写何事?”


    小月灵童接过虎皮,灵目一扫,脆声说道:“取我笔墨来!此乃先辈家族谱录。”


    天文道长与灵婆婆见小月灵童这般托大与不屑,心中暗自不屑,然又盼她能破译虎皮内容,以便后续计划安排。


    小月灵童笔走龙蛇,须臾间,一幅“机关阵八仙图”跃然纸上,此图依兽皮记载绘制而成,唯有道家高手方能洞悉其中玄奥。


    画毕,小月灵童将笔掷入竹筒,双手如捧稀世珍宝般托着画纸,高声宣称:“各位父老乡亲,据那兽皮记载,我鬼村族人竟长期遭受一种源自西域的蛊虫——千年僵尸血虫的侵害。此虫仿若恶魔,沉睡于我们体内,世代相袭,难以摆脱。如今恰逢鬼村天煞年,大难临头。幸得族人气数未尽,有高人前来相助。只需解开此画之谜,众人齐心协力,寻得千年古墓中的彼岸花,便可铲除血蛊虫,还鬼村太平!”


    言罢,小月灵童恭恭敬敬将图呈予天文道长:“道长大伯,此画您乃行家,还请笑纳。”


    天文道长双手接过那泛黄画纸,匆匆浏览,只见其上图案错综复杂,仿若古墓机关法阵,奇门遁甲之术与星相奥秘融于其间,深奥莫测。他小心翼翼将画纸叠好,纳入衣兜,对小月灵童的智慧才能由衷钦佩赞赏。他深吸一口气,沉稳坚毅地说道:“各位乡亲,想必诸位皆已听清小月灵童之言。寻觅那隐匿于千年古墓之中的彼岸花,方能解除大家身上血蛊虫毒,此事刻不容缓。然此绝非易事,需耗诸多时日。但值此危急关头,我们岂能坐以待毙。趁天葬吉时,我决意破例一回,施展诸葛亮五丈原禳星借命古法,为大家借来百日寿命。在这百日之中,我们另谋他策,定能觅得解救之途。”


    鬼村村民被苏醒的血蛊虫折磨得死去活来,每日皆有人命丧黄泉,整个村庄沉浸于恐惧绝望之中。此刻听闻有解救希望,仿若见救世主降临,纷纷跪地,向天文道长磕头致谢,眼中满是感激与期盼。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